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法談|修習四念處,圓滿七覺支——隆波帕默尊者

隆波帕默尊者

2017年01月07日|泰國解脫園寺

編譯|禪窗



先坐一下,現在還沒有到講法的時間。坐著呼吸,然後覺知自己。如果不是觀呼吸,也可以觀照肢體動作,粗顯的動作是「坐著」,微細的動作是不斷地動來動去,心是觀者。

坐在禪堂外面的人修行很好,看起來晶瑩剔透,我們大家看起來則是黑漆漆的,也許是著裝黑色的緣故。一旦覺知自己,就開始亮堂起來。感覺到了嗎?慢慢地亮堂一些了。剛才則是這樣(尊者模仿昏沈樣)坐著的,可能是食物有「毒」(吃飽飯後容易昏沈)。

要努力地覺知自己。觀照身體呼吸,心必須有一個「臨時之家」。如果心沒有「臨時之家」,就會四處飄蕩,那樣就無法及時地知道心,因為心已經跑掉了。

隆波從孩提時代起,就訓練安般念,吸氣念「佛」,呼氣念「陀」,一旦心開始寧靜,「佛陀」名號就消失了,只剩下呼吸,看見氣體進進出出於身體,氣體流進身體,在體內上上下下地流淌。小時候就僅僅是看見流動的氣體,呼吸慢慢變淺,在鼻尖處變成光。兒時就是這樣簡單地訓練,那時候隆波沒有老師給予進一步的指導,亮堂起來以後,就隨著光跑去外面旅遊。

有一天,感到害怕說:萬一碰到了鬼,怎麼辦?於是就努力不往外跑,盡力地覺知自己。為什麼心會跑掉?因為覺性太過羸弱,所以就努力地覺知自己,提升覺性,不讓心跑掉,這樣慢慢地訓練,慢慢地摸索。或許是由於前世修行過的緣故,摸索之後找對了門道。如果是我們大家摸索,往往南轅北轍,摸索以後反倒徹底迷路了。

有覺性地呼吸,心獨立凸顯成為「知者」,待到心成為「知者」以後,不知接下來又該如何,就只是繼續覺知自己。有時候心會集中而寧靜下來,有時候則只是在普通的狀態下覺知自己,然而心沒有迷失。即便迷失,也不會迷失太久。我們大家迷失得久嗎?迷失的時間有沒有比以前縮短一些?試著自我檢測:這一年以來,迷失的時間有縮短嗎?還是比以前更久了?或是打平,沒有什麼起色?

後來,隆波在孩提時代訓練的安般念,終於與開發智慧對接上了。那是因為碰見了隆布敦長老,長老指導隆波去觀心。隆波的秉性是屬于思維型、念頭型的,而不是欲望型的,後者更適合於觀身——在修習禪定以後回來觀身。隆波具備禪定,心已經成為「知者、覺醒者、喜悅者」,所以隆布敦長老教導說:接下來要觀心,看見心在工作。

進一步修行直到領會了修行的真義之後,再來憶念佛陀的教導,就會明白:佛陀的教導,圓滿涵括了與修行相關的一切。而每一位佛弟子,則都有各自修行的路徑,但不及佛陀的那般寬廣無垠。

比如:佛陀教導的安般念,如果勤於訓練,也就是頻繁地正確用功,隨後念處就會圓滿起來。修習安般念,並不只是為了令心獲得寧靜,而是觀照呼吸以後,提升至念處的修習。佛陀開示道:當念處圓滿起來,見法開悟的組成部分——七覺支也會圓滿起來,當七覺支圓滿了,明與解脫就會生起。因此,安般念是能夠導向解脫自在的。需要經由什麼途徑呢?經由修習念處。

念處有四類:身、受、心、法。隆布敦長老教導隆波的唯一念處——心念處。觀心之後,契入法念處——照見法。如果是觀身,最後也是照見法——照見聖諦。無論走哪一條路,最終都是殊途同歸。比如:隆波曾經遇見麥瞻迪(阿姜摩訶布瓦尊者的妹妹),她問隆波是怎麼修行的,因為隆波的心與她的心來到同樣一點。她是訓練觀身,隆波則是觀心。我們都修習念處,她修習身念處,隆波修習心念處。當領悟生起時,都領悟到同一處——此名色即是苦,照見了苦。

那麼是如何從安般念——呼氣,覺知自己;吸氣,覺知自己——契入至念處的修習呢?比如我們此刻正在呼吸,感覺到了嗎?別聚焦在呼吸上,而是輕鬆地感覺全身,然後觀照身體呼吸,看見身體呼氣、身體吸氣,心作為觀者,這樣練習,我們正是在修習身念處。

起步階段,發展覺性。最終階段,收穫智慧,照見呼吸的身體呈現無常、苦、無我;心——身體的觀察者,也呈現無常、苦、無我。

因此,假如我們從修習安般念起步,呼氣,覺知;吸氣,覺知。看著身體呼吸,有覺性地覺知身體,這就是在修習身念處。我們在感覺身體時,有時候苦、樂的感覺也會生起,坐著坐著就會發癢,感覺到了嗎?癢了會怎麼做呢?便會去抓癢。我們並不知道,自己就像是猴子投生的,一直動來動去,抓耳撓腮,或者撓下巴。始終不停地動來動去,卻始終視而不見,因為並沒有在修習身念處。

如果修習身念處,就會看見色法在工作,心是觀者,(進而)就會看見生起於身體的感受——感受生起了,看見;感受消失了,也看見。在起步階段,只能看見感受的「生起」,還來不及看到其「滅去」,就已經轉移到別處了。

有時感受生起於心,比如靜坐觀呼吸,難受的感覺在心中生起,例如覺得煩躁不安,這時候嗔心就趁虛而入,心就苦起來。有時靜坐觀呼吸,心寧靜了,快樂在心中生起。有時觀呼吸,觀著觀著,心走神了,走神去想入非非,可以得到快樂嗎?可以。

快樂是很奇怪的,它不同於痛苦,痛苦只能生起於不善心,而快樂既能生起於善心,也能生起於不善心。因此,如果快樂生起之後沈醉於其中,就已經是不善心了,因為貪生起了,貪與痴是同步生起的。所以觀呼吸的時刻,心有快樂了,要知道;心有痛苦了,也要知道;心感到不苦不樂,也要知道。
不斷地訓練下去,這就是在修習受念處。

觀照感受,我們會看見什麼呢?看見感受不是身,感受也不是心,它是另一種自行運作的境界或狀態,自行生滅,持續不斷地變化。一旦感受產生,心就會開始工作。比如,快樂生起了,貪就會趁虛而入。例如,靜坐禪修之後,有快樂生起,就會對快樂生起滿意,這時貪已經潛入進來;或者靜坐時,心不寧靜,觀照呼吸以後,感到心煩意亂,那一刻,嗔心已經摻雜進來。

因此,樂受或者悅受生起的時候,「樂受」是指身體方面的快樂,「悅受」是指心方面的快樂,名稱所指的並不完全相同,我們喜歡籠統地稱之為「快樂」,樂受或悅受生起之後,覺性如果未能及時跟上,心迷失且沈醉於所緣,貪就會潛入進來。

如果是身體的苦受或心的憂受生起,統稱為「痛苦」,就是身苦與心苦,以專業術語來說,身體方面的痛苦稱為「苦受」,心方面的痛苦稱為「憂受」。一旦苦受生起,嗔心就會潛入進來。不舒服的時候,容易煩悶嗎?飢餓時,或是特別熱的時候,很容易發脾氣吧。苦受生起時,嗔心就容易趁虛而入。

我們及時地覺知呼吸,當心中有快樂生起,看見貪潛入進來,當我們看見貪、嗔、痴的時候,已經提升至修習「心念處」了,這是提升至第三種念處,而不是第三級,因為不同的念處全都處於同一層面。

開始是觀身呼吸,屬於身念處;看見苦、樂於身、心中生起,屬於受念處;看見善心或貪、嗔、痴生起,混雜進感受中,這屬於心念處。

在那之後,我們就會看見:所有的境界或狀態都呈現「無常、苦、無我」。

觀身會看見:身體呈現「無常、苦、無我」。無我——正在呼吸的身體不是我;苦——正在呼吸的身體始終被苦逼迫著;無常——呼氣然後吸氣,吸氣然後呼氣。

觀受時,會看見:苦、樂也是自行生起的,我們無法指揮它們,無法強制只擁有快樂,而且,苦、樂只是暫時存在,必然會消失,我們會看見——苦、樂也呈現「三法印」。

觀心時,會看見:善與不善也是自行生起,我們無法指揮它們,比如,心有嗔,是自行有嗔;心有貪,也是心自行有貪。

如果心想要讓善法生起——擁有禪定的可不一定都是善心,禪定既可生起於善心,也可生起於不善心。擁有覺性的心,必然是善的;擁有智慧的心,必然是善的。它們也是自行生起的,想要命令覺性生起,是做不到的。想要指揮讓智慧產生,也辦不到。於是我們看見:身體、感受、心,全都呈現三法印,這已經提升至修習「法念處」了。

是真正地看見了法,照見了真相,並非僅僅看見色法與名法,而是洞見到蘊、界的真相——明白到每一組蘊、每一類界,在運行的時候,都是有原因才會生起,沒有原因,就會滅去(緣聚而生,緣散而滅),無法控制。這樣不斷地探究下去,稱之為我們在修習念處。

念處分為四大類:身、受、心、法。只是透過觀呼吸,也能夠提升至四個念處的修習。修習念處,意味著我們已經在提升覺性。

看見色法、名法的生、住、滅,包括身、受、心、法的生、住、滅,這是在提升「擇法覺支」,聽說過嗎?佛法的修行好比是進行調研工作,即深入進去看見真相。所謂「調研」,並不是坐在那裡自己思考。調研必須去現場勘察:事實究竟是怎樣的?是深入現場調研,而不是紙上談兵寫報告,也不是研究經典資料。要洞察正在運作的身、受、心、法的真相,這稱之為「正在提升『擇法覺支』」。修習毗缽舍那就像是調研工作,要看到事實。

如果我們持續觀照色法和名法的運作,那麼在觀察和覺知的時候,就是在進行「法」的調研,那是具有覺性的。已生的不善法會滅去,未生的不善法無法生起,因為那一刻具備覺性。如果我們提升覺性,未生的善法也會生起,至少覺性生起時,善法已經生起。隨後,善法會越來越頻繁地生起,戒定慧也會不斷漸趨圓滿,這稱之為「精進覺支」。精進不是愚痴地努力,佛陀所教導的「精進」是指:精勤地消滅已生之不善;令未生之不善無法生起;尚未生的善法,使其生起;已生的善法,使之進一步提升與茁壯。這稱之為「精進覺支」。

隨著精進越來越多,心會自行擁有「喜覺支」。一旦有了法喜,如果我們有覺性地及時知道,心就會契入「輕安覺支」,獲得寧靜祥和。法喜是粗重之物,一旦及時知道,就不會被法喜控制,有些人修行以後,被法喜控制了,無法繼續進步。因此,要及時地知道。

心契入寧靜與祥和,稱為「輕安覺支」。心保持禪定,成為知者、覺醒者、喜悅者,看見所有的境界或狀態不斷地工作,既包含色法,也涵括名法,全都呈現三法印。初級階段,也會迷失去滿意或不滿意,隨著修行至覺性和智慧漸漸圓滿,心就會契入「捨覺支」。

這些就是「覺支(菩提分)」的七個組成部分。依賴於每日持之以恆地修習念處,可令覺支逐漸圓滿。

覺支是覺悟的因素,當覺悟的因素圓滿以後,心因智慧而進入「捨」,這個「捨」不是基於禪定,而是由於智慧已經圓滿,洞見到色法、名法的實相,比如:看見苦、樂的實相,能夠照見——快樂無常,痛苦也無常;快樂被逼迫著要消失,痛苦也被逼迫著要消失;苦、樂無法由我們掌控。

隨著反反覆覆地看見實相,心會豁然頓悟。有快樂生起的時候,心不會忘乎所以,明白說:快樂臨時存在而後消失;有痛苦生起的時候,心不會痛苦不堪,明白說:痛苦也是臨時存在而後消失的。這稱之為「心因智慧而『捨』」。

倘若心能夠保持中捨,不再進一步去造作,知道以後,就結束了。而不是有這樣的境界生起時,卻掙扎著想要那樣的境界;也不是有這樣的境界生起時,奮力想要其長久保持或者令其消失。

境界還未生起,就已經翹首企盼其生起,期待著尚未生起的境界生起,這稱之為「愛」;對於已經存在的境界,想要其天長地久,這稱之為「有愛」;對於已經存在的境界,想要其迅速消失,這稱之為「無有愛」。正是這種「渴愛」(渴愛有三種:愛、有愛、無有愛),讓心持續地造作,造作而後構建「有」、「生」(十二因緣之中的有、生)。「渴愛」迫使心造業,心就會掙扎,觀察到了嗎?當「想要」生起時,心就會掙扎。

隨著越來越多地探究,心會中立而沒有渴愛,心因智慧而保持中立,已經沒有了「想要」,不再想要得樂、想要離苦。心保持了中立,心不再繼續掙扎,不再繼續造作,心真正做到了——「就只是知道,就只是看見」。一旦抵達這一點,如果積累得足夠的話,聖道就會生起,心會進入安止定,必須達到安止定,而不是眼睛一眨一眨地散亂著,這樣聖道不會生起的。

心會進入從初禪直至八定的安止定,在經典裡講到一、二、三、四禪,並沒有提到五、六、七、八定。一、二、三、四禪屬於色界禪,如果仔細體會,四禪有「捨」與「一心」兩個禪支,五、六、七、八定屬於無色界定,也有「捨」與「一心」兩個禪支。因此,無色界定與色界禪打了個平手,開示時有時提到一、二、三、四禪,比如佛陀進入四禪,但像佛陀那樣偉大的人物,也許進入的是無色界定。

心一旦進入禪定,就會在禪定之中開發智慧,看見境界生滅兩三個剎那,心就會放下,逆流而上去找尋「知元素」——已經不再是「知者」的心,而是「知元素」。包裹著「知元素」的漏煩惱便會破裂開來。此時,聖道生起,光明生起。然而遇到光明生起時,必須小心,因為源於禪定的光明非常多,聖道的光明同樣是光明,卻是不同的光明——禪定的光明是有邊際、有範圍、有地方安住的;而道果生起時的光明,是無邊無際的光明。遠在天邊的天神也看得見這種光明,然後就會隨喜道:又有一位聖者誕生了!倘若是證悟了阿羅漢,天神們更是盛況空前地歡慶。祖師大德分享說:天神、梵天神都會隨喜,到處地動山搖,比打雷轟鳴更加震撼。

所以,各位不要放下修行,我們並不需要同時修習四個念處,從任何一個念處入手修習就夠了。在能夠修習念處之前,心必須先與自己在一起。我們必須訓練:安般念也行,念誦「佛陀」也行,選擇任何一個方法,讓心有一個臨時之家,至少可以效彷彿陀——使用安般念。

有些人閱讀《佛陀傳》,讀到:佛陀修習安般念以後照見聖諦時,就以為佛陀是修習安般念以後才悟道成佛的,這已經是在渾水摸魚了。修習安般念僅僅屬於禪定,屬於奢摩他而已。佛陀在修習安般念後,進而修習法念處,洞悉了「緣起法」。因此,佛陀是經由什麼而證悟的呢?是經由修習法念處,而不是安般念。

那麼,我們是否會修習安般念呢?呼氣,覺知;吸氣,覺知,能做到嗎?別聚焦於呼吸,僅僅是看見身體在呼吸,心是悠閒自在的觀者,進一步提升就會看見:是身體在呼吸,而不是我在呼吸,它只是一堆物質,好似一個有氣體進進出出的皮囊,這個身體就像是一個皮囊。

在三藏經典裡,佛陀把身體比喻成一個皮囊。有時候,阿羅漢也會稱贊美女為「皮囊」,比如目犍連尊者,當有美女魅惑他時,他贊美道:小妹,我看著你就像是看著一個皮囊,有九個大孔和不計其數的小孔,始終有骯臟之物往外流淌。美女無法面對這一實相,落荒而逃,本來還覺得自己勝券在握,誰知道被這麼一說,毫無美麗可言。試著去看看,我們的身體是否始終有骯臟之物往外流淌?或是始終有漂亮的、香香的、潔淨之物往外散髮?

慢慢地訓練,呼吸之後覺知,呼吸之後覺知,別緊盯著呼吸,這是非常關鍵的。訓練安般念以後,聚焦於呼吸是不可行的。如果訓練安般念而後聚焦於呼吸,就是「風遍」,這無法導向念處,只能產生神通之類的境界。修習安般念,稍有不慎就可能修成好幾種「遍」,比如看見身體裡的間隙,或是看見空氣進出鼻孔裡的間隙,稱為「空遍」;看見有範圍的身體——氣體進去以後再釋放出來,被包裹著的身體,屬於「地遍」;如果看見氣體,看見跑進跑出的氣體,則屬於「風遍」。

「遍」共有十種,無論是哪一種「遍」,隨著訓練的深入,最後都會變成「光」。比如我們觀照身體、覺知身體,緊盯著身體就好似緊盯著一堆土,最後它會變成「光」,呼吸也會變成「光」,空間也會變成「光」。如果我們嫻熟於某一種「遍」,其他的「遍」就不難了,剩下的類同,都會變成光,然後追著光去遊玩,這就偏離了正道,純屬浪費時間。

而如果觀身呼吸,心是觀者,看到身不是「我」,身體始終被苦逼迫著,這樣更好些;或者看見:快樂潛入身體而後消失,苦、樂、不苦不樂潛入心而後消失,這樣更有意義,這是在修習受念處;看見貪、嗔、痴生起而後消失,散亂、萎靡不振來了然後消失,這是修習心念處,比跟著「遍」玩更有意義。

有些人經行時緊盯著腳,這也與修習念處毫無關係。緊盯專注於某一點,觀腹部則去緊盯腹部,觀呼吸則緊盯呼吸,觀手則緊盯手,這並非是真正在修習念處,而屬於修習奢摩他。用功之後來到同一點——變成光,然後就被卡在這裡,無法進一步提升。

覺知自己,看見身體呼吸,不斷地覺知,倘若以心觀身,就會看見身體呈現三法印;如果是觀受——苦、樂、不苦不樂,則會看見苦、樂、不苦不樂呈現三法印;心是善還是不善,是否有貪、嗔、痴生起,有散亂、萎靡不振生起,去覺知,就會看見一切善、不善全都生了就滅,無法掌控,同樣呈現三法印。訓練既觀色法,也觀名法,要看見它們呈現三法印。

作為知者的心,知道什麼?知道色,知道身體,知道感受,知道生起的善與不善。作為知者的心,本身也處於三法印之下,有時作為知者,有時作為想者,有時是迷者,有時是緊盯者,心本身也是多變的,同樣呈現三法印,是無我的。比如我們試圖指揮心成為知者,而它不願意,有時它也會迷失。努力地不迷失,決定要「不迷失」的瞬間,就已經迷失了!從決定「不迷失」開始,就已經迷失了!起點就已經偏了。

慢慢地訓練。今天的法濃度有點高,但高濃度的法不太受歡迎,人們更喜歡世間法——親子教育、親密關係之類的,覺得那個有意思啊!真正導向出世間的法,關注者是不多的。

隆波剛開始教法時,有些祖師大德反對,認為隆波教得太難了——教導居士們佈施、持戒就足夠了,最難也不過是教導如何靜坐來讓心寧靜,可是這已經做不到了,並不是輕易就能做到的。(隆波笑)教導要佈施、持戒、靜坐學禪定,僅僅這樣都已經做不到了,不可能再談及開發智慧,那是浪費時間。

有些大德的言辭非常犀利,會說「那就像是把水潑在狗背上」。誰曾經養過狗?給狗洗過澡嗎?用水灑在狗背上後會如何?滴水不沾,對嗎?它真是厲害啊,竟能毫髮無沾。

然而隆波並不相信,因為隆波就是從居士起修的,隆波明白一點——如果在家居士能夠聆聽到真正的實修之法,根器利的人是可以提升的。並不是每位在家居士都「孺子不可教」,也並非每位僧都「天賦異稟」,對嗎?愚不可教之僧,有嗎?沒有。那不是僧,愚不可教怎麼可能成為僧呢?愚不可教之僧是不存在的。

僅僅持有袈裟、鉢去找尋剃度師剃度,宣告「成為僧」,那僅僅是外殼。人能夠在45分鐘內成為僧嗎?(南傳授比丘戒儀式一般是45分鐘)45分鐘剃度結束後成為「僧」,卻依然不是僧,僅僅只是世俗的稱謂而已。

成為真真正正的僧,像我們這樣穿成白色或黑色也是行的。女眾能夠成為僧嗎?女眾也可以。因為並不是以身體去成為僧,不管身體是男人、女人,是變性人,是雙性人,心全都能夠成為僧。有些人聽到這句話就喜形於色了。即便是同性戀中的男方或女方,也都能修行。並不是以身去成為僧,而是以心——智慧圓滿的心,生起圓滿的七覺支的心。

要想能夠圓滿七覺支,就需要圓滿念處,圓滿四種念處中的任何一種念處即可,並非必須修學全部四種——身、受、心、法。修習任何一種,最終都能契入聖諦,都能來到同樣的一點。

要想能夠圓滿念處,就要練習培養覺性,為心選擇一個臨時的家來發展覺性,比如安般念,就是使用呼吸來發展覺性。有覺性是為了覺知身、受、心、法,覺知是為了看見事實,生起智慧,直至心保持中立,這稱為「覺支已經圓滿」。心契入中立,最終就會解脫——心會完全地放下。

這不會太難,但如果不曾聆聽,就會難於上青天。如果剛開始聽,也許會感到發懵,發懵就知道發懵,如此而已。然後便會看見——發懵自行生起,自行滅去。發懵有其原因——想得很多,如果不想很多,就不會發懵。體會到了嗎?有些人特別擅長懷疑,有些人從未懷疑過——雖然這也很值得懷疑,因為不想什麼,整天傻乎乎、樂呵呵的,沈醉其中。這些人整天恍恍惚惚的,從未懷疑過什麼。而擅長懷疑的人,是特別喜歡想的人。問說哪一類更好?沒有哪一類更好。

我們無法選擇成為哪一類。無論是哪一類,都要有覺性,去及時地、如其本來地知道,頻繁地努力訓練,然後就會知道——佛陀真的存在,法與僧真的存在。心抵達真正的法之後,憶念到法,就會知道——法與心是「一」;憶念至僧,也會知道——僧與心是「一」。

是僧或者不是僧,取決於心。剛才已經講過——身披僧衣,並非是真正地成為僧,僅僅只是世俗的界定而已。

法、僧與心融為「一」,那麼佛陀呢?佛與心是「一」嗎?佛陀擁有什麼?佛陀擁有圓滿的智慧,佛弟子遠遠不及;佛陀具有偉大的慈悲,佛弟子沒有那麼多,佛弟子只有一丁點慈悲,而佛陀的慈悲無窮無盡;佛陀擁有純淨無染,佛弟子也擁有同樣的純淨無染。一旦思慮到——佛陀與弟子們都擁有同樣的純淨無染,就會感覺——心與佛陀融為一體。因此,佛、法、僧融為一體,解脫自在的心,純淨無染的心,與三寶融為「一」,我們就擁有了牢固的皈依處,它們完全是一體的。當「明」與「解脫」圓滿之後,我們就會如此看見。

這些是祖師大德們的教導,隆波只是將它們分享出來,事實上,他們並沒有開示說要分享出去,他們只是一對一互動時開示的。隆波看看大家的臉,看起來都非常聰明,也許是想要學習的,至少可以先記住。但並非是為了與人爭辯而去記住,如果法被用來與人爭辯,那麼法就蕩然無存了,煩惱習氣反而會更健壯。法無法被拿來與人爭勝,誰怎麼講,那是他的事,隨他去。我們返觀自己的煩惱習氣,心會更舒坦。

慢慢去訓練吧。好了,差不多夠了,已經半小時了。誰想要回家,就請回,誰要做禪修報告?好,住在寺廟的人先來。

居士1:新年好,隆波。

隆波:嗯。

居士1:我從修行以來,大部分時間都非常散亂。

隆波:嗯,對的。是否有發現——現在變了?

居士1:還沒有發現。

隆波:是否感覺到自己與以前有所不同?心有沒有更輕鬆些?

居士1:也沒有怎麼注意這個。

隆波:那你看見了些什麼?

居士1:看見——迷失的時候會知道,類似這樣的。

隆波:嗯,那就很好。就是那樣訓練,僅僅那樣就足夠了。

居士1:但並不是常常生起。

隆波:嗯?

居士1:還沒有頻繁地生起。

隆波:那就繼續訓練,不斷地訓練,就會頻繁地生起。為什麼會頻繁生起呢?因為覺性頻繁生起了。覺性為什麼會頻繁地生起?因為心能夠牢記那些境界或狀態。比如:能夠記得「迷失是這樣的」,一旦迷失了,覺性即刻生起。心為什麼能夠牢記境界或狀態?因為常常地看見。所以,從今往後要用功,念誦「佛陀」,觀呼吸,什麼都行——心迷失了,覺知;心迷失了,知道,就這樣持續地訓練。最後,心能夠牢記境界或狀態,在迷失的瞬間,覺性將會自行生起,能夠更快地覺知到,速度就會快起來。

居士1:好的。

隆波:去這樣訓練吧。

居士1:還有一點,打坐的時候腿會疼,我可以去觀感受嗎?可以去分離蘊嗎?讓感受分離出去?

隆波:你的禪定力還不夠。心依然是散亂的,還沒有能力去分離。去那裡坐在椅子上吧。

居士1:坐椅子以後不疼的,不用觀,在家裡腿疼的時候,我會觀察疼痛。

隆波:有貪心在。

居士1:哦,貪心。

隆波:嗯。

居士1:哦,想要得到什麼嗎?

隆波:心想要得到,依然散亂,有貪心。

居士1:禪定還不好。

隆波:沒有禪定,沒有「就只是知道,就只是看見」。看見感受後,貪心起來了——想要分離蘊,想要這樣,想要那樣,就是這個在絆住自己。

居士1:哦。

隆波:去觀貪心,你有很多貪與嗔,看得出來嗎?

居士1:基本看得出來。

隆波:就是那樣,很好。貪起來了,及時知道,生氣來了,及時知道,這個非常好。

居士1:好的。

隆波:不是訓練讓其不貪,也不是訓練令其不嗔。我們訓練是為了如其本來地知道,去這樣用功。

居士1:好的。

隆波:而不是打坐以後生起貪心,想要去分離蘊等等的,哦喲,白日做夢了。

居士1:已經聽過隆波的法談了…

隆波:那是自然發生的。

居士1:哦,是自然發生的。

隆波:嗯。

居士1:哦,它會自行生起,對嗎?

隆波:嗯。

居士1:感恩您!


居士2:頂禮隆波,我觀身與觀心已經持續五年了,感覺「自我」有所減少,然而嗔心依然很多,尤其是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候。

隆波:要悲憫孩子。

居士2:請隆波開示。

隆波:與孩子待在一起,煩惱生起以後,要及時地知道。為什麼生起嗔心?因為對其有「期望」,看得出來嗎?

居士2:是的。

隆波:如果期望產生而又未能如願,嗔心就會生起。為什麼期望產生之後沒能如願呢?因為期望在不斷地水漲船高。得到這樣,又會想要那樣,永無止息。你要及時知道自己的心,對子女的期待太多了。

居士2:感恩。

隆波:這會讓子女非常痛苦的。

居士2:感恩隆波。

隆波:剛才第一位做禪修報告的居士,感覺到了嗎?你的心在走神,要這樣訓練,心走神了,知道;心走神了,知道。要快一點地知道,覺性才能夠迅速生起。你所訓練的,還是不錯的。你努力地分離蘊,蘊也已經分離,但依然沒有開發智慧,有貪心在。蘊啊,已經分離了。


居士3:頂禮隆波,這是我第一次來寺廟,曾經聽過隆波的法談CD,尚未開始固定形式的修行,但是有在不斷地念經修行。在聽過隆波的CD之後,也嘗試性地修行,比如,開車時知道,工作時知道,做家務時也知道,等等。

隆波:知道什麼呢?

居士3:就是帶著覺性做正在做的事。

隆波:哦,隆波有個小姨,其實是麥琪的小姨,她報告說,師父,明白了,明白了!小姨的明白是——看見風扇,知道這是風扇。隆波回答,看見風扇,知道是風扇,誰都知道啊。如果看見風扇,想要把它抱回家,知道「想要」,這樣才能算是湊合。所以必須問,你說「知道」,「知道」了什麼?看見煩惱習氣了嗎?

居士3:看見了,但是還有。

隆波:必須有,如果沒有,就要來請教隆波了。

居士3:請隆波開示。

隆波:你要持之以恆地用功,你的不足僅僅在於——沒有持之以恆。


居士4:頂禮隆波,我已經修行很長時間了,也就是最近才知道——有非常多的苦、樂,或者源自於心所造作的情緒,有時知道,有時看見,有時好像明白,但是不清晰,好像知道得不太清楚,而且…

隆波:不需要知道得很清楚。

居士4:好的。

隆波:知道得不清楚,就知道「不清楚」。

居士4:好的。

隆波:無需變得清楚。

居士4:好的,好像在刻意地將知者抽離出來,它始終與所緣糾纏不清,「剪不斷,理還亂」。

隆波:糾纏不清,要知道糾纏不清,別努力。

居士4:好的。

隆波:曾經聽說過嗎?隆波講過「哪裡有刻意,那裡就有徒勞」。

居士4:好的,只是有時會產生疑問。

隆波:困惑不解,知道困惑不解,洞悉到——困惑不解是自行生起的。

居士4:好的,我是特別喜歡想的人,始終不停地在想。

隆波:看到了嗎?正如隆波剛才開示的「想得越多,疑問越多」。

居士4:是的,不太確定——在看見的瞬間,心不斷地掙扎,是要回來觀呼吸,還是觀什麼?

隆波:你要覺知當下。

居士4:好的。

隆波:心掙扎,知道掙扎;心灰蒙蒙,知道灰蒙蒙;心懷疑,知道懷疑。

居士4:好的。

隆波:如其本來地知道。比如剛才,心想要說話,感覺到了嗎?

居士4:剛才知道。

隆波:嗯,就是這樣,觀照當下。

居士4:每天一直這樣重複,有時感到困擾。

隆波:你不要去想著——怎麼做才對?

居士4:好的。

隆波:你在不斷努力地探究——怎麼做才對?

居士4:是的。

隆波:把所謂的「對」「錯」全部都扔掉吧,不斷地覺知當下。

居士4:好的。

隆波:懷疑時,知道懷疑;灰蒙蒙時,知道灰蒙蒙。

居士4:好的。

隆波:擔心,知道擔心。這樣不斷地覺知當下,而後就會看見——所有一切的境界都是自行生起,臨時存在而後消失。

居士4:好的,只是有時候看得不太清楚。

隆波:不需要清清楚楚。

居士4:好的。

隆波:能到什麼程度就是什麼程度,無需清清楚楚。你的狀況是——期望太多。

居士4:是的。

隆波:它導致你修行得非常苦。

居士4:好像很苦,心始終在掙扎。

隆波:感覺到了嗎?此刻心鬆脫出來了。

居士4:好像不太明顯,只是知道它一直在這裡掙扎。

隆波:這是不會停止的,直至證悟阿羅漢才會。

居士4:嗯。

隆波:它會不斷掙扎,輪回就盤旋在胸口這裡。

居士4:嗯。


居士5:(外國居士提問)

翻譯:請尊者開示。

隆波:啊,這麼短嗎?

翻譯:請尊者指導。隆波:不要打壓心,比如當下,你正在打壓,別進去干擾它,只需要及時知道自己的感覺。當下你太過於緊盯了——在強迫心,放下它,好的心是自然的心。

苦之所以生起,是因為你進去干擾它。它會苦會樂,會好會壞,我們只是知道,只是看見,不去干擾,而後洞見到——一切來了就走。此刻你錯在努力地打壓。

還有另一位,是誰?


居士6:(外國居士提問)

翻譯:現在她感覺發懵,不知道修行……

隆波:因為她沒有修行,這兩個人完全相反。一個人非常打壓,一個人完全迷失。現在開始,心跑去想的時候,努力覺知。看見身體呼氣,身體吸氣,要覺知自己,而後心一旦跑去想了,及時地知道。心回來之後,別怕它又會跑掉,如果害怕心跑掉,就會演變成打壓,就會步入另一個極端。因此,徹底迷失是不行的,害怕迷失,就打壓迫使其一直覺知,同樣不行。這個問題很好,回答一次,兩個人都明白。


居士7:頂禮隆波,我努力地按照隆波的教導在用功,心想要按照隆波的教導離苦。現在在吃飯前,心能夠提醒自己持守五戒。念經的時候,也能夠感覺到心的散亂,因此念經的時候,配合經行。想請隆波開示。

隆波:已經進步了,繼續用功,已經修對了。感覺到了嗎?心力增長起來了。

居士7:是的。

隆波:很好,已經修對了,禪定增長了,以前非常散亂。

居士7:是的。


居士8:頂禮隆波,現在我非常緊張…

隆波:緊張,沒有關係,觀察到了嗎?心與以前不同了,看得出來嗎?

居士8:看得出來,已經開始持續固定形式的修行。

隆波:就是那個,蘊已經分離了。

居士8:好的。

隆波:蘊能夠分離,就簡單了。

居士8:越修行越輕鬆,以致於自己不確定是否在正確的路上。

隆波:不確定,知道不確定,去覺知當下。

居士8:好的。

隆波:已經修對了。

居士8:好的,謝謝。

隆波:接下來我們僅僅只是看著蘊在工作,感覺到了嗎?每組蘊都不是「我」,而是被心觀察的對象。

居士8:感覺到了,只是在日常生活中提升覺性,會感覺憋悶,但是固定形式的修行則不會。

隆波:憋悶是因為你刻意要去覺知。

居士8:是的。

隆波:你要及時地知道——太過刻意了。

居士8:好的。

隆波:訓練去持續及時地知道自己,已經在修的狀況是不錯的。

居士8:好的,感恩師父。


居士9:頂禮隆波,上午聽CD,有人做禪修報告,最後他提到——今生想證悟初果須陀洹,我想到自己同樣也是。一旦有了想要,就看見心進去執取,然後就有了苦,看見心是有邊際、有範圍的。

隆波:看到很好。因為事實上,我們的心是有邊際、有範圍、有來有去的,你已經看對了,已經對了。

居士9:然後…

隆波:要怎麼辦?(隆波說出其心聲)

居士9:是的。


居士10:頂禮隆波,我每天都在固定形式裡修行,工作也並不需要整天思考,於是一整天都能覺知自己。隆波生病期間,則使用如理正思惟,加上周圍人不斷地提醒。

隆波:很好,就是那樣。

居士10:請教隆波,現在我還在正確的道上嗎?有什麼需要調整嗎?

隆波:增加一點點覺知力度,心太輕了,並不是要讓其沈重。

居士10:好的。

隆波:意思是,心力還略微薄弱了一點點,只是一點點,因此,稍微提起一點點覺知,如果太多,就會覺得憋悶。

居士10:好的,需要同時增強禪定嗎?

隆波:對,需要加強禪定,心稍微有些散亂。呼吸也行,呼吸後覺知,但是別期待寧靜。

居士10:好的。

隆波:別期待有禪定,僅僅呼吸後持續覺知,禪定和覺性就會好起來。

居士10:好的。

隆波:否則,心過於鬆散,太悠閒了點。

居士10:好的,感恩師父。


居士11:頂禮隆波。

隆波:(對居士10開示)你的修行整體上不錯,只是禪定與覺性有點弱。你想問什麼?(問居士11)

居士11:自去年元旦以來,不斷看隆波的開示視頻,修行不斷出錯,現在問題在於,我覺得自己的知者有些呆滯。

隆波:嗯,知者是有些呆滯。

居士11:該怎麼辦?如何修行?

隆波:帶它出來思維,比如思維「身不是『我』」,「苦樂、好壞的感覺不是『我』」,找內容去思維,是為了激發心,不讓心昏沈、靜止。如如不動的知者並不好,要帶心去工作。

森林派祖師大德會帶領心來思維身體,毛、發、指甲、牙齒、皮膚、肌肉、筋、骨……一部分一部分地看,看見無常、苦、無我。有些則是思維不淨、白骨之類的。在思維期間,屬於修習毗缽舍那嗎?不是。僅僅只是善巧,不讓心粘著於如如不動而已,步入毗缽舍那的期間,心會自行上路。現在你要刺激心來工作,帶它出來,不斷探究自己身心的實相,不讓其黏著於如如不動。

居士11:好的,感恩師父。


居士12:頂禮隆波,我覺得自己的戒好起來了。

隆波:什麼?

居士12:五戒有好起來。

隆波:很好,很好。

居士12:但依然臟兮兮的。

隆波:好在有看見。

居士12:而且固定形式的修行…

隆波:觀察到了嗎?煩惱來的時候,你能夠更快地看見?

居士12:是的。

隆波:你真的知道嗎?

居士12:有時知道,有時不知道。

隆波:如果及時地知道,戒就會自行好起來,禪定也會好起來。禪定一旦退失,煩惱習氣再次現前,帶著它散亂,如果有覺性及時地知道心,戒就會好起來,禪定也會好起來,智慧——正確地看見、正確地領悟也會不斷多起來。觀察到了嗎?煩惱習氣自己來、自己走?

居士12:是的。

隆波:就這樣不斷地觀察,不要急於求成。

居士12:好的。

隆波:越急於求成,就會越慢——速則不達。

居士12:隆波,我感覺觀身與觀心的時候沒有開發智慧,多次以思維來引導。

隆波:可以用思維去引導,如果只是覺知的話,就去思維三法印。不要用其它內容去引導,要以三法印來引導,接著就會自行看見。若以思維在引導,則還不是毗缽舍那,自行看見的時候,才算是毗缽舍那。

居士12:我仍然在正確的道上嗎?

隆波:還是很好的。

居士12:好的。

隆波:但要讓心與自己在一起,需要比現在更穩健些。

居士12:禪定依然欠缺,對嗎?

隆波:對。

居士12:感恩師父。


居士13:頂禮隆波。

隆波:有什麼要問?

居士13:今年我感覺老了很多,請求隆波開示。

隆波:今年看起來比以前更健康,哪裡老了啊?

居士13:衰弱得很厲害。

隆波:衰弱與心毫不相干。

居士13:是身體。

隆波:身體衰弱,隨它去,身體有的只是苦。觀下去,它與我們的心毫不相干。我們只是知者、觀者,我們的心不苦,就是這樣去探究它,已經對了。

居士13:現在在做的……

隆波:比以前好就已經不錯了,說明有進步。

居士13:好的,我會持續精進直至最後一口氣。

隆波:就是要那樣,必須戰鬥到最後一口氣。

居士13:不需要調整什麼嗎?

隆波:別貪。

居士13:好的,最近好像正常些、光明些。

隆波:對。

居士13:感覺依然不太能夠觀照境界或狀態。

隆波:什麼?

居士13:仍然無法觀照境界或狀態。

隆波:心比以前更好了,並不是必須看見每個境界,也不是必須一直清楚地覺知。僅僅是覺知自己,看見身體工作,如果有任何感覺特別強烈,要知道,那樣已經夠了,接下來自然會越來越細膩。現在的心比以前更好,心已經有了力量。

居士13:好的。

隆波:以前只是一味地散亂,看得出來嗎?

居士13:感覺現在舒服些,而且正常些。

隆波:那樣才好,是正常的。修行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別去打壓自己直至變得不正常,現在這樣的心才是正確的,因為它是正常的。但此刻又不正常了,感覺到了嗎?開始打壓了,感覺到了嗎?比如去關注——正確是什麼樣的,刻意去看,就已經錯了。

居士13:好的。

隆波:很好。

居士13:感恩。

隆波:結束了,請大家回家吧。

【完結】


禪窗聲明:

由於受到語言以及個人修證水平所限,跨越語種後很難如實還原隆波帕默尊者的本意。譯作若有任何不精準之處,完全歸責於我們,歡迎大家不吝指正。


文字來源:www.ganluyu.org

中文字幕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