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式球譯
四十八.拘睒彌經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拘睒彌的瞿尸陀園。
這時候,拘睒彌的比丘互相爭論、爭吵、爭執,常以口舌作為兵器互相攻擊。他們不能互相說服對方,不能互相接受對方。
這時候,有一位比丘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把以上的事情告訴世尊。於是世尊對另一位比丘說:“比丘,你過來,用我的名義對那些比丘說:‘尊者們,導師叫你們。’ ”
那位比丘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之後去到那些比丘那裏,對他們說:“尊者們,導師叫你們。”
那些比丘回答那位比丘:“賢友,是的。” 之後去到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然後坐在一邊。
世尊對那些比丘說:“聽說你們互相爭論、爭吵、爭執,常以口舌作為兵器互相攻擊。你們不能互相說服對方,不能互相接受對方。那是真的嗎?”
“大德,是的。”
“比丘們,你們認為怎樣,在你們互相爭論、爭吵、爭執,常以口舌作為兵器互相攻擊的時候,還能否無論在公開或隱蔽的場合,都以慈心作身業、口業、意業來對待同修呢?”
“大德,不能。”
“比丘們,在你們互相爭論、爭吵、爭執,常以口舌作為兵器互相攻擊的時候,便不能無論在公開或隱蔽的場合,都以慈心作身業、口業、意業來和同修相處了。你們這些愚癡的人為什麼這樣做呢?你們究竟見些什麼,知些什麼呢?你們互相爭論、爭吵、爭執,常以口舌作為兵器互相攻擊。你們不能互相說服對方,不能互相接受對方。這將為你們這些愚癡的人長期帶來不利和苦惱!”
於是,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有六種法能帶來善意、關愛、尊敬、和合、無諍、融洽、團結。這六種法是什麼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無論在公開或隱蔽的場合,都以慈心作身業來對待同修。這是一種能帶來善意、關愛、尊敬、和合、無諍、融洽、團結的法。
“比丘們,再者,一位比丘無論在公開或隱蔽的場合,都以慈心作口業來對待同修。這是一種能帶來善意、關愛、尊敬、和合、無諍、融洽、團結的法。
“比丘們,再者,一位比丘無論在公開或隱蔽的場合,都以慈心作意業來對待同修。這是一種能帶來善意、關愛、尊敬、和合、無諍、融洽、團結的法。
“比丘們,再者,一位比丘樂於和具戒的同修共同受用如法取得的東西,即使是缽中的食物,都樂於和人均分。這是一種能帶來善意、關愛、尊敬、和合、無諍、融洽、團結的法。
“比丘們,再者,一位比丘無論在公開或隱蔽的場合,都和同修一起生活在戒之中;他的戒不破、不穿、沒有污垢、沒有污點、清淨、受智者稱讚、不取著、帶來定。這是一種能帶來善意、關愛、尊敬、和合、無諍、融洽、團結的法。
“比丘們,再者,一位比丘無論在公開或隱蔽的場合,都和同修一起生活在正見之中;他的正見是聖者之見,是出世間之見,能使人徹底清除苦。這是一種能帶來善意、關愛、尊敬、和合、無諍、融洽、團結的法。
“比丘們,這就是六種能帶來善意、關愛、尊敬、和合、無諍、融洽、團結的法了。
“比丘們,在這六種帶來善意的法之中,最高、最攝受、最攝持的,就是那種和同修一起生活在正見之中的法了。這種見是聖者之見,是出世間之見,能使人徹底清除苦。
“比丘們,就正如一間尖頂屋,最高、最攝受、最攝持的,就是那個尖頂了。同樣地,在這六種帶來善意的法之中,最高、最攝受、最攝持的,就是那種和同修一起生活在正見之中的法了。這種見是聖者之見,是出世間之見,能使人徹底清除苦。
“比丘們,怎樣取得這聖者之見,出世間之見,能使人徹底清除苦的正見呢?
“比丘們,一位比丘到森林、樹下或靜室這樣反思:‘我的內心是否還有污染沒捨棄呢?我是否因污染心而沒有如實知、如實見呢?’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有貪欲,這就是一種污染心。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有瞋恚,這就是一種污染心。
“比丘們,如果一位比丘有昏睡,這就是一種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