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修習止禪,無法證悟道果?|隆波帕默尊者

隆波帕默尊者

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法談摘錄

2021年04月18日|泰國解脫園寺

同聲翻譯|坤能

摘錄、整理|靜慮林



為何修習止禪,無法證悟道果?

00:01~09:00

(隆波)今早看到好幾位居士,
他們不斷地再次來到寺廟,
但修行的問題依然很多,
心不正確,禪定也不正確。

有一類人,
心沒有禪定、沒有力量,
大部分都是如此的(狀態);
另一類人,
就是緊盯、緊盯。
其實就是這兩項錯誤,
讓心無法契入中道。

散亂、走神和緊盯……
散亂便會忘了身、忘了心;
而緊盯身、緊盯心,
身是一動不動的,
心也是一動不動的,
往哪處看都是一動不動的,
那就看不見三法印。

然而,
在「散亂」與「緊盯」之間,
緊盯會更好一些。
若散亂,心必定是不善的,
而緊盯,(心)尚在極力地想保持覺性。
然而,尚未有「好的禪定」,
於是就會努力地緊盯、緊盯……
十分苦悶,過於「緊」了。

「緊」勝於「鬆」,
因為「鬆」會去往惡道,
「緊」可去往善道。
但這兩條路都無法抵達涅槃。

若想抵達涅槃,
既不能太鬆,也不能太緊。
這是悉達多太子曾經學習的教材。
當他作為太子時,享受快樂,
心不斷地迷失在世間,
根本沒有任何利益。
由於他的福報、波羅蜜極多,
他洞悉那根本沒有意義,
因此離開皇宮而出家。

出家早期亦會打坐,打壓心,
讓心一動不動,讓心寧靜,
此類禪定依然在「緊」的範疇,
因為「想要好」的望在驅動修行。

隨後,他不斷地用功,
發現那也沒什麼意義,
於是採取折磨身體(的方式),
那是身方面的「緊」,
最初是心方面的「緊」。

由於他累積極多的智慧,
福報、波羅蜜也已具備,
因此他看見那依然不是出路。
那僅是不斷地迎合煩惱習氣,
讓心粘著於世間,
如此不可能解脫。
他身為太子時,
他便已知曉(此理)。

打壓心,
或透過禪定、
透過折磨身體來打壓身,
那屬於「修苦行」,
同樣也不是離苦的路。

最後,他想起自然的禪定。
幼小時,在農耕儀式時,
侍者讓他坐到樹底下,
侍者們則前往觀禮淨飯王的農耕儀式。
太子一人獨處,便觀呼吸,
帶著覺知呼吸,具有覺性,
心安住、獨立凸顯,
他憶起這類的禪定。

隆波尚未遇見隆布敦長老之前,
閱讀至此便發懵,
悉達多太子在年幼時,進入初禪,
那(方法)是正確的,
而跟隨隱士學習達至七定、八定,
卻發現那(方法)不正確,
但進入七定、八定,
則必然需經過初禪,
為何說那不正確呢?
那時並不明白,
其實禪定有好幾類。

緊盯、聚焦的禪定,
追求於寧靜與快樂,
這是一類禪定。
訓練之後,心安住,
那是另一類禪定,
完全是(不同的)兩類禪定。

而不是說——
持續不斷地打坐、修習禪定,
最終便會體證道果、涅槃。
如果打坐之後,
便能體證道果涅槃,
那則無需佛陀出世,
因為那些隱士,
在(佛陀出世)之前便已能入定。

但佛陀的此類禪定,
他人並不認識、不了解,
他們僅僅認識——
「緊盯所緣」的禪定,
「專注所緣」的禪定,
專注、緊盯某一種所緣,
心寧靜於單一的所緣,
他們僅僅認識這一類禪定,
而「心安住,成為感知所緣」的禪定,
他們並不認識。

緊盯、專注所緣的禪定,
心是一,所緣是一。
心是一,心不會溜到他處,
所緣是一,僅感知單一的所緣。

而佛陀的禪定呢?
心是一,
所緣可以是十萬、百萬個。
心安住,成為知者、觀者,
看到所緣不斷地運動變化,
這即是此類禪定不同之處。

何時心是一,所緣是一,
(心與所緣)粘合在一起,
心就只是寧靜,
如此不可能體證道果。

而且從寧靜退出些許時,
從安止定退至近行定時,
或會生起一些禪相,
隨後便會徹底地迷失——
迷失去看此、看彼,
知道過去、未來,
知道某人死後投生何處,
具有他心通、天耳通,
連鬼說話都能聽見,
具有天眼通,
看得見別人看不見的事物……

此類禪定,
即是從安止定退出至這狀態中,
習慣於感知外在的事物,
那不是出路,
僅是迷失在所緣裡,
屬於「迷失在所緣」的禪定。

至於佛陀的禪定,
即不迷失在所緣裡,
(心)安住且超越所緣,
如同從高處或高樓俯視,
看著車子在路上穿梭奔馳,
自己並沒有跳到路上。
車子並非僅是一輛,
一會兒這輛車子來了,
一會兒那輛車子來了,
不斷地變化……

(修習)佛陀的禪定,
便會看到所緣的運動變化,
而並非寧靜於某一個所緣。

若我們區分不了,
便無法理解——
為何修習禪定無法證悟道果。
而(修習)佛陀的禪定,
可以證悟道果。
我們需慢慢地訓練,
慢慢地觀察。

不迷失在所緣的禪定

09:00~13:44

如果我們以所緣作為(禪修的)重點,
我們便會獲得寧靜型的禪定;
如果我們以「心」作為重點,
我們就會獲得安住型的禪定。

比如,我們觀呼氣、吸氣……
隆波從小就開始用功及訓練,
一旦心與呼吸粘合在一起,
呼吸停下來,生起光明,
心就會與光明粘合在一起。
隨後心便會散亂,
溜去感知外面的此或彼,
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如此的禪定,沒有任何好處。

於是隆波便增加覺性(sati),
及時地知道——
心要跑去找光明了,
心要跑去找呼吸了……
當我們有覺性及時地知道——
心要跑到所緣上時,
心便會抽身出來成為知者,
於是就會生起另一類禪定。

「緊盯所緣」的禪定,
可以修習——
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五定、六定、七定、八定,
但心抽身出來成為知者、觀者,
亦能修習禪定,
也能獲得四禪八定。
然而心的品質不同,
一是消遣、迷失在所緣裡,
一是寧靜,但不迷失在所緣裡。

這部分應該學一學,
這門學科稱之為「心學」,
若學習就能獲得正確的禪定。

如果我們不學習自己的心、
不探究自己的心,
我們便會獲得「浸泡在所緣」的禪定。
若問:「那好嗎?」
那也好,那可以獲得禪定,
有時可獲得各種神通,
會超越許多人類。
雖然具有很多智慧,
但那並不是用於離苦的智慧。

若心安住,則是——
觀色法、名法工作,
看到它們不斷地運動變化,
心安住成為觀者,
心並沒有進去干預,
也沒有浸泡在心感知的所緣裡。

心安住,感知所緣與境界(sabhāva),
並沒有跳進去干預境界,
對所有的境界,
擺脫了滿意與不滿意,
心契入到中道。

我們可以獲得好的成果,
便是因為——
心能安住,保持中立,
能感知所有境界的生、住、滅。
一旦它滅去了,
又會有新的境界生起,
又再看到那個境界生、住、滅。
繼續去觀,不斷地觀下去,
百次、千次、萬次、十萬次……
不斷地看下去,
七天、七月、七年……
持續不斷地觀下去,
就會看到——
所有的境界,生了就滅。

比如,
快樂,生了就滅;
痛苦,生了就滅;
不苦不樂、捨受,生了就滅;
貪心,生了就滅,
不貪,生了就滅,
生氣、迷失,
不生氣、不迷失,生了就滅……
便會看到——
所有的境界,全都生了就滅。

看到法喜生起,也會滅去,
看到禪定的樂、寧靜生起,也會滅去,
看到心的中捨(upekkhā)生起,也會滅去,
看到生起的一切,全都會滅去。

當我們訓練時,就會看到——
此生了就滅,彼生了就滅……
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
隨著時間的推移……
取決於自己的福報、波羅蜜。
如果福報波羅蜜特別多,
便會在七天內領悟(法)。

不必如同四念處篇幅那般(程度),
證悟三果或四果阿羅漢,
若能在七年證悟初果,
就已經很棒了。

無一特質,能與忍耐相提並論

24:30~26:48

佛陀時代的人們,
如同我們這般人一樣,
也許他們的福報、波羅蜜比我們稍多。
我們的福報、波羅蜜少,
並沒有遇見佛陀。
而那些遇見佛陀的人(當中),
也並非每一位的福報、波羅蜜都很多,
有些人反而造下更多惡業,
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會獲得好的。

我們跟隨不上佛陀,
只能稍微謙虛些許,
(自認)自己的福報、波羅蜜不太多,
如果福報、波羅蜜多,
根本就不可能坐在此處了。

既然我們過往的舊庫存不足,
我們便去訓練。
要忍耐!
沒有哪一個特質,
能與「忍耐」相提並論。
而並非修行之後、
出家三個月之後,
尚未證悟道果,於是便氣餒了。
如果這麼想,
就不可能(獲得結果),
心依然十分脆弱。

必須忍耐!
證悟或不證悟,都隨他去,
只求自己播種好的「因」。
我們修行是為了供養佛陀,
更多地用功,
有一天就會好起來的。

隆波曾經遇見一位高僧大德,
他曾向阿姜曼尊者學法,
他告知那一代(的同輩),
全都已經離苦了,
唯有他什麼(果位)也沒證得。
但他不放棄地繼續修行,
一輩子都會修行。
即使死了,再次投生一百世,
也不會放棄修行的!
如此(的行誼)真的值得恭敬。

有些人修行兩年之後,
尚未證悟,便不想修行了。
那你就不修行吧!
因為根器太鈍了。
(如果認為)慢慢地累積,
好幾位佛陀出世以後,
(自己的修行)自然會好起來,
那是不懂事。

如果我們的根器還很鈍,
我們便不斷地精進用功,
心作為觀者,
持續不斷地觀身、觀心,
看身心的事實與實相。

身的實相是——
無常、苦、無我,
心的實相亦是——
無常、苦、無我,
實相即是三法印,
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去觀)。


靜慮林聲明:

本文內容未經尊者及譯者審校,若有任何疏失,皆歸咎於聽錄、整理者的責任與過失。轉載請保留聲明及出處。


完整開示音頻

完整開示|視頻來源:Dham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