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指南(簡易版)|隆波帕默尊者

隆波帕默尊者

寫於2000年01月07日 15:41

編譯|禪窗



有相當多的朋友跟著我修行,這讓我有機會了解到很多問題。比如:有人害怕,說如果沒有一直跟在我身邊,就不會有進步或是會走彎路。如果是曼谷人,想見我還不難,心還踏實些。但是外省人或外國人就有類似的擔心,所以向我提出需要一本簡易的禪修指南,裡面包含著修行次第。這樣他們即使見不到我,也可以安心地自修。

有些人聽了法談之後,還是一頭霧水,根本聽不懂。又或是把我回答給別人的答案拿來自行使用,而忘了那是針對不同階段或不同根器者的建議,其挪用結果無異於服了別人的藥。因此,我希望借由指示「法的全貌」來緩解類似的困擾。

再有一個我所知道的問題是,有些人在討論法的時候,喜歡引用我在不同環境、不同時間與不同階段所講的法去爭論。於是我想:是時候了,應該讓大家看到修行的整個藍圖以及次第——從零開始的每個階段,以便解決上述的問題。

[壹] 正確理解佛教的範圍

大多數朋友都對佛教了解並不多,所以有必要普及一點佛教常識。

佛教並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萬能藥,佛教也不是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唯一。因此,並不是說修學佛法了,就要退學……在社會裡生活與生存,是需要一些世間知識的。同時,也別誤以為佛陀除了教導「苦是什麼」以及「如何才能離苦(解除心苦)」,之外還教導了其他什麼。佛法並不是用來探討神秘學、巫術、咒術、未卜先知、加持灌頂、消除業障、今生來世以及鬼神通靈等等主題的。

[貳]修行的工具

當大家明白了佛陀是教導「苦」與「苦滅」之後,接下來就應該了解修行的工具,也就是「覺性」與「正知」。

我通常喜歡介紹大家去及時地感知當下心裡正在上演的一切。比如,疑問與困惑、望和求、擔心與牽掛、苦受和樂受等等,這些是訓練「覺性」。

「覺性」是一種工具,能夠知道所有被感知的對象,知道當下正在上演的一切,提醒並且呵護我們——覺知身心,避免走神或心不在焉,無論心從哪個地方跑出去——眼、耳、鼻、舌、身、意(心)。

我們絕大部分時間都迷失於心,迷失在念頭的世界裡;要麼迷失於緊盯專注、或陷入被覺知的對象,導致能知與所知緊密地黏合在一起。因此請提醒自己,不要走神或是緊盯專注——這就是在努力提醒自已具備「正知」1

[叄]修習四念處

當我們具備了修行工具以後,接下來我會引導大家修習四念處,也就是要有覺性、正知地去感知——身、受、心、法;具體要依據每個人的根器與稟性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何謂適合呢?就是修習那個方法之後,心裡覺得舒服和自在。

比如,覺知肢體動作、覺知走路經行的動、覺知呼吸。剛開始實踐的時候,如果心比較散亂無力,這時可以採用奢摩他的方法,也就是讓覺知輕鬆自在地聚焦於被覺知的身體。一旦心有了力量,就要知道:身體移動或是呼吸,都只是被覺知與被觀照的對象(所觀),而不是心(能觀);它們就在我們眼前呈現無常、苦、無我。

進行到這一點,心會具備力量,覺性與正知將會進一步提升。那時,名法(精神現象)有任何蛛絲馬跡一現身於心,我們會立即知道。比如產生了苦受、樂受、善、惡等等,就會及時地知道那些名法。而那些都是被覺知的對象(所觀),和色法是一樣的情況。

當心能夠覺知色法或是名法並且得以持續時,心就具備了力量,覺性與智慧得以增長,屆時我們會照見「覺知到各種色法或名法之後,心會產生滿意、不滿意或是保持中立的狀態。當心覺知到滿意或不滿意了,就會看見滿意或不滿意也是生滅的,與所有的色法和名法一樣。之後,心會放下滿意、不滿意,進而保持中立。」

起先只有短暫的中立,然後又產生滿意或是不滿意。隨著經驗的累積以及越來越熟練地覺知,心保持中立的時間將會有次第地增長。此時,禪修者要去覺知心的中立,並且隨著心力的增長,進一步去細分蘊,最後能夠直驅「心」。

在覺知心保持中立的階段,大多數人往往會出現兩種障礙:

1、 產生厭倦或厭離,放棄了修行;
2 、產生困惑與懷疑,不知道接下來應該做什麼,於是通過自己的思維來尋找答案。但是由於依靠思維或推理找尋答案,所以扔掉了覺知身心的修行。

其實,當心進行到可以覺知中立的狀況之後,只要繼續保持覺知。當覺性、禪定、智慧的力量圓滿了,心將會自行成長。

這是歸納總結的一個簡易的禪修指南,作為禮物送給修行的朋友們,以供大家參考。

[肆]在覺性、正知的實踐中出現的偏差

同樣的路,同樣的起點。當大家真正開始修行時,會出現無數的、各式各樣的、五花八門的問題。而核心問題就是:對於覺性、正知,大家實踐得不正確。

目前,我們為數不少的人越修行越偏離軌道,越努力離目標越遠。

現階段最容易走上的岔路是:本該如實觀照,結果卻恰恰相反——我們人為地營造出一個新的境界或狀態,然後一頭鑽進去。

這些偏差產生的根源在於——有些人覺得自己太散亂,根本靜不下來,因此有必要先以奢摩他來訓練,然而奢摩他修習得又不正確。比如,原本應該訓練正定,卻練習成了不含覺性的邪定。本該是輕鬆自在地覺知單一所緣,心既不走神,也不緊盯,結果卻變成聚焦於單一所緣。

其實,心輕鬆自在地覺知單一所緣,才是核心與關鍵。

如果修習的是——心緊盯專注或陷入人為營造的目標,那麼一旦停止訓練止禪而回來觀心或是修習四念處,就會習慣性地以緊盯專注或陷入目標的心來觀心或修四念處。事實上,這樣的心是無法真正修習四念處的,因為已經看不見實相了。

另一個常見的產生偏差的原因是:我們本該輕鬆、自在、自然地覺知所緣,可是不少人由於害怕心會跑掉或迷失得太厲害(尤其是見我或快要見我的時候),所以心會緊張不安,出現緊繃感並且謹小慎微,與短跑運動員站在起跑線上沒有什麼兩樣。

再有一個原因是,我們帶著望在修行。比如,想要很快「見法」(證悟);想要出人頭地;想要成為眾人的焦點;想要被人認可;想要被朋友贊美。由於這些望很強,所以必須很「精進」。這取代了本該自然持續的正精進,演變成為一種帶有強迫、苦悶的「精進」。表面看起來不錯,但是心裡沒有一絲快樂可言。

就是現在我能想到的這三點,讓不少人去執取了一個境界,還以為能夠清楚無誤地了解心。最近這段時期,有一部分人基本解決了這些問題,開始及時認出心所營造出來的「修行人的境界」,領悟到——應該如其本來地看到當下正在呈現的事物。

說一件有趣的事。有位年輕人黏著於內在某一境界,於是我向他指出來——他應該知道自己的心正在黏著。一旦知道,才可以出來。透過有意識地把覺知往外送,好好感觸外面的世界來對治心的緊盯專注以及陷入的狀況。如此一來,黏著向內的心便會鬆脫出來。可是年輕人聽了我的指導以後感到非常鬱悶,他以為我是在教人把心往外送。幸好他把心中的疑惑及時告訴了我,而沒去報告給其他導師們,讓他們以為我在教導人把心往外送。否則,他們下次碰見我的時候,非把我踢出寮房不可。

事實上,心因為迷失而營造出來一個境界,繼而又跳進那個境界裡,這已經是將心往外送了——也就是離開了「知」。我只是竭盡所能地對治大家那種不經意間「將心外送」的情形,絕無任何想要訓練大家「將心外送」的意圖。

還有一個少數人會碰到的問題是:他們迷失在心的各種現象裡。比如,迷失在各種禪相、光、顏色、聲音或是身體的振動上。一旦出現各種現象,就會喜歡或害怕。此時,他們需要慢慢被安慰與被安撫,以便體會到心的滿意、不滿意或是喜歡與害怕,直到心自己回歸中立,以免陷入各式各樣的現象之後,不知不覺地會製造出貪、瞋、痴來自我囚禁。

若要自己的修行不出偏差,需要牢牢抓住核心原則,那就是——我們之所以修行,是為了及時知道那些始終想要控制心的煩惱和望,直到心變得聰明起來,遠離煩惱和望的操控。

修行不是為了其他目的!如果你的修行含有其他目的,比如想要知道、想要看見、想要成為、想要得到、想要出名、想要出人頭地、想要解脫等等,那麼出偏差的概率就會非常高。因為本該如實觀照的心卻去營造出某些境界來。

再有,我們需要不時地檢查自己的心。心若感到沈重,或是感到與周圍環境有所疏離,那麼說明你已經執取某些東西了。因為在通常的情況下,身心內外的一切是沒有絲毫份量的,惟有當我們有所背負時,沈重感才會產生。

現在請試試,讓你的心輕鬆自在地感覺周圍:高樓大廈、桌椅板凳、花草樹木等等。你會感到外面那些事物是通透的、輕鬆的、輕盈的,因為我們並沒有背負它們。至於心如果返觀它,就會發覺它有時感覺輕鬆,有時感覺沈重。執取越多,心就會越沈重;反之,心則會輕鬆。

那個從自然、平常與普通之中疏離出來的,就是我們在迷失之中不知不覺營造出來的多餘部分,這是讓我們未能及時識破煩惱習氣的障眼法。

當我們清楚地觀見之後,需要繼續覺察自已——覺察我們是否有對喬裝打扮混進來的境界產生了滿意、不滿意或是喜歡和討厭的態度。然後,我們繼續觀察下去,直到心對所有的境界保持中立而不染著,身心內外的一切均成平等——從此不再背負任何的重擔!

佛陀教導我們:

「五蘊是沈重的負擔。
任何人背負它們,
都根本不會有絲毫快樂。」
佛陀的教導一字千金,
絕無虛言。
對於明眼人而言,
五蘊真的是重擔。

佛陀教導說:

「生、老、病、死是苦。」
極少有人真正聽懂,
大部分人聽到以後,
都會理解成:
「我們生、我們老、我們病、我們死
——是苦!」
沒有人真正理解:
事實上,
「生的狀態、老的狀態、病的狀態、死的狀態,
才是苦!」
沒有「我們」在受苦!
只有名色的各種狀態在演示三法印:
生、住、異、滅,
不受掌控與主宰,
不在我們隨心所欲的範圍之內。

一旦我們理解錯了、看錯了,
誤以為名色或者身心是我們,
那麼當名色或身心經歷老、病、死的時候,
就會拼命地掙扎著逃離。
但是越掙扎越苦,
越苦就越掙扎。
原本應該看到事情的真相是:
苦存在,
但是沒有受苦的人。
當我們修行到能夠看見
——只是純粹的各種狀態、各種現象而已,
裡面沒有任何眾生、人、我們、他們。
那時候,
我們將徹悟四聖諦。

由原來的理解
「因為有欲望的緣故,才會產生苦。」
轉而清楚理解為:
由於我們不清楚名色是苦,
所以誤認為名色是我們,
於是產生想要離苦得樂的欲望。
就是這個欲望,
產生了一層又一層的心苦!
此四聖諦是玄之又玄的佛法,
極其深奧且精微。
由於未能清楚地了解四聖諦,
所有眾生都在永無止境地生死輪迴。
如果清楚地了解了苦,
苦因將會自動清除。
然後,
苦的熄滅即刻顯現在眼前。
知苦、斷苦因,
以及直到苦的熄滅出現在前,
這就是聖道。
這是唯一的——
通往永遠離苦的道路!

一旦我們清楚照見
——只是純粹的各種狀態、各種現象
生、住、異、滅,
是苦的、無我的、無常的;
自自然然將會出現一種境界:
「就只是知道、就只是看見
——不再產生任何望。」


禪窗聲明:

由於受到語言以及個人修證水平所限,跨越語種後很難如實還原隆波帕默尊者的本意。譯作若有任何不精準之處,完全歸責於我們,歡迎大家不吝指正。


Footnotes

  1. 備注
    正知,即動手修行前需要具備的智慧,包括
    意義正知:知道什麼有意義,什麼沒有意義;
    利益正知:知道什麼有利益,什麼沒有利益;
    適宜正知: 知道什麼適合自己,什麼不適合自己;
    無痴正知:知道什麼適合自己,且不忘記隨時做自己所適合的。也就是說,我們要常常正確地覺知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