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應部|SN 55|預流相應 Sotāpatti Saṃyutta (SN 55.1–74)

蕭式球譯

相應部.五十五.入流相應

一.王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即使一位征服四方的轉輪王,在身壞命終之後會投生在善趣、天界的三十三天之中,在三十三天的歡喜園裏,有天女眾伴隨,追逐天界的五欲享樂,但是,若他沒有四法,便不能免除投生在地獄、畜生、餓鬼之中,不能免除投生在惡趣之中。

  “比丘們,即使一位要乞食、要穿破衣的聖弟子,但是,若他具有四法,便能免除投生在地獄、畜生、餓鬼之中,便能免除投生在惡趣之中。

  “什麼是四法呢?

  “比丘們,一位聖弟子對佛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這位世尊是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人師.佛.世尊。’

  “一位聖弟子對法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法是由世尊開示出來的,是現生體證的,不會過時的,公開給所有人的,導向覺悟的,智者能在其中親身體驗的。’

  “一位聖弟子對僧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世尊的弟子僧善巧地進入正道,正直地進入正道,方法正確地進入正道,方向正確地進入正道,是四雙八輩的聖者;世尊的弟子僧值得受人供養,值得受人合掌,是世間無上的福田。’

  “一位聖弟子具有聖者所推崇的戒,他的戒不破、不穿、沒有污垢、沒有污點、清淨、受智者稱讚、不取著、帶來定。

  “這就是聖弟子所具有的四法了。比丘們,得到四方的人跟得到四法的人相比,不及十六分之一。”

二.浸潤

  “比丘們,具有四法的聖弟子是一位須陀洹,不會墮落惡道,肯定會得到覺悟。什麼是四法呢?

  “比丘們,一位聖弟子對佛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這位世尊是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人師.佛.世尊。’

  “一位聖弟子對法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法是由世尊開示出來的,是現生體證的,不會過時的,公開給所有人的,導向覺悟的,智者能在其中親身體驗的。’

  “一位聖弟子對僧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世尊的弟子僧善巧地進入正道,正直地進入正道,方法正確地進入正道,方向正確地進入正道,是四雙八輩的聖者;世尊的弟子僧值得受人供養,值得受人合掌,是世間無上的福田。’

  “一位聖弟子具有聖者所推崇的戒,他的戒不破、不穿、沒有污垢、沒有污點、清淨、受智者稱讚、不取著、帶來定。

  “比丘們,具有這四法的聖弟子是一位須陀洹,不會墮落惡道,肯定會得到覺悟。”

  世尊.善逝.導師說了以上的話後,進一步再說:

  “見法淨信者,
  具有信與戒,
  黑暗不復還,
  浸潤梵行樂。”

三.提伽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的竹園松鼠飼餵處。

  這時候,提伽優婆塞生了病,病得很重。

  於是,提伽優婆塞對他的父親光明居士說:“父親,來吧,你去世尊那裏,用我的名義頂禮世尊雙足。你這樣說:‘大德,提伽優婆塞生了病,病得很重。他頂禮世尊雙足。願世尊悲憫,前往提伽優婆塞那裏就好了。’ ”

  光明居士回答提伽優婆塞:“兒子,是的。” 於是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大德,提伽優婆塞生了病,病得很重。他頂禮世尊雙足。願世尊悲憫,前往提伽優婆塞那裏就好了。”

  世尊保持沈默以表示願意探望提伽優婆塞。

  於是,世尊穿好衣服,拿著大衣和缽,前往提伽優婆塞的住處。世尊抵達後,坐在為他預備好的座位上,然後對提伽優婆塞說:“提伽,你怎麼樣,病痛有沒有消退,有沒有感到好轉呢?”

  “大德,我在轉差,病痛在增加,沒有感到好轉。”

  “提伽,既然這樣,你應這樣修學:要對佛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要對法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要對僧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要具有聖者所推崇的戒。提伽,你應這樣修學。”

  “大德,世尊所說的四入流支在我心中,我瞭解這些法義。大德,我對佛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我明白:‘這位世尊是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人師.佛.世尊。’

  “我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