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波帕默尊者
Luangpu Pramote Pamojjo
法談摘錄
2025年9月21日
編譯|靜慮林

隆波在寺廟教導中國人,
前來寺廟的中國人非常多,
而且全年都持續不懈地前來。
中國人有一個明顯的特徵,
就是喜歡 「想」。
無論教多少都會去想,
拼命地紀錄、背誦,
因此教導起來相對困難。
於是,
隆波就教導——
觀心的三個原則。
第一項原則:
在觀之前,
別提前守著看,
先讓各種感覺生起,
然後再去覺知。
第二項原則:
在觀的過程之中,
心別跳進去觀,
若心要跑進去,也要知道,
就只是覺知,
有距離地覺知,
但不刻意呵護令心保持距離。
第三項原則:
當覺知之後,
滿意,要及時地知道,
不滿意,也要及時地知道。
隆波闡述這簡短的三項原則,
它就好像是武功秘笈,
這本秘笈沒有幾頁、
沒有幾張、沒有幾項。
但如果只是知道這本秘笈,
能真正通曉武功嗎?
當然不可能,
必須先親自實修演練。
隆波所闡述的這三項原則,
於是隆波就說:
大家大概已經明白要領了,
去經行吧!
務必切實做到,
每天至少三個小時。
這已經算少了,
那些真正實修的高僧大德,
他們都是經行通宵到天亮。
如果高僧大德聽到——
隆波讓大家經行三個小時,
他們或許會暗暗一笑,
或許是帶著慈愛而微笑:
「唉!就只做到這樣,
也總比完全不做要好。」
但隆波只要求大家三個小時而已,
不需要拿錢財來供養隆波,
隆波這裡不愁米糧,
不需要去買,
也不必特地送來供養。
以修行作為供養,
去用心修行,
去經行吧!
靜慮林聲明:
雖竭力而為,受限於語言能力及修行水平的不足,此譯文仍可能未盡呈現隆波教誨之本義。若在編譯過程中有任何謬誤或不足,皆歸咎於我們的責任與過失。
完整開示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