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式球譯
五十五.耆婆經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童子醫王耆婆的芒果園。
這時候,耆婆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大德,我聽人們說:‘喬答摩沙門如果知道他受用的肉類是人們刻意為他而殺的,他也會受用。’ 大德,世尊是不是這樣說的呢?大德,這樣說會不會變成誹謗世尊呢?怎樣才是跟隨法義的解說,不會受到同門的責難呢?”
“耆婆,我不是這樣說的。這是以不真實的說話來誹謗我。耆婆,我說,在三種情況之下的肉類不可食用:見殺、聞殺、疑為我殺。這就是我說的三種不可食用的肉類了。耆婆,我說,在三種情況之下的肉類可以食用:不見殺、不聞殺、不疑為我殺。這就是我說的三種可以食用的肉類了。
“耆婆,一位依止村落或市鎮來生活的比丘,內心帶著慈心,向一個方向擴散開去,向四方擴散開去;向上方、下方、橫向擴散開去;向每個地方、所有地方、整個世間擴散開去。他的內心帶著慈心,心胸寬闊、廣大、不可限量,內心沒有怨恨、沒有瞋恚。那裏的居士或居士子前往他那裏,邀請他明天接受食物。那位比丘接受了,過了一天,在早上,他穿好衣服,拿著大衣和缽,前往居士或居士子的居所,坐在為他預備好的座位上,居士或居士子提供美味的食物給他。那位比丘不會這樣想:‘真好了,有居士或居士子為我提供美味的食物,將來也有居士或居士子為我提供美味的食物就好了!’ 他也不會受食物束縛、受食物迷醉、抓著食物不放,他看見當中的過患,有出離的智慧來受用食物。
“耆婆,你認為怎樣,那位比丘在那時候,會不會想到惱害自己,會不會想到惱害他人,會不會想到惱害自己和他人雙方呢?”
“大德,不會。”
“耆婆,那位比丘在那時候,是否能沒有過失地食用食物呢?”
“大德,是的。大德,我聽人們說:‘梵天是安住在慈心之中的。’ 大德,就我親身所見,世尊是安住在慈心之中的。”
“耆婆,瞋恚來自貪欲、瞋恚、愚癡,如來像使連根拔起的棕櫚樹無法再生長那樣根除貪欲、瞋恚、愚癡。如果你剛才想說的是我安住在慈心這一點,這是說得對的。”
“大德,我就是想說這一點。”
“……悲心……惱害來自貪欲、瞋恚、愚癡……
“……喜心……不悅來自貪欲、瞋恚、愚癡……
“耆婆,一位依止村落或市鎮來生活的比丘,內心帶著捨心,向一個方向擴散開去,向四方擴散開去;向上方、下方、橫向擴散開去;向每個地方、所有地方、整個世間擴散開去。他的內心帶著捨心,心胸寬闊、廣大、不可限量,內心沒有怨恨、沒有瞋恚。那裏的居士或居士子前往他那裏,邀請他明天接受食物。那位比丘接受了,過了一天,在早上,他穿好衣服,拿著大衣和缽,前往居士或居士子的居所,坐在為他預備好的座位上,居士或居士子提供美味的食物給他。那位比丘不會這樣想:‘真好了,有居士或居士子為我提供美味的食物,將來也有居士或居士子為我提供美味的食物就好了!’ 他也不會受食物束縛、受食物迷醉、抓著食物不放,他看見當中的過患,有出離的智慧來受用食物。
“耆婆,你認為怎樣,那位比丘在那時候,會不會想到惱害自己,會不會想到惱害他人,會不會想到惱害自己和他人雙方呢?”
“大德,不會。”
“耆婆,那位比丘在那時候,是否能沒有過失地食用食物呢?”
“大德,是的。大德,我聽人們說:‘梵天是安住在捨心之中的。’ 大德,就我親身所見,世尊是安住在捨心之中的。”
“耆婆,厭惡來自貪欲、瞋恚、愚癡,如來像使連根拔起的棕櫚樹無法再生長那樣根除貪欲、瞋恚、愚癡。如果你剛才想說的是我安住在捨心這一點,這是說得對的。”
“大德,我就是想說這一點。”
“耆婆,任何人如果刻意殺生來供養如來或如來的弟子,會有帶來很多非福行的五種成因。人們會說:‘去捉某些某些動物來吧。’ 這是第一種帶來很多非福行的成因。當動物的頸部被綁著時,會經歷很多苦惱,這是第二種帶來很多非福行的成因。人們會說:‘去宰殺那些動物吧。’ 這是第三種帶來很多非福行的成因。當動物被殺時,會經歷很多苦惱,這是第四種帶來很多非福行的成因。以違犯戒律的方式供養如來或如來的弟子,這是第五種帶來很多非福行的成因。
“耆婆,任何人如果刻意殺生來供養如來或如來的弟子,會有這帶來很多非福行的五種成因。”
當世尊說了這番話後,耆婆對他說:“大德,真是罕見!大德,真是少有!比丘能以不違犯戒律的方式來食用食物,比丘能沒有過失地食用食物!
“大德,妙極了!大德,妙極了!世尊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演說法義,就像把倒轉了的東西反正過來;像為受覆蓋的東西揭開遮掩;像為迷路者指示正道;像在黑暗中拿著油燈的人,使其他有眼睛的人可以看見東西。我皈依世尊、皈依法、皈依比丘僧。願世尊接受我為優婆塞,從現在起,直至命終,終生皈依!”
耆婆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