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MN 102|五與三經 Pañcattaya Sutta

蕭式球譯

一零二.五與三經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一些沙門婆羅門對將來作出推測,宣說各種不同的見解。

  “一些沙門婆羅門說,命終之後,這個 ‘我’不會壞滅,還有想。

  “一些沙門婆羅門說,命終之後,這個 ‘我’不會壞滅,沒有想。

  “一些沙門婆羅門說,命終之後,這個 ‘我’不會壞滅,非想非非想。

  “一些沙門婆羅門說,眾生命終之後便會斷滅,什麼也沒有,不再存在。

  “一些沙門婆羅門說,現生得湼槃。

  “以上有一種類別宣說,命終之後,有一個 ‘我’不會壞滅;有一種類別宣說,眾生命終之後便會斷滅,什麼也沒有,不再存在;有一種類別宣說,現生得湼槃。就是這樣,五種見解可以變成三種類別,三種類別可以變成五種見解。

  “比丘們,在那些宣說 ‘命終之後,這個 “我”不會壞滅,還有想’ 的沙門婆羅門當中,一些沙門婆羅門賢者宣說,命終之後,這個 ‘我’ 不會壞滅,還有想,有色身。

  “一些沙門婆羅門賢者宣說,命終之後,這個 ‘我’不會壞滅,還有想,沒有色身。

  “一些沙門婆羅門賢者宣說,命終之後,這個 ‘我’不會壞滅,還有想,既有色身也沒有色身。

  “一些沙門婆羅門賢者宣說,命終之後,這個 ‘我’不會壞滅,還有想,既不是有色身也不是沒有色身。

  “一些沙門婆羅門賢者宣說,命終之後,這個 ‘我’不會壞滅,還有單一的想。

  “一些沙門婆羅門賢者宣說,命終之後,這個 ‘我’不會壞滅,還有各種不同的想。

  “一些沙門婆羅門賢者宣說,命終之後,這個 ‘我’不會壞滅,還有很少的想。

  “一些沙門婆羅門賢者宣說,命終之後,這個 ‘我’不會壞滅,還有無量的想。

  “一些沙門婆羅門賢者宣說,命終之後,這個 ‘我’不會壞滅,超越了想,以識作為 ‘我’ 的根基。

  “一些沙門婆羅門賢者宣說,命終之後,這個 ‘我’不會壞滅,超越了想,這個 ‘我’ 無法計量,恆常不動。

  “比丘們,這些沙門婆羅門賢者當中不超越想的,便在色想、無色想、單一的想、各種不同的想等宣說是究極的清淨、最高、無上;乃至在他們當中超越想的,便宣說以無所有處為無法計量,恆常不動。如來知道,所有這些行都是粗的,這是可以平息這些行的。如來知道怎樣平息這些行,看見出離的方法,超越了這些行。

  “比丘們,在那些宣說 ‘命終之後,這個 “我” 不會壞滅,沒有想’ 的沙門婆羅門當中,一些沙門婆羅門賢者宣說,命終之後,這個 ‘我’ 不會壞滅,沒有想,有色身。

  “一些沙門婆羅門賢者宣說,命終之後,這個 ‘我’不會壞滅,沒有想,沒有色身。

  “一些沙門婆羅門賢者宣說,命終之後,這個 ‘我’不會壞滅,沒有想,既有色身也沒有色身。

  “一些沙門婆羅門賢者宣說,命終之後,這個 ‘我’不會壞滅,沒有想,既不是有色身也不是沒有色身。

  “比丘們,這些沙門婆羅門批評那些宣說 ‘命終之後,這個 “我” 不會壞滅,還有想’ 的沙門婆羅門,這是什麼原因呢?他們說:‘想如病,想如膿腫,想如中箭。無想才是寂靜、幼細的境界。’

  “比丘們,這些沙門婆羅門賢者宣說 ‘命終之後,這個 “我” 不會壞滅,沒有想’ 。比丘們,任何沙門婆羅門,都沒有可能離開色、受、想、行、識而宣說眾生的來、去、死亡、出生、成長、成熟、壯大的。如來知道,所有這些行都是粗的,這是可以平息這些行的。如來知道怎樣平息這些行,看見出離的方法,超越了這些行。

  “比丘們,在那些宣說 ‘命終之後,這個 “我” 不會壞滅,非想非非想’ 的沙門婆羅門當中,一些沙門婆羅門賢者宣說,命終之後,這個 ‘我’ 不會壞滅,非想非非想,有色身。

  “一些沙門婆羅門賢者宣說,命終之後,這個 ‘我’不會壞滅,非想非非想,沒有色身。

  “一些沙門婆羅門賢者宣說,命終之後,這個 ‘我’不會壞滅,非想非非想,既有色身也沒有色身。

  “一些沙門婆羅門賢者宣說,命終之後,這個 ‘我’不會壞滅,非想非非想,既不是有色身也不是沒有色身。

  “比丘們,這些沙門婆羅門批評那些宣說 ‘命終之後,這個 “我” 不會壞滅,還有想’ 的沙門婆羅門;也批評那些宣說 ‘命終之後,這個 “我” 不會壞滅,沒有想’ 的沙門婆羅門。這是什麼原因呢?他們說:‘想如病,想如膿腫,想如中箭;說無想的人是一種迷癡。非想非非想才是寂靜、幼細的境界。’

  “比丘們,這些沙門婆羅門賢者宣說 ‘命終之後,這個 “我” 不會壞滅,非想非非想’ 。比丘們,任何沙門婆羅門宣說怎樣取得非想非非想處時,都說,過多見、聞、覺、知的行,是會妨礙取得非想非非想處的。比丘們,人們都說,不能以一般的行來取得非想非非想處,只能以細微的行來取得非想非非想處。如來知道,所有這些行都是粗的,這是可以平息這些行的。如來知道怎樣平息這些行,看見出離的方法,超越了這些行。

  “比丘們,在那些宣說 ‘眾生命終之後便會斷滅,什麼也沒有,不再存在’ 的沙門婆羅門,會批評那些宣說 ‘命終之後,這個 “我” 不會壞滅,還有想’ 的沙門婆羅門;也批評那些宣說 ‘命終之後,這個 “我” 不會壞滅,沒有想’ 的沙門婆羅門;也批評那些宣說 ‘命終之後,這個 “我” 不會壞滅,非想非非想’ 的沙門婆羅門。這是什麼原因呢?他們說:‘所有這些沙門婆羅門賢者都貪著將來,而說下一生我將會這樣,下一生我將會那樣。就正如一些商人去做買賣時心想:“之後我會這樣,之後我會得到這些東西。” 同樣地,這些沙門婆羅門賢者就像譬喻中的商人那樣,說下一生我將會這樣,下一生我將會那樣。’

  “比丘們,這些沙門婆羅門賢者宣說 ‘眾生命終之後便會斷滅,什麼也沒有,不再存在’ ,如來知道,他們對自身怖畏,對自身怨嫌,因此隨著自身來奔走,隨著自身來轉。就正如一隻狗被皮帶綁在堅實的木樁或堅實的柱上,牠只會隨著樁柱來奔走,隨著樁柱來轉。同樣地,這些沙門婆羅門賢者對自身怖畏,對自身怨嫌,因此隨著自身來奔走,隨著自身來轉。如來知道,所有這些行都是粗的,這是可以平息這些行的。如來知道怎樣平息這些行,看見出離的方法,超越了這些行。

  “比丘們,任何沙門婆羅門對將來作出推測,宣說各種不同的見解,都不出這五處地方。

  “比丘們,一些沙門婆羅門對過去作出推測,宣說各種不同的見解。

  “一些沙門婆羅門說,我和世間是常。只有這才是真諦,其餘都是沒有意義的。

  “一些沙門婆羅門說,我和世間是斷。只有這才是真諦,其餘都是沒有意義的。

  “一些沙門婆羅門說,我和世間既是常也是斷。只有這才是真諦,其餘都是沒有意義的。

  “一些沙門婆羅門說,我和世間既不是常也不是斷。只有這才是真諦,其餘都是沒有意義的。

  “一些沙門婆羅門說,我和世間有邊。只有這才是真諦,其餘都是沒有意義的。

  “一些沙門婆羅門說,我和世間沒有邊。只有這才是真諦,其餘都是沒有意義的。

  “一些沙門婆羅門說,我和世間既有邊也沒有邊。只有這才是真諦,其餘都是沒有意義的。

  “一些沙門婆羅門說,我和世間既不是有邊也不是沒有邊。只有這才是真諦,其餘都是沒有意義的。

  “一些沙門婆羅門說,我和世間有單一的想。只有這才是真諦,其餘都是沒有意義的。

  “一些沙門婆羅門說,我和世間有各種不同的想。只有這才是真諦,其餘都是沒有意義的。

  “一些沙門婆羅門說,我和世間有很少的想。只有這才是真諦,其餘都是沒有意義的。

  “一些沙門婆羅門說,我和世間有無量的想。只有這才是真諦,其餘都是沒有意義的。

  “一些沙門婆羅門說,我和世間唯樂無苦。只有這才是真諦,其餘都是沒有意義的。

  “一些沙門婆羅門說,我和世間唯苦無樂。只有這才是真諦,其餘都是沒有意義的。

  “一些沙門婆羅門說,我和世間有樂有苦。只有這才是真諦,其餘都是沒有意義的。

  “一些沙門婆羅門說,我和世間無樂無苦。只有這才是真諦,其餘都是沒有意義的。

  “比丘們,那些沙門婆羅門說以上的見解,持以上的見解,只是出於敬信、信願、傳統、推想、所受持的見,除此之外,他們是沒有可能具有清淨、明晰的智的。

  “比丘們,當那些沙門婆羅門賢者沒有親身得到清淨、明晰的智的時候,便只有片面的偏見。他們解說所取著的見解。如來知道,所有這些行都是粗的,這是可以平息這些行的。如來知道怎樣平息這些行,看見出離的方法,超越了這些行。

  “比丘們,一些沙門婆羅門放捨有關過去的見,放捨有關將來的見,不傾於所有貪的結縛,取得離和喜並安住於中1。他們心想:‘我取得了離和喜並安住於中。這才是寂靜、幼細的境界。’ 他們的離和喜消失了。當離和喜息滅的時候,憂便會生起;當憂息滅的時候,離和喜便會生起。

  “比丘們,就正如陽光瀰漫大地的時候,地上便沒有暗影;地上有暗影的時候,陽光便沒有瀰漫大地。同樣地,當離和喜息滅的時候,憂便會生起;當憂息滅的時候,離和喜便會生起。比丘們,這些沙門婆羅門取得離和喜並安住於中。如來知道,所有這些行都是粗的,這是可以平息這些行的。如來知道怎樣平息這些行,看見出離的方法,超越了這些行。

  “比丘們,一些沙門婆羅門放捨有關過去的見,放捨有關將來的見,不傾於所有貪的結縛,超越了離和喜,取得心靈的樂並安住於中2。他們心想:‘我取得了心靈的樂並安住於中。這才是寂靜、幼細的境界。’ 他們心靈的樂消失了。當心靈的樂息滅的時候,離和喜便會生起;當離和喜息滅的時候,心靈的樂便會生起。

  “比丘們,就正如陽光瀰漫大地的時候,地上便沒有暗影;地上有暗影的時候,陽光便沒有瀰漫大地。同樣地,當心靈的樂息滅的時候,離和喜便會生起;當離和喜息滅的時候,心靈的樂便會生起。比丘們,這些沙門婆羅門取得心靈的樂並安住於中。如來知道,所有這些行都是粗的,這是可以平息這些行的。如來知道怎樣平息這些行,看見出離的方法,超越了這些行。

  “比丘們,一些沙門婆羅門放捨有關過去的見,放捨有關將來的見,不傾於所有貪的結縛,超越了離和喜,超越了心靈的樂,取得不苦不樂受並安住於中3。他們心想:‘我取得了不苦不樂受並安住於中。這才是寂靜、幼細的境界。’ 他們的不苦不樂受消失了。當不苦不樂受息滅的時候,心靈的樂便會生起;當心靈的樂息滅的時候,不苦不樂受便會生起。

  “比丘們,就正如陽光瀰漫大地的時候,地上便沒有暗影;地上有暗影的時候,陽光便沒有瀰漫大地。同樣地,當不苦不樂受息滅的時候,心靈的樂便會生起;當心靈的樂息滅的時候,不苦不樂受便會生起。比丘們,這些沙門婆羅門取得不苦不樂受並安住於中。如來知道,所有這些行都是粗的,這是可以平息這些行的。如來知道怎樣平息這些行,看見出離的方法,超越了這些行。

  “比丘們,一些沙門婆羅門放捨有關過去的見,放捨有關將來的見,不傾於所有貪的結縛,超越了離和喜,超越了心靈的樂,超越了不苦不樂受。但他們視這份寂靜為 ‘我’ ,視 ‘我’ 得到寂滅,對這境界執取。比丘們,這些沙門婆羅門所說的雖像湼槃的途徑,但不論是對有關過去的見有執取;或對有關將來的見有執取;或對貪的結縛有執取;或對離和喜有執取;或對心靈的樂有執取;或對不苦不樂受有執取;或以至視這份寂靜為 ‘我’ ,視 ‘我’ 得到寂滅,對這境界執取──這些沙門婆羅門賢者都是在解說執取的教義。如來知道,所有這些行都是粗的,這是可以平息這些行的。如來知道怎樣平息這些行,看見出離的方法,超越了這些行。

  “比丘們,如來覺悟無上寂靜的道路,如實知六觸入處的集、滅、味、患、離,然後得到沒有執取的解脫。

  “比丘們,如來覺悟了這無上寂靜的道路,如實知六觸入處的集、滅、味、患、離,然後得到沒有執取的解脫。”

  世尊說了以上的話後,比丘對世尊的說話心感高興,滿懷歡喜。

  五與三經完

Footnotes

  1. 這是初禪與二禪的心境。
  2. 這是三禪的心境。
  3. 這是四禪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