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冊•第十三章 一夜千金,死後無人問津

第二冊•第十三章 師利瑪女居士(Sirimā)

書名|《心微笑了——佛陀時代的女性證悟道跡》

作者|釋了覺、釋了塵

麗是無常短暫的,再誘惑迷人的色身,即使生前一夜值千金,死後都不及畜生的屍體來得有價值。畜生的肉能作買賣,而人類的屍體卻分毫不值,即使免費贈送也無人敢要。

王舍城一代風塵女子師利瑪(Sirimā)一生的改變,由嫉妒而鑄成大錯開始。從古至今,由嫉妒心而引起的災難不勝枚舉。嫉妒具有強大的破壞力及殺傷力,倘若無法覺察嫉妒的生起,我們就如奴隸一般被它操控著,不惜一切地傷害及毀滅那些對自我造成威脅的人。

師利瑪因嫉妒焚心,將熱油澆淋在一位須陀洹聖者的頭上,慶幸此聖者安住在慈心三昧中而毫髮無損。當師利瑪恢復理智後,深知自己已犯下大錯,懇切懺悔並乞求寬恕。由於聖者的慈悲感化,她有因緣親近佛陀並聽聞佛法,由此證得法眼淨,成為一位虔敬的佛弟子。

美撼凡塵的師利瑪

師利瑪出生於王舍城,為娑羅跋提(Sālavatī)之女。娑羅跋提是王舍城具有高知名度的風塵女子,她是頻婆娑羅王(Bimbisāra)所安立的淫女。由於當時在毘舍離(Vesālī)有一位風塵女子名為菴婆巴梨1(Ambapālī),她使毘舍離日益繁榮,頻婆娑羅王效法之,而安立娑羅跋提為王舍城的風塵女子。

不久之後,娑羅跋提有了身孕。她心想:「懷孕的婦女不受男子所喜愛,倘若有人說:『娑羅跋提有娠』,他們對我的恭敬將減損,因此我應當稱病。」

當男嬰誕下時,娑羅跋提命令婢女將他丟棄在塵堆中。此男嬰被無畏王子(Abhaya)發現並收養,取名為「耆婆」(Jīvaka)。成年後,耆婆前往德叉尸羅國(Takkasilā),在一位傑出的老師指導下學醫,並在醫術領域獲得非凡的成就,成為佛陀及頻婆娑羅王的御醫。

當娑羅跋提第二次有娠時,她誕下一名女嬰。由於女兒可跟隨母親的職業作為妓女,因此她並沒有被拋棄,而被良好地照顧,取名「師利瑪」。她長大後美憾凡塵,令人樂見及欣喜。在母親娑羅跋提逝世後,師利瑪接替母親的位置,成為頻婆娑羅王認可的風塵女子,一夜身價一千金。

妒火燃燒不可控

佛陀在王舍城(Rājagaha)進入第十七個雨安居,那時王舍城的財務大臣富樓那悉哈(Puṇṇasīha)將已證得須陀洹果的女兒鬱多羅難陀母2(Uttarānandamātā),嫁給富人蘇瑪那(Sumana)的兒子。然而,蘇瑪那的家庭並非佛陀的追隨者,鬱多羅在雨季期間,無法如往常一般受持齋戒、親近僧侶,更不用說供養僧團或聽聞佛法了。

過了兩個月半,眼看雨安居即將在十五天後結束,她焦急地將自身的情況轉告父親富樓那悉哈。為幫助自己的女兒在善法上增益,富樓那悉哈交給女兒一萬五千金,建議她聘請師利瑪服侍自己的丈夫十五天,好讓她能完成想做的善行。

在此情況下,師利瑪被僱請至鬱多羅居家,代替鬱多羅服侍丈夫十五天。在這十五天內,師利瑪享受女主人所擁有的待遇,沉浸在權威的歡樂之中,誤認為自己就是這座豪宅的女主人。

在雨安居最後一天的清晨,鬱多羅忙碌準備供養佛陀及僧團的飲食。那時,師利瑪與鬱多羅的丈夫正在樓上嬉戲,她的丈夫拉開簾子從窗戶往下窺探屋內的情形,恰巧鬱多羅也抬頭望向窗戶,他們夫妻眼神對交,彼此互望微笑。其實這是離心離德的微笑,丈夫見妻子為供養忙碌而不屑取笑,妻子見丈夫失念放逸而無奈微笑。

然而,當師利瑪看見他們互望微笑時,嫉妒與瞋恨在她心中燃燒,直至將她完全吞噬。她想︰「竟敢在我的面前公然調情!」當下她憤怒填胸而忘失自己,氣沖沖地衝下樓,進入廚房拿起一大勺滾燙的熱油,憤怒地澆淋在女主人鬱多羅的頭上。

鬱多羅是佛陀稱譽為禪定第一的女居士,她在那一瞬間進入禪定,安住在慈愛之中。在慈心的保護下,當滾燙熱油澆淋在她的身上時,猶如荷葉不沾水般流過身體,她不但沒有感受到灼熱,更毫髮無損而不受任何傷害。

憤怒未止的師利瑪再度拿起另一勺熱油走向鬱多羅,此時鬱多羅的侍女們十萬火急地衝上前將她抓住,罵道︰「你是被僱來的妓女,不過在此處住了短短的十五天,竟敢與我們的女主人競爭!」她們打抱不平地向師利瑪拳打腳踢。

當師利瑪被毒打時,鬱多羅嘗試阻止不果,乾脆以身體擋在師利瑪的身前,以保護她不受侍女所傷。隨後,再以溫水為師利瑪清洗傷口,並為傷口敷上草藥。

此時,師利瑪才清醒過來,意識到自己的真實身分。被鬱多羅的慈愛及寬容所攝受,她對自己一時衝動而做出傷害她的惡行,感到慚愧不已。她心想:「如此具德的女人,若我不請求她的寬恕,我的頭或將碎裂成七片。」

於是,師利瑪慚愧地跪在鬱多羅面前,說道︰「親愛的女士!我為自己魯莽的行為向您懺悔,請您原諒我。」

然而,鬱多羅希望師利瑪有因緣得以親近佛陀,善巧地說:「我現在無法接受你的懺悔。在我原諒你之前,你須先獲得我父親——佛陀的寬恕。明日,佛陀與僧團將到此處應供,請依你自己的能力親自獻上供養,並請求佛陀的寬恕。」

師利瑪深知自己犯了大錯,深感內疚及難過,她真心希望能獲得寬恕。於是,她返回自己的住處準備精緻的飲食,次日帶著這些殊妙飲食,連同五百侍女一同前往鬱多羅的住處。

photo provided by Om Ratchawej
悔過聞法而開悟

午前,佛陀與僧團抵達鬱多羅的住處,並坐在準備好的座位上。然而,師利瑪對自己的惡行感到慚愧,不敢親自將飲食放入佛陀及僧眾的缽內,僅站立在一旁等候。鬱多羅接過她準備的飲食,為她作妥善的安排及供養。

當佛陀與僧眾們用膳完畢,師利瑪與五百侍女跪在佛陀的足前,乞求原諒。

佛陀詢問她:「你犯了什麼錯?」

「世尊!我因嫉妒生起,將沸騰的熱油澆淋在鬱多羅的頭上。然而,她不但不生氣,還阻止侍女毆打我。我意識到她的善良,向她請求原諒。她說:『若我的父親寬恕你,我亦會原諒你。』請世尊寬恕我。」

佛陀說︰「師利瑪!我寬恕你。」

於是,師利瑪走向鬱多羅,向她禮敬請求寬恕。

鬱多羅說︰「師利瑪!我寬恕你。」

佛陀述說以下偈言:

以不忿勝忿,以善勝不善,
以施勝慳吝,以實勝虛妄。3

當佛陀說此偈言結束時,師利瑪及其五百侍女皆證得須陀洹果,對佛法再也不生起疑惑,斷除身見、戒禁取見及疑。師利瑪誠邀佛陀及比丘們次日前往她的住處應供,她對以佛陀為首的僧團作廣大布施及供養。

迷戀師利瑪的比丘

師利瑪見法開悟之後,成為一位虔誠的佛弟子。她結束風塵女子的生涯,積極投身於護持三寶。從證悟的次日,對佛陀作大規模的供養之後,她對僧團作出長期邀請,請僧團每日指派八位比丘到她家中接受飲食供養。從此,僧團固定每日有八位比丘輪流到她家中應供。

「尊者!請接受奶油。尊者!請接受牛奶。」師利瑪恭敬地為八位比丘一一獻上食物,直至缽裡盛滿美食。她總是親手供養僧眾,為他們提供美味且營養的飲食。每位比丘所獲得的食物份量,足以讓三至四人享用。她每日以十六枚金幣,作為供養僧團八位比丘的飲食費用。

有一天,輪流前往師利瑪住處應供的八位比丘當中,其中一位在接受師利瑪的飲食供養之後,前往距離王舍城三由旬外的另一座寺院。傍晚時分,當這位來訪的客比丘坐在一處等待寺院的大長老時,住在那座寺院的比丘歡迎他的到來,並詢問:「賢友!您在何處用膳後,而來到此處呢?」

客比丘問答:「賢友們!我來到這座寺院之前,在師利瑪的住處接受她的飲食供養,她每日固定供養八位比丘飲食。」

比丘們繼續問:「賢友!師利瑪的飲食供養是否準備得很好呢?」

「賢友!我簡直無法形容那些飲食是何等殊妙。她盡最大的心意,準備極好的食物。每位比丘所獲得的飲食份量,足以讓三至四人享用。特別幸運的是,比起她的供養,她的美貌更勝一籌。師利瑪具有如此這般的美貌。」這位客比丘讚美師利瑪的端麗氣質。

其中一位比丘聽見這番讚美師利瑪的言論,雖然從未曾見師利瑪,竟然愛上了她。他心想:「我該去見見她。」他告訴那位客比丘自己的戒臘,並詢問目前僧團該由誰前往師利瑪的住處應供。

「賢友!」那位客比丘說︰「倘若你現在前往,明天將輪到你成為接受師利瑪供養的八位比丘之一。」聽到這般回覆以後,那位比丘立即持衣及缽,出發前往王舍城。

由於路途遙遠,他無法在當晚抵達王舍城,但是他依然盡最大的努力繼續往前趕路。終於在黎明時分,他抵達王舍城並進入寺院內,依照戒臘次序而獲得前往師利瑪家應供的邀請。

從昨日那位客比丘到師利瑪的住處應供之後,師利瑪就患上一種致命的疾病。因此,她不得不摘下經常佩戴的華麗飾品,臥躺在床上。當前來應供的八位比丘已經抵達住家時,侍女們向師利瑪報告。然而,病重的師利瑪卻連坐起身子的力氣都沒有,她已無法向往常一樣邀請比丘上座,親手接過比丘的缽,為他們獻上供養。

於是,師利瑪臥躺在床上,以微弱的聲音指示她的侍女:「女孩們!向比丘們接過缽。邀請比丘們上座,先供養米粥,再供養蛋糕。當用餐的時間已至,將食物盛滿比丘的缽,再供養比丘們。」

「是的,主人。」侍女們回答。

侍女們引導比丘進入屋內,依照師利瑪的吩咐,依序獻上米粥及蛋糕。當用餐的時間已至,侍女將比丘們的缽盛滿各式各樣的食物。隨後,她們進入房間向師利瑪報告所做的事。師利瑪對她們說:「女孩們!將我扶到尊者們的面前,我想向他們禮敬。」

在侍女的攙扶下,她緩緩地走出大廳,並恭敬地向比丘們禮敬。她的身體十分虛弱,顫抖而無法平衡自身。

那位未曾見過師利瑪卻愛上她的比丘,凝視著她,心想:「即使師利瑪生病,她看起來依然楚楚動人。不難想像她健康且盛裝打扮時,是何等天姿絕色。」此時,他的內心生起狂熱的情慾,彷彿已經囤積上億年。這位比丘失去理智而迷迷糊糊,深陷在對師利瑪的痴迷當中,他完全無法吃下任何食物。

於是,他帶著盛滿食物的缽回到寺院,蓋上缽後置放在一旁。他將袈裟鋪在一處,並筆直地躺在上面。從那刻開始,沒有任何一位比丘能勸服得了他,使他進食。他徹底地斷食,讓自己挨餓。

病逝屍體為教材

那天晚上,師利瑪病逝了。頻婆娑羅王請使者將此消息傳達佛陀:「世尊!御醫耆婆的妹妹——師利瑪已經死了。」當佛陀接到此消息後,請使者傳達:「勿焚燒師利瑪的屍體,將她的屍體放在墓地,派人駐守以防止被烏鴉、野狗或豺狼等野獸咬走。」

頻婆娑羅王遵照佛陀的指示,如此過了三天。當邁入第四天時,師利瑪的屍體已開始腫脹,蛆蟲從身體的九孔大量湧出。整個屍體爆裂開來,膨脹猶如煮沸的鍋。頻婆娑羅王派遣人四處擊鼓,在王舍城各地下達他的命令:「除了孩童以外,所有市民務必到墓地觀看師利瑪的屍體,否則將被罰款八枚金幣。」

頻婆娑羅王亦邀請佛陀前來墓地。佛陀對比丘們說:「我們去看看師利瑪的屍體吧!」

此時,那位陷入癡迷的比丘依然沒有聽從比丘們的忠告,茶飯不思而終日臥床。他已四天沒有進食,放在缽裡的食物已腐壞發臭,那缽也已經污穢不堪。

有一位友善的比丘來探望他,並告訴他說:「賢友!佛陀即將前往觀看師利瑪。」一聽到師利瑪的名字,這位瘋狂的年輕比丘忘了自身的虛弱與飢餓,精神百倍地跳了起來。

「賢友!你說什麼?」他問。

「佛陀即將前往觀看師利瑪,你要去嗎?」

「要!我要去!」他趕緊將缽內腐爛的食物倒掉,將缽清洗乾淨放入缽袋,與比丘們一同前往看師利瑪。

那時,佛陀與眾多比丘們在墓地站立一面,而比丘尼、王室成員、男居士和女居士則站在另一面。當所有人聚集時,佛陀問頻婆娑羅王:「大王!這女人是誰?」

「世尊!她是名為『師利瑪』的年輕女子,是御醫耆婆的妹妹。」

「她是師利瑪嗎?大王!」佛陀再次問道。

「是的,世尊!」頻婆娑羅王篤定地確認。

「大王!倘若如此,請擊鼓宣布︰『誰願意支付一千金,便可擁有師利瑪。』」佛陀說。

頻婆娑羅王按照佛陀的指示,擊鼓宣布此訊,然而並沒有人給予回應。於是,頻婆娑羅王對佛陀說:「世尊!無人願意擁有她。」

佛陀說:「大王!若無人願意以一千金擁有她,可降低價格。」於是,頻婆娑羅王宣布以五百金能擁有師利瑪,可是依然沒有人願意支付此價。頻婆娑羅王再將價格降低至二百五十金、五枚金幣、一枚、四分之一枚、十六分之一枚金幣,依然沒有人願意擁有她。最後頻婆娑羅王宣布「免費擁有師利瑪」時,仍然沒人有興趣擁有她。

頻婆娑羅王對佛陀說:「世尊!即使免費送出,也沒有任何人願意擁有師利瑪。」

佛陀藉此因緣說法:「比丘們!我親愛的兒子!看看這位曾經令眾人樂見及欣喜的師利瑪。過去在王舍城,人們以一千金與她共度一夜。如今即使免費送出,也無人有興趣擁有她。那具有高價的美麗已經毀壞。比丘們!透過你們的智慧之眼,觀照此身是苦的實相。」

佛陀接著述說以下偈言:

汝觀粉飾身,瘡傷骨積集,
病患多思惟,非堅常住者。4

「比丘們!我親愛的兒子!在這個皮囊裡,甚至不存在絲毫具有堅固或穩定性質之物。此皮囊透過精美的服裝、裝飾品、鮮花、香水、化妝品等讓它看起來愉悅。它由大小不一的肢體組合而成,比例對稱,讓人錯認為美麗。但是它之所以能筆直站立,是因為三百根骨頭撐起,它不斷地被難忍的苦逼迫著。」

「由於不具智慧洞悉真相,盲眼的凡夫錯誤認為此皮囊令人愉悅、心怡。事實上,此身非愉悅,整個身體皆令人厭惡,充斥著污穢厭惡之物,穢物從瘡般的九孔不斷溢出。以智慧之眼,反覆觀照如此的身體!」

師利瑪天女從天而降

師利瑪逝世而轉生天界,居住在師利瑪女天宮。那時,佛陀率領比丘們前往墓地觀看師利瑪的屍體時,師利瑪在五百天女的陪同下,乘坐五百輛車乘,在一片輝光中從天而降,來到墓地禮敬佛陀。

當時,鵬耆舍尊者(Vangisa)獲得佛陀的允許,與師利瑪天女展開以下對話,記載於《小部•天宮事經》5(Vimānavatthu)。

鵬耆舍尊者問︰「女神!你的馬擁有最上的裝飾,強壯而迅速地從空中下降。你所化作的五百車乘,跟隨馭者鞭策的馬匹運行。你站立在裝飾嚴好的最勝車前,輝煌如星火遍照。纖美者!具有無上麗容者!我問你:你從哪一層天來此,親近無上正等覺?」

師利瑪天女回答︰「具足所謂『無上』的最上樂,樂於隨心所造出樂的天神,我從化樂天而來,以天女的容姿,為歸命無上正等覺者而來此處。」

鵬耆舍尊者問︰「女神!你前生做何善行?你依何而有無量名聲、快樂增長呢?你依何而擁有行於空中的最上神通力?為何你的容色光耀十方?你被諸天尊敬圍繞,女神!你由何處死,而出生在此善趣?你遵照誰的教法?如果你是佛弟子,請告知我。」

師利瑪天女回答:「在山間最勝的王舍城,為最勝具祥的頻婆娑羅王之侍女。我善於音樂及舞蹈,素為王舍城所周知的師利瑪。」

「諸聖中之王、調伏者——佛陀,為我說無常、集諦、苦諦,無為常住的滅諦,以及端直、無邪曲、安穩的道諦。我聽聞如來無上的教法、涅槃不死道,而嚴持清淨戒律,安住於佛所說的法。」

「依無上如來的教導,我了知無為無垢道,直入奢摩他禪定,而證得最上決定性。我得殊勝不死道,對三寶有一向信,依聖諦現觀得勝進、無疑惑,受眾人的尊敬而享大歡喜。我饗如是不死味的女神,為最勝者如來的弟子,見法、住立於須陀洹果,為預流而不再往惡趣。」

「我為禮拜無上正等覺而來,禮敬尊敬具祥的法王,歸命清淨豫樂諸比丘,寂靜沙門之集會。最勝調御師、斷渴愛、豫悅調伏者,以最勝的利益饒益有情,我見牟尼而心喜、滿足,故我頂禮彼如來。」

聞法證阿那含道果

佛陀對集合在墓地的眾人宣說《征勝經》6(Vijayasuttaṃ)︰

或立或步行,或坐又或臥,
身有屈與伸,此是身動作。

骨腱相結聯,深皮肉上塗,
表皮外包蔽,如實不見身。

身充腸與胃,肝臟與膀胱,
心臟與肺臟,腎臟與脾臟。

充洟與唾液,充汗與脂肪,
關節血滑液,膽汁與油膏。

此身有九孔,常時流不淨,
由眼流眼垢,由耳流耳垢。

由鼻流洟液,時口吐膽汁,
時時吐痰液,由身流汗水。

此頭雖空洞,其中腦充滿,
愚者障無明,思彼身為淨。

一旦身死屍,腫脹且青瘀,
棄置於墓場,親族亦不顧。

屍體為狗噉,野干狼蛆蟲,
鴉鷲同來啄,其他生物啖。

已聞佛之語,具慧之比丘,
遍知身不淨,彼則如實見。

此身如彼身,彼亦同於此,
從內至外在,對身應離。

具慧之比丘,遠離貪與,
甘露無有死,證涅槃寂靜。

此身需照料,不淨實惡臭,
充滿諸污穢,流漏此彼處。

如此不淨身,猶自思高揚,
輕視他人者,是無見愚盲。

聽聞佛陀的開示,師利瑪天女證得阿那含果;那位迷戀師利瑪的比丘則證得須陀洹果。在場的八萬四千人、天人了悟四聖諦,證得道果而從諸苦中解脫。

師利瑪以天女之身,從天界下來人間,觀看上一輩子自己腐爛的色身,見證佛陀以她的色身作為弘法題材,讓眾多人證得道果,了悟聖諦。雖然人死後,色身毫無價值,猶如垃圾一般遭丟棄冢間。然而,在活著的時候,師利瑪卻善於運用此色身,修行並廣作布施,由此獲得殊勝的來生。

師利瑪未證悟前,曾經犯下傷害聖者的嚴重錯誤,但是她及時悔改,並懺悔認錯。事實上,凡夫被煩惱控制時難免會犯錯。但是,切勿因為曾經的過錯,而自暴自棄地關閉證悟之門。除了違犯五逆重罪7者之外,大家皆有在此生證悟的可能性。對於今生所犯下的過錯懇切發露懺悔、乞求寬恕,立誓往後不再重犯。如此持續於道上精進,一旦波羅蜜成熟,證道的果實一樣能開花結果。師利瑪的一生,即是最激勵的典故。


電子書:

有聲書:

一夜千金,死後無人問津——師利瑪女居士

Footnotes

  1. 菴婆巴梨(Ambapālī)的事跡,請參閱第一冊第十四章「風塵女子亦可證得最高道果」。
  2.  鬱多羅難陀母(Uttarānandamātā)被佛陀譽為「禪定第一女居士」,請參閱第二冊第六章「火焰化清涼甘露」。
  3. 《法句經》第223偈。
  4. 《法句經》第147偈。
  5. 《天宮事經》16經。
  6. 《經集》蛇品•征勝經•第193~206偈。亦名「Kāyavicchandanikasuttaṃ」、「Nandasuttaṃ」。佛陀首次宣說此經,是在佛陀成道後第五年至第六年之間,為禪定第一的難陀比丘尼(Nandā)而說。在佛陀成道後第十七年,佛陀對執著師利瑪的比丘第二次宣說此經。
  7. 五逆重罪︰五種最重的罪。造此業因,必受無間地獄的苦果,故稱無間業、五無間。謂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