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法談|佛教的自渡之法——隆波帕默尊者

隆布帕默長老

Luangpu Pramote Pamojjo

2023年10月13日

同聲翻譯|坤能

聽錄、整理|指月錄



我們大家——坐著修行會更好,誰曾經修過什麼禪修的業處,那就修,現在就開始。

事實上,如果符合原理,什麼禪修業處都好用。但是,如果不知道修行的原理,就全部都不好。到底是念佛陀好?還是練手部動作好?或者是觀腹部升降好?還是修安般念好呢?沒有哪個更好,沒有哪個更壞。只要符合正確的修行原理,那就好用;如果不符合修行原理,那就全部都錯。

非常重要的原理——我們大家要修習自己擅長的禪修業處,然後去觀察自己的心。修習禪修業處,我們的心生起了任何的變化,有覺性及時地去意識到。我們坐著呼吸,念佛陀,一旦我們的心散亂,知道散亂;不停地呼吸,心寧靜,知道寧靜。我們呼吸,並不是為了追求寧靜;我們呼吸,是為了能夠及時地知道自己的心。

修習別的業處也是一樣,我們並不是為了追求寧靜與快樂,那僅僅是隨贈品。我們要去及時地知道自己的心,它會自行寧靜。如果我們想讓它寧靜,心反而更加散亂。因此,修習禪修業處,然後及時地去知道自己的心。心散亂,知道散亂;心寧靜,知道寧靜;心生起了疑問:誒,這麼修對還是不對啊?知道有疑問。這樣,修習禪修業處,然後不停地及時知道自己的心。心有快樂,知道有快樂;做了之後心苦,知道心苦。

如果我們修業處了之後,直接契入自己的心,這屬於修行最短的路徑。

泰國非常有名的禪修大師——阿姜曼尊者,他教導說:觀心啊,是修行最短的路徑。因此,我們一開始就去觀察自己的心:修習禪修業處,我們的心有快樂,知道;我們的心有苦,也知道;心是善的,也知道;心貪瞋痴,也知道;心散亂、心萎靡不振……心是什麼樣子的,都去知道。

生起最頻繁的是心迷失去想。我們坐著修禪修業處,很快心迷失去想了,不需要禁止它。心迷失去想了,知道心迷失去想了,不需要禁止它。我們不會打壓、控制心,而是放任心自然正常地運作,我們的職責是緊隨著去知道、緊隨著看見它的變化。我們看自己的心,就好像我們看電影、看戲劇、看連續劇,緊隨著去知道、緊隨著去看見。心有愛,知道有愛;心生氣,知道生氣。

因此,每個人都要修習禪修業處,然後去讀自己的心。如果真的按照隆波開示的去修,用的時間不久就會做到。膽子大一點,不需要害怕不好,不需要害怕錯。修習禪修的業處,然後及時地去知道自己的心。最多一個月,就會明白:我們修行是為了什麼?

沒有什麼太多的,它簡單!以至於我們根本想像不到。我們以為修行太難了!要去打坐,不知道坐到什麼時候;去經行,經行到酸了又酸,不知道經行為了什麼,心充滿了疑問。從現在開始,無論我們做什麼,去讀自己的心。

一開始,修習某一個我們習慣的禪修業處,然後去讀自己的心,寧靜也知道,散亂也知道,懶惰了也知道,疑問也知道,不停地緊隨著去知道、緊隨著去看見。苦樂、好壞,一旦出現了,我們不停地緊隨著去知道、去看見。一旦我們訓練一段時間,大概一個月左右,我們就開始越來越熟練了。在緊隨著去知道、緊隨著去看自己的心方面就很嫻熟了。起先去修習禪修的業處,然後去知道自己的心,一個月之後,我們就會開始能夠讀得出自己的心了。

一旦我們能夠讀得出自己的心,接下來就到了修行非常重要的階段,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覺性。

阿姜曼尊者開示說,禪定修得太多,就會緩慢,就會浪費時間;無緣無故地去開發智慧,就會散亂。

修行的關鍵在於——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覺性。想要在日常生活中有覺性之前,我們必須要去練習。先要讓覺性嫻熟,通過修習某一種禪修業處,然後及時地去知道自己的心。一旦我們能夠常常地及時地知道自己的心,一旦心迷失、一旦心走神,覺性會自行生起,就能夠更快地覺知到。起先迷失了會迷失很久,接下來,心迷失了很快就覺知到了,就會覺知得越來越快。一旦我們讀自己的心讀得熟練了,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修行。

在固定形式裡面用功,有點類似於拳擊手先要參加培訓,直到我們非常熟練了,才能上到拳擊場。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覺性,就屬於上到真正的戰場上對打。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覺性,其實就是在我們的眼睛看見,心裡面生起了變化,我們要有覺性及時地意識到。我們曾經及時地知道自己的心,有一段時間了,大概訓練一個月左右,一旦我們眼睛看到畫面——這個人漂亮,我們的心喜歡,我們及時地意識到:現在的心喜歡了;看到這個是我們的敵人,心討厭他,我們有覺性及時地意識到:心在討厭。這個,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覺性。在耳朵聽到聲音、鼻子聞到、舌頭嘗到味道、身體接觸,然後我們的心產生了什麼樣的感覺,我們要有覺性及時地意識到。這個,就屬於最絕頂的修行了。如果這個做不到的話,那我們離道果涅槃還很遙遠。

眼耳鼻舌身接觸境界,我們的心變化,我們去及時地知道;我們的心接觸到法方面的所緣,感知心方面的所緣,比如,我們坐著,沒有看到、聽到什麼,無緣無故地,心跑去想這個、想那個,不停地想東想西,然後心生起變化。在正常的生活中,我們坐著坐著,突然之間,我們想到了某一個人——我們並沒有刻意要想,無緣無故的心會自己跑去想。一旦想出來,這個人我們喜歡,我們就覺得:哦,這個人好可愛,這個人很好,想見到他,生起了感覺,想見到他。或者是我們坐著坐著,心想到了某個人了,一旦想到這個人,我們特別討厭他,瞋心生起了,這個人曾經騙過我們的錢,曾經在20年以前罵過我們,已經過去很久了。一旦心想起來了,心就會自行生氣,我們要有覺性及時地意識到。念頭生起了的時候,我們的心有什麼樣的反應——有快樂知道、有苦知道,生起了善、生起了不善,要及時地知道。這個,就是屬於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覺性。

如果我們還讀不出自己的心,就還做不到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覺性。在日常生活中發展覺性,並不是去標注:現在在聽、現在在聞、現在在嘗,現在在想,是放任眼耳鼻舌身心自然、平常地、正常地去運作,有眼睛就去看畫面、有耳朵就去聽聲音、有鼻子就去聞、有舌頭就去嘗、有身體就去接觸,感知冷熱硬軟之類的,有心就去接觸念頭。我們不去阻止,讓它們去接觸。一旦接觸了之後,在心裡生起了任何變化,我們要有覺性及時地意識到。這個,就稱為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覺性。在日常生活中啊,一會兒眼睛看到畫面,一會兒耳朵聽到聲音,一會兒心跑去想,不停地在循環變化,我們要想能夠讀得出自己的心,在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境界的時候,我們的心有任何的變化,及時地知道。

我們必須先去練習——修習某一種禪修業處,然後心有什麼東西發生了,有覺性及時地知道。比如說修了之後,我們的心很煩了,我們及時地意識到;修了之後,感覺今天很熱,心煩躁,要及時地意識到。

不停地及時地知道自己的心,一旦來到日常生活中修行,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境界,心生起了變化,我們自然能夠及時地知道,不需要刻意知道,而能夠自行知道。這樣修行,我們才真正抓住了修行的實質。

並不是每一個地方都會像隆波這麼教,大部分都會告訴我們這麼去打坐、這麼去觀呼吸、這麼去觀腹部、這麼去經行……都是這麼教。問這麼教好嗎?同樣也好。但是,那些僅僅只是修行的外殼,僅僅只是修行的固定形式,但是修行的真正的是我們的心。無論走得多漂亮,做手部動作做得多麼準確,但是讀不出自己的心,那就依然沒有抓住修行的實質;能夠讀得出自己的心,那是修行的非常重要的實質。

因此,隆波並沒有教要這麼打坐、這麼經行、這麼去標注……隆波並沒有這麼教,而是教我們直接契入到讀得出自己的心。如果我們能讀得出自己的心,修行一段時間之後,無論我們去哪個道場、聽什麼樣的法,我們就會知道每一個教導處於哪個水平。有的地方,僅僅只是處在修習寧靜的階段;有的地方是屬於催眠自己的心;有的是修行了之後心是靜止的、空的,然後念頭出現之後把它清除,那是屬於催眠自己的心,不讓它去想;有的人坐著去緊盯,有的緊盯大腦、有的緊盯身體,直到全身都僵硬疼痛。

這個外殼有好處嗎?有好處。但是我們並沒有吃外殼,我們吃的是果肉。因此,我們必須要能夠探究到自己的心,我們要去看哪個外殼適合我們。因此,非常重要的點在於,一定要讀得出自己的心。至於要用什麼樣的外殼,那就看自己。比如,隆波用的、擅長的外殼就是吸佛呼陀,並不是說每個人都必須要用這個,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路。有的人,擅長於觀腹部升降,那就去觀腹部升降。但是大部分觀腹部升降,都是追求讓心寧靜,緊盯腹部,那並不是為了及時地知道自己的心,而是去緊盯腹部。如果我們的心去緊盯某一個部位,那屬於奢摩他的禪修,那會獲得寧靜,不會獲得智慧,僅僅是獲得禪定。

每一顆心都會生起禪定,大部分人所訓練的禪定屬於邪定——是沒有覺性的禪定,只是一味地追求讓心寧靜,並沒有真的覺性。因此,我們要想獲得正定,要想能夠開發智慧,必須要有覺性。

因此,我們必須去訓練,修習某一種業處,然後常常地、及時地知道自己的心。接下來,心一旦生氣,我們並沒有刻意要覺知,它會自行覺知了,知道說:噢,現在生氣了。我們常常去訓練,心一旦貪了,我們會自行意識到:噢,現在心貪了。這樣才稱之為有覺性,並沒有說必須要去標注,一直是緊盯,它看什麼時候生氣?有生氣嗎?那就不行了,那就沒有什麼感覺可以觀了。一定要牢牢抓住這個原理,這樣我們就會進步。

起步的階段,修習某一種業處,然後去讀自己的心。什麼都行,只要是我們擅長的——用什麼樣的外殼都可以,只要是我們擅長的就行。擅長於「佛陀」就「佛陀」;擅長於呼吸就呼吸;擅長於「佛陀」加呼吸,那就去修;擅長於觀腹部升降就去觀腹部升降,擅長於做手部動作就去觀手部動作……什麼都行,只需要求你能夠有覺性去及時地知道自己的心,就全部都好用。

但是如果沒有覺性——觀呼吸,心就會跳進去緊盯呼吸;念佛陀,就好像催眠自己的心不讓它去想別的;觀腹部升降,去緊盯腹部;經行,去緊盯腳,或者去緊盯整個身體,那個有的全都是在緊盯。修幾年了,那個就僅僅是緊盯而已,心會靜止、呆滯。因此,我們必須要去訓練要有覺性,而不是僅僅只是寧靜。要讀得出自己的心,那個是最重要的。

要去用功,沒有誰可以幫得了誰。別說隆波幫不了我們,就連佛陀也幫不了我們,沒有誰可以幫得了誰,這屬於業果法則。比如我們修習業處,是屬於播種善業,也符合業果法則,那就會有結果。如果在修奢摩他的業處,如果修的是對的,我們獲得的結果是心的寧靜和安住;如果修毗缽舍那呢?如果修的是對的,獲得的結果就是心的領悟,明白世間的實相,瞭解生命的實相,最後心就可以離苦。

必須要自己去用功。比如佛陀,他非常得棒,但他也無法代替我們修行,他無法為我們消業。我們大家喜歡去消業,沒有誰可以為誰消業。即便是佛陀,他依然要接受果報現前,比如說在他生命的最後階段,因為舊的業,他依然會肚子疼。因此,業是無法消的,我們必須要播種新的善業,修業處其實是最好的新業了,直到心聰明、離苦。

沒有誰可以幫得了誰,這是條必須自助的路。佛陀真正的教導,就是我們必須要自助。他僅僅只是教我們方法,就像隆波教我們方法一樣,佛陀也僅僅是教給我們方法,然後我們必須自己去用功,這樣我們就可以自己離苦——沒有誰可以幫得了誰。

原先,佛教和隆波教的一樣:教我們直接去實修,去修習四念處,最後匯集到心。無論是開始觀身、觀受(還是直接觀心),無論觀什麼,最後都會匯集到心,就會知道心工作的過程。

因此,真正的佛教很難理解,必須靠自己。但是所有的人,並不喜歡靠自己,想靠別人、想靠別的事物。最後,信奉天神的宗教就戰勝了,吞沒了佛教。因為真正的佛教,就是要用到自己的理智跟智慧來解決問題。但是大部分人是很脆弱的,想求天神來幫忙解決問題,信奉天神、信奉鬼的信仰就會戰勝佛教。

在印度的出家人,他們看到了這個問題:真正的佛教是很難理解的。所以,他們就創造各種各樣的大菩薩,有這位菩薩、有那位菩薩,這位菩薩這方面能力很強,那位菩薩那方面能力很強。創造了很多的菩薩,為了什麼?

那個是所有天神的代表。那些脆弱的人,就會想靠菩薩。希望靠菩薩,有一天,也許可以聽到真正的法,然後繼續修行,然後離苦。如果靠鬼、靠天神之類的,那就會一直靠,那就不可能有機會來學法了。因此,那屬於一種善巧方便,那是前人的善巧方便:他們創造了大乘,把佛教的教導(藏在裡面),就好像是鑽石、寶石是在石頭裡面的,但一般的人只是看到石頭,不要。大乘的那些大師就很聰明,把石頭進行包裝,來吸引人。有人看到很漂亮的包裝,有一天,他也許會從包裝裡邊找到鑽石。大乘,其實就是創造了非常漂亮的包裝,是為了能夠吸引別人來學習。這樣,有一天呢,也許可以聽到好的法,最後能夠抵達純淨無染、解脫自在。

問:菩薩存在嗎?菩薩存在!菩薩其實就是那些正在累積福報波羅蜜,準備將來成佛的人。菩薩可以幫我們忙嗎?只能幫一小點忙。比如,假設我們遇到了某位菩薩,我們沒有錢吃飯,我們跟他去求,也許他會給我們錢,但是他能帶我們去涅槃嗎?不可能的,我們必須要自己修行才能涅槃。因此,我們必須要清楚地區分什麼是善巧方便。

比如說大乘,創造了很多菩薩,也創造了極樂世界,說涅槃了之後就好像天堂一樣的,那實際上只是一個善巧方便。有一天,如果我們聰明起來了,直接探究到自己的心,我們就會發現真正的鑽石。煩惱習氣呀,就好像是包裹鑽石的石頭,有一天我們能夠清除煩惱習氣,就會碰到真正的鑽石——其實就是純淨無染的心。

好,今天講法就到這裡。

別忘了,必須要去做家庭作業,去修習禪修業處,然後去讀自己的心。去試一試,一個月也可以的。常常地去用功,什麼時候有空就什麼時候用功。接下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時候,覺性會自動自發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境界,覺性會自行生起,可以一直讀自己的心。一旦能夠讀自己的心,煩惱習氣就控制不了心;讀不了自己的心,煩惱習氣就會控制心。

好了,去吃飯吧。

【完結】


指月錄聲明:

由於受到語言與修證水平所限,跨越不同的語種而完全如實還原尊者本意很難。因此,譯文若有任何不當之處,將歸責於我們,對此我們深表慚愧與歉意,並歡迎大家不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