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訓練回向功德、常常訓練發慈心。這樣能讓我們的心習慣空曠地打開。就是不用命令讓它有慈愛,我們只是有善良的心意。[……]
若氣餒,對自己感到極度自卑就放棄了,那不可能到今天。其實,忍耐極為重要,自己也覺得自己是特別忍耐的一個人,就是咬牙忍著——怎麼錯,依然還做;每次做,每次都錯。[……]
無論是誰,煩惱厚重或淡薄,每一個人都有職責,從當下此刻就開始提升自己。修行以獲得道果、涅槃,按照原則是不難的,但事實上,這也不容易,每一個人都必須累積。大家必須傾注努力、必須真正用心。[……]
世尊慈悲教導,每一天我們必須多次提醒自己,今天或許是我這一生的最後一天。若我們經常如此提醒自己,我們就不會疏忽大意。若我們如此提醒自己,我們就會聰明地選擇——哪些是有意義的,哪些有有利益的,哪些是適合我們的,我們就會落實那些有意義之事。[……]
學習的方法就是——以「感覺」在學習。因此,別想得太多——如何修行才正確?不必想!根本不必想正確或錯誤,僅是不斷地訓練去感覺。[……]
修行的早期十分困難,但到了某一點,修行就不難了。「不難」的階段生起於何?生起於覺性自動生起之時。[……]
正確的心是在緊盯與迷失兩者之間。若我們知道這兩者,「正確的心」就會生起。[……]
若我們看到「寧靜」與「覺知」是分離的,我們就會既獲得寧靜,又具有覺知。心會寧靜於心,而不會寧靜於所緣。[……]
必須提醒自己——別讓心以追求寧靜為目標,讓它看到——寧靜也是被覺知的對象。[……]
不善法減少,善法增長,如此才堪稱「走在正道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