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MN 11|小獅吼經 Cūḷasīhanāda Sutta

蕭式球譯

十一.小獅吼經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你們要這樣作獅子吼:‘只有這裏才有沙門,有第二沙門、第三沙門、第四沙門1;其他的教法是沒有沙門的,缺乏沙門的。’

  “比丘們,外道遊方者可能會這樣問:‘尊者為什麼這樣有自信,憑什麼能力,說只有你們那裏才有沙門,有第二、第三、第四沙門;其他教法沒有沙門、缺乏沙門呢?’

  “比丘們,如果外道遊方者這樣問時,你們應這樣答:‘賢友們,世尊.阿羅漢.等正覺知四種法、見四種法,對我們解說這四種法,讓我們親身看見這四種法,所以我們說只有這裏才有沙門,有第二、第三、第四沙門;其他教法沒有沙門、缺乏沙門。賢友們,這四種法是什麼呢?我們對導師有淨信、對法有淨信、戒行圓滿、受在家和出家的同門愛戴。’

  “比丘們,外道遊方者可能會這樣問:‘賢友們,我們也有導師,我們也對導師有淨信;我們也有法,我們也對法有淨信;我們也有戒,我們也戒行圓滿;我們也受在家和出家的同門愛戴。賢友們,你們和我們有什麼分別,有什麼差異,有什麼不同呢?’

  “比丘們,如果外道遊方者這樣問時,你們應這樣問:‘賢友們,究竟的目標,是只有一個還是有許多個呢?’

  “比丘們,外道遊方者將會作出正確的解說:‘賢友們,究竟的目標只有一個,不會有許多個。’

  “ ‘賢友們,有貪的人還是沒有貪的人,能達到究竟的目標呢?’

  “比丘們,外道遊方者將會作出正確的解說:‘賢友們,沒有貪的人能達到究竟的目標。’

  “ ‘賢友們,有瞋恚的人還是沒有瞋恚的人,能達到究竟的目標呢?’

  “比丘們,外道遊方者將會作出正確的解說:‘賢友們,沒有瞋恚的人能達到究竟的目標。’

  “ ‘賢友們,有愚癡的人還是沒有愚癡的人,能達到究竟的目標呢?’

  “比丘們,外道遊方者將會作出正確的解說:‘賢友們,沒有愚癡的人能達到究竟的目標。’

  “ ‘賢友們,有渴愛的人還是沒有渴愛的人,能達到究竟的目標呢?’

  “比丘們,外道遊方者將會作出正確的解說:‘賢友們,沒有渴愛的人能達到究竟的目標。’

  “ ‘賢友們,有執取的人還是沒有執取的人,能達到究竟的目標呢?’

  “比丘們,外道遊方者將會作出正確的解說:‘賢友們,沒有執取的人能達到究竟的目標。’

  “ ‘賢友們,有知解的人還是沒有知解的人,能達到究竟的目標呢?’

        “比丘們,外道遊方者將會作出正確的解說:‘賢友們,有知解的人能達到究竟的目標。’

  “ ‘賢友們,常跟人諍論的人還是不跟人諍論的人,能達到究竟的目標呢?’

  “比丘們,外道遊方者將會作出正確的解說:‘賢友們,不跟人諍論的人能達到究竟的目標。’

  “ ‘賢友們,喜歡戲論2的人還是不喜歡戲論的人,能達到究竟的目標呢?’

  “比丘們,外道遊方者將會作出正確的解說:‘賢友們,不喜歡戲論的人能達到究竟的目標。’

  “比丘們,有兩種見:有見3和無有見4。執著、靠近、依附有見的沙門婆羅門,跟持無有見的人諍論;執著、靠近、依附無有見的沙門婆羅門,跟持有見的人諍論。

  “比丘們,如果沙門婆羅門不能如實知這兩種見的集、滅、味、患、離5,便會有貪、有瞋恚、有愚癡、有渴愛、有執取、沒有知解、常跟人諍論、喜歡戲論,因此不能從生、老、死、憂、悲、苦、惱、哀之中解脫出來。我說他不能從苦之中得到解脫。

  “比丘們,如果沙門婆羅門能夠如實知這兩種見的集、滅、味、患、離,便會沒有貪、沒有瞋恚、沒有愚癡、沒有渴愛、沒有執取、有知解、不跟人諍論、不喜歡戲論,因此能從生、老、死、憂、悲、苦、惱、哀之中解脫出來。我說他能夠從苦之中得到解脫。

  “比丘們,有四種取。四種取是什麼呢?取、見取、戒取、我見取。

  “比丘們,有些沙門婆羅門說他們遍知所有取,但只是遍知取而沒有遍知見取、戒取、我見取;這不是一種圓滿的遍知。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些沙門婆羅門賢者還有三個地方不能如實知。雖然他們宣稱遍知所有取,但這不是一種圓滿的遍知。

  “比丘們,有些沙門婆羅門說他們遍知所有取,但只是遍知取、見取而沒有遍知戒取、我見取;這不是一種圓滿的遍知。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些沙門婆羅門賢者還有兩個地方不能如實知。雖然他們宣稱遍知所有取,但這不是一種圓滿的遍知。

  “比丘們,有些沙門婆羅門說他們遍知所有取,但只是遍知取、見取、戒取而沒有遍知我見取;這不是一種圓滿的遍知。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些沙門婆羅門賢者還有一個地方不能如實知。雖然他們宣稱遍知所有取,但這不是一種圓滿的遍知。

  “比丘們,如果在這些法和律之中:一個人宣稱對導師有淨信,他不能達到圓滿的目標;一個人宣稱對法有淨信,他不能達到圓滿的目標;一個人宣稱戒行圓滿,他不能達到圓滿的目標;一個人宣稱受在家和出家的同門愛戴,他不能達到圓滿的目標。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是解說得不好、宣講得不好的法和律,不能帶來出離,不能帶來平息,不是由等正覺所宣講出來的法義。

  “比丘們,如來.阿羅漢.等正覺說遍知所有取,遍知取、見取、戒取、我見取;這是一種圓滿的遍知。

  “比丘們,如果在這些法和律之中:一個人宣稱對導師有淨信,他能夠達到圓滿的目標;一個人宣稱對法有淨信,他能夠達到圓滿的目標;一個人宣稱戒行圓滿,他能夠達到圓滿的目標;一個人宣稱受在家和出家的同門愛戴,他能夠達到圓滿的目標。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是解說得好、宣講得好的法和律,能帶來出離,能帶來平息,是由等正覺所宣講出來的法義。

  “比丘們,這四種取以什麼為因緣,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為源頭呢?這四種取以愛為因緣,以愛而集起,以愛而生,以愛為源頭。

  “比丘們,愛又以什麼為因緣,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為源頭呢?愛以受為因緣,以受而集起,以受而生,以受為源頭。

  “比丘們,受又以什麼為因緣,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為源頭呢?受以觸為因緣,以觸而集起,以觸而生,以觸為源頭。

  “比丘們,觸又以什麼為因緣,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為源頭呢?觸以六入為因緣,以六入而集起,以六入而生,以六入為源頭。

  “比丘們,六入又以什麼為因緣,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為源頭呢?六入以名色為因緣,以名色而集起,以名色而生,以名色為源頭。

  “比丘們,名色又以什麼為因緣,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為源頭呢?名色以識為因緣,以識而集起,以識而生,以識為源頭。

  “比丘們,識又以什麼為因緣,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為源頭呢?識以行為因緣,以行而集起,以行而生,以行為源頭。

  “比丘們,行又以什麼為因緣,以什麼而集起,以什麼而生,以什麼為源頭呢?行以無明為因緣,以無明而集起,以無明而生,以無明為源頭。

   “比丘們,一位比丘斷除無明而生起明;因為對無明無,生起了明,他不會執取取,不會執取見取,不會執取戒取,不會執取我見取;沒有執取便沒有掛慮;沒有掛慮便親身體證湼槃,自己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

  世尊說了以上的話後,比丘對世尊的說話心感高興,滿懷歡喜。

  小獅吼經完

Footnotes

  1. 四種沙門是指初、二、三、四果的沙門。
  2. 戲論的巴利文是 “papañca” , “papañca” 的原意有 “繁衍” 的意思。愚癡顛倒的內心接觸外境後,所繁衍出來的種種愚癡顛倒概念,稱為戲論。
  3. 有見(bhava-diṭṭhi)是對 “生命的存在” 偏於 “常” 那一邊的見解:認為生命在生存時實有,死後轉為另一種形式的實有。
  4. 無有見(vibhava-diṭṭhi)和有見相對,是偏於 “斷” 那一邊的見解,認為生命在生存時實有,死後實無。佛陀曾指出,所有外道的見解都是偏於一邊的,不是落入常見就是落入斷見,亦即不是落入有見就是落入無有見,而佛法離開偏於任何一邊的見解。佛法指出,生命的存在就是一種五蘊不斷生滅的現象,生命的整體或生命中的任何部份都不常恆、沒有實體,只有不斷流逝的現象,而貪、瞋恚、愚癡是令五蘊生滅不斷的原因,因此,如果貪、瞋、癡持續不斷,五蘊的生滅就會一直持續下去;如果貪、瞋、癡止息,五蘊生滅的現象就會止息,因而生、老、死、憂、悲、苦、惱、哀的現象亦會得到止息。
  5. 經中 “如實知這兩種見的集、滅、味、患、離” 應是引申指如實知五蘊的集、滅、味、患、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