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佛陀的步伐——七覺支,往前邁進|隆波帕默尊者

隆波帕默尊者

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2021年5月26日|泰國解脫園寺

泰譯中|Ajahn khun



跟隨佛陀的步伐——七覺支,往前邁進

0:00~19:51

今天是衛塞節,這節日的重要性大家都已知曉。其實,這些佛法大家都已經學習了很多,只剩下禪修的實踐。

今天是一個提醒我們憶念起佛陀的日子,這是佛陀(太子)的肉身來到這世間的日子,這天也是佛陀覺悟、達到涅槃的日子。涅槃有兩種,當太子覺悟成為阿羅漢,他的肉身還在,稱為「有餘涅槃」,當佛陀去世般涅槃那天,即進入到不再存於諸蘊的「無餘涅槃」。

隆波覺得前天僧王所御賜的衛塞節開示非常有意義。僧王在開示中提到:悉達多太子出生時,即能走七步。然後說出一句偉大的宣言——這是他的最後一生。

隆波常提醒大家,當我們看這些故事的時候,應該深入的看到這其中所蘊含的法義。真的有嬰孩可以一出世就能走七步?沒有!因為四肢都沒健壯有力,這是不可能可以走路的。

關於這個「走七步」的典故,僧王的詮釋是代表「七覺支」。有了「七覺支」,就能走向覺悟,成為阿羅漢。

念覺支(sati-sambojjhaṅga)

七覺支的第一項從「正念」(sati)開始。僧王的開示,非常有道理,值得深思。太子的肉體,剛出世的時候是還不能走路的,但他內心的成熟,我們無法得知。

隆波曾經見過一個人,即使在母親肚子裡的時候,他都能夠記得。他說,在母胎的時候,覺得處在一個狹窄、有壓迫感的地方。他還記得當出生的時候,看到的第一道光線,感到害怕驚嚇就嚎啕大哭。當護士幫他洗淨身體,用布包著讓他覺得安全,然後就開始有自我意識,「我」的概念生起了。這是一個普通人,他能夠記得在母胎的情況。

在經典中提到,太子是由兜率天的天神下生,他帶著覺知來到母胎,這聽起來好像故事。但這確實有人可以做到。一顆經過不斷訓練的心,正念正知非常地穩固,能夠記得。所以當太子誕生的時候,心中感嘆:「今生是最後一生」,這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至於走七步這回事,僧王詮釋得很好,走向解脫,就是走在七覺支的道路上。

七覺支,從「念覺支」開始,念覺支是什麼?念覺支是導向解脫的正念,而不是為了活在世間的正念。世間人說:「喝酒了會失去正念,那不喝酒就表示有正念。」那是世俗的正念,並不是為了達到清淨、解脫的正念,那只是生存在世間的工具。好比我們在工作時有正念、專注,這可以讓我們生存在世間。但真正能擺脫世間、超越世間的正念,是指「四念處」。四念處是——覺知自己的身、覺知自己的心。

擇法覺支(dhamma-vicaya-sambojjhaṅga)

僧王寫的真的很值得聽,他教導我們要知道心的造作,要及時了知自己的起心動念。尊者是直接契入到心,印象中,他似乎沒有提及(正念於)身體,最重要的核心在於(觀)心方面的工作。因此,我們要有正念,及時知道心的造作,覺知起心動念。

心的造作有三種——造作惡不善法;造作善法;以及造作空無,(第三類的人)以為六根與六塵不接觸就會很好,就會有快樂,於是就遠離外緣。嘗試不去接觸外緣,其實這就是進入無色界,這也是其中一種造作。

那稱之為什麼?造作善的,稱之為「福行」(puññābhisaṅkhāra);造作不善,稱之為「非福行」(apuññābhisaṅkhāra);第三種(是造作無色界的善思),稱之為「不動行」(āneñjābhisaṅkhāra),這三種造作不斷地在我們內心流轉,我們要有正念,及時知道心中的這三種造作。

心造作,讓善法功德在心中生起,要有正念及時覺知。如果沒能及時察覺,就會有喜歡、不喜歡。當造作好,我們就滿意,認為我們的心是善的。有時心造作——「我的戒持得好,我沒有失念而犯戒」,過後,因為沒有及時察覺,認為自己的戒持得好,就產生我慢,自我膨脹——「我比別人好」,這樣說明,還不懂得修行。

如果真的會修行,當心造作善法,知道「造作善」,心滿意於造作善,知道「滿意」。或「非福行」生起了,心造作不善,我們要有正念及時知道——當下造作貪瞋痴、造作散亂、造作抑鬱,要有正念及時知道。

我們看到心造作不善,進入寺廟的那些修行人,一旦看到心造作不善,便會不滿意,不喜歡了,心沒有保持中立。心不喜歡,知道「不喜歡」,就是如此不斷地覺知,知道所生起的造作,知道心對它們的反應——有時喜歡,有時不喜歡,持續不斷地及時覺知。

當我們持續地覺知這些造作,智慧就會自行生起,就會看到所有的境界生、住、滅,無論是好,還是壞。

至於造作「不動行」,即是努力地造作「不造作」,論典解釋為這是指「無色界定」。但如果我們還無法進入無色界定,那當我們禪修時,努力讓心不造作,讓心空無、靜止,這也勉強可以歸納為「不動行」,讓心一動不動、空空的,這也是一種造作。造作空無、靜止、造作「無所有」,這麼做的人大部分都是禪修者。

那些沒有修行的人,他們只是福行和非福行,造作善與不善,普遍上都是如此。而修行人則會努力地造作第三種,以超越一般的人,就會努力地不造作。

不造作的方式,即是遠離「觸」,不感知外在的境界。如果真的非常善於遠離,眼、耳、鼻、舌、身等即會滅,進入無色界,遠離造作,而造作更細膩的現象。

僧王教導:我們要有正念,及時知道心的這三種造作。一般人的造作只有兩種——造作善、不善。而修行人呢?則會造作另一種造作,就是造作空,這我們也要及時覺知。當我們開始禪坐,我們作意讓心放空,這就正在造作。

一旦我們及時知道,持續地知道,別懶惰,要有清楚的目標,心造作或善或惡,要努力地保持正念覺知,努力地觀察,努力地了解它們。

一旦我們有覺知,及時知道自己的心,已生起的惡不善法就會滅掉,未生的惡不善法也不會生起;還未生起的善法,會生起,已生起的善法,就會增長。

因此,我們要有正念覺知,及時知道心的造作,這稱之為「擇法覺支」,我們不斷地認識在內心生起的法,這屬於第二個覺支,七覺支的第二項。

精進覺支(viriya-sambojjhaṅga)

當我們能夠持續覺知自己心的造作,已生起的恶不善法就會減少乃至滅掉,當正念生起時,就再也不會生起;還未生起的善法,就會生起,已生起的善法,就會不斷增加,就是如此不斷地去知道,這稱之為「精進」。

七覺支應如此一步步地往前行,從有「念」開始,及時覺知心的造作,我們如此努力精進地及時知道心的造作,這是在讓心有智慧,讓心去認識實相。隨後便會看到——所有的現象生、住、滅,不善法就會滅去,善法就會增長,戒、定、慧就會好起來。

喜覺支(pīti-sambojjhaṅga)

只看一次、兩次是不足夠的,必須常常且頻繁地看到,必須不斷勤奮地觀照,心就會生起喜(pīti)。

喜,就是無摻雜物質的快樂,這是指:不是源自於心接觸色、聲、香、味、觸,而產生的快樂。所有的色、聲、香、味、觸,屬於物質,「喜」是心所品嚐的這種無摻雜物質之快樂。

一旦生起了「喜」,比如法喜,有時眼淚鼻涕會流,無需阻止它,有時心會生起無窮無盡的快樂。

在喜生起之後,(心)依然還在搖晃,需進一步及時覺知,那也屬於一種好的造作。於法生起了喜悅,這屬於好的造作。

輕安覺支(passaddhi-sambojjhaṅga)

一旦我們及時覺知,這個「喜」就會慢慢地平靜下來,這就是「輕安」,它慢慢地平靜、止息狂喜,如同我們在完成一項非常困難的任務後,心就會感到強大的喜悅一段時間。

比如,你非常喜歡一個女子,你去追求她,一旦她願意跟你,愛上你,心就會喜悅、快樂,我們就不斷地觀照這個喜悅,最後它就會慢慢地平靜,這稱之為「輕安」。

定覺支(samādhi-sambojjhaṅga)

定,是心的穩定。若心還有喜,心安住的狀態就還沒出現,因為心依然在擺動。一旦有快樂生起,我們進一步地及時知道,如果尚有滿意及不滿意,還會沉醉於快樂中,心依然尚未穩定,穩定的心,就是定。

捨覺支(upekkhā-sambojjhaṅga)

僅僅穩定,那還不足,我們需有正念觀身、觀心,覺知所有的造作。滿意,及時地知道;不滿意,及時地知道,最終,心就會契入中立,也就是「捨」的狀態。

涵蓋七覺支的核心教導

隆波不斷地教導大家,有一句話,隆波的弟子應能記得住——大家要有正念,以安住且中立的心,照見身心的實相。

心安住穩定,也就是具有「定覺支」,保持中立,也就是「捨覺支」。

怎麼開始?必須有正念,也就是「念覺支」。修四念處,以正念觀身、觀心,以此於身心隨觀,觀其真實的狀況,這稱之為「擇法覺支」。

不斷地勤奮觀照,也就是「精進覺支」,隨後就會生起「喜覺支」,生起「輕安覺支」。最後,就會進入禪定,也就是「心安住」的狀態,然後保持中立,也就是「捨覺支」。

因此,隆波才會總結——有正念,以安住且中立的心,照見身心的實相。這句話,由始至終涵括七覺支。

若我們的心能安住,而且保持中立,出世間的智慧才能生起。若我們的心沒有安住,心依然還動蕩起伏,出世間的智慧就不可能生起。

僅是一味地心安住尚不足,安住之後,還須保持中立。若心既能安住,又保持中立,解脫就會生起,道果就會生起。悉達多太子走七步的意思,其實就是七覺支。

以修行來供養佛陀

32:20~33:11

即使我們的修行,並沒有修得神通,看不到前世與未來世,這也沒關係。我們只要看到——當心中有望,心就有痛苦;當心中沒有望,心就沒有痛苦。你認真地修行,即使修不到神通,而只是觀照到這些,這已經足夠讓你解脫痛苦了。

當我們達到苦的解脫,我們就真正地體會到,佛陀所說的法,實在是殊勝,能夠讓像我們這樣的凡夫得到淨化,讓溺於痛苦中的眾生得到滅苦,如此,信心自然生起。

34:03~35:27

有些人輕視佛法,認為只是騙人的把戲,是不真實。如果這些人見到隆波,隆波就會問他:「當你有望,你會有痛苦嗎?還是快樂?」這是無法迴避的問題,不管如何都是無法超越四聖諦。佛陀說,當聖諦之法輪開始轉起,無人可以抵擋。因為真實就是真實,不管在任何時候,這是無法辯駁的真理。

當我們不斷地禪修,就會對佛陀更有信心。佛陀出生,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就好像我們一樣。但是佛陀具有非凡的功德,他以自己的努力達到清淨、解脫,他的智慧深廣,達到解脫後也沒有捨棄眾生,看到眾生的苦難,佛陀也以大悲心,不辭辛勞的教導眾生。

37:41~41:40

當我們修行,就會體會到佛陀的恩德,會十分愛戴佛陀,並不是佔有的愛,而是愛佛陀的那份恩情,讚頌佛陀的能力。看到佛陀展示的身教典範,看到佛陀的生命,是為了許多眾生的快樂與幸福,直至般涅槃那一天,佛陀就快入滅了,依然還想到那些應該獲得利益的人,比如,憶念到須跋陀羅(Subhada)1,憶念到入滅後如何不會發生戰爭2,心心念念全是為了世間的眾生。

我們還未達到佛陀這般境界,但我們已聽聞佛陀的教法,就應該努力地訓練自己,隨著佛陀的步伐往前邁進,佛陀的步伐即是七覺支,起始於——有正念如實地觀身、觀心。一旦頻繁地觀照,接下來就會抵達心安住且中立的狀態。

心安住,稱之為「定覺支」,保持中立,稱之為「捨覺支」,好好地觀察,七覺支,起始於「念覺支」,最後是「捨覺支」,也就是保持中立。

四念處的最後一句話,是捨離對世間的貪及憂惱,其實就是保持中立、保持中捨。因此,我們培養正念,熏習智慧,直到最後我們對世間保持中立。世間依然是這樣子的,但是我們的心並沒有牽扯在其中,最後就達到離苦。

剩下的時間,就是好好修行吧!覺知在行走的每一步、覺知身體的舉動、覺知身體在呼吸……一切的動作,都保持覺知,身體的觀照就是如此的簡單……

今天我們就以修行來供養佛陀,不斷地憶念「佛陀……佛陀……」,不忘失佛陀,這已經很好了。

編注:「Sati」又譯為念、覺性。


完整開示音頻

完整開示|視頻來源:Dhamma.com

Footnotes

  1. 佛陀度化的最後一位弟子。
  2. 為了不讓各國國王因為佛陀涅槃後,在分配舍利的事情上發生爭執,佛陀選擇來到拘斯那羅這個小地方涅槃,因為那裡有一位各國國王都敬重的婆羅門。後來,這位婆羅門把佛陀舍利平均分成八分,避免了因舍利而起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