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也隨它,不寧靜也隨它|隆波帕默尊者

隆波帕默尊者

法談摘錄

(9’02”——16’15”)

2020年10月3日|泰國解脫園寺

編譯|禪窗



不要刻意讓心寧靜,
而要遊戲般地和「讓心感到快樂」的所緣在一起,
寧靜隨它,不寧靜也隨它。
無論是寧靜或散亂,都沒有關係,
心和「讓心感到快樂的所緣」在一起時,
一旦心沒有了「刻意」,
禪定就會生起。

隆波的其中一位師父是隆波蒲尊者,
他經常教導說:
「禪定,始於沒有刻意;
毗缽舍那,始於沒有念頭(思維)。」
這個教導雖然只有短短兩句話,
卻含括了所有關於奢摩他及毗缽舍那的修行。

奢摩他的修行是始於「沒有了刻意」。
如果我們要讓心獲得寧靜,
就應該修習奢摩他。
當實踐某個禪法感到心情舒暢時,
可以繼續這樣實踐——
寧靜隨它,不寧靜也隨它,
只要有機會可以練習,就知足了。

一旦我們沒有刻意而為,心就沒有貪。
沒有貪的心,
便可以有覺性「輕鬆地與禪修所緣在一起」,
而後,心會自行集中,
匯聚、亮堂、光明,
一切將是自然而然發生的。

比如,那些精通禪定、可以很快獲得寧靜的行者,
他們不會強迫心去靜下來,
否則只會適得其反。

當修習奢摩他、訓練讓心寧靜的能力嫻熟了,
我們就能以中立的心,來輕鬆地覺知所緣,
心境是放鬆的:寧靜隨它,不寧靜也隨它。

(比如)隆波只要閉上眼睛,
就會有「喜」和「樂」,
這一切取決於我們的訓練程度。

假如我們刻意想讓心平靜下來,
心反而會更加「不平靜」。
就像是當我們刻意要入睡時,
睡得著嗎?

今晚睡不著,明天又要早起,
想要趕快入睡,這樣就能睡著嗎?
只會更加掙扎,
而越掙扎就越睡不著。

有人在晚上會失眠嗎?
隆波可以教你一個秘訣。
有嗎?請舉手。如果沒有,就不用教了。
哦!有兩、三個人。
人數太少,等開示結束來這裡給你們「開小灶」,
因為其他人並不想聽。(笑)

其實非常簡單,就是默念:
「睡得著,隨它;睡不著,也隨它。」
一旦可以「睡得著或睡不著都隨它」,
很快就睡著了。

如果心想的是「快睡著、快睡著」,
那是不可能入睡的,
因為心不喜歡被強迫,
就像小孩不喜歡被強迫一樣;
所以,我們不要去打壓心。
心如果被打壓,它就不會有快樂;
心若不快樂,禪定就不會生起。

禪定類似於睡眠,
有些高僧大德甚至教導說——
如果修不了禪定而又感到疲憊、苦悶,
那就去睡一會兒吧。
等到醒來以後,心裡舒坦了,
就可以再繼續修習禪定,
可以繼續修行或是工作。

所以,修習禪定的竅門,
就是不要刻意追求寧靜。
因此,隆波蒲尊者才會教導說:
「奢摩他,始於沒有刻意。」
只要還有刻意「讓心寧靜」的意圖,
心就不會寧靜。
這就像是「刻意要睡著,反而睡不著」一樣。

如果心情輕鬆地與所緣在一起,
比如有人喜歡聽歌(這是適合居士的),
既然喜歡聽歌,睡不著的時候就聽,
那樣很快就睡著了,
因為心情舒暢。

還有些人喜歡香味,
睡不著的時候,就在旁邊放上散發香味的物品,
聞到以後,心情舒服,也會很快入睡的。

但是僧人無法使用上述這些方法,
因為沒有適宜的色、聲、香、味、觸可供使用,
僧人能用到的惟有「妥善訓練自心」,
懂得讓心「保持中立」,
不讓心有沈重感。

在我們需要讓心休息的時候,
保持心情輕鬆,別讓心產生消耗。
我們的心一直處在損耗能量的狀態,
左思右想、瞻前顧後,
強迫這個、打壓那個,
一直在這樣消耗能量,
煩惱越強,能量耗損就越嚴重。

大家試著閉上眼睛,練習某一種禪法,
可以念誦「佛陀」,也可以觀呼吸,
然後試著去體會,
在某一點上,我們的能量損耗非常小,
但如果想得越多、越掙扎,
能量耗損就越大。

試著體會和觀察,
就可以發現「耗能很少」的點。
不需要故意營造「耗能少」的狀態,
如果刻意營造它,只會變得迷迷糊糊,
而故意讓心迷煳,
其實也是在損耗能量。

但凡「刻意」去做,
就是在消耗能量,
大家可以體會到這一點嗎?

能夠大概理解嗎?
我們的心——
如果它這麼做,耗能就多,
如果它那麼做,耗能就少,
但是也有無需耗能的點。

如果懂得如何把心放在這個點,
僅僅一瞬間,禪定即可生起,
心立即就得到休息,
因為根本沒有在勞作。

這個成果取決於我們訓練的時間,
因此要訓練、要用功!
僅僅此刻訓練的話,時間可能來不及。
寺廟裡的僧人與隆波在一起一段時間以後,
就可以訓練出來了,
那是自然而然的。

隆波只需要稍微點撥一下就行,
體會到了嗎?
「心一會兒耗能多,
一會兒耗能少。」
我們只要去體會,就可以發現:
「哦!這裡耗能較多。」

煩惱習氣越強,能量損耗越大,
當能量消耗很大時,心就無法休息,
更不會獲得讓心休息的禪定。

因此,隆波佈置給大家的家庭作業是:
觀察和體會上述的內容,
這樣才能像別人一樣可以修定,
否則我們永遠無法修習禪定。


禪窗聲明:

由於受到語言以及個人修證水平所限,跨越語種後很難如實還原隆波帕默尊者的本意。譯作若有任何不精準之處,完全歸責於我們,歡迎大家不吝指正。


完整開示|音頻來源:禪窗

完整開示|視頻來源:Dhamma.com

微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