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法談|正確的定和剎那定——隆波帕默尊者

隆波帕默尊者

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2017年11月12日B

泰國解脫園寺

同聲翻譯|阿紫

整理|大溪內觀教育禪林



覺知自己、正確的定、分離名色

大多數人看起來還不錯,可以「覺知自己」了,接下來就是「分離蘊」,看到身和心是不同的部份。如果我們覺知自己,我們會擁有「正確的定」,心是跟自己在一起。心有正確的定,就是開發智慧的起點。開發智慧時,初級的智慧就是要分離名和色,這個稱之為「名色分離智」,就是把名和色分離成一部份、一部份的。

現在大家這樣坐著,身體是坐著的,心是「知者」,是知道身體坐著的。像眼睛看到色,心是感知者。我們現在身體坐著,心是感知者,心是這個觀者,我們覺得身體和心是不同的部份。我們現在身體坐著對嗎?有誰是躺著的嗎?身體現在正坐著。我們點頭時,身體在動,心是覺知者。常常這樣練習:手這樣動,握掌放掌,身體動,心是知者。如果我們走神了,心跑到別的地方去了、去想別的東西,例如出家人走了過來,我們就去看出家人,我們手雖在動,但是我們沒有覺知到,我們忘記手在動,忘記身體了,我們的心沒有跟自己在一起了!所以,心跟自己在一起是修行的第一步。沒有正確的定,是沒有辦法開發智慧的。很重要一點是,修行的不正確就是因為沒有擁有正確的定,沒有學過心學。

心學、止觀

沒有學過心學,就不知道怎麼樣的心是修習奢摩他(止),怎麼樣的心是修習毗婆舍那(觀)。修行奢摩他是心和單一的所緣寧靜在一起,就是心和一個所緣在一起,這個叫奢摩他的修行。

另外一種是毗婆舍那(內觀)的修行,心要有安住型的定,安住成為知者、觀者,去看這些[身心現象]的變化。心是一個觀察者、審視者,去觀察名法和色法,這樣才可以開發智慧。我們現在這樣坐著,我們看到身體坐著,佛陀教導說:「比丘們!坐著時知道坐著。」用覺性和智慧去知道:用覺性去知道身體坐著,然後用智慧去知道這個身體不是我。所以第一個要有覺性去看名法和色法,第二個要有智慧知道名法和色法不是我、不是人、不是眾生,這個是開發智慧。這不是通過思維去想,毗婆舍那的修行是去看見,真正地看見,不是思維,是清晰地看見,是正確地看見名法和色法的真相,看到它們的苦、無常和無我。除了這條路沒有別的路。

「要覺知自己!」有很多人的說法和隆波的教導,聽上去是一樣,但是真的動手實踐時,就發現只是表面上的一樣。我們一定要學習戒學、心學和慧學,我們不可能比佛陀更厲害。要讓心成為正確的,要去學習心學,心學會得到「正確的定」。如果不學習心學,很難得到正確的定。當呼氣、吸氣時沒有去覺知,痴就滲透進來了,這樣不會得到正確的定。有些人坐禪去觀呼吸,然後心就跑到跟呼吸在一起;有兩位出家師父從別的國家來坐禪,心就跟呼吸在一起,心跑去跟所緣在一起,但是心沒有安住,心跳進去跟所緣在一起,這是修習奢摩他(寂止),不是修習毗婆舍那(內觀)。毗婆舍那的定,是觀禪[的定],是要去看到三[實相]。

安住的心、知者、大善心

「定」的真正翻譯是「安住」,不是「寧靜」,但是大多數人都覺得定的意思就是寧靜。安住和寧靜是不一樣的。安住是說,沒有去強迫這個心,這個心沒有跟所緣在一起,心可以看到所緣一直在變化;心是這個觀者,看到所緣不斷地變化,心是舒舒服服的觀者,心跟所緣是分開的,心跟所緣分離。有好幾種所緣,[例如,心跑去想、去造作時,所想的內容是概念法,而心是想者]。另外的所緣是名法和色法,[名法比如感受],色法比如這身體,誰是覺知者?心是覺知者,感覺到了嗎?知者是心,心是知道者,有誰用耳朵去知道的嗎?有誰用眼睛去知道的嗎?那就不是人類了。大家的身體這樣動、這樣動,自自然然地動,心是[知者],有覺性地去知道,所以修行並不難。具有安住的心時,心和自己在一起,但是不要去打壓心、不要去控制心,如果去強迫它的話,心就會很緊,就會鬱悶,[這就不是大善心]。大善心的特點是很柔軟、很輕盈、很敏捷,可以動來動去,不鬱悶,不跟所緣黏合在一起,這是大善心,並沒有貪,貪是一定要看到這個、一定要看到那個;也沒有瞋心,瞋心是不想看到這個、不想知道那個;也沒有痴,痴是不知道接觸的所緣是什麼。很輕盈、很柔軟、很敏捷,可以動來動去,老老實實地去知道所緣,不會鬱悶,這是大善心的一個特質。

正確的定、剎那定、安住型的定

正確的定:快樂是生起定的近因,所以我們去找一個讓心可以快樂的所緣,然後去覺知自己的心,重要的是要去覺知自己的心,這個稱之為心學:學習自己的心,覺知自己的心;心跑去想了及時地知道,然後正確的定就會升起,這個定是一剎那、一剎那的,稱為「剎那定」。如果心跑去想了,沒有看到、覺知到,稱之為迷失。如果心跑去想了,剎那後就覺知到,在一剎那,心就自動地保持安住,[這是安住型的定]。安住型的定雖然只是一剎那,但是絕大多數的阿羅漢,都是源自於這樣的剎那定。

佛陀時代,佛陀告訴弟子們:五百位阿羅漢中,有六十位擁有宿命通,可以知道過去世,有六十位可以進入色界定,有六十位可以進入無色界定,其他剩下的阿羅漢就像我們現在這樣,進不了禪定,依靠剎那定,就是一剎那、一剎那地去知道。【註】

[手在動時],大家的心又跑了,知道嗎?手在動,但是心是迷失的,這樣是不行的。身體動、點頭,心又走神了,感覺到了嗎?雖然在動,但是沒有覺知自己的心走神了。非常重要的是,心要跟自己在一起,這樣才可以開發智慧。正確的定才是開發智慧的基礎,一定要有正確的定才可以開發智慧。這是心安住的定,心成為知者、覺醒者、喜悅者,去覺知不同的所緣的變化,這才是正確的定、正定,這樣才可以開發智慧,因為心並不跟所緣黏合在一起,心是退出來成為觀者的,心是獨立出來成為觀者的,這樣才可以看到色法和名法的真相是苦、無常和無我,所以我們的心一定要安住,一定要跟自己在一起。

避免兩個極端

如果問:隆波這裡所教導的和別的地方有什麼不同?隆波很重要的一點是,一定要先把心訓練成正確的。如果心不正確,修行不會正確的,無論怎麼修行都不會正確的,所以很重要的是心一定要正確。雖然都講要修習四念處開發智慧,但是為什麼有些人聽到了卻沒有辦法修行呢?因為他們沒有先把心訓練成正確的。

有兩個極端[要避免],一個是貪行,是放逸自己,放任心跟所緣在一起,放任心迷失去想、迷失去聽、迷失去看,忘記自己,心一直不斷地跟世間在一起,忘記了自己,這是兩個極端中的一個。第二個極端是苦行,就是打壓自己,打壓身、打壓心。所修的定,不是覺知自己。有些人修習禪定是這個樣子的:先坐好,將身體裝修好;身體裝修好了,開始裝修心,心是這個樣子的:打了也不會生氣,心非常緊。這樣怎麼可能看到名法、色法的三[實相]呢?如果我們緊盯,就會覺得我很厲害,我可以控制!我可以不讓自己去關注外界!我很厲害!這樣是不行的。所以,我們要[避免兩個極端],先訓練心跟自己在一起。

隆波以前去[參訪]非常有名的祖師大德的寺廟。這祖師大德非常慈悲,修行很厲害,但是他的弟子們和在寺廟裡其他的修行人,修行卻不正確。隆波去看時,一百個人坐在禪堂裡面,沒有誰在正確地修行。有些人在經行,但是一直在走神,心跑到別的地方,心沒有跟自己在一起。有些人打坐時,一會兒睡著;或者心很鬱悶,非常鬱悶,這也是不行的。有些人打坐姿態很漂亮,看起來很漂亮,但是心空空的,什麼東西都不覺知,跟空在一起,這也不好。隆波這樣觀察:這裡沒有人在修行!心是這樣想的。這裡有誰在修行嗎?沒有,心裡這樣想。

第二天早上去頂禮祖師大德:隆布特長老。長老看到隆波的臉就笑了,說:「這裡沒有人在修行!」

隆波一聽就覺得很慚愧,長老在教導自己!為什麼?因為我在看別人修行錯誤的時候,我也沒有回來看我自己,我是跑去看別人。我在看別人時,我也沒有在修行,沒有看自己。所以長老直接說:「這寺廟裡沒有人在修行!」講的時候,隆波非常慚愧。雖然已經過了幾十年,但是依然記得,因為祖師大德的教導,非常的深、非常的震撼,直接進入到心裡,刻骨銘心的。

結語


要訓練讓心跟自己在一起,先跟自己在一起,如身本來的樣子去觀身,如心本來的樣子去觀心,不要去打壓身和心,也不要忘記身和心,並不難的。

大家看到隆波剛剛喝水,有些人又迷失掉了,沒有覺性。那些笑的人也沒有覺性。要讓心跟自己在一起。心跟自己在一起,這樣就會獲得正確的定。…心在想的時候,就沒有在覺知。心看到三[實相]的時候,是心自己看到的,不是用自己的心[去想、去思維的]。只是祖師大德如果看到有些人的心是卡在寧靜裡面,就會教導他們,先來思維,把心引導去思惟三[實相],訓練之後,心自己就會看到三[實相]。觀智的第一個是名色分離智。第二個是緣攝受智。第三個是思維智,這是透過思維,比如看以前的照片和現在的照片,發現[容貌]不同,然後就說一切是無常的,這個還不是真正的毗婆舍那。有時候祖師大德教導唸誦佛陀、佛陀後,教導去觀身。為什麼觀身?因為這些人[弟子]的心是寧靜的,一直卡在寧靜裡面,他們經常身體消失,只剩下心,心非常寧靜、非常寬廣,然後不動,所以祖師大德會教導他們,先去想三[實相],用思維去引導,然後逐漸地,心就會自動去看見三[實相]。看見三[實相]時並不是靠思維的,因為靠思維的就不是毗婆舍那。奢摩他(寂止)源自於沒有刻意,而毗婆舍那(內觀)源自於沒有想、沒有思維,不是刻意去看三[實相]。真正的奢摩他源自於沒有刻意,而真正的毗婆舍那源自於沒有念頭、沒有想,如果還在想、思維,這個不是毗婆舍那。如果用思維去引導,帶領心去看三[實相],這是初級階段,只是起步而已。

感覺到嗎?今天比昨天好,心更加寧靜。寧靜知道寧靜。回去每天多訓練,可以開發智慧。現在身體在抓癢,感覺到嗎?抓了之後很舒服,心裡很高興,要覺知身、覺知心:身體動了覺知,抓癢抓完後心很舒服也要覺知,就是這樣。今天比昨天好,定有增長。但是,一旦隆波說「好」,大家就馬上把心收攝起來了,希望好得久一點,這就錯了!心如果歸位了、心如果安住了,就可以去看名法和色法呈現三[實相]。

(完結)


【註解】慧解脫阿羅漢的數目參考

  1. 《相應部‧婆耆舍相應》7.《自恣經》中,佛說:「舍利弗!這五百位比丘的六十位比丘是三明者,六十位比丘是六神通者,六十位比丘是俱分解脫者,而其他是慧解脫者。」
  2. 《雜阿含1212經》佛告舍利弗:「此五百比丘中,九十比丘得三明,九十比丘得俱解脫,餘者慧解脫。」
  3. 《別譯雜阿含228經》佛言:「此比丘眾中,九十比丘具於三明,有百八十得俱解脫,其餘之者盡慧解脫。」
  4. 《中阿含121經》世尊告曰:「舍梨子!此五百比丘,九十比丘得三明達,九十比丘得俱解脫,餘比丘得慧解脫。


編者序

本文是從隆波帕默的開示錄音帶中,選出六講,整理成文並標出標題,提供給初學者參考。整理者特別感謝以往默默付出心力將隆波的開示錄音並傳譯的諸法友們。

隆波帕默本身具有豐富的止觀經驗,對今日念頭紛紜的眾生,特別以觀心法門來引導,開示出重要的修行原則,給學習者在生活中培養覺性,生起知者之心,進而如實觀照身心的實相,走向滅苦。這一內觀禪法值得推廣。

為了便於初學者容易理解,此處將「境界」,校成「現象」(指身心現象,名法和色法)。「法印」,校成「實相」(指無常、苦、無我)。區分「定」和「禪定」二詞:定,泛指各種定,包含近行定、剎那定、安止定。禪定,特指安止定,有四禪八定。

另外,傳統上,「奢摩他」和「毗婆舍那」翻譯成「止」和「觀」,近期有將奢摩他翻成「止禪」或「寂止」,毗婆舍那翻成「觀禪」或「內觀」。翻成「內觀」是強調要往內觀照自己的身和心,而且要洞見身心內在的實相是無常、苦、無我,不是只看到外面的表象。

整理中若有錯誤之處,敬請各界指教,將隨時改正;若有不清之處,請回到隆波原先泰文的開示為準。

願正法久住!

大溪內觀教育禪林
內觀教育基金會
2021.04.22


完整開示音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