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MN 28|大象跡喻經 Mahāhatthipadopama Sutta

蕭式球譯

二十八.大象跡喻經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舍利弗尊者對比丘說:“比丘賢友們。”

  比丘回答舍利弗尊者:“賢友。”

  舍利弗尊者說:“賢友們,就正如將所有眾生的腳印一起比較時,大象的腳印是最大的,能夠涵括其餘所有腳印。同樣地,如果將所有善法一起比較時,四聖諦能夠涵括其餘所有善法。這四聖諦是什麼呢?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

  “賢友們,什麼是苦聖諦呢?生是苦的,老是苦的,死是苦的,憂、悲、苦、惱、哀是苦的,求不得是苦的;簡略來說,五取蘊是苦的。

  “賢友們,什麼是五取蘊呢?這就是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

  “賢友們,什麼是色取蘊呢?四大和由四大衍生出來的色身。

  “賢友們,什麼是四大呢?地界、水界、火界、風界。

  “賢友們,什麼是地界呢?有內地界,有外地界。

  “賢友們,什麼是內地界呢?眾生所執取的,內在堅性的組成物,如頭髮、毛、指甲、牙齒、皮膚、肌肉、腱、骨、骨髓、腎、心、肝、右肺、脾、左肺、大腸、小腸、胃、糞便等任何內在堅性的組成物,都稱為內地界。

  “無論內地界或外地界,都應以正慧如實視之為沒有 ‘我擁有地界’ 、 ‘我是地界’ 、 ‘地界是一個實我’ 這回事。當以正慧如實來觀察地界之後,便會對地界厭離,內心對地界無

  “賢友們,將有一天,當外水界洶湧澎湃的時候,這個外地界將會毀滅。

  “賢友們,即使外地界持續這麼久,可知它也是無常的,可知它也是有盡法、衰敗法、變壞法,更遑論這個短暫的身體,這個人們所渴愛和執取的身體了。所以,沒有 ‘我就是地界’ 、 ‘我擁有地界’ 、 ‘我在地界之中’ 這回事。

  “一個有這種正慧的比丘,如果遭別人責罵、斥罵、辱罵、語言攻擊時,他知道:‘自己從耳觸之中生起了苦受。這種苦受是依緣而生起的,沒有緣是不會生起這苦受的。以什麼為緣呢?以觸為緣。’ 他明白觸是無常的,明白受是無常的,明白想是無常的,明白行是無常的,明白識是無常的。他只是安住在這些界之中,內心欣然、平靜、安穩。

  “如果遭別人用手、用棒、用杖或用刀來惡意襲擊,他知道:‘身體的客觀事實,就是有可能遇到別人用手、用棒、用杖或用刀來襲擊的。’ 他心想:‘世尊曾說過一個鋸喻的教導,說如果一個人被盜賊用鋸逐一割截肢體,因此而生起瞋恚心的話,他就是一個不依世尊教導而行的人。我要作出精進,不懈怠;專一心念,沒有忘失;身體猗息下來,沒有倉卒;內心平伏下來,安住一境。現在這個身體遇到別人用手、用棒、用杖或用刀來襲擊了,就讓我來修習佛陀的教導吧。’

  “賢友們,如果一位比丘有這樣的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但都不能建立起有善法為基礎的捨心的話,他會因此而感到羞愧,心想:‘我沒有得著,我沒有得益;我得到壞處,我得不到好處。我有這樣的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但都不能建立起有善法為基礎的捨心。’

  “賢友們,就像媳婦看見家翁時會感到羞愧那樣。同樣地,如果一位比丘有這樣的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但都不能建立起有善法為基礎的捨心的話,他會因此而感到羞愧,心想:‘我沒有得著,我沒有得益;我得到壞處,我得不到好處。我有這樣的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但都不能建立起有善法為基礎的捨心。’

  “賢友們,如果一位比丘有這樣的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而能建立起有善法為基礎的捨心的話,他會因此而感到高興。一位比丘應常常修習,使自己達到這個程度。

  “賢友們,什麼是水界呢?有內水界,有外水界。

  “賢友們,什麼是內水界呢?眾生所執取的,內在濕性的組成物,如膽汁、痰、膿、血、汗、膏、眼淚、脂肪、口水、鼻涕、黏液、尿等任何內在濕性的組成物,都稱為內水界。

  “無論內水界或外水界,都應以正慧如實視之為沒有 ‘我擁有水界’ 、 ‘我是水界’ 、 ‘水界是一個實我’ 這回事。當以正慧如實來觀察水界之後,便會對水界厭離,內心對水界無

  “賢友們,將有一天,當外水界洶湧澎湃的時候,沖毀村落,沖毀市鎮,沖毀都城,沖毀地區,沖毀國家。

  “賢友們,將有一天,海水的深度減退了一百由旬,減退了二百由旬,減退了三百由旬,減退了四百由旬,減退了五百由旬,減退了六百由旬,減退了七百由旬。

  “賢友們,將有一天,海水只剩下七棵棕櫚樹的深度,只剩下六棵棕櫚樹的深度,只剩下五棵棕櫚樹的深度,只剩下四棵棕櫚樹的深度,只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