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法談|擅長的一對——隆波帕默尊者

隆波帕默尊者

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2019年09月17日

泰國解脫園寺

同聲翻譯|坤能

整理|大溪內觀教育禪林



心是知者

別走神,別忘了自己。你現在已經忘了自己,感覺到嗎?忘了自己,在覺知的時候,就會去打壓,因此一直在錯誤之中。走神時太鬆了;在覺知的時候,打壓自己又太緊了。修行是最平凡的。

有時我們觀心就不停地找心在哪裡,隆布敦長老曾經開示說:「用心去找心,宇宙再生滅一次,你也找不到。」

因此我們不用去找心。只要不停地常常去覺知自己——快樂生起了知道,痛苦生起了知道,貪、嗔、癡生起了也知道,不停地去觀察這些[現象],最後就會找到自己的心。同樣,呼氣了覺知、吸氣了覺知、或行住坐臥覺知,很快就會自行的看到心。

包括現在這一刻,我們坐著,感覺到嗎?身體坐著,誰是知道者?心是知道者,因此別去找心,越找越是找不到。坐著去覺知,看到身體坐著,接下來就會感覺到,看到身體坐著的是誰?心是看見者。看到身體呼吸的是誰?心是看見者。如果不擅長觀身,就去觀苦樂也可以,苦樂的感覺也是被觀察的對象。

一旦有了被觀察的對象,就會有一個知者、觀者立刻呈現出來,因為能觀和所觀是一直在一起的,什麼時候有觀察的對象那時必然就會有知者,但是無緣無故地去找知者是找不到的。這就好比戴眼鏡的人,眼睛很痠了就會把眼鏡撥到額頭上面,然後就不停地找眼鏡,全家都找遍了就是找不到,因為眼鏡就在頭上,同樣別去找心,怎麼找都找不到的。要努力地去覺知就行了,身體動、行住坐臥、呼氣吸氣、不停地去覺知,就會知道身體是被觀察的對象,試著動手,在下面動動手或抬起來也行,感覺到嗎?身體在動,心是觀者,不用去找心在哪裡,只需要知道這個身體是被觀察的對象,在觀察的一瞬間就會自然有知者。

二元對立的法

我們學法的時候,我們要學相對的「一對」,最後我們就會來到稱之為「一」的事物。一對一對的,是二元對立的,比如,能觀(知者)和所觀是一對,如果抓不住這一對的話也不用嚇一跳。呼氣的身體、吸氣的身體也是一對,我們會看到身體不是永恆不變的,一會是呼氣,一會是吸氣,觀來觀去就會看到呼氣的身體是被觀察的對象,吸氣的身體也是被觀察的對象,知者就會自行的生起了。或者我們身體坐著,它並沒有一直坐著,一會兒站、一會兒走、一會兒坐、一會兒躺,不停地在變,有行住坐臥四種,這個也可以稱之為一對,一對是指相對的,至少有兩個以上,所以行住坐臥也可以稱之為二元對立的法,它們相互對照,這是四個相對的。

或者學習心裡的感覺,有苦、樂、不苦不樂三個,也可以稱之為二元對立的法,因為快樂跟痛苦不同,痛苦跟快樂不同,不苦不樂跟快樂不同,不苦不樂跟痛苦也不同,這個稱之為二元對立的法。貪跟不貪、生氣跟不生氣、癡跟不癡,這都是一對一對的。散亂跟萎靡不振也是一對,散亂是不停地在掙扎,萎靡不振是沒有力量掙扎了就會昏沉。我們去看一對一對的[現象],選擇其中任何一對我們擅長的就可以了。

擅長於觀身,就去看身體的行住坐臥,身體站也覺知、行住坐臥也覺知;或者擅長於呼吸,看身體呼氣、看身體吸氣,不停地去覺知,身體的呼氣也覺知、身體的吸氣也覺知,如果這樣不停地覺知,接下來就會看到身體是被觀察的對象。

我們觀心裡面的苦、樂、不苦不樂的感覺時,三種感覺不停地在心裡輪番生起,快樂知道、痛苦知道、不苦不樂也知道,接下來就會看到快樂是被觀察的對象、痛苦也是被觀察的對象、不苦不樂也是被觀察的對象,知者就會自行的生起。什麼時候可以如其本來地知道[現象],心就會安住起來,就會有知者。
比如,現在心跑去想了,感覺到嗎?知者的心跟想者的心也是一對。跑去想的心及時地知道,覺知的心也及時地知道,就會看到知者的心生了就滅,想者的心也是生了就滅。因此所有的一切都是生了就滅,這麼觀也可以。

如果貪心很重,看到什麼都想得到,就去看:一會兒想要、一會兒不想要、一會兒想要、一會兒不想要,有的只是無常的事物,最開始會看到「想要」是被觀察的對象,那個不是心;「不想要」也是被觀察的對象,那個不是心。被觀察的事物不是心,因為心是觀者。訓練去觀察一對一對的事物,最後就會自行進到自己的心。

從知者到知元素

比如,修行的時候,看到身體呼氣、身體吸氣,呼氣覺知、吸氣覺知,不停地覺知,到了那麼一點,心會集中進入禪定,就會只剩下單一的心,身體都消失了。又如,打坐唸誦佛陀、佛陀,一旦心集中,有時候甚至身體會徹底消失,整個世間全部消失,只剩下單一的心。如果我們能訓練到這種程度,就會獲得非常強大的知者,所有一切都是被觀察的對象了,被觀察的對象也是呈現三[實相],知者也是顯示三[實相],沒有哪一個是真正的我,不是我、不是我的。

最初我們會覺得身體是我,當我們修行越來越多就會發覺,觀察身體的心是我,身體已經從「我」,降成是「我的」了:這是我的手、我的胳膊,這是我的頭,但是那些沒有修行的人只會感覺到這個身體是我。一旦我們覺性越來越多,這個「我」就會變了,變成是「我的」,再不停地去觀察會發現也不是我的,是世間的,是從世間借過來用的。

不停地去學習相對的事物,直到最後看到所有一切都是生了就滅,所有的一切我們都無法掌控,心看到這裡就會放下那些相對的事物,就會逆流而上來尋找一心,就會碰到「一」的事物。「一」的事物有好幾個級別。當我們的心變成「知者」,這個知者依然還是反覆無常的,一會兒變成知者、一會兒變成迷失者,會不停變來變去,無法成為我們的靠山,但是有一天越來越明白了實相,心放下了身體,「知者」就會獨立凸顯,例如,麥琪媽媽或者阿姜宋猜尊者的心,一整天都是獨立凸顯的,根本不需要做什麼。

大家現在的心,一會兒跑到眼根、一會兒跑到耳根、一會兒跑到鼻、舌、身、心,一會兒變成觀者、一會兒變成聽者、一會兒變成想者、演繹造作者,不停地變來變去的一團糟。但是一旦修行智慧越來越圓滿了,看到身的實相後,心不再執著身體,知者就會獨立凸顯且不需要呵護。

禪定已經來到圓滿的程度,但是這還不是「一心」,依然不是佛性,知者的心依然還沒有來到佛性的狀態。什麼時候我們的覺性智慧圓滿了,看到知者的心本身也是無常的,知者的心本身也是被逼迫著,知者的心本身也是無法掌控的,一旦看到知者的心的實相,心就會放下知者的心,這時候就會生起「知元素」,知元素就會現身,這個就是「佛性」,佛性就會呈現。一旦我們放下了名法跟色法,只有我們能夠徹見了名法跟色法的三[實相],已經沒有疑問了。

觀心或觀身證到三果

三果聖者(不還果、阿那含),已經清楚的照見到身體的三[實相]——是無常的、是被逼迫著的、不是我的。一旦心放下了身體就抵達知者的心,一旦證到三果聖者之後,知者的心就會一直獨立凸顯,而且不用任何呵護。

大家一不小心,知者的心就會消失,變成迷失的心,會變成去看、去聽的心、去聞、去觸、去嚐的心、去想的心。如果這樣,就先去觀察:心迷失去看知道、去聽也知道、去想也知道——心為什麼會去看、去聽、去想?因為心有「想要」,想要去看色,心就會跑去看色。想要聽聲音就會跑去聽聲音。想要去知道內容就會去想,比如我們聽法後想要知道內容就會跑去想。有望驅動,心就會跑去工作,每一次心有望生起,苦就會生起,望生起的瞬間痛苦就生起了。一旦這麼照見就會知道:色、聲、香、味、觸、法無論多麼殊勝、多麼好,只是想要看色已經苦了,因此「色」沒有任何意義,只是想看到色已經苦了,只是想聽到聲音已經苦了,只是想聞到味道已經苦了,因此我們不用去看色是好還是不好,聲音是好還是不好,我們的心想得到色聲香味觸,它已經苦了起來。

對於那些觀心的人,直接觀心看到心想要、想執著就會苦,心就不會對色聲香味觸有任何的想要跟望,心就會放下身體,證到三果聖者(不還果、阿那含),這是屬於觀心證到三果聖者的一個技巧。如果透過觀身證到三果聖者,會看到身體本身是苦,身體是無常、苦、無我的,去觀身,但心是觀者,觀來觀去最後智慧圓滿了:這個身體是純粹的苦,心就不會想要、得到、想好,對身體就不會有任何的需要了,再也不會執著於身體。有望才會有執取,才會有抓取。如果我們觀身,看到身體是一堆苦,根本不值得去想要、不值得去執取,心沒有了對身體的執著跟抓取,這個是透過觀身證到[三果]的過程。

透過觀心證到三果聖者就會看到有想要就會有苦,想看到色已經苦了,想聽到聲音已經苦了,因此一旦「想要」沒有了,「想要」滅掉了,執著也不存在了,就會來到同樣的一點。

佛性、知元素和涅槃

不論是透過觀身還是觀心,證到三果聖者的時候就不再執著身體,心就只會一味回到單一的心。修行就一直在心裡面,看到心不停地生滅、不停地盤旋變化,到了某一點之後就會知道實相:心本身不是什麼值得抓取的事物,就會放下心。我們放下的心就是知者的心,不是迷失的心,放下知者的心之後,就會有佛性的呈現,或者稱之為法元素呈現出來,其實就是純淨無染的知元素,純淨無染的知元素不老不病不死。老病死的事物是五蘊,是名法、色法。但是純淨無染的知元素就像地大一樣,我們死後,地大依然存在、水大依然存在、火大依然存在,知元素也是同樣的。一旦離散了,知元素會擴散到整個宇宙,清除[知者時]就滲透到宇宙的每一個地方。知者是有範圍,有來有去的,但是知元素沒有顆、沒有粒,沒有範圍,沒有地方安住,無來亦無去。

大家慢慢地修行去抵達佛性的境界。想來到佛的境界,一定要看到身的實相、心的實相。想看到身心的實相,一定要看到身體是被觀察的對象,感覺、念頭、演繹也是被觀察的對象,而心是觀者、知者。不停地去觀察。知道身的實相就會放下身體;知道心的實相就會放下心。一旦能夠放下心、放下知者,就會碰到知元素。涅槃就在眼前,從來沒有消失,但是大家的心沒有品質可以看到,因為大家的心只有煩惱、望,一直迷失在念頭、演繹、造作裡,所以沒有看見超越念頭、演繹、造作,超越動盪不安、超越望的涅槃。因為涅槃是超越了望,稱之為無。因為涅槃是超越了造作、動盪不安,稱之為無為。因為涅槃已經超越了名色,放下了名色,稱之為解脫,其實都是同樣的一個境界,是心放下了就可以看到的。

看見了會非常快樂,那個快樂是無窮無盡的快樂。[至於身體,無論是哪一種],都會看到身體老、身體病、身體死,而佛性的狀態從來沒有老、病、死過。跟所愛的人或事物分離,碰到不喜歡的事物、不喜歡的對象,原先我們會動盪動搖,從現在開始會覺得這很正常。所愛、所喜歡的事物,像風一樣吹過來,也吹過去。每一次風吹過來、吹過去感覺到嗎?痛苦快樂都是來了就走,就像一陣風吹過來、吹過去一樣,那個心就擺脫了滿意跟不滿意。

慢慢去訓練。最開始先要覺知自己,持五戒,不停地覺知自己,別散亂,別打壓身、別強迫讓心一動不動。若喜歡強迫心,打壓一會兒就迷失了,一旦迷失,害怕它迷失又開始緊盯,將一直這麼一再犯錯。要提升自己,沒有走神,沒有緊盯,我們就可以覺知自己,得到知者。得到了知者,就可以看到呼吸的身體,是被觀察的對象,看到身體不是我。苦樂生起了,有知者存在,就會看到苦樂也是被觀察的對象,不是我。貪嗔痴生起了,心作為觀者,看到貪嗔痴不是我。知者的心本身也是生滅的,知者的心也不是我,我不存在,如此就可以證到初果聖者。慢慢去訓練就會看到身的實相,放下身體,證到三果聖者;看到知者的心的實相,放下知者的心,工作就結束了,抵達真正的佛性。這並不是玩具好玩的事,也不是很鬱悶、修得很苦的事,是以輕鬆自在的心去了解自己、認識自己,而不是一直在沉迷。別迷失,別苦悶,打壓自己就會苦悶的。

今天隆波所教的法,這一塊的份量是很重的。大家的心可以安住,這一塊的份量很重,現在的心是非常好的心,是有力量的心,但是這力量是從隆波這邊獲得的。大家一回頭,這一塊就會消失了,驗證一下——大家回頭去聽出家師父們念經,不用頂禮,自己要訓練,這樣的[現象]不要呵護它,有也知道,消失了也知道。

(完結)


編者序

本文是從隆波帕默的開示錄音帶中,選出九講,整理成文並標出標題,提供給初學者參考。整理者特別感謝以往默默付出心力將隆波的開示錄音並傳譯的諸法友們。

隆波帕默本身具有豐富的止觀經驗,對今日念頭紛紜的眾生,特別以觀心法門來引導,開示出重要的修行原則,給學習者在生活中培養覺性,生起知者之心,進而如實觀照身心的實相,走向滅苦。這一內觀禪法值得推廣。

為了便於初學者容易理解,此處將「境界」,校成「現象」(指身心現象,名法和色法)。「法印」,校成「實相」(指無常、苦、無我)。區分「定」和「禪定」二詞:定,泛指各種定,包含近行定、剎那定、安止定。禪定,特指安止定,有四禪八定。

另外,傳統上,「奢摩他」和「毗婆舍那」翻譯成「止」和「觀」,近期有將奢摩他翻成「止禪」或「寂止」,毗婆舍那翻成「觀禪」或

「內觀」。翻成「內觀」是強調要往內觀照自己的身和心,而且要洞見身心內在的實相是無常、苦、無我,不是只看到外面的表象。

整理中若有錯誤之處,敬請各界指教,將隨時改正;若有不清之處,請回到隆波原先泰文的開示為準。

願正法久住!

大溪內觀教育禪林
內觀教育基金會
2021.06.06


完整開示音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