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裡面的感受有三種——苦、樂和不苦不樂。我們不停地讀自己的心,當下心快樂,知道;心痛苦,知道;心沒有什麼感覺,也知道。[……]
我們進寺廟是為了聞法,聽了法,我們充分地去實踐。除了在工作時,必需用到思維時,或熟睡時之外,從一睜開眼睛,到睡著之前(我們都去實踐)。[……]
心學,最為首要。
首先,要知道
何謂善心,何謂不善心。[……]
絕大部分人,修行並沒有很充分,並沒有全力以赴,心就會飢餓,一會兒想這個、一會兒想那個。每一次心有「想要」生起,心就會掙扎,每一次心掙扎,苦就會發生,只是苦的多與少而已。[……]
如果我們有很好的原始資本,我們碰到了好的高僧大德,我們用心去聽法、用心去實修,這稱之為——我們值得了。[……]
所有的法,絕大部分都是源自於心,所有的法,全都用「心」來感知的,因為心是「知者」,是知道的人。[……]
能夠讓真正的覺性與智慧生起,從而使道與果生起的修行原則,其實並不複雜,就只有一丁點:有覺性,以安住且中立的心,照見身心的實相。[……]
修習奢摩他,並不是為了黏著於空,並不是為了黏著於心,呵護心一動不動,並沒有黏著於「什麼都沒有」,並沒有黏著於迷迷糊糊。[……]
四聖諦是最重要的。
佛陀開示道:
若無法徹見四聖諦,
就依然還要生死輪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