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念頭的世界裡鬆脫出來?|隆波帕默尊者

隆波帕默尊者

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微法談聽錄

(06:25~13:14)

2020年10月17日|泰國解脫園寺

同聲翻譯|坤能

聽錄、整理|靜慮林



讓我們從念頭的世界裡鬆脫出來的方法,
應該怎麼做?
從念頭的世界裡鬆脫出來的方法,就是——
仰賴於覺性,去及時地知道「心迷失去想了」,
僅僅只是及時地知道「心迷失去想了」。

「迷失去想」的心,
是透過「痴」的驅動力,
或是「散亂」的驅動力,去想、迷失。
如果我們知道「心迷失去想了」,
僅僅只是有覺性及時地知道,
「痴」或「散亂」就會自動自發地滅去,
「迷失的心」就會滅去,
就會生起「知者的心」。

「迷失的心」很多——
迷失去想、迷失去看、迷失去聽、
迷失去聞、迷失去嚐、
迷失去感知身體方面的接觸、
迷失在心裡面去想、去演繹,
到處在迷失。

迷失在心裡面去想了之後,
有時迷失到過去,有時迷失到未來。
若想生起「知者的心」,
我們要能夠及時地知道「迷失的心」。
比如,心迷失去想,
我們有覺性及時地知道「心去想了」,
「想的心」就會滅掉,
「知者的心」就會生起,
我們的心,就可以活在當下。
這很難做到,必須要訓練。

以前,隆波與高僧大德在一起,
比如隆波蒲尊者,他稱隆波為「修行人」。
別人誤以為隆波一整天打坐、經行,
(其實)並沒有那麼做。

所謂的「修行人」,就是——
心可以與自己在一起,
可以看到「身與心在工作」的人。
而不是迷失,
去打坐,坐很久,經行很久,
誤以為可以那樣做得到。

問說:「經行、打坐很久,好嗎?」
如果是有保持覺性的,那是最好的。
如果是帶著貪心,或是沒有覺性的,
那根本不好,只是在折磨自己,
變成了「修苦行」。

我們要努力地訓練,活在當下!
訓練讓我們活在當下的方法,就是——
尋找自己擅長的一種禪修方法,
念誦也可以、念誦「佛陀」也可以。
但是隆波不介紹大家「往外送」的禪修所緣,
不介紹「離開了身體」的所緣。
比如,緊盯佛像、火,
心已經往外跑了,
寧靜在「外在的所緣」,
心並沒有安住與自己在一起。

如果心沒有與自己在一起,
修行就無法進一步地提升,
而是處於迷失的狀態。

因此,我們要去尋找某一種禪法,
比如,吸「佛」、呼「陀」之類的,
或是動手、動腳,
或是看到身體膨脹、身體收縮。
隆波用的(詞)是「身體膨脹、收縮」,
隆波用的(詞)不是「腹部」,
如果看到腹部的話,
心就跑到腹部上,
變成緊盯、聚焦的禪定,
那並不是「心安住」的禪定,
不是「心與自己在一起」的禪定。

「心與自己在一起」的禪定,
大家認識嗎?
其實就是——
與「心迷失」是完全相對的。
緊盯、專注的心,
是「忘了自己」的,
心跑掉了,沒有看見。

因此,尋找某一種禪修所緣,
去念誦「佛陀」也可以,
觀呼吸也行,
做隆波田的手部動作也行,
看到整個身體膨脹、收縮也行,
看到身體動——
別去看手!
如果看手,就與看腹部是一樣,
心跑到手上,那是不會修行的人。

比如,隆波田教導做手部動作,
教導我們要有覺性,
並沒有教導我們去覺知手。
要有覺性,看到身體在動,
那屬於四念處的「正知篇」,
(身體)動了,覺知;停了,覺知,
但如果去緊盯,(心)跑到手上,
那就不行了。

因此,我們去尋找某一種禪法,
然後去修行,
當心跑到禪修所緣上,
要及時地知道。
比如,我們看到身體呼吸,
一不小心,心跑到呼吸上了,
心迷失到呼吸上了,
緊盯,一動不動地,
那屬於「迷失去緊盯」。

做手部動作,心跑到手上,
這同樣也是「迷失去緊盯」了,
看到腹部膨脹、收縮,
如果一不小心,心跑到腹部上,
就變成腹部膨脹、收縮。

經行,佛陀教導得很簡單——
「諸比丘!走,要清楚地知道在走」,
難嗎?「走,知道在走。」
佛陀並沒有教導,
「走」必須要有幾個節奏。

清楚地「知道」,
「知道」什麼?
知道身體在走,
「色法」在動,「心」是觀者。
別扔掉這個原則。

如果觀全身,
就看色法在動,心是觀者,
所有的感覺、念頭,在運動變化,心是觀者,
而不是說——心跑掉了。
經行,心跑到腳上,
有些人超過了腳,
經行的時候,心跑到地面上了,
地面是冷的、熱的、硬的、軟的,
去覺知那個,能夠找到什麼好的寶貝?

誰認為大地的是自己的?沒有。
感覺到這大地是自己的嗎?也許有。
但是這樣的人,
必須要立即找精神科醫生,
已經不正常了,
最多就是感覺到——
身與心,是我們自己,
因此要去覺知身、覺知心,
去看身的實相,去看心的實相。

起步的階段,
我們要想作為「觀者」,
心成為「觀者」之前,
必須要去訓練讓心成為「觀者」,
而不是「迷失去想」,
或者「迷失去緊盯」。

修習某一種禪法,
心跑去緊盯,知道;
心迷失去想,知道,
就這麼去訓練,多多地去訓練。
心跑去緊盯,知道;
心迷失去想,知道。


靜慮林聲明:

本文內容未經尊者及譯者審校,若有任何疏失,皆歸咎於聽錄、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


完整開示|音頻來源:禪窗

完整開示|視頻來源:Dham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