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法談|讓我們得不到法的是煩惱|隆波帕默尊者

隆波帕默尊者

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2018年10月21日

泰國解脫園寺

同聲翻譯|阿紫

整理|大溪內觀教育禪林



掌握修行的原則

要牢牢抓住修行的原則,修行就不難了。有些人修行好幾十年都沒什麼結果,因為原則掌握得不對。最初我們一定要持五戒,這是基礎,然後逐步的提升心。戒是讓我們的身、讓我們的口能夠做好,接下來就是提升心。提升心的工作有兩種,一種是奢摩他的修行,一種是毗婆奢那的修行。

奢摩他的修行是學習心,獲得正確的定,成為心學。正確的定,是生起智慧的近因。如果我們沒有正確的定,智慧是沒有辦法生起的。有些人教導說,定可以讓智慧生起,這個太含糊了,因為定有好幾種。定可以和不善心同步生起,定也可以和善心同步生起,並不是每種定都可以讓智慧生起。和不善心一起生起的定,這是不帶有覺性的、沒有覺性的,比如打坐時忘了自己,或者是打坐時心跑到外面,看到鬼、看到天神、看到過去、看到未來,[這種定]沒有實質的意義,因為沒有辦法導向離苦。

好的定是正定,也有兩個部分[寧靜型的定和安住型的定]。

寧靜型的定

第一個部分[寧靜型的定]是提升心的力量,讓心非常有力量,讓心清醒過來,可以讓心獲得休息,讓心寧靜,但是這種定沒有辦法讓心開發智慧。當我們讓心開發智慧,非常累時,就可以修習這種寧靜型、休息型的定。

休息型的定稱為止禪,就是帶領心和單一的所緣在一起,可以讓心持續的有快樂。帶領心和單一的所緣快樂地在一起,這是修習寧靜型的定的原則。

大多數的邪定,隆波不用教了,因為我們大多數修行人,修的都6是邪定,已經修了,不用再教了;[邪定是]打坐之後就昏昏沈沈或者非常鬱悶,打坐之後忘記自己,忘了身、忘了心,這是不行的。一定要有覺性,帶領心去和單一的所緣在一起,持續帶領心和能夠讓心快樂的所緣在一起。

所以我們要觀察,自己和怎麼樣的所緣在一起後,我們會有快樂,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所緣,比如,隆波小時剛開始修行的時候,唸誦「佛陀、佛陀」沒有快樂;但是只觀呼吸就會有快樂。每個人是不一樣的。隆波打坐唸「佛陀、佛陀」時,這個心非常的煩,因為要用心去想就覺得很煩;但是只觀呼吸心就非常的喜歡。所以一定要能區分[去選擇適合自己的所緣]。

觀呼吸修行寧靜型的定時,心和呼吸在一起,呼吸就是心的所緣,心寧靜之後,更加細膩之後,呼吸就會慢慢的由深而淺,開始時這個呼吸是從下面、胸腔慢慢往上起來、起來,最後停到鼻子這邊,出現「遍作相」,然後就變成了光,呼吸變成了光,這個稱之為「取相」,這個光在鼻尖這裡;一旦嫻熟之後,可以把這個光變大、變小:把光變很大、很明亮,或者把光變非常非常小,但亮度是最高的,非常非常亮,亮到爆的,可以玩的,這個稱之為「似相」。

一旦心可以玩這個似相,就已經達到近行定了。不像有些人打坐就昏昏沈沈,說自己到近行定了,這是大便一樣的定,不是近行定,這像大便一樣的定是沒有覺性的。近行定是包含有覺性的,心和這個光在一起打成一遍,但是有尋有伺。先是抓住光,這個稱之為「尋」,跟這個光打成一遍,再審思這個光,稱之為「伺」,但是沒有強迫的,心與光變成一,對其他不感興趣,只抓住光而已,然後就會進入到初禪。接下來就會覺得心抓住光是心的負擔,心就會放下光,心就從光當中退出來,心放下光,就從尋和伺當中跳出來了(進入二禪)。然後心回來找心,心自己就歸位了,「知者的心」就呈現出來了。那心是一,心成為「知者」,這是在二禪的時候出現的,已經從有尋有伺出來了,因為有尋有伺這個階段是沒有「知者」的。

得到知者之後,接下來禪定就可以一層一層往上走:看到「喜」呈現,慢慢去看、慢慢去看,這個喜也是被覺知的對象,心就把喜扔掉了,然後心就進入到「樂」(三禪),看到樂本身也是被心覺知的對象,然後心也放下這樂,接下來心就進入到「捨」、進入到四禪,身體就會消失,進一步心就會進入到無色界定。心不會再去抓取光了。禪定就一層一層的深入,放下色去抓取這個「空」,有些人喜歡這個7空,這個不是大般涅槃的空,這個只是無色界定而已,可以向一二三四個無色界定走上去。

以上只是說給大家聽聽而已,看大家的臉,這個很困難、太散亂了,修起來很難,但有些人還喜歡這樣練。你喜歡練你可以去練。昨天有一個人作禪修報告,他可以進入到無色界。

如果我們不走這條路,我們可以用某些奢摩他,沒有禪相的,不用去找光明、禪相,比如,修「慈心禪」,心同樣可以進入到色無色界定,慈心禪往上可以到達四禪,同樣身體消失,這是發展慈心,沒有遍作相,沒有禪相,這些禪相是不必要的。概括起來講,修習禪定是比較難的。

我們能夠做什麼就去做什麼,我們要觀察自己,要選擇怎樣的禪法修了會有快樂。但是這個所緣,一定要不會誘發我們的煩惱。如果罵人之後會有快樂,就去罵人,想讓自己生起好的定,這是做不到的,因為罵人的那一刻,是沒有覺性的,心是不善心,所以得到的就是邪定,這是不可以的。一定要有覺性,所緣是要讓心可以生起善法的,不是讓心生起不善法。比如我們憶念佛陀,心就會有快樂,那就帶領心去慢慢的,不斷的去憶念佛陀,這稱之為「佛隨念」,去想念佛陀所做的種種善事、善行,佛陀是非常純淨、具有圓滿的智慧、圓滿的慈悲,他是自己證悟的,他是純淨無染的,是阿羅漢,他的慈悲是無窮無盡的,他把法教給我們。

事實上,法並不難,但是因為我們的心被煩惱包裹著,所以法進不來。

法和煩惱

如果我們修行的時候,我們的心沒有煩惱出現,法就可以進入到心。法是非常自然平常的事情,不是什麼特殊的。事實上,生就是苦、無常、無我的,誰可以去遮蔽這個真相呢?這個已經是真相了。誰可以遮蔽世上所有的苦受、樂受和不苦不樂受,是苦、無常和無我的,誰可以遮蔽這樣的真相呢?這個快樂可以去命令它嗎?可以命令它沒有痛苦嗎?真相本身就在我們面前呈現,但是我們的煩惱一直遮蔽我們的心,讓我們看不到真相。我們的身體一定會老病死,如果心可以接受真相,法就會迅速地進入到我們的心。有些人的根器非常利,心很快接受真相,那是因為不斷的積累智慧,所以根器非常的利,只8要聽一點點,就證悟道果了。但是我們呢?我們的根器不夠利,但是我們的身和口非常的利,就是喜歡想,然後喜歡和別人辯論,喜歡在社會上超過別人。如果我們觀察自己,不要讓煩惱來控制自己的心,法就很容易進入到我們的心。

讓我們得不到法的,就是煩惱,而不是別人。不用去責怪別人,不要說我在修定,但是那個人在打擾我。有一個女人就跟隆波打小報告,因為她的老闆不允許她下午經行。兩點應該是工作的時間,兩點不是經行的時間。所以我們修行的時候,不要聽從煩惱的命令,如果被煩惱帶領,修行就會很難,比如我們想要寧靜,心就不會寧靜了,想要證悟道果,心就不會證悟了。

止禪的所緣舉例

我們去選擇一個讓心快樂的所緣(對象)在一起,然後用普通平常的快樂的心去覺知所緣,讓心有快樂的所緣,同時這個所緣不會引發煩惱。

  1. 比如念誦「佛陀、佛陀」,心去憶念佛陀(佛隨念),不會引發煩惱,但是我們憶念佛陀的心,不要被煩惱控制,比如念誦「佛陀、佛陀」的時候,心裡想著「要寧靜、要寧靜」,那就不會寧靜了。為什麼?因為有「我想要寧靜」的煩惱。如果我們念誦「佛陀、佛陀」,想到佛陀所有的美德和善心,想到佛陀有圓滿的慈悲,有圓滿的智慧,想到佛陀的所有這些善行,心有快樂,就會自動地寧靜下來,因為快樂是寧靜的近因。
  2. 當我們想到前任的泰王,心就會有快樂,我們讀過他以前的傳記和故事,想到之後,就會有快樂,這個稱之為「天隨念」。天隨念的「天神」,不一定是指沒有形相的,人也可以是天神,阿羅漢的外貌可以是人,他的心可以是天神。那些很好的人,心可以成為天神的。我們的心如果有五戒,有慚有愧,我們的心也是可以成為天神的,雖然我們在人界,但是我們的心可以成為天神,我們想到那些好的人,想到他們做的那些善事,他們願意犧牲自己來做善事,我們的心一想到這些,就會有快樂,這個稱之為「天隨念」,我們這樣去想的話,心就非常容易寧靜下來。
  3. 或者我們持戒持得很好,用心的去持戒,我們不傷害別人,不對別人說三道四,我們護持自己的戒,比如在這個結夏安居,我們沒9有說過別人的壞話,沒有對別人說三道四、指手劃腳,我們一想到這個,心就會快樂和寧靜,定就會生起,這稱之為「戒隨念」。
  4. 或者有時候非常的散亂,我們就去觀呼吸,覺知吸氣,覺知呼氣,心有快樂,稱之為「安般念」。
  5. 或者有些人,一定要看頭皮、指甲、毛髮等,就是看身體的三十二身分,讓心沒有跑到別的地方去,心一直和身體在一起,看身體的毛髮、骨頭等,讓心去思維身體,這個稱之為「身至念」,就是憶念三十二身分。
  6. 或者什麼都做不了,我們可以修習「死隨念」,憶念自己有一天會死的,稱之為死隨念。但是如果有些人非常的怕死,想到明天就要死了,怎麼辦?怎麼辦?這些人是修不了的。其他的人想到:我抓取這麼多幹嘛呢?我死的時候什麼都帶不走,我抓取那些錢、那些名聲,抓取那麼多幹嘛呢?總有一天會死,死的時候什麼都拿不走。如果是這樣教導自己,煩惱就會慢慢消減,心就會慢慢的寧靜下來,這個稱之為「死隨念」。

所以我們可以修習的禪法是非常非常多的,各自去選擇。有些人喜歡念誦「佛陀、佛陀」,就去念誦佛陀。有些人喜歡觀呼吸,就去觀呼吸。和佛陀在一起有快樂,就去和佛陀在一起,和呼吸在一起有快樂,就去和呼吸在一起。我們選擇佛陀作所緣,就帶領心去和「佛陀、佛陀」在一起,但是一定要用普通平常人的心,舒舒服服的心去修。

大家觀現在的心,有些人又開始打壓自己的心了,一本正經的,想著隆波要做什麼呢?接下來要做什麼呢?把心拎起來了!

現在笑了,笑的時候,心就打開了,因為心有快樂,就用這個快樂的心,試一下來觀呼吸。我們用快樂的心去覺知所緣,這個所緣可以讓心有快樂,快樂和快樂遇在一起,定就很容易生起了。

如果心是鬱悶的,是不會寧靜的。但是心有快樂時,卻把所緣扔掉了,心沈醉於快樂中,這就被貪心吃掉了。所以要讓心有快樂和所緣在一起,同時這個所緣不會誘發心的煩惱。

可以選擇念誦「佛陀、佛陀」,或者是觀呼吸;有些人喜歡經行,經行也可以。經行的時候,也是用快樂的心去經行,先有了快樂,之後去看這個身體在經行,一會兒就寧靜了。心寧靜的原則就在這裡,慢慢的去訓練。

精通於禪定或修習寧靜型的定

[禪修者]一定要做到四項,才可以稱之為禪定很厲害:一是精通於「進入禪定」,一是精通於「住在禪定」中,然後是精通於「在禪定中開發智慧」,這個是最難的了,接下來是精通於「退出禪定」。

所謂精通於禪定一定要具足這四自在。

有些人退出禪定,一下子就出來,然後就頭痛了,這稱為不精通於禪定。這是有技術的,心要慢慢退出來,不是一下子。一下子退出來就會頭痛。

但我們不用做到精通於禪定。我們只要選擇一個禪法,選擇一個所緣,然後心和它在一起,心有快樂,然後就去帶領心去覺知所緣,寧靜也可以、不寧靜也行。若越「想要寧靜」,快樂就沒有了,因為什麼時候想要什麼,苦就生起了,因為欲望是苦生起的原因,是苦因,越想寧靜就越不行。所以寧靜也行、不寧靜也行,隨它去吧,讓心和「佛陀、佛陀」在一起,或是跟呼吸在一起,打成一片。

但是如果都不喜歡這些所緣,那就用手部動作也可以,用隆波田的手部動作,做了之後心有快樂,或者觀腹部的升降有快樂,就可以用去修。奢摩他的修行是不限定所緣的,什麼樣的都可以,只是這所緣不要讓煩惱生起,一定要有快樂,這個是非常重要的,用快樂的心去覺知所緣,讓心有快樂的所緣,就會非常快的寧靜了。自己去選擇所緣。

大家是居士,生活非常的忙碌,而且非常的辛苦,大家可修寧靜型的定,心要有快樂。但是不要讓心卡在邪定,進入邪定後,就沒有辦法跟世間在一起了。

有些人修習禪定之後,沒辦法再去接觸世間,跟所緣接觸之後心就非常的不舒服,這是邪定。

有些人修習禪定,越修習,瞋心會越來越厲害,這就是邪定,瞋心的積累會越厲害,因為他們「想要寧靜」本身就是煩惱。

我們修行是為了供養佛陀,或者我們修行是為了按照祖師大德的教導去做,我們修行不是為了得到什麼,如果只是想得到快樂、得到寧靜、得到好,那是受貪心的驅使,是不行的,反而沒辦法真正的寧靜。

寧靜型的定的原則,就是這樣子。

安住型的定和寧靜型的定的比較

另一類型是更高的一種定,就是「安住型的定」,這個稱之為觀禪的定。

  1. [寧靜型的定]:心和單一的所緣在一起,這稱之為止禪,是寧靜於單一的所緣。
  2. 但是要開發智慧的定,是「安住型的定」。開發智慧的定,心是一,但是所緣可以是成千上萬的。心是一,是觀者,看到所緣變來變去,這些所緣在眼前來了就走,來了就走,但心不會跳進去(不跳到所緣上)。

如果是止禪,心是一、所緣是一,一和一在一起,就會得到寧靜,心是一、所緣是一,這個是止禪。(1)

但是觀禪是用於開發智慧,心是一,心是觀者,心的職責只是看而已,看到這些所緣,所緣有多少都可以,這些所緣從眼、耳、鼻、舌、身、心而來,從所有六根門來的所緣都可以,進來之後接觸到心,我們要有覺性的去覺知,心跑了之後,知道心跑了,心跑了就知道,心跑到所緣就知道。(2)

我們要訓練獲得觀禪的定,也是先選擇一個禪法,像我們之前用的禪法也可以,但是跟修習寧靜型的定的方法不一樣:

止禪的重點是在於所緣,讓心跟所緣在一起(1),但是安住型的定,重點在於心,心要安住,而不是所緣,我們要知道的是心,而不是所緣,所以是不一樣的。(2)

如果要心非常寧靜,只要持續地讓心和所緣在一起,則會寧靜。(1)

但是如果要心安住呢?關鍵是心:(2)

比如唸誦「佛陀、佛陀、佛陀」,然後這個心跑到別的地方去了,就要及時知道心跑到別的地方去了。我們要知道的不是「佛陀、佛陀」,我們要知道的是心跑去別的地方了。

或者覺知呼吸入、呼吸出,心是觀者,看到身體在呼吸。此時看身體呼吸,不是盯著呼吸,如果是盯著呼吸,就變成止禪了。只是覺知身體在呼吸,心是觀者(知者),覺知這個身體在呼吸、呼吸,一旦心跑到呼吸、抓住呼吸,要及時的知道心跑去抓住呼吸了,心就會回來,重新成為知者。繼續覺知呼吸、呼吸,身體在呼吸,心是觀者,呼吸、呼吸,接著心跑去想別的事情了,要知道心已經跑了。心跑去想別的事情要及時的知道。

所以安住型的定,重要的是去覺知心,不是去覺知所緣,是去覺知心,而那個所緣只是一個誘餌,誘餌作什麼用呢?心一跑開所緣,就及時的知道心已經跑了。

我們如果沒有安住型的定,一天到晚心會跑到很遠的地方,沒有辦法及時的知道。

有些人說:「今天我一整天都是迷失的。」這肯定是有的。

有些人說:「我一整天都沒有迷失。」這個不用騙人!

看!大家笑了,笑的時候,這個心已經跑了,看到麼!笑的時候,心已經跑掉了。

生起知者之心

安住型的定,是要去及時知道自己的心跑了:心跑了知道、心跑了知道。心跑到所緣,心跳進去了,心跑去想、跑去看,只要心跑了就知道。但是不要強迫心不跑。心跑了知道,心跑了知道,心自動就會安住起來,而不是刻意讓它安住,這樣我們就會得到「知者的心」。得到知者的心,有兩種方法:

  • 第一種方法是修習一種禪法,心跑了,知道心跑了;心跑了,知道心跑了,這是很簡單的方法,這是針對不會修習禪定的人。
  • 第二種方法要進入到二禪,進入到二禪之後獲得知者的心。進入到二禪後的知者的心力量會非常的強,因為這是從安止定生起的,最多可以長達七天,但是不會超過七天。

第一種方法,心跑了知道,心跑了知道,這樣的定只是一剎那,稱之為「剎那定」,但是不要小看它!跑了知道、跑了知道,不要小看這種定,因為大多數的阿羅漢用的都是剎那定,這些阿羅漢不是都會修習安止定,不會的,所以不要看不起剎那定,大家能夠做的就是剎那定。

第二種的安止定,大家一般是做不到的。

日常功課和發展智慧

接下來就是安排功課,每天一定要訓練定,先持五戒,用心的持戒,念經、禮佛一會兒,然後選擇一個禪法,修習之後,心會非常舒服。每天當我們的心沒有力量,非常的累,就帶領舒舒服服的心,去和舒舒服服的所緣在一起,讓心獲得休息,就會得到休息型的定。

每天當我們的心已經有力量了,就可以覺知自己了:唸誦「佛陀、佛陀」也可以,觀呼吸也可以,一旦心跑掉,心跑去抓「佛陀」,或者心跑到呼吸,要及時知道,或者心跑去想別的,要及時知道,只是知道心跑來跑去,然後就會得到安住型的定,也稱之為觀禪的定。

如果我們打坐之後具備心的安住,具備非常好的基礎了,接下去就是發展智慧。發展智慧的方法非常的簡單。如果我們心跑了,心跑了知道,心跑了知道,就從這點開始,繼續往上發展。發展智慧就從看見心跑、看見心跑,從這點開始的。心跑了知道,心跑了知道,最後這個定會自動生起,接下來智慧就會自動生起,就會看到知者的心也是無常的,迷失者的心也是無常的;知者的心是沒有辦法控制的,迷失者的心也是沒有辦法禁止的,心跑掉是沒有辦法禁止的,這個稱之為無我。心跑了知道,心跑了知道,有時候會看到心是無我的,有時候會看到心是無常的,這取決於每個人的根器,這個稱之為發展智慧。我們觀心,我們學習心學,學好之後,發展智慧就非常的容易。

隆補敦長老教導隆波,直接觀心,因為隆波從很小(七歲)開始就學習禪定,後時(三十歲)見到隆補敦長老,就請問說:「長老我想修行。」

然後長老閉上眼睛,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他睜開眼睛,教導說:「修行不難,難的是那些不修行的人,你已經讀了很多的書,接下來讀自己的心吧。」

沒有教別的,沒有教導去修習寧靜,沒有教導去修別的定,直接說你去讀心吧。

這種修行是直驅入心的,所以隆波就觀這個心,心跑了知道,心跑了知道,心迷失了知道、心迷失了知道。隆波採用的就是這個方法,所花的時間不長,智慧就生起了,看到心是無常的、心不是我。從這點,繼續往上發展。

隆波是一步一步往上走,得到好的定後,心成為知者、觀者,之後就去看心在工作。如果看心工作看不了,就來觀身:看到身體坐著,心是觀著,看到這個身體在不斷地工作,看到這個身體被苦充滿著,身體非常的苦。如果有覺性可以覺知身的話,就看到身體是被苦充斥著,看到身體是一堆物質元素,不是「我」,不是眾生,看到身體的無我。

觀心或觀身

我們觀心,比較容易看到的是無我和無常。

如果觀身的話,比較容易看到的是無我和苦。觀身要看到無常是非常的難,因為身體的壽命,色的壽命,要比名法長,色的變化是非常長的,不像心一直變化得非常非常快,所以要從無常的角度去觀色比較難。但是如果從苦的角度就很容易:這個吸氣是苦、呼氣是苦,我們吸氣試試看,苦嗎?苦嗎?看起來並不難,難嗎?去看吸氣是苦,呼氣是苦,難嗎?困難的是我們對這個沒有興趣,佛陀教導要去知苦:為什麼我們身體一直要動呢?因為苦,為什麼我們要抓癢呢?因為苦,為什麼我們要動來動去呢?因為苦,為什麼我們要吃飯呢?因為苦,為什麼要去上廁所呢?因為苦。如果有覺性的去覺知這個身的話,就會看到這個身體始終被苦逼迫著,它只是一堆物質元素,它是無我。

但是這個心不斷的變化,一會兒跑去想,一會兒跑去看,一會兒想得好,一會兒想得壞,一會兒痛苦,一會兒快樂,這個多種多樣,花色非常的多,所以這個心是一直在變化的(它是無常和無我)。這個稱之為開發智慧。

結語

所以大家去做吧,但是一定要有正確的定,然後才可以看到這個心在呈現法,看到身體在呈現法。身體呈現法,就是看到身體是苦,身體不是我。心呈現的法,就是心是無常的,心不是我,沒有辦法控制。心一定要先成為觀者,慢慢的看、慢慢的看。累了之後,就帶領心去修習寧靜型的定,帶領心和一個有快樂的所緣在一起,有力量之後,接下去使心安住:心跑了知道、心跑了知道,接下去繼續發展智慧,去看身工作、去看心工作,看到它們的三種實相。

(完結)


編者序

本文是從隆波帕默的開示錄音帶中,選出五講,整理成文並標出標題,提供給初學者參考。整理者特別感謝以往默默付出心力將隆波的開示錄音並傳譯的諸法友們(例如,靜慮林ShiNeLingMonastery的菩薩眾)。

隆波帕默本身具有豐富的止觀經驗,對今日念頭紛紜的眾生,特別以觀心法門來引導,開示出重要的修行原則,給學習者在生活中培養覺性,生起知者之心,進而如實觀照身心的實相,走向滅苦。這一內觀禪法值得推廣。

為了便於初學者容易理解,此處將「境界」,校成「現象」(指身心現象,名法和色法)。「法印」,校成「實相」(指無常、苦、無我)。區分「定」和「禪定」二詞:定,泛指各種定,包含近行定、剎那定、安止定。禪定,特指安止定,有四禪八定。

另外,傳統上,「奢摩他」和「毗婆舍那」翻譯成「止」和「觀」,近期有將奢摩他翻成「止禪」或「寂止」,毗婆舍那翻成「觀禪」或「內觀」。翻成「內觀」是強調要往內觀照自己的身和心,而且要洞見身心內在的實相是無常、苦、無我,不是只看到外面的表象。

整理中若有錯誤之處,敬請各界指教,將隨時改正;若有不清之處,請回到隆波原先泰文的開示為準。

願正法久住!

大溪內觀教育禪林
內觀教育基金會
2020.08.20


完整開示音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