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尋與伺,知者就會生起|隆波帕默尊者

隆波帕默尊者

Luangpor Pramote Pamojjo

法談摘錄

2021年07月25日|泰國解脫園寺

0:00~08:20

摘錄|靜慮林



訓練修行,
若僅是修習寧靜,那是不夠的,
(但)若不修習寧靜,那也不行,
如果我們不修習寧靜,
心散亂,那就觀不出境界(sabhāva),
譬如:在波濤洶湧的大海,
我們要看海底的珊瑚或魚,看不了,
那是看不見的,海浪澎湃;
(但)若大海平靜,
而我們潛海去看珊瑚之類的,
那很容易看。
心過於動蕩不安,就無法觀到境界。

當我們訓練至心寧靜及安住之後,
我們才可以開發智慧。
若心散亂,那是無法開發智慧的。

為何(開發智慧)必須用安住的心,
不能僅是寧靜,而必須要安住?
因為若心寧靜,
心會浸泡在某一個禪修所緣裡,
寧靜地待在某一個所緣中,
心並沒有安住,僅是浸泡在所緣,
於是就無法開發智慧,
(心)就只是寧靜,就只是休息,
具有快樂。

我們需要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心,
讓心安住,
既寧靜,又安住。
若心安住,它本身是具有寧靜的。

訓練讓心安住有兩種方式:
第一、進入禪那。
如果我們無法進入禪那,
那便無法透過此方式而獲得安住的心。

我們之中,有些人可以進入禪那,
那便去修習自己的業處,直至心集中,
心集中,看到感覺與念頭分離。

我們修行時,
心有尋(vitakka)、有伺(vicāra),
在有尋、有伺時,心還沒有安住,
僅是剛開始寧靜,但尚未安住。

去寧靜、去憶念,
憶念禪修所緣,這稱之為「尋」,
在沒有刻意及控制的情況下,
心與禪修所緣依偎在一起,
這稱之為「伺」,
此時心沒有安住,
僅是初階的寧靜而已。

一旦我們修行,看到——
心跑到呼吸上,或跑到腹部上之類的,
心思維禪修所緣,
與禪修所緣依偎在一起,
一旦看到,
心就放下尋與伺,
而後心逆流回到心,
心就會有喜、有樂,有一境性。

心能放下尋與伺時,
放下尋、放下伺,
「尋」即是心思維所緣,它憶念所緣;
「伺」即是思考,
它依偎著所緣,在所緣省察著,
當心不再對所緣賦予任何價值,
放下尋與伺,便會逆流回到心。

因此,
在二禪時,知者就會生起,
安住型的禪定就會生起。

安住型的禪定,
在三藏經典、在經藏中記載,
在二禪中,就會有一心(ekodibhāva)生起。

如果僅是研究經典理論,
就不可能理解一心,
僅稱「一心」為「禪定」。
但初禪已具有禪定了,
為何在第二禪還再提到,
稱「一心」為禪定呢?

若我們不會修行,我們就區分不了。
初禪也有一境性(ekaggatā),
一境性本身屬於禪支——
禪定的組成部分。

但「一心」是十分特別的禪定,
即:心是一,
心是一的狀態,安住,
有在覺知自己,
源自於放下尋與伺而生起,
能放下思維所緣及思考所緣。

因此,我們訓練修行時,
一旦心去想,
我們及時地知道「心跑去想了」,
尋與伺就會滅去,
知者的心就會生起。
所以,真正讓我們沒有知者的,
其實即是尋與伺。

知者的心並不僅是「有禪定的心」,
有禪定的心,
每一念心都具有禪定,
有一境性(ekaggatā)。
一境性心所會與每一念心同步生起,
甚至不善心,也會有一境性,
也會有禪定。

但真正獲得良好提升的心,
能放下尋與伺,
就會生起一心(ekodibhāva),
也就是安住且獨立凸顯的狀態,
這是針對那些可以修禪那者而言。

(獲得安住的心)第二種方式,
對於那些無法修禪那者,
則仰賴於覺性(sati),
及時地知道心抓取什麼所緣,
覺性意識到所緣,
心就會跑去與該所緣在一起。

比如:心想時,心就會跑到念頭裡,
如果我們有覺性及時地知道——
「心跑到念頭裡了」,
尋,也就是思維到所想的內容,
伺,即是省察、依偎在想的內容,
其實心是跳進去(混合)了,那稱為「伺」。
心沒有想到,
心沒有進去與他們依偎在一起,
沒有尋,沒有伺,
比如:我們心跑去想時,
在及時地知道的瞬間,
對該所緣的尋與伺就會滅去,
心就會自動自發地安住。

如果我們沒有透過禪那,
我們可以仰賴於一剎那、一剎那去知道,
我們就會獲得「剎那定」的禪定。
「剎那定」屬於心安住的禪定,
可以用於開發智慧。


靜慮林聲明:

本文內容未經隆波審校,若有任何疏失,皆歸咎於我們的責任與過失。


完整開示音頻

完整開示|視頻來源:Dham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