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自己,如果看到自己的不足,我們就可以提升自己。如果我們看到的只是別人的不足,就會增長自己的煩惱習氣。[……]
對於修行者而言,錯誤只有兩種:第一種是太過鬆懈,完全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而動)……[……]
在我們的生命中,別放任讓欲望帶領我們,要讓覺性與智慧帶領我們。[……]
我們的死亡心是什麼樣子的,
我們的投生心就是那個樣子的。[……]
心裡的苦,源自於我們的心去執著,想讓那些無常的事物,變成恆常,苦的事物,變成快樂,無法掌控的事物,變成可以掌控。這些欲望與想要,就是我們的愚痴,這稱之為「無明」。[……]
這顆心,
如果我們慢慢地去訓練——
讓它成為知者、觀者,
無論發生什麼,
心都可以充滿愉悅與幸福。[……]
法並不是奧妙、玄妙的東西,法是實相、事實。什麼樣的事實?什麼樣的實相?實相就是——我們生命中所有的一切,全都是無常的,它們被逼迫著,並不是我們真的可以掌控得了。[……]
一旦渴愛(欲望)生起了,
苦就必定會生起。
因為渴愛(欲望)是「苦因」,
其結果就是「苦」。[……]
「苦」是殊勝的寶貝,因此,佛陀才會開示:必須「知苦」,並沒有讓我們逃避苦。[……]
證悟道與果是有一個過程的。
(道與果)是不會毫無征兆突然呈現(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