苦,必須要知道;集諦——欲望,必須要去斷;滅,必須要徹見;道,必須要提升——要去修行。[……]
佛陀真正的教導,就是我們必須要自助。他僅僅只是教我們方法,就像隆波教我們方法一樣,佛陀也僅僅是教給我們方法,然後我們必須自己去用功,這樣我們就可以自己離苦——沒有誰可以幫得了誰。[……]
我們要努力培福,讓其在自心頻繁生起。一旦心有福報,是善的,慈悲將會自行生起,根本不用刻意營造。[……]
起步的階段會看到,五蘊不是「我」,這個身、這個心不是「我」;中間的階段會看到身體是苦;最後的階段是看到心是苦。[……]
如果經由某種修行實踐,未生之不善生起了,已生之不善葉繁枝茂了——那說明這個方法是錯的。如果透過某種修行實踐,未生之善生起了,已生之善更頻繁、更容易出現了——那說明這個方法是對的。[……]
這是佛教全部的概貌,如果我們能夠做到,我們會獲得的就是——我們在當下就會離苦,不用等到死了之後,才離苦,當下,就會離苦。[……]
要不斷地去知道自己的心,不斷地去知道,接下來智慧就會生起,就會知道——外在的世間,並沒有為我們製造苦,我們的心去執著抓取,因此,苦才會生起。[……]
持之以恆地去看,在心裡生起的苦和樂,最終,就會明白——所有在心裡生起的,它只是暫時的。我們就不會迷失去喜歡快樂,厭惡痛苦。心就會開始趨向於真正的寂靜、快樂。[……]
想要,因为心没办法接受平常自然的事情。[……]
看待世間,要看到全都是短暫的,每一樣、每一樣事物,我們生命中所經歷的一切,全都是短暫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