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本身是清明的,那屬於「心」平常的狀態。大家的心,在平常的狀態,就是清明的,在煩惱雜染尚未潛入時,我們的心是如此的。[……]
愛面子也是一種自私自利。比如,修行以後特別愛面子,甚至不敢直面自己的缺點,這樣修行是無法進步的。[……]
如果我們訓練到「顛倒」消除,就不會再相信吉星高照、偶然、碰巧……因為這是不成立的!存在的唯有業、唯有所作所為以及所作所為導致的結果。[……]
若想獲得人身,這可不是容易的事,身而為人是極困難的事,獲得人身之後,若想出生在佛法住世的時代,也很困難,經歷極悠久的時光,才會有佛出世。[……]
別放任自己不斷地下墮,不斷地下墮,如果投生為動物之類的,那會很困難,便會在惡道裡輪迴很久。[……]
多多地用功修行,必須心意堅決,必須強大、堅持戰鬥,直至某一天,我們就能跨越魔王所設的所有障礙。如果我們不起身戰鬥,便會一直處在投降的狀態。[……]
如果我們的修行,比持守五戒更多,那就更好了。那就是我們生命的利潤,有一天我們就能擺脫魔王。外在的魔王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內在的魔王。慢慢地去訓練。[……]
最佳且最易觀察的時段,其實就是剛甦醒、起床的時候。我們剛甦醒、起床時,心尚未有任何偽裝,尚未成為「修行人」,僅僅只是一個平常人。[……]
如果會修行,便會生起如此的感覺——如果我們沒有值遇佛陀的法,就平白地浪費了此生,我們便會覓不到寶貝,無法獲得如此殊勝的寶貝,僅獲得無聊的一些事物。[……]
精進過多,心就會散亂,修習禪定過多,便會太鬆散、懶惰,真正能幫助我們調整平衡的,其實是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