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波帕默尊者
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微法談聽錄
(51:06~55:03)
2021年01月30日|泰國解脫園寺
同聲翻譯|坤能
聽錄、整理|靜慮林
![](https://www.shineling.org/wp-content/uploads/2021/01/LP203_2021.01.30-1024x1024.jpg)
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路,
我們學法修行,卻誤以為僅有一條路——
必需這麼做,必須這麼做!
如果必需這麼做,就過於執著了,
事實上,並非如此的。
修行,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路,
但那條路,必須在八支聖道、四念處的路上。
比如,隆波向隆布敦長老學法,
於是看得很清楚,
隆布敦長老教導的弟子,
既有居士,也有出家人,
他對每一個人的教導皆不同。
對於一些人,長老教導念誦「佛陀」,
透過念誦「佛陀」,以修習奢摩他,
對於一些人,長老教導觀骨頭,
一些人則教導他去觀一根頭髮……
因此,長老(對每一個人)的教導不一樣,
但是得到的成果是一樣的,
也就是——獲得禪定。
當獲得禪定時,
長老就教導毗缽舍那的修行,
針對每一個人的教導,也是不一樣的,
透過觀身、觀感受、
觀心、觀法來開發智慧,
每個人都不一樣。
慢慢地去觀,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路,
並非有固定不變的(模式)——
必須如此才是正確的,
必須那般才是正確的……
這太過於執著了。
每一個人的根器與秉性不同,
因此,佛陀才會教導那麼多不同的法門,
修行法門眾多,
因為每一個人的根器、秉性不盡相同,
而並不必須每一個人都一模一樣。
比如,大家聽聞——
隆波是透過安般念修習奢摩他,
隆波是透過心念處修習毗缽舍那,
也就是直接觀心,
那我們必須模仿隆波嗎?
並不必須。
隆波讓好幾個人去觀骨頭,
先觀骨頭、觀身體、
修習身至念,思維——
頭髮、皮膚、牙齒……
這全是奢摩他的修行。
一旦心有了力量,
隆波就會教導一些人觀心——
心跑了,知道;
心跑了,知道,
同樣也可以獲得禪定,
因此,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路。
麥琪頻帕,她向隆布帖長老學法,
其實她修行了很久,
她曾經向隆波分享,隆波蒲尊者的教導,
隆波不會說東北話,意思是——
好幾個人喝同一口井的水,
走同一條路,
但他們的腳印是不重疊的。
其實,這即是法的原則,
走同一條路,就是——
走在佛陀所鋪設的唯一路,
走在四念處的這條路上,
但是每個人的腳印都不會重疊。
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路,
但是都在同一門學科裡,
喝同一口井的水,
也就是同樣抵達涅槃這一處。
但並非每一個人必須相同,
每個人的根器與秉性,需自己去體會,
若修習那類型的禪定,心寧靜,
就按照那個方法去修習。
開發智慧,觀色法、觀名法,
觀名法,是觀感受或觀善與不善等,
擅長於哪項,就選擇那項,
不必盲目地模仿任何人。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路,
但終歸會抵達同一點,
因此要努力地去訓練,
每一天都需努力地去訓練。
靜慮林聲明:
本文內容未經尊者及譯者審校,若有任何疏失,皆歸咎於聽錄、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
完整開示音頻
完整開示|視頻來源:Dham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