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MN 98|婆舍多經 Vāseṭṭha Sutta

蕭式球譯

九十八.婆舍多經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伊車能伽村的密林。一些十分著名、有大壇場的婆羅門如闡基婆羅門、多盧迦婆羅門、薄拘娑提婆羅門、吒奴蘇尼婆羅門、杜帝耶婆羅門等也是住在伊車能伽村。

  這時候,婆舍多年青婆羅門和婆羅墮闍年青婆羅門一起散步時,生起了這個問題:“怎樣才是一個婆羅門呢?”

  婆羅墮闍說:“一個人要出生於純正的血統,父系母系追溯上七代都沒有跟其他種姓雜配,七代的婆羅門種姓都不受質疑。這樣才是一個婆羅門。”

  婆舍多說:“一個人要具有戒行,具有信願。這樣才是一個婆羅門。”

  婆羅墮闍不能說服婆舍多,婆舍多也不能說服婆羅墮闍。於是婆舍多對婆羅墮闍說:“婆羅墮闍賢者,喬答摩沙門是釋迦族人,從釋迦族出家,他和人數眾多的比丘僧團一起,在拘薩羅遊行說法,現在來到這裏了。喬答摩賢者聲名遠播,是一位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人師.佛.世尊。婆羅墮闍賢者,讓我們去喬答摩沙門那裏問他,當他為我們解說時,我們便受持那個義理吧。”

  婆羅墮闍回答婆舍多:“賢者,好的。”

  於是,婆舍多和婆羅墮闍一起前往世尊那裏,和世尊互相問候,作了一些悅意的交談,然後坐在一邊。婆舍多以偈頌對世尊說:

  “吾習三吠陀,
  我所隨之師,
  名薄拘娑提;
  他隨多盧迦。

  吾說三吠陀,
  圓滿無障礙;
  文辭與吟誦,
  幾與師近同。

  請瞿曇解說:
  何謂婆羅門。
  吾二說不一:
  婆羅墮闍說,
  要視乎出身;
  我說視乎業。

  兩人各不能,
  說服於對方。
  故來問賢者,
  聞名等正覺。

  明月轉滿時,
  人向其合掌;
  瞿曇亦如是,
  受眾人禮敬。

  我等因不知,
  故來問瞿曇,
  世間具眼者:
  何謂婆羅門,
  或視乎出身?
  或視乎於業?”

世尊以偈頌對婆舍多說:

  “我將為你們,
  逐一細解說,
  出生有不同,
  眾生各有異。

  草木人皆知,
  是無情識者;
  由此而出生,
  此中是同類。

  昆蟲與螞蟻,
  飛蛾與蝴蝶;
  由此而出生,
  此中是同類。

  四足之動物,
  形體大或小;
  由此而出生,
  此中是同類。

  無足長身形,
  腹部著地行;
  由此而出生,
  此中是同類。

  魚兒人皆知,
  生活於水中;
  由此而出生,
  此中是同類。

  雀鳥人皆知,
  展翅空中飛;
  由此而出生,
  此中是同類。

  因出生不同,
  種類各相異;
  在人中出生,
  均屬一類別。

  髻髮與頭首,
  眼耳與口鼻,
  口唇與眉毛,
  實同一類別。

  肩頸與胸部,
  腹部與背部,
  臀部與陰部,
  實同一類別。

  雙手與雙足,
  指頭與指甲,
  大腿與小腿,
  外相與聲音,
  從出生而有,
  實同一類別。

  各個人身中,
  找不到不同;
  若說不同者,
  只在於名稱。

  婆舍多汝知,
  以牛維生者,
  此人是農夫,
  不是婆羅門。

  婆舍多汝知,
  以工藝維生,
  此人是工匠,
  不是婆羅門。
  婆舍多汝知,
  以買賣維生,
  此人是商人,
  不是婆羅門。

  婆舍多汝知,
  侍奉人維生,
  此人是傭人,
  不是婆羅門。

  婆舍多汝知,
  以偷盜維生,
  此人是賊人,
  不是婆羅門。

  婆舍多汝知,
  以箭藝維生,
  此人是士兵,
  不是婆羅門。

  婆舍多汝知,
  以祭祀維生,
  此人是祭師,
  不是婆羅門。

  婆舍多汝知,
  以權治國土,
  此人是國王,
  不是婆羅門

  婆羅門所說:
  純血統出身,
  此是婆羅門。
  但我作是說:
  無取無所有,
  此是婆羅門;

  截斷諸結縛,
  內心無掛慮,
  離束縛之繫,
  此是婆羅門;

  解除諸韁繩,
  拿起無明閂,
  得覺悟之人,
  此是婆羅門;

  受罵受加害,
  內心無瞋恚,
  具有安忍力,
  此是婆羅門;

  無怨具信戒,
  調伏不自大,
  持此最後身,
  此是婆羅門;

  不沾染五
  如芥置針尖,
  亦如水中蓮,
  此是婆羅門;

  遍知一切苦,
  我想已盡除,
  離重擔之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