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波帕默尊者
編選|大溪內觀教育禪林
編輯:林崇安教授
隆波帕默的禪修經驗談
【目錄】
編者序
隆波帕默生平記要
隆波帕默的禪修經驗談
阿姜李的指導〔7 歲〕
獨立凸顯的心〔10 歲〕
觀身的經驗〔20 歲〕
尋找隆布敦長老〔29 歲〕
隆布敦長老指導觀心〔30 歲〕
觀身是為了觀心〔31 歲〕
檢驗淫欲〔31 歲〕
隆布敦的最後開示〔31 歲〕
隆波蒲的早期開示〔31 歲〕
昏沉的經驗〔32 歲〕
觀染的經驗〔32 歲〕
摩訶布瓦尊者的指導〔33 歲〕
隆布布詹的棒喝〔38 歲〕
隆波蒲的最後開示〔47 歲〕
蘇瓦長老的指導〔48 歲〕
心的迷糊〔51 歲〕
破殼而出〔52 歲〕
其他經驗談
巴拉摩禪師〔隆波帕默〕談禪修
編者序
西元2008年,由「內觀教育禪林」邀集法友們十五位,組團參訪泰國中部著名的幾位禪師們,由大仁法師翻譯。8月23日8時抵達春武里府的「平安法園」(Suan-santitham,今之解脫園寺),聆聽巴拉摩禪師的開示,回台後有一專文略作介紹:〈巴拉摩禪師談禪修〉(見附錄),此中的巴拉摩禪師,就是隆波帕默尊者。當時隆波開示的中英資料還不多,至今十多年過去了,隆波開示的錄影、錄音、譯文遍及各處,聆聽者眾。隆波的開示中有豐富的禪修經驗,值得集成一檔,分享給有緣的初學者作參考之用,故有本選集。
本選集的資料,散選自隆波帕默的開示中有關禪修經驗的段落,盡量順著年歲編排(歲數的算法會有一年的出入),並標上標題和出處;若有不清之處,請回到隆波原先泰文的開示為準。編者特別感謝以往默默付出心力將隆波的開示翻成中文和流通的諸法友們。
為了便於初學者容易理解,此處將「境界」,校成「現象」(指身心現象,名法和色法)。「法印」,校成「實相」(指無常、苦、無我)。區分「定」和「禪定」二詞:定,泛指各種定,包含近行定、剎那定、安止定。禪定,特指安止定,有四禪八定。另外,傳統上,「奢摩他」和「毗婆舍那」翻譯成「止」和「觀」,近期有將奢摩他翻成「止禪」或「寂止」,毗婆舍那翻成「觀禪」或「內觀」。翻成「內觀」是強調要往內觀照自己的身和心,而且要洞見身心內在的實相是無常、苦、無我,不是只看到外面的表象。
整理中若有錯誤之處,敬請各界指教,將隨時改正。
願正法久住!
大溪內觀教育禪林
內觀教育基金會
2020.07.12
隆波帕默生平記要
1952年 | 隆波帕默出生於泰國中部。 |
1959年 | 7歲,在父親的帶領下,從阿姜李(1907-1961)學習觀呼吸。 |
1981年 | 29歲,看到介紹佛牌的書尾有一段隆布敦的法語(心的聖諦),感到非常震撼。隆布敦(1888-1983)是阿姜曼(1870-1949)的大弟子。 |
1982年2月6日 | 30歲,去蘇裡府拜見隆布敦,指示他要觀心。 9月小參時,隆布敦認可他可以自己修行了。 |
1983年 | 31歲,隆布敦入滅,他繼續親近其他禪修大師,如阿姜蒲(隆布蒲 1921-1999)、阿姜帖(隆布特 1902-1994)、阿姜信(隆布信 1909-1992)、阿姜布贊(Boonjan)、阿姜蘇瓦(1919-2002)、阿姜摩訶布瓦(1913-2011)等等。 |
1983年 | 31歲,開始將禪修心得寫成文章發表,並指導有緣者。 |
2001年 | 49歲,從泰國資訊產業部高管退休。 |
2001年6月30日 | 49歲,在蘇里府的菩提寺剃度出家。 |
2003年6月30日 | 51歲,出家滿二年。 |
2004年1月 | 52歲,出家滿二年七月,覺察還有無明未清除。 |
2004年6月30日 | 52歲,出家滿三年。雨安居時對自己的修行獲得了確信。 |
2007年 | 55歲,出家第六年後固定在春武里府的解脫園寺開示。 |
2011年 | 他的教導受到一些外界的扭曲詆毀,他沉默以對,過些年後,是非明朗,從此學習者更增。 |
2016年5月 | 64歲,檢驗身體確診為淋巴腺癌,接受八個月的治療。 |
2017年2月起 | 隆波帕默繼續弘法,他講法的音訊或視頻廣傳國內外,學習者眾。 |
目前隆波帕默是泰國最具影響力的禪修大師。當今泰國,很難找到既未讀過他的書,又沒有聽過或看過其講法的音訊或視頻的人。在隆波帕默的指導下,國內外各界人士親嚐法味者日增。
隆波帕默的禪修經驗談
〔7 歲〕【觀呼吸的經驗】摘自〈心的四聖諦〉
- 隆波從兒時開始修行,七歲就(由阿姜李指導)實踐、修習安般念:吸氣念「佛」,呼氣念「陀」,然後數「一」;吸氣「佛」,呼氣「陀」,數「二」……。一旦心開始寧靜,計數就消失了,只剩下吸氣「佛」、呼氣「陀」,心不再計數。
剛開始修行時,由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