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習慣而未覺察到的微細煩惱|麥琪奧蘭努

麥琪奧蘭努

Ajahn Oranuch Santayakorn

微法談聽錄

(20:04~24:34)

2019年12月24日B|第十二屆泰國四念處禪修課程

課程翻譯|坤能

聽錄、整理|靜慮林



事實上,
每一個人生起的煩惱雜染,
我們必須願意接受——
這些煩惱雜染就是我們自己的。

這些煩惱雜染怎麼會生起呢?
源自於我們有隨眠煩惱,
我們內心有一些過往累積的習慣,
生生世世的輪迴,數也數不清了。

當六個根門——
眼、耳、鼻、舌、身、心,接觸所緣之後,
便會觸動我們的隨眠煩惱,
隨眠煩惱便會隨著我們的慣性,
造作煩惱雜染。

比如瞋心重的人,
當有些許的接觸,
瞋心便會生起,對嗎?

瞋心生起怎麼辦?
需謹記:
瞋心,並不是從外在生起的;
瞋心,源自於自己累積的隨眠煩惱,
它起來工作了。

我們的職責就是——
別跟隨它,在身、口上破戒。
因此,隆波教導我們將自己的手腳捆住。

煩惱雜染生起了,
不去排斥它,
不去跟隨它,
不去對抗它,
只是看著它工作。

看到「生氣」生起,
並不需趕走它,
看到「生氣」生起,
「生氣」是被我們觀察的對象。

意識到了嗎?
身,是一個部分;
「生氣」,是在胸口的另一個部分;
另外還有一個「覺知者」——
也就是心。

「生氣」屬於「行蘊」——
造作好、造作壞。
煩惱雜染,也是一個「蘊」,
一旦分開,
我們便會看到這個「蘊」自行運作。

看到「生氣」是被觀察的對象,
我們就會看到「生氣」開始變化,
並不是恆常不變的,
這相等於我們在看著它運作。

不去排斥它,
也不去趕走它,
看著它工作,
就會看到它的變化,
這已經在開發智慧了,
看到煩惱雜染是呈現三法印的。

一旦煩惱雜染消失,
結果為何?
第一、我們開發智慧了,
已看到煩惱雜染——
「行蘊」呈現三法印;
第二、起來工作的隨眠煩惱,
它起來工作之後,就虧本了。
我們的隨眠煩惱減少了一分。

因此,不必擔心自己的煩惱雜染多,
因為我們已經輪迴出生多次。
我們持續不斷地訓練,
煩惱雜染生起,緊隨著去觀察,
看到煩惱雜染生、住、異、滅,
然後再次接觸,
新的煩惱雜染又會再次生起。

煩惱雜染並非自己冒出來的,
它是源自於我們的累積。
我們越能不斷地及時知道,
煩惱雜染就會越來越減少。
但是,如果我們沒有及時地覺知,
每次都隨順它,
我們習慣於生起煩惱雜染,
它就會愈加茁壯。

作為修行人,
我們必須了知——
不斷地隨順煩惱雜染,
煩惱雜染就會越來越增長;
不迎不拒,煩惱雜染則會越來越減少,
便會看到煩惱雜染呈現三法印。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
必然會碰到(煩惱雜染生起),
每一項煩惱雜染全都有著相同的運作模式,
我們必須認識自己有哪些煩惱雜染。

修行了一段時間,
煩惱雜染便不會過於強烈,
即使煩惱雜染極強烈,
我們也能及時地意識到。

我們應觀那些更加微細的煩惱雜染,
也不能稱之為「更加微細」,
而是說它更為細膩,
我們更難觀了。

比如,有好幾個人是鬱悶、
壓力很大的人,
心一直是很苦悶的,
但是他並沒有意識到,
他誤以為自己平常就是這樣的人。
「鬱悶」其實是一種瞋心,
這屬於比較微細的瞋心,
事實上,這個瞋心一直在染污我們的心。
那些壓力大、十分苦悶的人,
一直是很苦的,瞋心一整日染污他的心,
但是他並不知曉。

修行時,應訓練去觀察,
事實上,我們的心一直被情緒染污著。
如果我們能及時地知道那個情緒,
那個情緒便再也無法染污我們的心,
但如果我們沒有及時地意識到,
心就依然會浸泡在(情緒)裡。

舉個例子,
我們較難觀到的煩惱雜染——
比如懶惰、悲傷、鬱悶……
這些都屬於不是很強烈的煩惱雜染,
卻很容易染污心,
我們幾乎一整天都浸泡在裡面。

心習慣於是怎麼樣的,
便會一直是浸泡在那個習慣的所緣裡。
我們習慣的那些所緣,
其實就是有了煩惱雜染,
而且浸泡在裡面而全然不知。

因此,修行一段時間之後,
我們必須懂得訓練,
了解更微細的煩惱雜染。
哪些是自己習慣的,
其實已有一些造作,
在染污我們的心。
如果我們能及時地知道,
它就再也染污不了我們的心,
我們便能不斷地觀察到更微細的煩惱雜染。


靜慮林聽錄組聲明:

本文內容是根據禪修課程視頻聽錄、整理而成,文字未經課程老師及譯者審校,若內容有任何疏失,皆歸咎於聽錄、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


完整法談文字

完整開示|音頻來源:禪窗

完整開示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