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法談|修行的體系——隆波帕默尊者

隆波帕默尊者

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2019年09月21日A

泰國解脫園寺

同聲翻譯|坤能

整理|大溪內觀教育禪林



泰國的修行體系

泰國有很多的道場:這裡在教修行,那裡也在教修行,大概有四、五個體系。

第一個體系是東北地區上座部阿姜曼尊者(1870–1949)的體系,幾乎有100年的時間,是從第六世皇開始。阿姜曼尊者體系的固定模式就是唸誦佛陀,一旦心寧靜下來集中了,就去思維身體,作為初步的階段;最後階段是審視心,這是上座部的教導。

第二個體系是佛使比丘教導的修行方法,是十六個階段的安般念。佛使比丘寫了很多書,是國際非常有名的一位比丘,但是隆波還沒看到誰可以修到第六階段,它的境界有十六個階段,絕大部分只能到第一、二階段。…有的人也許做得到,但是隆波沒看到。

所看到的還有另外一個體系,就是觀腹部升降的修行方法。觀腹部起伏是從緬甸傳過來的,屬於大宗部。緬甸傳來觀腹部的升降,已經弘傳很長一段時間了,特別是禪修班舉辦非常多,誰想辦禪修班就可以作為功德主;誰想教導,透過訓練就可以教別人了。

還有另外一個隆波田的體系,是在東北部。隆波田修習唸誦佛陀等方法沒有成效,他就改練手部動作(動中禪),後來很多中國人來學習手部動作。隆波曾經頂禮過隆波田長老,那時跟隆布敦長老學法已經明白了,就去參訪。剛剛這些道場隆波都去參訪過。

隆波本身主要是跟上座部長老學法,教導隆波的高僧大德中,隆布敦長老是阿姜曼尊者最早期的一位大弟子,最早期的弟子有五位,第一位是阿姜辛長老,第二位是隆布敦長老,還有其他三位【註】。當中,隆布敦長老學得非常快[他比阿姜曼早證得阿羅漢]。阿姜辛尊者是阿姜曼尊者體系的大將,他教導的能力非常強,隆波帖長老也是阿姜辛尊者的弟子。阿姜辛是第一位幫助阿姜曼尊者弘法的弟子,但是他本身是修菩薩道的,並沒有體證道果,他追求的是證悟佛陀。隆布敦長老原先的願望是證悟獨覺的,見到阿姜曼尊者後就不要了,他已經見到[聲聞的]路就直接走了。隆布敦長老的特質是獨覺的特質,不怎麼教,靜靜的。如果跟高僧大德學,就多多去觀察高僧大德在做什麼、怎麼做,慢慢去體會。

得到了心就得到了法

隆波從阿姜曼尊者最有名的幾位弟子——隆布敦長老、隆波帖尊者、阿姜摩訶布瓦尊者、阿姜信尊者等大概有三十多位學習,每一位都同樣教導到心。他們教導居士先唸誦佛陀、思維身體、去佈施、去持戒,但是隆波去頂禮他們的時候就直接點到心、直接教導觀心。隆波曾經有過疑問,問隆布敦長老說:「我去參訪的道場,教導的都是觀身,比如腹部升降是觀身體,隆波田的手部動作、佛使比丘的觀呼吸都是觀身體,上座部的唸誦佛陀、思維身體,都是觀身體,請問長老我一定要回來思維身體嗎?」

長老很悲憫地看著隆波的臉,可能覺得愚蠢,問這麼膚淺的問題,但是他沒有說,他說:「他們觀身,是為了看到心;修行抵達了心,還要管什麼身體呢?身體是應該被扔掉的對象!」所以隆波再也沒有疑問了,就不停地觀心。

事實上阿姜曼尊者的教導核心就是進入到心,得到了心就得到了法,如果沒有得到心就沒有得到法。只是要有固定形式的訓練,無緣無故是無法進到心的。初步的階段就是修習奢摩他(止),去唸誦佛陀。為什麼要唸誦佛陀?佛陀是什麼意思?佛陀是心!佛陀的意思是心、是知者、覺醒者、喜悅者,因此讓我們唸誦佛陀佛陀是為了提醒自己,要及時地知道自己的心。

隆波曾經碰到一位高僧大德,她是阿姜摩訶布瓦尊者的妹妹麥章蒂(MaeJundee,2013卒),她修行很厲害。阿姜摩訶布瓦尊者保證她的修行於1992年(佛曆2535年)就證悟阿羅漢了。她見到隆波就問:「法師!你是怎麼修行的?為什麼我們的心來到同樣的境地?那心集中在哪裡?」

隆波說:「起步的階段,訓練安般念,是跟隆波李尊者學。隆波李也是阿姜曼尊者的弟子,但是他喜歡安般念,隆波小時候學的就是安般念,直到呼吸已經停止,變成了光明,光明就在鼻尖下,一旦心跑了及時地知道,心跑了及時地知道。」

她說那麼是一樣的,但她不是用呼吸,她用的是佛號,心同樣也放在鼻尖下,唸誦佛陀、佛陀;一旦心跑了及時地知道,跑到了鼻尖也知道,跑到了佛號也知道,跑去別的地方也知。

修行的核心就是心

如果我們修行,能夠真的來到實質核心,那個實質核心就是心,唸誦佛陀佛陀我們要及時地知道心、觀呼吸我們要及時地知道心、作手部動作也要及時地知道心。隆波田教手部動作是感知到手部動作,一旦心迷失了及時地知道,心迷失去想了知道。他說覺性像貓,念頭像老鼠。

真的修得很好的人都來到同樣的點,但是後人沒有學到實質,根本沒有抓住高僧大德的實質,就發矇說:「我要唸誦佛陀好?還是觀呼吸好?還是作手部動作好?還是觀腹部升降更好?」這些都是修行的外殼,只是模式,只是心的臨時的家而已。如果得到了心,無論是什麼方式都沒錯!如果沒有得到心,就什麼也沒得到,有的只是獲得寧靜。因此沒有哪個禪法比哪個禪法更好,有的只是哪個禪法適合自己,自己可以做得到。

觀腹部升降時,心跑到了腹部,緊盯腹部,那是奢摩他(止)的修行。隆波田的手部動作,如果心跑到手上面而沒有看到,那是在緊盯手,心已經專注在手上,那是得到奢摩他(止),不是毗婆舍那(觀)。修習安般念,心跑到呼吸上面,或是跑到光明,那也是奢摩他。哪一種禪法都是相同的,心跑到了禪修的所緣上面,就是修習奢摩他。

我們的職責要怎麼[觀心]?讓心專注嗎?不是!心跑到禪修的所緣上,要有覺性及時地知道,知道心已經跑掉了。在我們修行的時候,心會有兩種跑動:[一種是緊盯禪修所緣]。一種是離開了禪修所緣——比如,唸誦佛陀時,就跑去想別的事情了;做手部動作,心跑到寺廟外面去了。

隆波是自己親眼看到的,那個時候隆波已經會修行,隆布敦長老已經保準隆波可以自助了,隆波才能雄赳赳、氣昂昂地去看各種道場。去到南來寺看隆波田教導手部動作時,他修得很好,他在做手部動作,覺性並沒有缺失,一直在覺知自己。而那些居士們做手部動作非常的漂亮,但是心已經跑到寺廟外面去了,並沒有跟自己在一起。有的人做手部動作很鬱悶,想著下一個動作是什麼姿勢,心很鬱悶。看了之後覺得有的根本不會修行,沒有像他們的師父一樣。

隆波就去模仿一下動作,並沒有跟他們在一起做,而是在南來寺的樹底下,也是做十四個手部動作,做來做去,感覺很煩,因為隆波是瞋心型的,十四個動作太過繁瑣,後來只鬆掌跟握掌,剩兩個節奏,動了覺知自己,因為看到了隆波田做手部動作,他的心有在覺知自己,動了之後覺知自己。

因此,所有教導的實質,都回到「有覺性地覺知自己」,具有定,有安住,沒有迷失,沒有跑掉,心安住變成觀者、覺醒者、喜悅者。心變成知者、觀者,觀什麼?修任何禪法去及時地知道自己的心。有的人跟隆波學法,聽了模糊,對於隆波在教什麼根本聽不懂,還不如做手部動作這樣更簡單,他以為對了,但只是姿勢對了,訣竅卻不對。有的人認為觀腹部升降這也很容易,起伏起伏,這個很簡單,很快能學會就可以教別人了,但是他並沒有抓到實質。

真正的實質是我們自己的心,我們的心一定要有安住的定,變成知者、變成觀者,而且要有覺性地去覺知我們的禪修所緣,比如觀呼吸有覺性地觀呼吸,心安住變成觀者,心並沒有浸泡在呼吸裡面。觀腹部升降,有覺性地觀腹部升降,心安住變成觀者,心並沒有浸泡在腹部。做手部動作,有覺性感知手部動作,看到色法在運動,心在覺知,變成觀者,並沒有浸泡在手部,也沒有忘記禪修所緣,並沒有迷失去想別的事情。因此最重要的核心在於要覺知自己。一旦我們真的會覺知自己,心跟自己在一起了,修行什麼禪法都行,都是一樣的。

修行的所緣

在奢摩他(止)的階段,用什麼禪修所緣都行,並不去選擇,但是在毗婆舍那(觀)階段是要選擇所緣的。

所緣有四種:第一個是概念法——想出來的東西,比如,想著佛陀這是概念法,不能用來修習毗婆舍那(觀)。想著腹部升降這是念頭,也是概念法,唸誦其他名號,也不是勝義諦的所緣,是想出來的。想著[所緣]是為了給心有一個誘餌,一旦心離開了所緣,可以即時地知道。比如隆波雷西唸誦的是「拿摩帕踏、拿摩帕踏」,實際上念誦什麼都可以,也可以唸A,B,C,D,隆波噶賢講給隆波聽——唸誦類似泰文的字母;聽了之後心想:這是修行嗎?後來明白了——這真的是禪修方法,奢摩他(止)用什麼禪修所緣都可以——用概念作所緣,用想出來的內容也可以。

色法的所緣,比如腹部升降,呼氣吸氣。名法的所緣,例如觀苦樂、不苦不樂,觀善與不善,或者是觀心在工作,在眼、耳、鼻、舌、身、心工作,這是名法。第一種所緣——概念法是想出來的,可以用來修習奢摩他(止),不能修習毗婆舍那(觀)。第二種色法和第三種名法,既有奢摩他(止)也有毗婆舍那(觀)。別以為觀色法就是毗婆舍那(觀)——如果觀腹部升降時,心已跑到腹部上面了,心並沒有變成觀者,這是修奢摩他(止)。

無論修行什麼,都要及時地去知道——心跑掉了知道。隆波田也是這麼教的,他說念頭就像老鼠,覺知就像貓,及時地知道跑去想的時候,知者就會生起。那些真的好的高僧大德教導的都相同。你們來跟隆波學法,學什麼?學的是真正的實質,類似於直接來學秘訣,秘訣其實就是心。至於用哪種固定的模式都行,只要自己擅長的就好。有四種所緣:概念性的所緣、名法所緣、色法所緣和涅槃。

涅槃是無上的空,涅槃是無上的快樂,涅槃[是勝義諦,凡夫不能看見,變成概念法了]。涅槃是望止息的境界,心再也不掙扎了,已經沒有了望。涅槃是寂靜的境界、望止息的境界。一旦心還有望是不可能看到涅槃的。唸誦佛陀、觀呼吸、做手部動作、或觀腹部升降、日夜經行時,如果心還有望,想體證道果涅槃,保證不可能得到。心有望,望就會蒙蔽。望是生起苦的因,望止息或無,才會導致看到涅槃。因此在苦的因(望)上播種,就不可能見到涅槃。

我們真正要知道的是心

隆波教的內容,是修行的實質,我們修行一定要得到自己的心。開發智慧用什麼禪法都可以,都很好玩,包括唸誦佛陀。研究經典的人認為,唸誦佛陀是奢摩他(止),因為那是概念所緣,這是對的,[專心]唸誦佛陀是奢摩他(止)。但是,唸誦佛陀時,及時地知道心,佛陀僅僅只是一個誘餌,我們真正要知道的是心,心是名法,我們唸誦佛陀時,心跑去想了知道;唸誦佛陀時,心苦了知道、心樂了知道,心好、心壞也知道,唸誦佛陀時及時地知道心,怎麼可能不體證道果呢?因為那是在感知名法,可以修得到的。

隆波跟隆布敦長老學法,得到了心之後,去看什麼禪法都會發現,修對了原理,得到自己的心,全部可以往前走,但是如果沒有得到心,只是得到外殼,是不可能往前進的。因此什麼禪法都是完全相同的,取決於我們擅長哪一種,重點是我們自己的心,學習自己的心是非常重要的,開發智慧之前,一定要學習自己的心,佛陀為我們佈置三門功課:增上戒學——學習了之後怎麼樣讓戒生起,怎麼做戒才不會欠缺。增上心學——學習怎麼獲得知者、覺醒者、喜悅者的心,準備好隨時開發智慧。開發智慧的心一定要醒過來。

開發智慧一段時間疲憊了,回來休息就修行奢摩他(止),讓心有力量,而後再修習毗婆舍那(觀)。所以一定要學到兩種[定]:第一種是心寧靜於單一的所緣,心是一,跟單一的所緣在一起,比如心跟佛陀在一起,或是心有在覺知自己,以心作為臨時的家,心跟心在一起,這也是奢摩他(止)。我們一定要學,徹底了解自己的心,第一門是戒學,第二門是心學。心學會讓我們獲得正確的定。正確的定有兩種:第一種是讓心有力量,這是屬於奢摩他(止)的修行——心寧靜於單一的所緣,心就會有力量。第二種是修行毗婆舍那(觀)的定——心是一,但是所緣可以不停地運動變化。

奢摩他(止)是心是一,所緣是一。毗婆舍那(觀)是心是一,所緣不停地在運動變化,但是心是觀者。

分離名色

一旦我們得到知者、觀者的心之後,就進入了第三門學科——增上慧學。慧學初步開始是「分離名色」。先訓練獲得心學,一旦獲得心學之後,就會獲得知者、覺醒者、喜悅者的心,然後去分離名色,根本不難:當下這一刻,我們身體坐著,感覺到了嗎?誰不知道身體坐著的?不知道的話就已經瘋了。身體正在呼氣、還是在吸氣,知道嗎?我們只是忘了去知道。

隆布敦長老說:「修行不難,難的是不修行的人,你已經讀了很多的書,現在開始讀自己的心!」隆布敦長老教導隆波就直接教到心了,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就直接教導到心了。他說:「修行不難,難的是不修行的人,你已經讀了很多的書,現在開始讀自己的心!」讀就像讀書一樣的,而不是去寫書,書是什麼樣子的我們就去讀,我們不去造作心,因此心是什麼樣子的,我們就去知道。他就是這麼教導隆波——直接教導到心。

有一天隆波正在開發智慧,觀心生滅,突然之間心集中了,就去頂禮隆布敦長老說:「長老!我正在觀心,突然有點模糊…」長老說心進入[定]了。

就跟他問:「我在觀心開發智慧,並沒有修習奢摩他(止),為什麼長老說我進入[定]了?」長老說:「觀心會自動自發地獲得[定]。」

因此,我們進入心,就有奢摩他(止)和毗婆舍那(觀)。在阿毘達摩裡面也教導說,有兩顆心很容易修習奢摩他(止):第一顆心是直接觀空,稱之為「空無遍處」。第二顆心是不抓色法也不抓名法,什麼都不抓,包括心本身也不抓,不抓被觀的所緣,也不抓觀者的心,稱之為「無所有處」。

我們修行的時候,觀心累了,開發智慧已經很累了,就去感覺那個空,有的人覺得抓住空很舒服,就黏著在空裡面,因此觀心也可能變成奢摩他(止),觀心之後只是空,那是奢摩他。隆波跟隆布敦長老學[的是觀心],在那之前跟隆波李長老學習安般念,直到身體全部消融了,只剩下心,所以隆布敦長老一旦教導觀心,對隆波來說不是難的事情,因為從小就獲得了知者的心,只是不知道接下來如何修行。所以大家一定要訓練心變成觀者,心變成觀者之後,要去覺知名法、色法。

身體是色法,看到了嗎?身體坐著,誰是觀者?心是觀者,這已經在分離名色了。色坐著,心是觀者。色在行住坐臥、身體呼吸著,心是觀者。這是在分離名色,這是十六觀智裡的第一階觀智。…

有些觀腹部升降的人,不會觀名色,因為心已經浸泡在腹部上面。如果會修的話,一定要先訓練心學,獲得知者、觀者的心,一旦作為知者、觀者的心之後,就會看到色在呼氣、色在膨脹收縮、色在走,色動色停,心是觀者,接下來智慧就會生起——知道這個色不是我、不是我的,是被心觀察的對象,智慧就會有次第生起。如果只分離膨脹的腹部和縮收的腹部,這不是在分離名色,這是分離色和色。

要想分離名色要有名法。名法有兩種:一個是心,一個是心所。心是感知所有所緣的對象,心所是跟心同步生起的所有感覺,苦、樂、貪、瞋、痴全部屬於心所,這是跟心同步生起的,但不是心。比如生氣的心,源自於心跟生氣的心所結合在一起,變成生氣的心。真正的心是知者,我們一定要訓練獲得知者的心,接著[知者的心]感知一切都是生住異滅,有因就會生起,沒有因就會滅去,無法掌控——就會這樣看見,這是毗婆舍那(觀),不是思維。

心要變成觀者,從身抽離出來,分離出觀者,而名、色是被觀察的對象,這屬於分離名色。如果能分離名色,才能繼續開發智慧,就會看到名、色有因就會生,包括名法、色法,緣聚而生、緣散而滅,無法掌控,一旦這樣徹見之後,就會抵達知者的心本身。知者的心本身也是生滅的,不是恆長不變的。如果修行後,認為心是恆長不變的,這是修錯了,一定要看到知者的心也是生滅的——生滅生滅,不停地生滅,一會兒變成知者,一會兒變成想者,一會兒變成知者,一會兒變成緊盯者,例如緊盯腹部、緊盯手。

真正的竅門在心

一定要牢牢抓住原則,我們的修行就會縮短時程、有效率。我們[要獲得學習的秘訣],像中國非常多的功夫道場——武當山、少林寺哪個道場的武功最厲害?訓練內功的話,真正抓住其中的實質,就會知道真正的竅門在心,真正的竅門不在知識。有聽說過嗎?中國人真正練功夫的秘笈,一定要學到心,不在於哪個姿勢漂亮、哪個姿勢更好。

隆波小時候就是擊劍高手,真正絕頂的功夫在於心,這是高階的。更高階的就是空——無心,把知者的心能夠放下。修行和功夫完全是一致的,一定要明白最絕頂的秘笈都會抵達到心。為什麼有些人玩樂器玩得很好?因為他是用心玩的。誰都會畫畫,為什麼有的人畫的很漂亮、有感覺?因為他是用心在畫。

無論做什麼,如果真的能夠抵達心,都會做到最絕頂。修行也是一樣的,如果沒有得到心就沒有抓住實質重點,有的只是外殼,只爭辯哪個外殼更好——腹部升降好,還是唸誦佛陀好,還是唸誦三摩阿羅漢好,還是唸誦那摩帕踏好,還是安般念好,還是做手部動作好。如果沒有得到心什麼都不好,因為沒有抓到實質,只有外殼,只是在吵哪個外殼更漂亮。譬如衣服,我們要選擇跟自己合適的衣服,同樣的,我們要選擇適合自己修行的禪法,如此修行起來很舒服。一定要懂得選擇適合的禪法,就像選衣服一樣,而不是一直模仿別人——看到別人穿,自己也跟著穿,不適合自己就會很難看。因此禪修方法要適合自己的心,穿衣服也要適合自己的身體。怎麼做後,心會很放鬆,心舒服放鬆了,就可以修行了,努力去用功修行。如果修行後,很苦悶的話,很快就會放棄的。

修行是要獲得自己的心,這有很多種方法,就是修行一種禪法,什麼都行,選自己擅長的,然後及時地知道自己的心——唸誦佛陀後,心跑去想了知道,心跑到佛號上面了及時地知道。觀呼吸後,心跑掉了知道,跑到呼吸上面也知道。觀腹部升降,心跑去想了知道,心跑到了腹部上面也知道——全都是相同的,沒有好壞的區別。因此我們就來到了名家的絕密武器——一切都是武器。我們訓練到會修行後,所有的禪修方法都好用,就像修習奢摩他(止),我們十遍中已經獲得了一個火遍,另外的九個就不難了,得到了其中一個就可獲得所有了。

要去訓練得到自己的心:修習一種禪法,及時地知道迷失跑掉的心。如果沒有得到這個訣竅,修幾世幾輩子都會去爭吵:哪個體系比哪個體系好?無論修哪個體系,只要得到原則——得到自己的心,就會不錯。如果沒有得到心,只是唸誦佛陀[或觀呼吸或觀腹部等等],得到的只是寧靜,沒有得到作為知者、覺醒者、喜悅者的心是不好用的,全都是一樣的。去吃飯吧。吃飯也要有知者,看到身體在吃飯,心是觀者。看到嘴饞,心是觀者。看到心生氣:別人把好吃的夾走了,心生氣,心是觀者。不停地及時知道自己的心!

(完結)


【註釋】

阿姜曼的著名弟子有:

阿姜敦(1887-1983)、阿姜辛(Singh,1888-1961)、阿姜考(1888-1983)、阿姜瑪哈賓(1892-1946)、阿姜範(1899-1977)、阿姜帖(1902-1994)、阿姜李(1906-1961)、阿姜信(1909-1992)、阿姜摩訶布瓦(1913-2011)、阿姜放‧育提可(1915-1985)、阿姜查(1918-1992)、阿姜蘇瓦(1919-2002)等。


編者序

本文是從隆波帕默的開示錄音帶中,選出九講,整理成文並標出標題,提供給初學者參考。整理者特別感謝以往默默付出心力將隆波的開示錄音並傳譯的諸法友們。

隆波帕默本身具有豐富的止觀經驗,對今日念頭紛紜的眾生,特別以觀心法門來引導,開示出重要的修行原則,給學習者在生活中培養覺性,生起知者之心,進而如實觀照身心的實相,走向滅苦。這一內觀禪法值得推廣。

為了便於初學者容易理解,此處將「境界」,校成「現象」(指身心現象,名法和色法)。「法印」,校成「實相」(指無常、苦、無我)。區分「定」和「禪定」二詞:定,泛指各種定,包含近行定、剎那定、安止定。禪定,特指安止定,有四禪八定。

另外,傳統上,「奢摩他」和「毗婆舍那」翻譯成「止」和「觀」,近期有將奢摩他翻成「止禪」或「寂止」,毗婆舍那翻成「觀禪」或

「內觀」。翻成「內觀」是強調要往內觀照自己的身和心,而且要洞見身心內在的實相是無常、苦、無我,不是只看到外面的表象。

整理中若有錯誤之處,敬請各界指教,將隨時改正;若有不清之處,請回到隆波原先泰文的開示為準。

願正法久住!

大溪內觀教育禪林
內觀教育基金會
2021.06.06


完整開示音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