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法談|攝護六根、三妙行、四念處、七覺支——隆波帕默尊者

隆波帕默尊者

2021年7月10日|泰國解脫園寺

編譯|禪窗



寺院僅僅才開放了一周,兩天後就又要關閉了。不過我們已經有言在先,如果政府調整了防疫措施,那麼寺院也會跟著調整,不可以我行我素地不配合。

抗擊疫情跟打仗沒有什麼差別,打仗必須齊心協力、萬眾一心。當年泰國大城府王朝的潰敗,就是由於人心渙散,部分人想要進攻,部分人想要逃跑,一盤散沙。如今也是一樣,病毒現在已經攻陷了我們的首都,我們必須收復失地,所以就應該共同幫忙。

隆波必須取消在禪堂聽法的原因是,那些組織、預約、檢查大家進禪堂的大部分法工都是住在曼谷,春武里府的疫情等級沒有曼谷嚴重,現在來春武里不方便了,因為疾病控制中心要求必須小心那些來自深紅區域的人。如果你們從曼谷過來,這邊就得加倍小心,所以乾脆就別來了,否則會給春武里府的公務員增加負擔。

事實上,法就在我們自己這裡,我們應該從自身來學習法。現代人的學法優勢強於隆波那一輩人。在隆波學法的時代,沒有網絡,而且探訪高僧大德也很困難,路途遙遠,有時即便去到了那裡,也參訪不到師父,因為他去外地辦事了。有時候高僧大德雖然在寺廟裡,但是正好在生病,所以也見不到。

現在就容易多了,只要上網就行了,甚至還有直播。隆波那時候不得不常常自我提醒說,法不在高僧大德那裡,法在自身這裡,就在這付身心之內。因此,就從自己的身、自己的心來學習法吧。

隆波很久才有一次面見高僧大德或是報告禪修進度的機會。雖然隆波參學過幾十位高僧大德,但是聽隆波彙報過禪修進度的師父,加起來只有六位而已,並且總共只做過大概七次禪修報告,不多的。

彙報禪修進度時,隆波大多只是向高僧大德報告說:「您是這樣教導的,我自己照著練習,有了這樣的結果,這是對還是錯呢?」隆波自己心裡覺得是修對了,因為透過自我觀察,發現自己的煩惱減少了,所以詢問高僧大德,自己是否修對了?如果修對了,怎樣才能繼續進步?如果修錯了,就請求師父慈悲地指出自己錯在了哪裡。

即使堅信自己修對了,隆波也會先問問有沒有修錯。在向高僧大德請益時,隆波基本就是問這些;稍有新意的提問總共只有七次。比如,修行時,心一直在睡覺,身體睡著、心也睡著,無論如何都醒不過來。打坐也睡著,經行也睡著。當向隆布信長老請教說:「我的修行不知道是怎麼了,自己實在沒轍了,無法處理,只要一練習就會睡著。」長老卻回答說:「不要懷疑了,知者,懷疑什麼呢?繼續修吧,在這個雨安居期內,你就會獲得寶貝。」長老說,別疑慮了,於是隆波就真的不再疑慮。想睡,那就隨它去吧。

不過,以前不像大家現在有這麼多的機會向高僧大德請益,以前隆波都是忍耐著練習好幾個月,才能遇到高僧大德一次。因此,平時隆波只是依靠如理作意來自我觀察自己的練習情況,不善法有減弱嗎?善法有所增長嗎?審視這部分即可,不用弄得太複雜。不需要考慮「我能入定嗎?」這類問題,不重要。只要觀察自己的善法是否增長?不善法有否減少?

大家去訓練,要保持覺性。

在隆波的個人修行中,非常重視……持戒,這是不可或缺的。每天固定形式的練習屬於常態。隆波極重視「根律儀」——攝護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根律儀」是極重要的。

那時候,隆波非常害怕心跑掉之後生起煩惱,於是謹慎地守護自己的心,然後發現心可以跑到六個根門: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一旦心跑去接觸到所緣,就會生起苦、樂、善、不善——最後生起滿意、不滿意。有時是對色、聲、香、味、觸生起了滿意或不滿意,有時是對心理現象生起了滿意或不滿意:對這個所緣滿意,對那個所緣不滿意,不斷地觀察與體會。

眼、耳、鼻、舌、身、意接觸所緣後,心會時而苦時而樂,時而善時而貪瞋痴……有時候滿意,有時候不滿意,這樣不斷地訓練自己,直到能夠自動自發地觀察到心跑了,而不是禁止它跑。

正如隆布敦長老所說的:「心的自然特性就是必然會往外送」;有眼睛能夠看見畫面,心就必然會去看……因為心生起在眼根時,才能看得到,心生起在耳根時,才能聽到,統統都是「心往外送」。

可是我們仰仗著「根律儀」——當眼睛看到色法時,心感到滿意或不滿意了,我們就可以及時覺知到;心生起了善與不善、苦與樂、滿意或是不滿意時,我們也可以不斷地及時覺知到。

起初,我們看不出來滿不滿意,那就去觀察此刻的心樂、心苦,不樂不苦。不斷地觀察下去,讓眼、耳、鼻、舌、身、意自然地接觸所緣,不需要強迫心去靜止,要讓心自然的運作,那樣一來,心便會時而造作樂、時而造作苦;時而造作善、時而造作不善。

起初我們只是看到這些而已,等到覺察越來越嫻熟了,就會看到心接觸所緣以後,不僅只有苦、樂,善與不善,還會順帶著生起「滿意或不滿意」。接觸到滿意的畫面時,心會快樂,往往生起貪。而後心緊隨而生滿意,滿意於這樣的色、聲、香、味、觸——它會歸結到心的滿意或不滿意。

起初覺察不到滿意或不滿意,只能看到心苦、心樂、心不苦不樂,或是心貪、心不貪,心瞋、心不瞋;心迷、心不迷,心散亂、心昏沈、萎靡不振……觀察這些嫻熟以後,就會接著發現,當快樂生起時,貪往往滲透進來,心覺得滿意、喜歡,生起滿足感;看到不滿意、不中意的色法,瞋會滲透進來,沒有快樂,瞋趁虛而入,覺得不滿意、不喜歡,想讓它趕快消失。

仰賴於根律儀:眼、耳、鼻、舌、身、意,要接觸所緣就去接觸吧,可是我們有覺性不斷地觀察自己的心。

隆波就是這樣訓練的:從持五戒開始,每天進行固定形式的練習,讓心有力量。在現實生活中,隆波訓練根律儀,不逃避接觸所緣。我們可以接觸所緣,只不過接觸之後要能讀出自己的心——這就是「根律儀」。如果我們多去修習與提升自己,緊隨而至的就是三妙行。

事實上,三妙行就是十善業。從哪裡開始?從意妙行開始。經典習慣寫成——身妙行、語妙行、意妙行。

隆波修習根律儀會看到,自己以覺性守護心,先有意妙行。意妙行有三個組成部分:心不伴隨著貪、瞋、痴。如果有覺性,心有貪生起,我們及時知道並且對其中立,不憎惡它;如果憎惡它,就立刻變成瞋,我們只是及時識破。我們如果及時知道心,已生的不善就會滅去,未生的不善就不會生起。那一刻,善已經生起,因此,我們通過覺性守護心,眼、耳、鼻、舌、身、意接觸所緣,有覺性去守護心,心滿意或不滿意,及時知道;生起善或不善,及時知道,煩惱就無法掌控心。

我們的「意」就成為意妙行,即品行端正的心。品行端正的心,即心沒有處在貪、瞋、痴的掌控下。獲得這樣的心,是源於訓練根律儀直至嫻熟。一旦心沒有處在貪瞋痴的掌控下,語言自然端正:不說謊、不兩舌、不說粗話、不說綺語。人之所以說謊、兩舌、說粗話、說綺語,是因為煩惱控制了心,沒有意妙行——心意不端才會口出惡語。

大家以為不重要,事實上極為重要:放任自己口出惡語,比如冷嘲熱諷,說讓他人起爭執的話,說刺激別人煩惱的話,一點都不好,不善(業)必定會有果報。去寫、去說、去發表讓他人未生的煩惱生起、讓他人已生的煩惱更加炙盛的內容,都屬於惡口的範疇。有時是通過其他標誌來說的,比如用大拇指,用心臟的形狀、這樣那樣的表情包,同樣是語言,只不過是通過符號來表達。我們所說的語言同樣是一種約定俗成的符號:如此發音是這樣的意思,屬於大家都明白的共識。文字書寫也同樣是一種語言——用以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果導致他人生起了煩惱,就肯定有惡業,自己的心也一定會蒙上陰影。

如果我們做了很多導致他人生起不善的事情,或者舉國上下不善心泛濫,就一定會對我們有影響:修行困難,心散亂,心動蕩,不寧靜……全有影響的。如果我們有根律儀,假設打開網絡剛好聽到,總理說話時以「吶咋」收尾(泰語「吶咋」屬於女性用語,而泰國總理是男性),我們滿意,及時知道;或者聽到以後不滿意,及時知道。沒必要再去四處分享自己的感受,要讀得懂自己的心,不要淪為煩惱的奴隸。否則心生不滿,就不斷地寫罵人的話,刺激他人跟著起瞋心,我們的瞋就會更加強烈,而且我慢、自以為了不起、老子有眾多追捧者……隨之而來的全是不善,自己的心會受損壞掉,不可等閒視之。即便要發帖子或在網絡發表自己的感受,一定要小心。

如果我們以覺性守護心,有根律儀,也就是以覺性在守護心,不善控制不了心,我們就有了意妙行,心沒有被貪、瞋、痴所控制。我們就擁有語妙行——不說或不寫謊話、不說令人起爭執的內容、不說綺語,不說粗話,慢慢體會:現如今網上充斥著粗話、綺語、兩舌、假新聞,如果整天深陷於網絡的妄語、綺語中,心是不可能好的。因此離遠一點,不要太關注它。關注自己的煩惱,要好過關心別人去做了什麼,好好觀察自己,否則,我們的心找不到寧靜與快樂,無法獲得進一步提升的。

我們有意妙行、語妙行,就會有身妙行,我們的所作所為會正直良善,不會通過身體造惡。比如,不傷害他人或其他眾生、不偷盜、不邪淫,屬於身妙行,身妙行即擁有了第一、二、三條戒;語妙行是擁有了第四條戒,意妙行屬於心的板塊——心無貪、無瞋、無痴。於是我們具備了十條善法——十善業道。如果善法俱全,就不用擔心不進步,但如果善法不斷縮水,是不會進步的。

不管稱「十善業道」或「三妙行」,其實一回事,它仰賴於「根律儀」。一旦具備身、語、意妙行,佛陀開示:如果多多修習、提升三妙行,會讓四念處的修行進步、圓滿。因此,如果想要圓滿四念處的修行,整天上網,帶著心一直跌宕起伏,處於諸多不善之中,就別提圓滿念處了,連持戒都有難度。

我們不要覺得這是小事,沒事沒事,並不觸犯法律,不觸犯法律的事卻可能破戒;不破戒的事有可能不如法。如果我們修行是想取得道、果、涅槃,想見法,就一定要小心不破戒、不要違背法。不破戒就是持戒:具有「身妙行」「語妙行」,不要違背法就一定要有「意妙行」:心沒有被貪、瞋、痴籠罩。如此,念處的修行就會圓滿,是佛陀說的,而不是隆波自說自話。

佛陀說:如果多去修習根律儀,就會讓三妙行圓滿,如果多去修習三妙行,就會讓四念處圓滿。因此,戒律一定要持守,守護自己的心,然後再修習四念處。

修習四念處,一定要先能夠訓練去分離蘊,慢慢地訓練,比如訓練觀身,我們會看到身體在動,心是觀者,心和身是分開的;看到感受的生、住、滅,心是觀者,心和受是分開的。感受會出現在兩個領域:身體的感受與心的感受。或是行蘊,比如貪、瞋、痴生起了,我們就會看到貪、瞋、痴不是心,心是另一部分,是能覺知到貪、瞋、痴的「能知」。

當我們可以分離蘊時,不斷地分離它們,接下來就會看到每一蘊將會彼此分離,我們看到色就是色,身體的苦受樂受或心裡的苦樂捨受是另一部分,想蘊——記憶、界定,也是一個部分;而行蘊——造作好、造作壞,也是另一個部分。感知到眼、耳、鼻、舌、身、意根所緣的心,又是另一個部分。並且,我們還會遇到另一個奇怪的心,比如心生起在眼、耳、鼻、舌、身,或是在意根迷失於去想時,還有另一種高級別的心——知者的心(能知的心)。

我們看到有迷失者、思考者、演繹者、造作者、看者、聽者、聞氣味者、嘗味道者、接觸身者的心,不過這些都與能知的心是不同的。

一旦我們有了能知的心,就會看到心分成了不同的部分。看的心生了就滅,看的心不是能知的心;聽的心生了就滅,聽的心不是能知的心; 聞氣味、嘗味道、感知身體接觸的心又是另一個部分,每一個部分都是被覺知、觀察的對象,又都不是能知的心。

因此,心本身也是生滅的,一會兒變成看畫面的心,一會兒又變成能知的心,這是對修行人而言的。一會兒變成看畫面的心,一會兒又變成了知者的心;一會兒變成聽聲音的心,然後又變成知者的心。我們會不斷有知者的心交替出現。

一旦我們有覺性及時知道跑到了眼、耳、鼻、舌、身或是跑到意根去想的心,生起在眼、耳、鼻、舌、身、意的心都會滅去,然後生起知者的心來取代它們。因此,知者的心就像是穩固的陣地,一旦我們失去了穩固的陣地,心就會去到眼根;一旦失去了穩固的陣地,心就會去到耳根。但我們不用呵護知者,因為我們必然會看到色、聽到聲,聞到氣味,嘗到味道,接觸到什麼,這對我們來說是很自然的事情。

如果一味和知者的心在一起,那開車的話,肯定當場死亡,伴隨著痴暗、愚蠢、迷失而死。

心會在六個根門生滅,不用阻止它,但要及時知道它。一旦及時意識到心迷失去看了,迷失去看的心就會滅去,生起安住的心來代替,生起知者的心來代替;當心迷去聽,我們有覺性及時知道心迷去聽了;迷去聽的心就會滅去,就會生起知者的心來代替,我們將會看到心的生滅。

如果訓練尚未抵達心,就無法看到心的生滅,最多只能看到身體不是「我」,苦、樂、好、壞不是「我」,只能看到這個程度,但無法看到心不是「我」。如果無法看到心不是「我」,是無法體證道、果的。

因為要體證道、果,必須看到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要看到的一切,包括內六根和外六塵,它們統統不是「我」。最難觀的就是心,想要看到心不是我,一定要經過大量的訓練,看到一會兒知者的心生了就滅,變成了想者的心,想者的心生了就滅,變成了緊盯者的心,緊盯者的心生了就滅,又變成了知者的心。知者滅去,變成了看者的心,我們會看到心這樣交替生滅。

有一天我們會明白心本身是無常、苦、無我的。心要生起在眼根,指揮不了也阻止不了;心要生起在耳根,指揮不了也阻止不了;心要去意根工作,指揮不了也阻止不了;簡單試試看:是真的嗎?大家試試,一門心思地必須看著面前的某物,一心一意地看,目不轉睛地看著,別讓它消失,試試看,做得到嗎?看任何東西都可以,包括看自己的手指也行,要一直清晰地看到。做得到嗎?試試看。

我們會發現,強迫讓心一直感知畫面是做不到的,感知畫面的心只存在片刻,手指就模糊了,真正看手指已模糊不清了,只剩下對這個手指的記憶。生起的真正看畫面的心已經沒有了,只是一瞬間而已。因此,命令讓心一直看著畫面是做不到的,指揮讓心一直快樂也做不到,命令讓心一直不苦也做不到,命令讓心一直好也做不到,禁止它壞也做不到;命令它只能看畫面或不要看畫面,也做不到;指揮它只能聽聲音或不要聽到聲音,也做不到;比如,我們不想聽到的聲音,有時反而聽得一清二楚。像隆波曾碰到過某些老人,誰跟他說什麼,他都啊?啊?聽不到,但兒孫批評時卻聽得一清二楚。

心是無我的,無法被命令也無法被掌控。

如果我們這樣練習,就稱之為在不斷地修習四念處,擁有安住的心。不過在此之前,我們要先有三妙行:有戒,以及心沒有被貪、瞋、痴所控制,然後才能將念處修習好。

訓練讓心安住時,如果心被貪、瞋、痴拉跑了,心是無法安住的,僅此而已。當心沒有被貪、瞋、痴所籠罩時,它會自動安住。比如,心迷去想了,我們有覺性及時地知道,迷失於想的心就會滅去,煩惱滅掉了。一旦煩惱滅去,散亂也會滅去,於是心就自動自發地安住起來。一旦心的安住訓練得出神入化,心持續安住以後,就會看到色受想行識的生、住、滅,識蘊的生、住、滅,也就是看到了心在六根的生滅。

佛陀繼續開示道:如果大家多去訓練和提升根律儀,就會讓三妙行圓滿;如果多去持續地培育三妙行,就會讓四念處圓滿。如果四念處修習圓滿了,七覺支就會圓滿。七覺支是帶領我們契入道、果、涅槃的善法,屬於修習四念處所獲得的結果。

如果沒有修習四念處,七覺支是不會生起的。否則,覺性也是普通的覺性,而不是念覺支。七覺支是帶領我們契入道、果的法,所以稱之為「覺支」——也就是「覺悟的要素」。比如,僅僅精進用功並不算是抵達了精進覺支。精進覺支是唯有經過了嚴格修習四念處而提升上來的階段。「覺支」是已經圓熟的善法,它會引領我們趨向證悟。

當我們多去修習念處,接下來覺性就會提升至「念覺支」——不是為了有覺性而有覺性,也不是為了成為好人而有覺性,而是為了削減煩惱、提升善法、趨向道果而有覺性。我們的目標是道果,而不是為了當個好人、去到天堂或梵天而已。

修習念處以後,有覺性的覺知身、覺知心,觀身、觀心工作,這就是擇法覺支。我們覺知身、心不是為了變成好人,不是為了快樂、進步,而是為了看到真相。一旦看到真相,心就會鬆開執取,生起道、結出果。因此,修行四念處如果圓滿,就會趨向道、果、涅槃,而不是為了快樂地活在世間。

大多數修行人覺得說,修行之後,能夠苦少一些,苦短一些,這樣就滿足了。可是具足波羅密的人不會止步於此,因為只要還有煩惱,就依然還會有苦;只要還有苦,心就不能忍受,必須繼續戰鬥。

不斷地修習四念處,念覺支就會生起,「擇法覺支」也會生起,擇法覺支就是調研色法與名法,調研的目的是為了洞見其實相——三法印。而且越洞見、越明白,心會越強大,自然就會精勤地覺知和觀照,那時精進覺支將會生起。而後,我們對於能夠削減煩惱感到心滿意足,於是導向道、果、涅槃的喜覺支將會生起,同時,感到安寧祥和狀態的輕安覺支也會出現。

當身輕安、語輕安、意輕安生起時,禪定就會生起,心會和自己在一起,這屬於自動自發的禪定。而後捨覺支生起,對一切現象保持中立,不會對任何事物感到滿意或不滿意。這一切都有賴於多去修習和提升四念處(的階段),而後提升七覺支。一旦七覺支提升了,道與果必定會生起。

今天隆波給大家分享的一個系列的法,屬於始於根律儀的系列。如果根律儀落實到位了,三妙行就會生起,三妙行落實得好,四念處的修行就會圓滿起來。修行四念處如果圓滿,會讓七覺支圓滿起來。一旦七覺支圓滿了,道果會生起,涅槃就會顯現,這是一個系列。

佛陀教導的法有時是成套的,仔細去體會,成套的法僅限於實修的角度,並不是為了玩文字遊戲,去好好地體會。就連色、受、想、行、識這樣的編排,也是一個從粗糙到細膩的系列。

我們會看到粗糙的,什麼粗糙?色蘊是最粗糙的,一旦過了最粗糙的,就來到次粗糙的受蘊,而後逐漸細膩起來:想蘊、行蘊;最細膩的是識蘊——捕捉到心在六根門的生滅,非常細膩。

如果我們好好去體會,佛陀的法是成系列的。有時佛陀教導:因為看到實相,所以厭離,因為厭離,所以鬆開執取,因為鬆開執取,所以解脫,因為解脫,所以才會知道解脫了。

佛法是有次第、成系列的,是成套的,如果仔細體會,全是關乎因和果的。種這樣的因,就有這樣的果;種這樣的因,才有這樣的果。佛陀所有的法都具備這樣的屬性,而最細膩的因果就是緣起法——因為有「無明」存在,才會有「行」存在;因為有「行」存在,才會有「識」存在;因為有「識」存在,才有「名色」存在;因為有「名色」存在,才有「六入」存在;因為「六入」存在,才有「觸」存在。因為「觸」存在,才有「受」,因為有「受」,才有「愛」;因為有「愛」,才有「取」;因為有「取」,才有「有」。因為有「有」,才會有「生」,因為有「生」,才會有「苦」,這是一個系列。

因此,好好去體會,佛法屬於因和果的範疇,而且有時是連續的因果關係,一步一步、環環相扣,大家慢慢實踐就會明白。

隆波明白給大家分享的這些是通過攝護六根的根律儀入手的。攝護六根不是有眼不看,有耳不聽,有心不想,而是有眼睛就看,只是看之後產生了反應,生起樂、苦、好、壞,及時地知道。到了最後細膩的階段——喜歡、不喜歡就會生起。到了更細膩的階段,也要及時去知道。最終就會洞見心是無常、苦、無我的。因為根律儀其實就是對於在六根門生滅的心的攝護而已。

所以,隆布敦長老教導隆波觀心。一動手實踐,隆波就直接切入到根律儀。隆波曾經問過隆布敦長老:「長老,我參訪了各個寺廟,聽到了高僧大德們的教導……寺院的信眾成百上千,自己也是其中之一,我聽到高僧們教導說,念誦佛陀以後,思維身體,那我也要思維身體嗎?」

因為長老只讓隆波觀心而已。長老聽到以後,悲憫地看著隆波,也許覺得怎麼問這麼蠢的問題呢?但是長老沒有責罵,而只是悲憫地說:「他們觀身是為了看到心。」長老這樣說道,他們觀身是為了看到心,你都已經進到心了,還管身體幹什麼?身體是要丟棄的東西。」

長老說身體屬於丟棄之物。因此,隆波的修行並沒有從念佛審思身體來入手。那麼隆波曾經修過嗎?也修過,但是不喜歡。隆波屬於念頭特別多的人,屬於知見型的,喜歡思考。自小就喜歡打坐,不過其它什麼都不會。打坐後聽到了審思身體的教導,就試試看,觀身後,覺得淡而無味,不過不屬於沒有了「滿意與不滿意」的平淡,而是覺得沒意思,感覺太局限了。

一旦隆布敦長老教導觀心,就像魚兒進入了河流,終於可以盡興暢遊,感到非常享受、得心應手,心滿意足。

每個人是不一樣的,沒有所謂的哪條路比哪條路更好,但隆布敦長老讓隆波直接去觀心。

事實上,隆波是「知見型」的人,不過當時並不知道自己是「知見型」的,屬於那種一定要刨根問底,想得極多的人,不會輕信什麼,也屬於「慧行者的類型」,不是「信行者的類型」——誰說什麼全都信。隆波以前什麼都不信,誰說什麼好,不信的。隆波的心的基本底色就是這樣,不輕信任何事物。每當看到有的人這也信、那也信,誰說什麼都信,覺得這怎麼行啊?愚昧迷信。

隆布敦長老教導讓隆波觀心。長老說:「觀身是為了觀到心,既然都契入心了,還要身體做什麼?身體是要被丟掉的對象。」真的會被丟掉的:修習禪定之後,觀頭髮,頭髮消失,看到頭皮,觀頭皮,頭皮也消失,看到頭骨,進一步觀,頭骨也消失了。觀整個身體,皮、肉全部消失,只剩下骨頭。觀骨頭,骨頭爆炸變成小碎塊四散開來;再繼續觀下去,碎塊消融變成光波,不是直射光,是波浪一樣的光波,最後全消失了,只剩下心。

隆波曾經這樣修過,觀身覺得平淡無味。當隆布敦長老讓自己觀心,哇,過癮啊,自己不曾知道、不曾看過的,有太多太多了,因此每天都勤奮地觀,不用長老反復強調「要用功,要經常去觀」。不過隆波有時要不斷地提醒大家:迷失太厲害了,要覺知自己。

覺知自己意味著讀懂自己的身心,至少讓心和身體在一起。更深入細膩的話,就會契入心。隆波要不斷地教導、反復提醒,分享給大家聽是為了讓大家明白法的殊勝。

佛法是有層次的,有因有果,全都關於因果。有好的「根律儀」為因,就有「三妙行」的果;有好的「三妙行」為因,就有圓滿的「四念處」為果;有圓滿的「四念處」為因,就會讓「七覺支」圓滿。「七覺支」圓滿就會導致道果生起。有因有果,屬於另一個系列。

逐步去修行,有一天就會明白隆波所說的。如今也有人寫信來不斷地感謝隆波,說觀看YouTube……他不止感謝隆波,也感謝基金會製作視頻、音頻、攝影、製作法寶的法工們,因為他從中獲益了,他隨喜所有法工的功德。他通過各種平台來學法,沒有見過隆波。有的人根本沒有機會,住在國外,沒有親見隆波本人的機會。他依靠傳法的平台學習之後,明白了佛陀教導什麼,接下來就不會再愚昧迷信、輕信他人,他相信因果。業果法則就是關乎因與果的。看到了嗎?全都和因果相關。

因此,如果修行正確,就是遵循因果的人。所以愛因斯坦才說:佛教和科學是一致的。科學也是在探索因果,它們是一致的。但我們並不關注科學是怎麼論述的,我們熱衷於探究自己,然後能夠離苦。科學能不能離苦,那是它的事,我們自己能離苦。如果有機會和聽得懂的人分享,那就分享,沒有合適的人,我們就什麼都不做。

就像古代有些人證悟後,看到沒有合適的傳法目標,他就不教,成為獨覺佛。如果他出生的時代擁有值得教的對象,那就教,他累積了極多極多的波羅蜜,就出生在部分有利根人生活的時代,教他們跟著體證道、果、涅槃。

如果誰的根器弱,就讓他們先積累,接下來,未來佛出世,這些人可以證悟。今生證悟道果的人並非只修了這一世,他已經歷累生累世的修持,已經有過積累了。我們如果不從今天開始積累,來生來世就更扶不起來。

隆布敦長老說:有人跟他說不用訓練禪定也不用修習毗缽舍那的,要多多做功德。聽過本生經後會投生在彌勒佛的時代,一旦見到彌勒佛,聽一丁點法就證阿羅漢了。長老說,有這類想法的人屬於痴人說夢,因為從現在就疏忽大意,等到彌勒佛時期,已累積了太多疏忽大意,即便彌勒佛見到他,也不會教,教不了。

因此,無論做什麼都要有因有果,不是盤算著多做功德後,就很容易體證道、果、涅槃。做很多很多功德可以致富,做很多佈施可以發財,多多持戒會讓長相佳、氣質好,但唯有開發智慧,才能讓道、果生起。

一定要這樣有因有果。所以我們訓練開發智慧,要想開發智慧,一定要有覺性,培育覺性,攝護六根,不斷地守護自心,然後道、果無論如何都會生起的。如果今生全力以赴,可是沒有體證,那麼下一世也會很容易,聽一丁點法就就大徹大悟了

有幾個人在特別小的時候受到驚嚇,知者的心就自行「彈」了出來,這些小孩子在這一世根本還沒聽過法。依靠的就是以前的累積,一旦出現強烈的情緒,能知的心就彈出來,安住成為知者,於是蘊立刻分離,那是之前修過的結果。

所以,我們要在因地多下功夫。如果因上播種足夠,就會結果——此生體證。如果因不夠,就繼續累積,下一生再做一點點,就可以結果——證悟道果。一定要忍耐,從現在開始行動,別破罐破摔,不要讓「三惡行」控制了自己的心。

今天就到這裡。

【完結】


禪窗聲明:

由於受到語言以及個人修證水平所限,跨越語種後很難如實還原隆波帕默尊者的本意。譯作若有任何不精準之處,完全歸責於我們,歡迎大家不吝指正。


文字來源:www.ganluy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