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冊•第四章 過耳成誦無盡藏

第二冊•第四章 多聞第一女居士——久壽多羅(Khujjuttarā)

書名|《心微笑了——佛陀時代的女性證悟道跡》

作者|釋了覺、釋了塵

壽多羅(Khujjuttarā)是一位傳奇女居士,她雖然出生在奴隸之家,為沙瑪瓦帝1王妃(Sāmāvatī)的婢女,但是佛法讓她的生命轉為尊貴。她在證得須陀洹果後,憑著複述佛陀說法的內容,讓沙瑪瓦帝王妃及其五百侍女證得須陀洹果。從此在宮內獲得沙瑪瓦帝王妃及五百侍女們的崇高敬意,視她為再生母親及老師。

沙瑪瓦帝妃之婢

久壽多羅出生於憍賞彌(Kosambī),她是財務大臣瞿沙伽(Ghosaka)家中的一名奴隸。她天生駝背,故取名為久壽多羅(Khujjuttarā),「久壽」(Khujja)意為「駝背」。

大臣瞿沙伽的朋友巴達瓦提雅(Bhaddavatiya)為避開城市爆發的一場瘟疫而顛沛留離,最終逝世。於是,瞿沙伽收留朋友巴達瓦提雅的女兒為養女,此養女名為沙瑪瓦帝。瞿沙伽對她疼愛有加,賜予她年齡相近的五百女孩作為隨身侍女。

後來,憍賞彌優填王(Udena)對沙瑪瓦帝一見傾心,迎娶她為王妃。大臣瞿沙伽並不願意,因此受到優填王的懲罰。沙瑪瓦帝機智地建議瞿沙伽傳達訊息給優填王︰「倘若國王允許沙瑪瓦帝的貼身侍女與她一同在王宮生活,我將把女兒交給國王。」優填王聽後歡喜允諾,讓沙瑪瓦帝的侍女跟隨她一同進宮。

於是,久壽多羅在此因緣下,離開財務大臣瞿沙伽的家,跟隨沙瑪瓦帝入宮,成為沙瑪瓦帝王妃的婢女。

聞法入聖者之流

優填王深愛沙瑪瓦帝王妃,每日固定給久壽多羅八枚金幣,作為買花送給沙瑪瓦帝的費用。然而,久壽多羅每次僅取出四枚金幣買花,其餘四枚金幣私入囊中。

有一天,久壽多羅一如既往地前往蘇瑪納(Sumana)園丁家買花,以履行她的日常職責。當蘇瑪納見到她時,對她說:「親愛的久壽多羅!我今早沒時間為你服務,我正忙著準備佛陀及比丘眾的飲食供養,你可否幫忙我們準備食物呢?這善行將幫助你從輪迴的束縛中解脫。今日的花朵將供養佛陀及僧團,你且留下聽聞佛法,之後你能帶走那些剩餘的花朵。」

「好的。」久壽多羅答應留下來協助準備食物,並與蘇瑪納及其親友們一起供養以佛陀為首的比丘眾。佛陀食用完畢後開示佛法,所說的法皆流入久壽多羅的心。當開示結束時,久壽多羅的心在瞬間進入禪定,證得須陀洹果。從那刻起,她具足四不壞淨,不再違犯五戒。

懺悔罪過戒清淨

久壽多羅已入聖者之流,她不復偷取四枚金幣,而誠實地以八枚金幣購買花朵,並將盛滿花朵的籃子帶回王宮。

那天,當沙瑪瓦帝王妃看見籃子裡異常大量的鮮花,她驚訝地問:「親愛的久壽多羅!為何今日籃子內的鮮花比往常多了一倍呢?今天國王是不是增加了買鮮花的費用?」

久壽多羅已得法眼淨,無法再說謊,她如實地承認過去不當的偷竊行為,她向王妃懺悔:「國王並沒有增加買鮮花的費用,那是因為我今日沒有偷竊。國王每日給予八枚金幣,過去我僅以四枚金幣買鮮花,其餘四枚金幣私自保留,以儲蓄更多的財富。」她對自己過去不誠實的行為深感慚愧,請求王妃寬恕。

慈愛的沙瑪瓦帝沒有責備久壽多羅,並且寬恕她過往的錯誤。但是,她不解地繼續詢問:「今日你為何不再拿取四枚金幣?」

「我無法那麼做,從此以後再也不偷盜。今日在蘇瑪納園丁家聽聞佛陀說法後,我的內心有了極大的轉變。我已見涅槃,了知無死。」

當沙瑪瓦帝王妃與五百侍女聽見久壽多羅的這一番話語,她們伸出雙手,對久壽多羅說︰「親愛的久壽多羅!你已飲用不死的甘露,請與我們分享那無死的涅槃!」

久壽多羅說:「親愛的姐姐們!涅槃不是一件可以分派給別人的物品。我將複述佛陀的開示,倘若過去世的波羅蜜成熟,當聽聞佛法時,你們或能得見那無死的涅槃。」

「親愛的久壽多羅!請你複述佛陀的開示。」沙瑪瓦帝王妃請求。

多聞複誦佛教法

出自對佛法的恭敬心,久壽多羅說:「在我尚未開始複誦佛陀的開示之前,請允許我沐浴潔淨自身,並且合宜地裝扮自己。我必須坐在高座,以示對佛陀及佛法的尊敬。」

沙瑪瓦帝王妃以香水盛滿十六個器皿,供久壽多羅沐浴,並讓她穿上以精美布料製成的衣服。她為久壽多羅安排說法的高座,自己與五百侍女則坐在較低的位子。

久壽多羅上座後,一字不漏地複誦佛陀的開示。那時,她已具備四無礙解2,當複誦完畢後,沙瑪瓦帝王妃及五百侍女因過去世的波羅蜜成熟,當下證得須陀洹果。她們對久壽多羅禮敬,並視她為再生母親及老師。

從那時起,久壽多羅在宮中的繁瑣職責全被豁免,而被賦予聞法的神聖任務。由於優填王不是佛陀的追隨者,因此沙瑪瓦帝王妃無法自由出宮聽聞佛法。沙瑪瓦帝王妃讓久壽多羅每日前往佛陀所在的寺院,聽聞佛陀說法,再返回王宮為沙瑪瓦帝王妃及五百侍女複述佛陀的開示。她如是開始其複述︰「我聞應供已說,世尊說此……」。當久壽多羅上座複述佛法時,彷彿當天她們也在佛陀說法的現場聞法一般。

女居士修道典範

久壽多羅具有驚人的記憶力,她僅需聽聞一次,即能一字不漏地複誦。她用心履行聞法複誦的要務,這特權使她有機會沉浸在法海中。她精勤學習三藏,熟記佛陀所有的法教。久壽多羅在佛陀之處聽聞的開示,已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