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智慧的心眼|隆波帕默尊者

隆波帕默尊者

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微法談聽錄

(24:28~31:34)

2021年1月9日|泰國解脫園寺

同聲翻譯|坤能

聽錄、整理|靜慮林



我們不停地觀察,接下來就會看到實相——
身不是我,只是被覺知、被觀察的對象,
有因存在,有生命的延續,就還不會死,
就會有物質不停地進進出出,
不是人、不是「我」、不是眾生。

我們觀察,身體生起的苦樂,
也是被覺知、被觀察的對象,
比如,走路撞到了東西,就會覺得有點疼,
疼痛並不是身體,疼痛是仰賴於身體而生起的事物,
我們不停地去觀察,就會知道——
身體不是「我」,疼痛也不是「我」,
僅僅只是摻雜進來的一種感覺而已。

或是在我們內心生起的感覺——
苦、樂、不苦不樂,
也只是在心裡臨時摻雜進來的感覺。
心一會兒苦、一會兒樂、一會兒不苦不樂,
一整天就只是如此不停地變化著,
這稱之為「覺知感受」。

感受分為「身方面的感受」及「心方面的感受」,
身方面的感受有:苦與樂;
心裡方面的感受有:苦、樂及不苦不樂的捨受。
如果什麼都不會修,就只是觀察這點已足夠,
只是如此,就已稱之為「修行」了。

我們就會看到——
「樂」有因就會生起,沒有因就會滅,掌控不了;
「苦」、「不苦不樂」,
有因就會生,沒有因就會滅去,無法掌握。

繼續去觀心,
苦樂生起,及時地知道,
接下來,好壞生起,(也知道);
貪生起了,知道;不貪,也知道;
生氣了,知道;不生氣,也知道;
迷失,也知道;不迷失,有在覺知自己,也知道……
不停地去覺知,不停地及時知道自己的心。

接下來,我們就會看到——
心貪,只是臨時的存在,就會滅去,
瞋心、迷失的心、散亂的心、
萎靡不振的心、好的心……
只是臨時的存在,就會滅去,
而且無法掌控或命令它。

命令「別生氣」,它也會生氣,
命令「別貪」,它也會貪,
命令「一直保持覺知」,也命令不了,
當我們看到這個實相,就會知道——
所有的行蘊、造作,
無論造作好、造作壞,
都不是「我」、不是「我的」。

接下來,我們不停地去訓練,就能進入到心,
就會看到作為知者、觀者的心——
一會兒變成「觀者的心」,
一會兒變成「迷失的心」;
一會兒變成知者、一會兒變成觀者;
一會兒變成知者、一會兒變成聽著;
一會兒變成觀者、一會兒變成聞者;
一會兒變成知者、一會兒變成嚐者;
一會兒變成知者、一會兒變成迷失去想、演繹、造作者……

我們就會看到——
心本身也是無常的,
「知者的心」是最大的善心,它也是無常的,
「迷失的心」是最壞的心,它也是無常的,
各種各樣的心,無論是好或壞,
全都是無常的,而且無法掌控、無法控制。

命令心好,它不會相信,
命令它別壞,它也不會相信,命令不了。
命令讓它一直好,它也不會相信,
禁止它壞,它也不會相信,
無法真正命令得了心。

我們不停地去看事實,
不停地去讀自己的心,
最後我們就會看到實相——
心不是「我」、不是「我的」,
只是一種自然的感知而已,
心是無常、苦、不是「我」。

有些人修行之後,
認為心是恆常的,那是邪見,
誰看到心是恆常的,那是邪見。
佛陀開示:「心是無常的。」
別與「法元素」相混,
大家尚未抵達「法元素」,不認識恆常的心,
因此大家需不停地觀察,
身體不是「我」,苦樂也不是「我」,
好壞也不是「我」,心也不是「我」。

最後,智慧集中、頓悟,
當須陀洹聖道生起之時,真正的正見就會生起,
但那還屬於不是很細膩的正見,
便會看到實相——「我」不存在,
五蘊不是「我」,在五蘊裡沒有「我」,
心都不是「我」了,還有什麼事物是「我」呢?
五蘊之外,更沒有「我」存在,
這都不是「我」,心都不是「我」,
樹怎麼可能是「我」呢?
山怎麼可能是「我」呢?
汽車怎麼可能是「我」呢?
再沒有「我」在何處。

如此照見,稱之為「已得法眼」,
得到法眼,其實就是有了智慧的心眼,而不是肉眼,
心裡擁有了智慧。
得了法眼的意思就是——
有智慧看到實相——我不存在。

若想看到這點之前,
我們必須訓練,去觀感覺、
去觀身、觀苦樂的感覺、
觀貪瞋痴的感覺……
持續不斷地訓練觀察,
接下來我們就可以看到心。

心是「知者」也知道;
心是「想者」也知道;
心迷失到其他地方也知道——
迷失去看、迷失去聽、
迷失去聞、迷失去嚐、
迷失去感知身體方面的接觸、
迷失到心裡面去想……

不停地去訓練,
就會看到心在六個根門不停地生滅,
生滅在眼、耳、鼻、舌、身、心,
不停地在這些地方生滅、生滅……
全都無法禁止、無法控制。

如此照見,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
在三藏經典記載,有些人七天、七個月、七年,
就會證悟阿羅漢果或三果阿那含。

現今這個時代,只需證悟初果就已是很大的福報了,
大家的福報、波羅蜜較少,
別誤以為自己多厲害,並不是真的厲害,
如果真正厲害,就不會出生在現今時代,
應該在佛陀時代就已經涅槃了。
大家,包括隆波在內的所有人,都是不懂事的那群人,
才會在現今時代相見,
因此,要抓住(修行的)機會。


靜慮林聲明:

本文內容未經尊者及譯者審校,若有任何疏失,皆歸咎於聽錄、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


完整開示音頻

完整開示|視頻來源:Dham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