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MN 60|無諍經 Apaṇṇaka Sutta

蕭式球譯

六十.無諍經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和人數眾多的比丘僧團一起,在拘薩羅遊行說法,去到一個名叫娑羅村的婆羅門村落及住在那裏。

  娑羅村的婆羅門居士聽到這個消息:“喬答摩沙門是釋迦族人,從釋迦族出家,他和人數眾多的比丘僧團一起,在拘薩羅遊行說法,現在來到這裏了。喬答摩賢者聲名遠播,是一位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人師.佛.世尊。他親身證得無比智,然後在這個有天神、魔羅、梵天、沙門、婆羅門、國王、眾人的世間宣說法義,所說的法義開首、中間、結尾都是善美的,有意義、有好的言辭、圓滿、清淨、開示梵行。去看這樣的阿羅漢是很有益處的。”

  於是,娑羅村的婆羅門居士一起前往世尊那裏,到了之後,一些人對世尊作禮,然後坐在一邊;一些人和世尊互相問候,作了一些悅意的交談,然後坐在一邊;一些人向世尊合掌,然後坐在一邊;一些人在世尊跟前報上自己的名字和族姓,然後坐在一邊;一些人保持靜默,然後坐在一邊。世尊對他們說:

  “居士們,你們有沒有任何一位喜歡的、對他有理性敬信的導師呢?”

  “大德,我們沒有喜歡的、對他有理性敬信的導師。”

  “居士們,既然你們沒有喜歡的導師的話,便應著手修習這種無諍之法。居士們,著手修習這種無諍之法,將會為你們長期帶來利益和快樂。

  “居士們,什麼是無諍之法呢?

  “居士們,一些沙門婆羅門這樣說,他們持這種見解:‘沒有布施;沒有祭祀;沒有祭品;沒有苦樂業的果報;沒有今生;沒有他世;沒有父恩;沒有母恩;沒有化生的眾生;在世上沒有進入正道、完滿修行的沙門婆羅門,親身以無比智證得有今生和他世。’

  “居士們,一些沙門婆羅門則完全相反,他們這樣說:‘有布施;有祭祀;有祭品;有苦樂業的果報;有今生;有他世;有父恩;有母恩;有化生的眾生;在世上有進入正道、完滿修行的沙門婆羅門,親身以無比智證得有今生和他世。’

  “居士們,你們認為怎樣,這些沙門婆羅門互相之間是不是完全相反呢?”

  “大德,是的。”

  “居士們,如果沙門婆羅門這樣說,如果他們持這種見解:‘沒有布施;沒有祭祀;沒有祭品;沒有苦樂業的果報;沒有今生;沒有他世;沒有父恩;沒有母恩;沒有化生的眾生;在世上沒有進入正道、完滿修行的沙門婆羅門,親身以無比智證得有今生和他世。’ 他們便會不行踐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這三種善法,轉而作出身惡行、口惡行、意惡行這三種不善法。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些沙門婆羅門賢者看不見不善法的過患、退墮、染污,看不見善法的出離、利益、清淨。

     “這是有他世的,但他們持 ‘沒有他世’ 這種見解,這是一種邪見。這是有他世的,但他們帶著 ‘沒有他世’ 這種思維,這是一種邪思維。這是有他世的,但他們說 ‘沒有他世’ 這種說話,這是一種邪語。這是有他世的,但他們說 ‘沒有他世’ ,這跟說有他世的阿羅漢抵觸。這是有他世的,但他們教人 ‘沒有他世’ 的法義,這是教不正確的法義。他們教不正確的法義,由此而抬高自己、貶低別人。

  “他們捨棄之前的善行而建立惡行。以邪見為條件,帶來邪見、邪思維、邪語、抵觸聖者、教不正確的法義、抬高自己和貶低別人等無數惡不善法。

  “居士們,有智慧的人會這樣反思:‘如果沒有他世的話,不善著手修習無諍之法的人會在身壞命終之後安然無事。如果有他世的話,這個人會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惡趣、地獄之中。即使不想說有他世,就讓說沒有他世的沙門婆羅門的說話是真的,這個人在現生之中也被智者譴責為戒行不好的人、邪見的人、持斷見的人。如果有他世,這個人兩生都遇到不幸:現生受智者譴責,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惡趣、地獄之中。如果不善著手修習無諍之法的話,一個人只能在 “沒有他世”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