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這個時代要做的就是必須多多忍耐,也就是觀了又觀,觀什麼呢?觀自己的心一直處在變化之中。[……]
淨土並不是某個世界,而是我們的心解脫自在的狀態,我們的心擺脫了煩惱,我們的心和佛合二為一,我們的心和所有阿羅漢、高僧大德合二為一,屬於平等無二的純淨無染,即淨土。[……]
我們還未達到佛陀這般境界,但我們已聽聞佛陀的教法,就應該努力地訓練自己,隨著佛陀的步伐往前邁進,佛陀的步伐即是七覺支,起始於——有正念如實地觀身、觀心。一旦頻繁地觀照,接下來就會抵達心安住且中立的狀態。[……]
無論觀身、觀受或觀心,在起步階段都是為了生起覺性、獲得禪定;一旦有了覺性和禪定,進而透過什麼來開發智慧,則取決於行者自身的根器和秉性。[……]
修習四念處時,有覺性地感知名法和色法,一旦可以正確、如實地觀察,正定即會生起。而只要有了覺性和正定,智慧也會進而生起。[……]
這單一的心,便足以重新創造五蘊。如果仍然執著於心,即使只執著於這顆心,在死亡之際,心也會重新創造五蘊,永無了期。[……]
遠離惡友,結交善知識,恭敬值得恭敬的人。當我們滿足了上述三個條件,其他的「吉祥」自會水到渠成、不請自來。[……]
在修行的時候,五力的哪個部分較弱?哪個部分過強?大家要去慢慢地體會與觀察,心才會逐步平衡與調整。當五力真正獲得平衡時,心將會停止造作。[……]
煩惱雜染如同垃圾,若能善加利用,便可以變廢為寶,藉著煩惱雜染來修習毗缽舍那。[……]
為你推薦——法語屏幕保護(Screen Saver)
將它存為手機屏幕,
每當打開手機,即能看到法語。
共有十八張法語精華供您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