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只教導「掌中之葉」|隆波帕默尊者

隆波帕默尊者

法談摘錄

編譯|禪窗

2020年3月14日



有覺性

佛陀曾經開示說:他所領悟和了解的知識多如整個森林的樹葉,但是他真正教導的內容卻只有掌中之葉(那麼多)。

佛陀為什麼只教導「掌中之葉」?因為那些足以讓我們離苦了。佛陀為什麼不教導其他內容?因為那些(知識)並不能讓我們離苦。

因此,我們的學習與實踐是有範圍的,(其目的)是為了離苦,而非為了獲得其它成就。修行不是為了發財,也不是為了讓自己健康無恙……這些都是佛教以外的內容。

佛陀的教導只涵蓋掌中之葉(的範疇)。他的智慧與領悟很多,但是佛陀並不教導那些,為什麼呢?因為那些知識與「離苦」沒有關係。

佛陀教導的只涉及「苦是什麼」?這個被稱為「苦」的事物,就是身和心。苦是源自於什麼?是源自於望、源自於「想要」。望又源自於無知、無明,一旦斬斷「無明」,望就會滅去,心的掙扎便不再生起,苦也不會再生起——如是因,得如是果。

佛陀教導我們,應該「連根拔除」,而非直接去消滅苦。苦本身是結果,我們是無法直接消滅它的;(我們)要知道何謂苦因,然後,根除「因」。

以安住且中立的心

就像是發生火災時,我們在滅火。事實上,我們不是在滅火,我們滅掉的是導致火災產生的原因。(導致)發生火災的原因有哪些呢?火源、足夠的溫度、氧氣……於是,火就燒起來了。

大家注意到沒有?他們在滅火的時候會把水澆上去,為什麼?這是為了把溫度降下來,溫度降到一定程度,火就會熄滅,因為火因被消除了。有時候他們噴乾冰,這是(為了)不讓氧氣進去,一旦沒有氧氣,沒有了(這個讓火燃燒的)因,火也會熄滅;又或是沒有了火源,火也會熄滅。

滅火是滅掉(讓)火(燃燒)的因,而非滅掉火(本身),因為火已經是結果了。苦也是同樣的情況:苦是結果,結果是消除不了的。

因此佛陀開示道:面對苦,我們的職責是要了知它;我們要滅掉讓苦產生的因——即,無明;無明正是真正的苦因。

佛陀教導我們的都是因與果,而非迷信與愚痴。

照見身心實相

如果想要離苦,然後去多多地念經,這樣會離苦嗎?想要涅槃,然後整天去念經,可以抵達涅槃嗎?就算念到死,也不會解脫的,只是(獲得)心安而已。

因和果必須相匹配。若要離苦,就必須斷除苦因;而斷除苦因的方法是培育八支聖道,簡而言之,就是「戒、定、慧」。真正能夠清除煩惱的是智慧,而我們是仰賴於戒和定作為基礎來提升智慧的。

如果心很散亂、沒有禪定,我們就要修習奢摩他;一旦(心)具備了禪定作為基礎,接著就要開發智慧,因為智慧才是清除苦的主因,它可以徹底地清除煩惱。

佛陀開示說,一個人之所以抵達純凈無染,乃是基於智慧,而非基於戒律或禪定;當然,假如沒有(持)戒,也不會生起禪定;如果沒有禪定,也不會擁有智慧。所有這一切都是(基於)「如是因,得如是果」。


禪窗聲明:

由於受到語言以及個人修證水平所限,跨越語種後很難如實還原隆波帕默尊者的本意。譯作若有任何不精準之處,完全歸責於我們,歡迎大家不吝指正。


文字來源:「禪窗」微信公眾號

https://mp.weixin.qq.com/s/-EvtVwAmAJWpTm4iTbVqtA

完整開示|音頻來源:禪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