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泰國禪修老師參訪記

巴拉摩禪師〔隆波帕默〕談禪修

林崇安
(內觀雜誌,64 期,pp.11-15,2009)

一、前言

今(2008)年8月23日到25日,我們一行十五人到泰國參訪禪修老師,並順便參觀寺院和名勝古蹟。20日傍晚參訪曼谷的安嘉利老師和大威瓦老師,隔日早上參訪佛統府聖法中心的康懇(甘恬)長老和甘澎老師(以上是動中禪的老師),傍晚參訪智舍森林寺的帕巴冉法師。22日一路觀光,早上參觀大城古蹟、挽芭茵夏宮;下午坐車往南三小時,途經芭達雅海邊,晚上住在芭達雅市區的旅館,附近有泰國古式按摩,可以抒解一下長途坐車的疲勞。23日早上,我們於旅館用完早齋後,七點出發,坐車去參訪巴拉摩禪師(隆波帕默)的「平安法園」(Suan-santitham),約八時十分抵達。平安法園位於春武里府(Chonburi)的斯里羅恰縣(Sri-ra-cha)。此園雖位處郊外,但廣場上此時已經停滿私家轎車,有三百位在家信眾更早就到來,大都由曼谷一早出發來此聽法,此時他們正在用早齋。平安法園的中間有一大法堂,堂前有隆布敦(DunAtulo)的站立塑像,廣場上還豎起一根繪有法輪的高柱子,象徵著弘揚佛法。以下先介紹巴拉摩禪師(隆波帕默)的禪修簡歷。

二、巴拉摩禪師的禪修簡歷

阿姜巴拉摩(PhraArjarnPramotePramocho阿姜帕默禪師)是泰國近期非常有名的禪師。1952年,他出生於泰國中部的大城府(Ayuttaya)。29歲時,看到介紹佛牌的書尾有一段隆布敦的〈心的聖諦〉【註】,感到非常震撼。隔年找到隆布敦,隆布敦指示他觀察自己的心。七個月後,隆布敦認可他可以自己修行了。31歲時,隆布敦入滅。他繼續親近隆布特(1902-1994)、隆布蒲(1921-1999)、隆布蘇瓦(1919-2002)、隆布信(1909-1992)等著名禪師學習,這些禪師都是遵循阿姜曼的森林禪修系統,以發展覺性為修行的核心。巴拉摩任職於政府的治安單位十七年後,在2001年出家。

巴拉摩禪師在家時期就有很深的禪修體悟,目前才出家七年,在弘法上保持低調,他固定在平安法園早上傳法,對大眾回答佛法和禪修的問題,有時舉辦禪修營,不少歐美人士來此參訪。每天上午8-9am早齋,9am-10am問答問題。他的網站有很多佛法的開示,已經翻譯成英文的著作有:《解脫之道》(VimuttiMagga)、《覺醒之道1》、《覺醒之道2》。巴拉摩禪師的教學特色,是觀察發問者的心理,直接解除疑惑並指導修行方向。

三、參訪巴拉摩禪師

平安法園的四周,視野良好,景色宜人。我們坐在大法堂的右後方,堂內寬敞,可以容納三百多人。平時每天早上9am-10am是巴拉摩禪師回答問題的時間,也許今天人多,巴拉摩禪師提前15分鐘就開始回答問題,由發問者舉手,而後傳遞麥克風提問。一開始,先由坐在前面的泰人發問,禪師一一回答,簡明扼要,笑聲時起,氣氛融洽。半小時後,我們有五人依次提出問題,請大仁法師翻譯。

問一:我是一個很忙碌的老師,我沒有辦法決定,應該在一般忙碌的生活裡面修行呢?還是早日退休以比較完整的時間來修行?

答:人在那裡就在那裡修行,環境不是修行的障礙。不管我們在什麼樣的環境,如果我們的心不排斥,我們的心就不會苦。現在苦,是因為心不接受現在的狀況、不接受當自己的身分。比方說,現在不接受,離開之後到那邊去修行,假設遇到那邊的狀況,還是不接受,苦又會再來。要活在當下,不要想未來的事。任何事情不要執著,要活在當下。

問二:面對生活時,有些事該管,有些事不該管,這個應該怎麼決定?

答:最重要的是,我們的責任首先是要滅苦,然後才能幫助別人。比方說,我們先會游泳,才可以幫助落水的人。如果有機會幫忙就幫忙;38沒有機會的話,我們先要自利。

問三:請問師父,如何突破「自我」,不被外境迷惑?

答:其實「自我」不曾存在過。要覺知自己的身和心,身體動時,要覺知;心動時,要一直覺知。我們可以發現身心都沒有「自我」。「自我」是從妄念而來。如果有自覺,沒有迷惑,就沒有「自我」。如果打妄想,就離開了覺知自己的身和心。

問四:為何我靜坐觀呼吸可坐久些,作動中禪的手部移動只有十分鐘,就覺得過很久了?

答:最重要的是,要有正念正知。我們不要斷了心的覺知,比方說,心有妄想就要及時知道,心無妄想也要及時知道,都要以正念來覺知。覺知手的移動和覺知呼吸二者並沒有差別。重要的是要及時知道自己的心。

問五:我在靜坐時觀察身上感受的無常變化,那要如何體驗是苦呢?

答:首先心要定下來,看到身是一邊[所觀],心是一邊[能觀];也看到心是在一邊[能觀],感受是在一邊[所觀]。然後就可以看出身、心、受,都不是我,(都是苦)。

接著,其他泰人繼續發問,禪師一一回答,到十時整,剛好完畢,在家眾散場離去。接著10am-10:30am是巴拉摩禪師回答出家眾的問題(小參),此時大仁法師和其他法師們圍坐在大法堂的左前方。小參完後,大仁法師對禪師的小參很感滿意,並向我們交待一些禪師的指點。我們在堂內後方請回幾本巴拉摩禪師的泰文著作後離去,此次的參訪到此完滿結束。

四、巴拉摩禪師對止觀的看法

巴拉摩禪師的《解脫之道》一書中,扼要地分析如何修習戒學、定學、慧學等三學;此中有許多修行的重要心得,他說:我認為在寂止實踐和內觀實踐中,正念、正定和智慧執行不同的作用。正定在寂止實踐中,導致熟視「對象」;在內觀實踐中,導致洞察「對象的特徵」(註:特徵是無常、苦、無我)。

  1. 正念
    1. 在寂止禪修中,正念必須連續集中在一個「心識的對象」上,藉由熟視、標記或者注視,使心舒適地移到黏在心識的對象上;其條件是這心識的對象要適合禪修者的氣質。心要輕鬆。如果心緊迫,它表示這心識的對象不適合禪修者的氣質。因此,心不會平靜。一旦心連續地和舒適地熟視單一個對象,心本身將靜止下來。
    2. 在內觀發展的實踐上,心一定是平靜地正念於當前的「身和心」。禪修者應該像一個局外人正念於「身和心」,就像一個人從足球場的外邊觀看足球賽,或於劇場前觀看表演一樣;且這正念一定是無行、不刻意或者不出力的。正念能自然地出現,因為它對「身和心」具有強的知覺作用。它不是像寂止禪修的實踐那樣,從專心注視或心理標記而出現。
  2. 正定
    1. 寂止禪修的定,是使心牢固地集中在一個心識的對象的一種狀態,它凝聚、投入到一個心識的對象而不偏離。例如,當正念於呼吸,心將集中在呼吸。當正念於腹部的運動,將緊緊黏住腹部。當正念於一隻手或腳,它將緊緊黏住手或腳。當正念於感覺,它將緊緊黏住感覺。當正念於心識,它將緊緊黏住心識的空虛;且在修定的準備階段,重複字詞時,它緊緊黏住重複字詞。
    2. 內觀實踐的定,是使心牢固地集中在正念於「身和心」的一種狀態。「心」和「心識的對象」是獨立的,並且分離,好像在他們之間有一空間。心類似於一個人在劇場前觀看表演一樣,或從足球場的外邊觀看足球賽,或一個人在河邊觀看一個東西順流而下。心平靜地正念於「身和心」,並且對當前「身和心」的特徵獲得內觀的洞見。也就是說,當看一個色法的對象(色身),它只是看見「色身」,此時心看見它,並且從它分離。當正念於「感受」,它只簡單地「感受」,此時心感覺它,並且從它分離。當正念於「心識」,它簡單地只是「心識」,並且「另一心識」回憶前面剛消失片刻的「心識」。當正念於一「現象」(念頭、法處),心識簡單地領會它是一現象,並且正念於現象的這心識是分離於該「現象」。
  3. 智慧
    1. 起因於寂止實踐的智慧,有以下重要的特徵:
      1. 它(寂止的智慧)的出現是從思維、涉及思維或思所成慧。雖然所思維的是一種真理,但它只是世俗的真理。例如,「佛陀是真正地慈善」,但這知識浮現在腦海是通過沉思和反省。在反省以後,心是平靜的。「身體是不淨的」,這是真實的,但是我們獲取這知識,是經由時時沉思和反省。反省以後,心是平靜的。「死亡是一真相」,但我們經由時時沉思和反省知道它。「這生活、這個身體和這個心確實有三個特徵」,但我們的理解是經由思維,並比較過去的「身、心」和現在的「身、心」,注意到它們是不同的。反省以後,心是平靜的;
      2. 它是經由明智、善巧心識的智慧,運用一些戰略去除五蓋,五蓋是使心寧靜的敵人。例如,當感官快樂的貪愛出現時,心要明智地審察身體的不淨,暫時地抑制貪愛。當惡意浮現在腦海時,心要明智地審察善意或慈愛,暫時地抑制惡意。當心識散亂,它要明智地練習正念於呼吸,暫時地抑制散亂心。
    2. 內觀智慧心理發展有以下重要的特徵:
      1. 它(內觀的智慧)的開發是經由正念或修所成慧,而不介入思維。內觀洞察的出現是一而再地以正定(平靜地正念於心識的對象:身和心),正念於當前「身和心」的現象;
      2. 它洞察身和心的真相:它們具有存在的三個特徵,這樣心對「身和心」變得中立,棄捨它們,和最後體會涅槃—苦的滅除。

五、結語

23日上午參訪巴拉摩禪師後,我們剩下的行程便是觀光。當日下午參觀芭達雅的七珍佛山和東芭樂園,黃昏時有藥草的按摩,最後夜宿芭達雅市區的旅館。24日一早,我們坐車回曼谷參觀場地窄小而擁擠的四面佛,午餐後參觀景色輝煌的大皇宮、玉佛寺和臥佛寺,黃昏坐船遊湄南河並用晚餐,隔日搭機回台,一切順利。回想這一趟泰國行,8月20日出發,25日回來,短短幾天參訪了安嘉利老師、大威瓦老師、康懇(甘恬)長老、甘澎老師、帕巴冉法師和巴拉摩禪師(隆波帕默),聆聽他們精要的開示,卻也聽得出泰國的禪修已經走向自己特有的風格,強調日常生活中的覺性(正念正知),並以看念頭作為禪修的重點所在。

雖然此次去回匆匆,但是腦中所留下的泰國寺院的不同景觀,以及這些禪修老師們的重要教誨,可能長久都不會忘記。

(2021文略校正)

【註解】隆布敦的〈心的聖諦〉:「心往外送,是集(苦因)。心往外送的結果,是苦。心清楚地照見心,是道。心清楚照見心的結果,是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