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燃燈佛(Dīpaṅkara Buddha)略史
現在這劫稱為賢劫(Bhadda kappa),因為會有五尊佛出現世間。距今四阿僧祇又十萬劫前,那劫稱為精髓(Sāramaṇḍa,核醍醐)劫,有四尊佛出現世間,首先是唐杭卡拉(Taṇhaṅkara)佛、美唐卡拉(Medhaṅkara)佛和薩拉囊卡拉(Saraṇaṅkara)佛這三尊佛出現世間。
接著的中劫(Antara kappa),當時是從人類壽命十萬歲遞減的減劫,善天(Sudeva)王統治著喜樂城(Rammāvatī)。就在這位國王統治期間,燃燈(Dīpaṅkara)菩薩圓滿波羅蜜後,在兜率天享受著天界的生活。一萬個輪圍界的天神前來向燃燈菩薩請求降生人間成佛。接受天神們的請求後,菩薩在阿沙哈(Āsāḷha)月(六月至七月)的滿月日入於善天王的善慧(Sumedhā)王后之母胎。十個月後,在眾人的悉心呵護下,菩薩誕生於世。
燃燈王子在奢華的環境下成長。成年後,他繼承了王位。
燃燈王輪流居住三座黃金宮殿,即:天鵝殿(Haṃsa Pāsāda)、蒼鷺殿(Koñca Pāsāda)和孔雀殿(Mayūra Pāsāda)。他擁有三十萬個裝飾美妙的宮女。他的王后是紅蓮(Padumā),王子是牡牛肩(Usabhakkhandha)。
燃燈佛的不共特點1
- 燃燈佛在距今四阿僧祇又十萬劫前出現世間。
- 燃燈佛的出生地是喜樂城(Rammavatī)。
- 他的父親是善天(Sudeva)王,母親是善慧(Sumedhā)王后。
- 在當國王時,他輪流居住在天鵝殿(Haṃsa Pāsāda)、蒼鷺殿(Koñca Pāsāda)和孔雀殿(Mayūra Pāsāda)三座黃金宮殿。
- 他擁有三十萬個宮女。他的王后是紅蓮(Padumā),王子是牡牛肩(Usabhakkhandha)。
- 燃燈菩薩目睹四種預兆相時,是騎著象出家的;他修習苦行十個月。
- 燃燈佛的兩位上首弟子是善吉祥長老(Sumaṅgala Thera)和提舍長老(Tissa Thera);他的侍者是善來長老(Sāgata Thera)。
- 他的兩位上首女弟子是歡喜長老尼(Nandā Therī)和善喜長老尼(Sunandā Therī);他的菩提樹是毘帕利樹(pipphala; pipphalī, 長胡椒)。
- 他的男施主〔外護〕是搭普沙(Tapussa)大富長者和跋利卡(Bhallika)大富長者;他的女施主是希莉瑪近事女(Sirimā Upāsikā)和果娜近事女(Koṇā Upāsikā)。
- 他的身高是八十腕尺。他身形莊嚴有如耀眼的光柱,而且像一棵盛開花朵的大沙拉樹(Sāla)。
- 燃燈佛時人類的壽量是十萬歲。
- 燃燈佛般涅槃後,他的教法再運行十萬年就消失了。
燃燈佛為善慧(Sumedha)隱士授記
四阿僧祇又十萬劫前,在人類壽量十萬歲時,當時燃燈佛還未成佛,我們的喬達摩菩薩也還未被授記,他投生在不死城(Amaravati)的一戶婆羅門家,名叫善慧(Sumedha),他們家財萬貫。他精通三吠陀(Veda)及各種學問。
在善慧智者還很年輕時,他的父母就去世了,他家的總管拿了一張財務清單給他,並打開裝滿金銀財寶的寶庫向他說:「主人,這麼多的財產是你母親遺留下來的,這麼多的財產是你父親遺留下來的,而這麼多的財產是你祖先遺留下來的。」然後把財產移交給他。
有一天,他在樓上獨自盤腿靜坐,心想:「投生到另一世是苦的,在受生之處身體生病與毀壞也是苦的。在生死輪迴中我是無法逃脫生、老、病、死的。我應當去尋覓不生、不老、不病、不死、安樂、安泰的涅槃。必定有一條可以解脫生死輪迴、趣向涅槃之道。我應當去尋覓這條趣向涅槃之道以解脫生死輪迴。(punabbhave paṭisandhiggahaṇaṃ nāma dukkhaṃ, tathā nibbattanibbattaṭṭhāne sarīrabhedanaṃ, ahañca jātidhammo, jarādhammo, byādhidhammo, maraṇadhammo, evaṃbhūtena mayā ajātiṃ ajaraṃ abyādhiṃ amaraṇaṃ sukhaṃ sivaṃ nibbānaṃ pariyesituṃ vaṭṭati, avassaṃ bhavacārakato muccitvā nibbānagāminā ekena maggena bhavitabbaṃ)。」
善慧智者(Sumedha paṇḍita)以各種方式省察後,想要出家修行,於是要把家中龐大的財產交給國王,但國王不想接受,要他依照自己所想要的方式來處理。於是善慧智者就在不死城的各地擊鼓宣佈,然後對大眾做了大布施(dāna)。
做了大布施後,善慧智者希望當天就可以到達喜瑪拉雅山的如法山(Dhammika)去出家。帝釋天王知道後,命令毘首羯磨(Vissukamma; Vissakamma)下人間去為善慧智者建造一座修行住處。
善慧智者來到喜瑪拉雅山尋找適合的修行地方,他看到帝釋天王請毘首羯磨為他建造的優美禪修園。在他知道了這是一座專門免費提供給隱士修行的禪修園後,就住了下來。後來他觀察到欲樂的危害,於是離開那間草舍(paṇṇasāla, 葉庵),改住在樹下,並以樹上掉下來的水果為食。
後來他精勤地禪修,甚至決定不躺下來,只以坐著、站立與行走三種姿勢連續不斷地禪修。在七天之內,他證得了四禪八定與五神通(abhiññā)。
後來,燃燈佛出現世間,由於善慧隱士完全沉浸在禪悅之中,因此沒有察覺到佛陀出現世間時的各種瑞相。
燃燈佛在四十萬位阿羅漢的伴隨下來到喜樂城(Rammāvatī),住在善見寺(Sudassana)。喜樂城的居民聽到燃燈佛來到善見寺,於是帶著鮮奶油、精煉奶油等藥品,以及花和香去拜見佛陀。他們禮敬佛陀後,以花及香等向佛陀致敬,接著在適當的地方坐下來聆聽佛陀說法。佛陀開示後,他們邀請了佛陀及比丘僧團隔天的飲食供養。
隔天,喜樂城的居民準備「無比大布施」(asadisa mahādāna)。他們建了一座特別的建築物,在這座建築物裝飾完成後,市民開始清掃城市,在道路兩旁放置了水壼、花、香蕉樹、旗和布條。
接著,市民就去修補佛陀即將走進城的道路。他們用土來修補不平的道路,並在道路鋪上一層白沙,再撒上一些花等等。
當時,善慧隱士從禪修園飛起來,在空中看到喜樂城的居民愉快地為修路與佈置而忙碌著。他好奇下面發生了什麼事,就在眾人面前飛了下來,站在一個適當的地方,問他們為何愉快與熱心地在修補道路。市民回答說,燃燈佛已經出現世間,他們是為佛陀修補道路的。
聽到喜樂城居民說「佛陀」一詞,善慧隱士內心充滿歡喜,不自禁重覆地說:「佛陀!佛陀!」
當時,善慧隱士心中充滿歡喜,心想:「我將在燃燈佛這大福田種下殊勝的善種子來修善業。能夠親眼見到佛陀出現世間的這個時機是非常稀有難得的。現在我已經遇到難得的機會,我不可錯失良機。」
於是善慧隱士問市民,他也想參與修補道路的工作,是否能分配一段路給他修補。市民認為他是一位神通廣大者,因此分配給他一大段不平且不易修補的道路。
當時,善慧隱士省思佛陀的德行而感到非常地喜悅,心想:「我有能力用神通來修補這段道路,使它平整愉人,但假如這麼做,由於很容易又很快就辦到了,這又有什麼殊勝呢!今天我應當用自己的體力來修補這段道路。」如此決意後,他親自從遠處搬運泥土來修補不平的道路。
當善慧隱士還來不及完成修補道路的工作時,燃燈佛與四十萬位阿羅漢已經到來。
善慧隱士目不轉睛地凝視具有三十二大人相與八十種好的燃燈佛,心想:「今天我應當在燃燈佛面前奉獻自己的生命。願燃燈佛及四十萬位阿羅漢從我的背上踏過,就有如走過寶石色的橋一般。以身體作為佛陀與阿羅漢們的步道,必定會帶給我長久的利益與安樂。」
如此決意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