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支部|AN11|十一集 Ekādasakanipāta (AN11.1–1151)

蕭式球譯

增支部.第十一集  

一.什麼作用

這時候,阿難尊者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大德,善戒有什麼作用,善戒有什麼利益呢?”

“阿難,善戒帶來無悔,善戒有無悔的利益。”

“大德,無悔有什麼作用,無悔有什麼利益呢?”

“阿難,無悔帶來歡悅,無悔有歡悅的利益。”

“大德,歡悅有什麼作用,歡悅有什麼利益呢?”

“阿難,歡悅帶來喜,歡悅有喜的利益。”

“大德,喜有什麼作用,喜有什麼利益呢?”

“阿難,喜帶來猗息,喜有猗息的利益。”

“大德,猗息有什麼作用,猗息有什麼利益呢?”

“阿難,猗息帶來樂,猗息有樂的利益。”

“大德,樂有什麼作用,樂有什麼利益呢?”

“阿難,樂帶來定,樂有定的利益。”

“大德,定有什麼作用,定有什麼利益呢?”

“阿難,定帶來如實知見,定有如實知見的利益。”

“大德,如實知見有什麼作用,如實知見有什麼利益呢?”

“阿難,如實知見帶來厭離,如實知見有厭離的利益。”

“大德,厭離有什麼作用,厭離有什麼利益呢?”

“阿難,厭離帶來無欲,厭離有無欲的利益。”

“大德,無欲有什麼作用,無欲有什麼利益呢?”

“阿難,無欲帶來解脫知見,無欲有解脫知見的利益。

“阿難,善戒帶來無悔,善戒有無悔的利益;無悔帶來歡悅,無悔有歡悅的利益;歡悅帶來喜,歡悅有喜的利益;喜帶來猗息,喜有猗息的利益;猗息帶來樂,猗息有樂的利益;樂帶來定,樂有定的利益;定帶來如實知見,定有如實知見的利益;如實知見帶來厭離,如實知見有厭離的利益;厭離帶來無欲,厭離有無欲的利益;無欲帶來解脫知見,無欲有解脫知見的利益。阿難,就是這樣,由善戒循序漸進地達到最高的境地。”

二.立心

“比丘們,一個具有戒行、完滿戒行的人不用立心要自己生起無悔,比丘們,這是自然之法:任何具有戒行、完滿戒行的人都會生起無悔。

“比丘們,一個帶有無悔的人不用立心要自己生起歡悅,比丘們,這是自然之法:任何帶有無悔的人都會生起歡悅。

“比丘們,一個帶有歡悅的人不用立心要自己生起喜,比丘們,這是自然之法:任何帶有歡悅的人都會生起喜。

“比丘們,一個帶有喜的人不用立心要自己身體猗息下來,比丘們,這是自然之法:任何帶有喜的人身體都會猗息下來。

“比丘們,一個身體猗息下來的人不用立心要自己體驗樂,比丘們,這是自然之法:任何身體猗息下來的人都會體驗樂。

“比丘們,一個帶有樂的人不用立心要自己內心有定,比丘們,這是自然之法:任何帶有樂的人內心都會有定。

“比丘們,一個帶有定的人不用立心要自己有如實知見,比丘們,這是自然之法:任何帶有定的人都會有如實知見。

“比丘們,一個帶有如實知見的人不用立心要自己有厭離,比丘們,這是自然之法:任何帶有如實知見的人都會有厭離。

“比丘們,一個帶有厭離的人不用立心要自己有無欲,比丘們,這是自然之法:任何帶有厭離的人都會有無欲。

“比丘們,一個帶有無欲的人不用立心要自己取證解脫知見,比丘們,這是自然之法:任何帶有無欲的人都會取證解脫知見。

“比丘們,無欲帶來解脫知見,無欲有解脫知見的利益;厭離帶來無欲,厭離有無欲的利益;如實知見帶來厭離,如實知見有厭離的利益;定帶來如實知見,定有如實知見的利益;樂帶來定,樂有定的利益;猗息帶來樂,猗息有樂的利益;喜帶來猗息,喜有猗息的利益;歡悅帶來喜,歡悅有喜的利益;無悔帶來歡悅,無悔有歡悅的利益;善戒帶來無悔,善戒有無悔的利益。比丘們,當中每一法使另一法得到滿足,當中每一法使另一法得到圓滿;就是這樣,把人從此岸帶到彼岸。”

三.近因之一

“比丘們,戒行不好、離開戒行,便會毀掉無悔的近因;沒有無悔、離開無悔,便會毀掉歡悅的近因;沒有歡悅、離開歡悅,便會毀掉喜的近因;沒有喜、離開喜,便會毀掉猗息的近因;沒有猗息、離開猗息,便會毀掉樂的近因;沒有樂、離開樂,便會毀掉正定的近因;沒有正定、離開正定,便會毀掉如實知見的近因;沒有如實知見、離開如實知見,便會毀掉厭離的近因;沒有厭離、離開厭離,便會毀掉無欲的近因;沒有無欲、離開無欲,便會毀掉解脫知見的近因。

“比丘們,就正如失去幼枝和樹葉的大樹,粗枝會長得不好,樹幹外皮會長得不好,近樹幹中心的軟木會長得不好,樹幹中心的實木會長得不好。同樣地,戒行不好、離開戒行,便會毀掉無悔的近因;沒有無悔、離開無悔,便會毀掉歡悅的近因;沒有歡悅、離開歡悅,便會毀掉喜的近因;沒有喜、離開喜,便會毀掉猗息的近因;沒有猗息、離開猗息,便會毀掉樂的近因;沒有樂、離開樂,便會毀掉正定的近因;沒有正定、離開正定,便會毀掉如實知見的近因;沒有如實知見、離開如實知見,便會毀掉厭離的近因;沒有厭離、離開厭離,便會毀掉無欲的近因;沒有無欲、離開無欲,便會毀掉解脫知見的近因。

“比丘們,有戒行、完滿戒行,便具有無悔的近因;有無悔、完滿無悔,便具有歡悅的近因;有歡悅、完滿歡悅,便具有喜的近因;有喜、完滿喜,便具有猗息的近因;有猗息、完滿猗息,便具有樂的近因;有樂、完滿樂,便具有正定的近因;有正定、完滿正定,便具有如實知見的近因;有如實知見、完滿如實知見,便具有厭離的近因;有厭離、完滿厭離,便具有無欲的近因;有無欲、完滿無欲,便具有解脫知見的近因。

“比丘們,就正如幼枝和樹葉茂盛的大樹,粗枝會長得好,樹幹外皮會長得好,近樹幹中心的軟木會長得好,樹幹中心的實木會長得好。同樣地,有戒行、完滿戒行,便具有無悔的近因;有無悔、完滿無悔,便具有歡悅的近因;有歡悅、完滿歡悅,便具有喜的近因;有喜、完滿喜,便具有猗息的近因;有猗息、完滿猗息,便具有樂的近因;有樂、完滿樂,便具有正定的近因;有正定、完滿正定,便具有如實知見的近因;有如實知見、完滿如實知見,便具有厭離的近因;有厭離、完滿厭離,便具有無欲的近因;有無欲、完滿無欲,便具有解脫知見的近因。”

四.近因之二

舍利弗尊者對比丘說:“賢友們,戒行不好、離開戒行……(除了改作由舍利弗尊者對比丘說之外,內容跟第三經相同)……便具有解脫知見的近因。”

五.近因之三

阿難尊者對比丘說:“賢友們,戒行不好、離開戒行……(除了改作由阿難尊者對比丘說之外,內容跟第三經相同)……便具有解脫知見的近因。”

六.毀失

“比丘們,若一個比丘責罵、斥罵、責難聖者同修,是沒有可能避免十一種之中的其中一些毀失。是哪十一種呢?

“還沒有達到的不能達到;已經達到的會退失;在正法中不清淨;在正法中自視過高;不喜愛梵行;有犯戒的污染;放棄修學,返回低俗的生活之中;導致重病;內心狂亂;在臨終時內心會昏亂;或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惡趣、地獄之中。

“比丘們,若一個比丘責罵、斥罵、責難聖者同修,是沒有可能避免這十一種之中的其中一些毀失。”

七.想之一

這時候,阿難尊者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大德,一位取得定的比丘,能否做到對地沒有地想,對水沒有水想,對火沒有火想,對風沒有風想,對空無邊處沒有空無邊處想,對識無邊處沒有識無邊處想,對無所有處沒有無所有處想,對非想非非想處沒有非想非非想處想,對此世沒有此世想,對他世沒有他世想,對各種見、聞、覺、知、證、尋、意行沒有想,而他是有想的呢?”

“阿難,一位取得定的比丘,是能夠做到對地沒有地想,對水沒有水想,對火沒有火想,對風沒有風想,對空無邊處沒有空無邊處想,對識無邊處沒有識無邊處想,對無所有處沒有無所有處想,對非想非非想處沒有非想非非想處想,對此世沒有此世想,對他世沒有他世想,對各種見、聞、覺、知、證、尋、意行沒有想,而他是有想的。”

“大德,一位取得定的比丘,怎樣才能做到對地沒有地想,對水沒有水想,對火沒有火想,對風沒有風想,對空無邊處沒有空無邊處想,對識無邊處沒有識無邊處想,對無所有處沒有無所有處想,對非想非非想處沒有非想非非想處想,對此世沒有此世想,對他世沒有他世想,對各種見、聞、覺、知、證、尋、意行沒有想,而他是有想的呢?”

“阿難,他這樣想:‘平息所有行、放捨所有依、盡除渴愛、無欲、息滅、湼槃是這樣寂靜,是這樣高尚!’於是,這位取得定的比丘,能夠做到對地沒有地想,對水沒有水想,對火沒有火想,對風沒有風想,對空無邊處沒有空無邊處想,對識無邊處沒有識無邊處想,對無所有處沒有無所有處想,對非想非非想處沒有非想非非想處想,對此世沒有此世想,對他世沒有他世想,對各種見、聞、覺、知、證、尋、意行沒有想,而他是有想的。”

八.想之二

這時候,阿難尊者對世尊的說話感到歡喜,感到高興,之後起座對世尊作禮,右繞世尊,然後前往舍利弗尊者那裏。

阿難尊者去到舍利弗尊者那裏後,和舍利弗尊者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坐在一邊,然後對舍利弗尊者說:“舍利弗賢友,一位取得定的比丘,能否做到對地沒有地想,對水沒有水想,對火沒有火想,對風沒有風想,對空無邊處沒有空無邊處想,對識無邊處沒有識無邊處想,對無所有處沒有無所有處想,對非想非非想處沒有非想非非想處想,對此世沒有此世想,對他世沒有他世想,對各種見、聞、覺、知、證、尋、意行沒有想,而他是有想的呢?”

“阿難賢友,一位取得定的比丘,是能夠做到對地沒有地想,對水沒有水想,對火沒有火想,對風沒有風想,對空無邊處沒有空無邊處想,對識無邊處沒有識無邊處想,對無所有處沒有無所有處想,對非想非非想處沒有非想非非想處想,對此世沒有此世想,對他世沒有他世想,對各種見、聞、覺、知、證、尋、意行沒有想,而他是有想的。”

“舍利弗賢友,一位取得定的比丘,怎樣才能做到對地沒有地想,對水沒有水想,對火沒有火想,對風沒有風想,對空無邊處沒有空無邊處想,對識無邊處沒有識無邊處想,對無所有處沒有無所有處想,對非想非非想處沒有非想非非想處想,對此世沒有此世想,對他世沒有他世想,對各種見、聞、覺、知、證、尋、意行沒有想,而他是有想的呢?”

“阿難賢友,他這樣想:‘平息所有行、放捨所有依、盡除渴愛、無欲、息滅、湼槃是這樣寂靜,是這樣高尚!’於是,這位取得定的比丘,能夠做到對地沒有地想,對水沒有水想,對火沒有火想,對風沒有風想,對空無邊處沒有空無邊處想,對識無邊處沒有識無邊處想,對無所有處沒有無所有處想,對非想非非想處沒有非想非非想處想,對此世沒有此世想,對他世沒有他世想,對各種見、聞、覺、知、證、尋、意行沒有想,而他是有想的。”

“賢友,真是罕見,真是少有!在最高的句義上,導師解說的文句義理跟弟子解說的文句義理走在一起、連在一起,沒有分歧!

“賢友,我曾前往世尊那裏問這個義理,世尊對我說的文句義理就正如舍利弗尊者所說的那樣。賢友,真是罕見,真是少有!在最高的句義上,導師解說的文句義理跟弟子解說的文句義理走在一起、連在一起,沒有分歧!”

九.作意

這時候,阿難尊者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大德,一位取得定的比丘,能否做到不在眼之中作意,不在色之中作意,不在耳之中作意,不在聲之中作意,不在鼻之中作意,不在香之中作意,不在舌之中作意,不在味之中作意,不在身之中作意,不在觸之中作意,不在地之中作意,不在水之中作意,不在火之中作意,不在風之中作意,不在空無邊處之中作意,不在識無邊處之中作意,不在無所有處之中作意,不在非想非非想處之中作意,不在此世之中作意,不在他世之中作意,不在各種見、聞、覺、知、證、尋、意行之中作意,而他是有作意的呢?”

“阿難,一位取得定的比丘,是能夠做到不在眼之中作意,不在色之中作意,不在耳之中作意,不在聲之中作意,不在鼻之中作意,不在香之中作意,不在舌之中作意,不在味之中作意,不在身之中作意,不在觸之中作意,不在地之中作意,不在水之中作意,不在火之中作意,不在風之中作意,不在空無邊處之中作意,不在識無邊處之中作意,不在無所有處之中作意,不在非想非非想處之中作意,不在此世之中作意,不在他世之中作意,不在各種見、聞、覺、知、證、尋、意行之中作意,而他是有作意的。”

“大德,一位取得定的比丘,怎樣才能做到不在眼之中作意,不在色之中作意,不在耳之中作意,不在聲之中作意,不在鼻之中作意,不在香之中作意,不在舌之中作意,不在味之中作意,不在身之中作意,不在觸之中作意,不在地之中作意,不在水之中作意,不在火之中作意,不在風之中作意,不在空無邊處之中作意,不在識無邊處之中作意,不在無所有處之中作意,不在非想非非想處之中作意,不在此世之中作意,不在他世之中作意,不在各種見、聞、覺、知、證、尋、意行之中作意,而他是有作意的呢?”

“阿難,他這樣作意:‘平息所有行、放捨所有依、盡除渴愛、無欲、息滅、湼槃是這樣寂靜,是這樣高尚!’於是,這位取得定的比丘,能夠做到不在眼之中作意,不在色之中作意,不在耳之中作意,不在聲之中作意,不在鼻之中作意,不在香之中作意,不在舌之中作意,不在味之中作意,不在身之中作意,不在觸之中作意,不在地之中作意,不在水之中作意,不在火之中作意,不在風之中作意,不在空無邊處之中作意,不在識無邊處之中作意,不在無所有處之中作意,不在非想非非想處之中作意,不在此世之中作意,不在他世之中作意,不在各種見、聞、覺、知、證、尋、意行之中作意,而他是有作意的。”

十.申陀

有一次,世尊住在那提迦的磚屋。

這時候,申陀尊者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然後坐在一邊。世尊對申陀尊者說:“申陀,你要作‘良駒’的禪思,不要作‘劣馬’的禪思。

“申陀,什麼是劣馬的禪思呢?

“申陀,繫在馬槽的馬若一直想著飼料,牠就是一匹劣馬,這是什麼原因呢?牠不會想:‘今天馴馬師想我做什麼呢?我怎樣做才順應馴馬師的要求呢?’牠只是一直想著飼料。

“申陀,同樣地,一些如劣馬的人去到森林、樹下或空靜處,他們的內心不斷被貪欲滲透、被貪欲困擾,不能如實知怎樣從生起的貪欲出離,內裏藏著貪欲來沉思、納悶、守候、守望。

“……瞋恚……

“……昏睡……

“……掉悔……“

他們的內心不斷被疑惑滲透、被疑惑困擾,不能如實知怎樣從生起的疑惑出離,內裏藏著疑惑來沉思、納悶、守候、守望。

“他們依止地來禪思,依止水來禪思,依止火來禪思,依止風來禪思,依止空無邊處來禪思,依止識無邊處來禪思,依止無所有處來禪思,依止非想非非想處來禪思,依止此世來禪思,依止他世來禪思,依止各種見、聞、覺、知、證、尋、意行來禪思,申陀,這些就是如劣馬的人了。

“申陀,什麼是良駒的禪思呢?

“申陀,繫在馬槽的良駒不會一直想著飼料,這是什麼原因呢?牠會想:‘今天馴馬師想我做什麼呢?我怎樣做才順應馴馬師的要求呢?’牠不會一直想著飼料,而是視受刺棒如債、如束縛、如缺失、如不祥。

“申陀,同樣地,一些如良駒的人去到森林、樹下或空靜處,他們的內心不會被貪欲滲透、不會被貪欲困擾,能如實知怎樣從生起的貪欲出離。

“……瞋恚……

“……昏睡……

“……掉悔……

“他們的內心不會被疑惑滲透、不會被疑惑困擾,能如實知怎樣從生起的疑惑出離。

“他們不依止地來禪思,不依止水來禪思,不依止火來禪思,不依止風來禪思,不依止空無邊處來禪思,不依止識無邊處來禪思,不依止無所有處來禪思,不依止非想非非想處來禪思,不依止此世來禪思,不依止他世來禪思,不依止各種見、聞、覺、知、證、尋、意行來禪思,申陀,這些就是如良駒的人了。申陀,這樣作良駒禪思的人,在遠處的帝釋天.因陀羅、梵天、波闍波提天都會禮敬他,說:

“‘南無具智者,
南無人中尊,
汝有之禪智,
我等所不知。’”

世尊說了這番話後,申陀尊者對他說:“大德,怎樣做這種良駒的禪思呢?為什麼這樣作良駒禪思的人,在遠處的帝釋天.因陀羅、梵天、波闍波提天都會禮敬他呢?”

“申陀,做良駒禪思的人在地之中清除了地想,在水之中清除了水想,在火之中清除了火想,在風之中清除了風想,在空無邊處之中清除了空無邊處想,在識無邊處之中清除了識無邊處想,在無所有處之中清除了無所有處想,在非想非非想處之中清除了非想非非想處想,在此世之中清除了此世想,在他世之中清除了他世想,在各種見、聞、覺、知、證、尋、意行之中清除了這些想。申陀,就是這樣,做良駒禪思的人不依止地來禪思,不依止水來禪思,不依止火來禪思,不依止風來禪思,不依止空無邊處來禪思,不依止識無邊處來禪思,不依止無所有處來禪思,不依止非想非非想處來禪思,不依止此世來禪思,不依止他世來禪思,不依止各種見、聞、覺、知、證、尋、意行來禪思。

申陀,這樣作良駒禪思的人,在遠處的帝釋天.因陀羅、梵天、波闍波提天都會禮敬他,說:

“‘南無具智者,
南無人中尊,
汝有之禪智,
我等所不知。’”

十一.孔雀飼餵處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孔雀飼餵處的遊方者園林。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具有三法的比丘,能得究竟的終極,究竟的安穩,究竟的梵行,究竟的目標,在天和人之中都是最高的。是哪三法呢?“無學的戒蘊,無學的定蘊,無學的慧蘊。

“比丘們,具有這三法的比丘,能得究竟的終極,究竟的安穩,究竟的梵行,究竟的目標,在天和人之中都是最高的。

“比丘們,具有另三法的比丘,能得究竟的終極,究竟的安穩,究竟的梵行,究竟的目標,在天和人之中都是最高的。是哪三法呢?

“神通示現,讀他心示現,教誡示現。

“比丘們,具有這三法的比丘,能得究竟的終極,究竟的安穩,究竟的梵行,究竟的目標,在天和人之中都是最高的。

“比丘們,具有另三法的比丘,能得究竟的終極,究竟的安穩,究竟的梵行,究竟的目標,在天和人之中都是最高的。是哪三法呢?

“正見,正智,正解脫。

“比丘們,具有這三法的比丘,能得究竟的終極,究竟的安穩,究竟的梵行,究竟的目標,在天和人之中都是最高的。

“比丘們,具有兩法的比丘,能得究竟的終極,究竟的安穩,究竟的梵行,究竟的目標,在天和人之中都是最高的。是哪兩法呢?

“明、行。

“比丘們,具有這兩法的比丘,能得究竟的終極,究竟的安穩,究竟的梵行,究竟的目標,在天和人之中都是最高的。

“比丘們,梵天.長青童子曾誦出這首偈頌:

“‘於族群之中,
剎帝利最勝;
於人天之中,
明行足最勝。’

“比丘們,梵天.長青童子所誦的偈頌是好的唸誦、好的演說,是有意義的偈頌,受我認可。我也是這樣說的:

“於族群之中,
剎帝利最勝;
於人天之中,
明行足最勝。”

第一依止品完

十二.摩訶男之一

有一次,世尊住在迦毗羅衛釋迦人的榕樹園。

世尊在榕樹園雨季安居,在雨季三個月之後,一些比丘為世尊縫衣,他們心想:“三個月過去了,縫完衣之後,世尊便會去遊行說法了。”

釋迦人摩訶男聽到世尊將會離去的消息,於是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大德,我聽到世尊將會離去的消息,大德,有各種不同的安住,我應安住在哪些安住之中呢?”

“摩訶男,十分好,十分好!摩訶男,你能前往如來這裏善問問題!

“摩訶男,要做一個有信而不是沒有信的人,做一個精進而不是懈怠的人,做一個保持念而不是失念的人,做一個有定而不是沒有定的人,做一個具有智慧而不是劣慧的人。

“摩訶男,當你確立這五法後,可進一步修習六法。

“摩訶男,你可憶念如來:‘世尊是一位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人師.佛.世尊。’摩訶男,聖弟子在憶念如來時,貪欲、瞋恚、愚癡不會在內心滋長,內心也因為如來而帶來一份正直。摩訶男,內心正直的聖弟子,會得到義的歡喜心、法的歡喜心,會得到持法的歡悅;當有歡悅時,喜便會生起;當內心有喜時,身體便會猗息;當身體猗息時便會體驗樂;有樂的人,內心便會定下來。摩訶男,這人稱為聖弟子,他修習佛隨念而進入法流,在不正直的人眾之中保持正直,在苦迫的人眾之中保持平和。

“摩訶男,再者,你可憶念法:‘法是由世尊開示出來的,是現生體證的,不會過時的,公開給所有人的,導向覺悟的,智者能在其中親身體驗的。’摩訶男,聖弟子在憶念法時,貪欲、瞋恚、愚癡不會在內心滋長,內心也因為法而帶來一份正直……他修習法隨念而進入法流,在不正直的人眾之中保持正直,在苦迫的人眾之中保持平和。

“摩訶男,再者,你可憶念僧:‘世尊的弟子僧善巧地進入正道,正直地進入正道,方法正確地進入正道,方向正確地進入正道,是四雙八輩的聖者;世尊的弟子僧值得受人供養,值得受人合掌,是世間無上的福田。’摩訶男,聖弟子在憶念僧時,貪欲、瞋恚、愚癡不會在內心滋長,內心也因為僧而帶來一份正直……他修習僧隨念而進入法流,在不正直的人眾之中保持正直,在苦迫的人眾之中保持平和。

“摩訶男,再者,你可憶念自己的戒:‘自己的戒不破、不穿、沒有污垢、沒有污點、清淨、受智者稱讚、不取著、帶來定。’摩訶男,聖弟子在憶念戒時,貪欲、瞋恚、愚癡不會在內心滋長,內心也因為戒而帶來一份正直……他修習戒隨念而進入法流,在不正直的人眾之中保持正直,在苦迫的人眾之中保持平和。

“摩訶男,再者,你可憶念自己的施:‘我有得著,我有善得!我是一位居家的人,在吝嗇的人眾之中內心清除了吝嗇的污垢,不受吝嗇的束縛,慷慨,大方,樂於施捨,不拒人所求,樂於和人分享。’摩訶男,聖弟子在憶念施時,貪欲、瞋恚、愚癡不會在內心滋長,內心也因為施而帶來一份正直……他修習施隨念而進入法流,在不正直的人眾之中保持正直,在苦迫的人眾之中保持平和。

“摩訶男,再者,你可憶念天:‘有四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梵身天及更高的天。他們之前都是因為具有信而命終後投生在天之中的,我也有這樣的信;他們之前都是因為具有戒而命終後投生在天之中的,我也有這樣的戒;他們之前都是因為具有聞而命終後投生在天之中的,我也有這樣的聞;他們之前都是因為具有施而命終後投生在天之中的,我也有這樣的施;他們之前都是因為具有慧而命終後投生在天之中的,我也有這樣的慧。’摩訶男,聖弟子在憶念自己和天的信、戒、聞、施、慧時,貪欲、瞋恚、愚癡不會在內心滋長,內心也因為天而帶來一份正直。摩訶男,內心正直的聖弟子,會得到義的歡喜心、法的歡喜心,會得到持法的歡悅;當有歡悅時,喜便會生起;當內心有喜時,身體便會猗息;當身體猗息時便會體驗樂;有樂的人,內心便會定下來。摩訶男,這人稱為聖弟子,他修習天隨念而進入法流,在不正直的人眾之中保持正直,在苦迫的人眾之中保持平和。”

十三.摩訶男之二

有一次,世尊住在迦毗羅衛釋迦人的榕樹園。

這時候,釋迦人摩訶男從病中復原不久。世尊在榕樹園雨季安居,在雨季三個月之後,一些比丘為世尊縫衣,他們心想:“三個月過去了,縫完衣之後,世尊便會去遊行說法了。”

釋迦人摩訶男聽到世尊將會離去的消息,於是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大德,我聽到世尊將會離去的消息,大德,有各種不同的安住,我應安住在哪些安住之中呢?”

“摩訶男,十分好,十分好!摩訶男,你能前往如來這裏善問問題!

“摩訶男,要做一個有信而不是沒有信的人,做一個精進而不是懈怠的人,做一個保持念而不是失念的人,做一個有定而不是沒有定的人,做一個具有智慧而不是劣慧的人。

“摩訶男,當你確立這五法後,可進一步修習六法。

“摩訶男,你可憶念如來:‘世尊是一位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人師.佛.世尊。’摩訶男,聖弟子在憶念如來時,貪欲、瞋恚、愚癡不會在內心滋長,內心也因為如來而帶來一份正直。摩訶男,內心正直的聖弟子,會得到義的歡喜心、法的歡喜心,會得到持法的歡悅;當有歡悅時,喜便會生起;當內心有喜時,身體便會猗息;當身體猗息時便會體驗樂;有樂的人,內心便會定下來。摩訶男,你可在行走時修習這佛隨念,可在站立時修習,可在坐下時修習,可在躺臥時修習,可在工作時修習,可在兒女在身邊時修習。

“摩訶男,再者,你可憶念法……(除了“摩訶男,這人稱為聖弟子,他修習法(、僧、戒、施、天)隨念而進入法流,在不正直的人眾之中保持正直,在苦迫的人眾之中保持平和。”改作“摩訶男,你可在行走時修習這法(、僧、戒、施、天)隨念,可在站立時修習,可在坐下時修習,可在躺臥時修習,可在工作時修習,可在兒女在身邊時修習。”之外,其餘部分跟十二經相同)……摩訶男,你可在行走時修習這天隨念,可在站立時修習,可在坐下時修習,可在躺臥時修習,可在工作時修習,可在兒女在身邊時修習。”

十四.難提耶

有一次,世尊住在迦毗羅衛釋迦人的榕樹園。

這時候,世尊想前往舍衛城雨季安居。釋迦人難提耶聽到世尊想前往舍衛城雨季安居的消息,於是心想:“讓我也前往舍衛城吧,我雨季在那裏工作,那便可以時常探望世尊了。”

這時候,世尊前往舍衛城雨季安居,釋迦人難提耶也前往舍衛城,雨季在那裏工作,他時常探望世尊。在雨季三個月之後,一些比丘為世尊縫衣,他們心想:“三個月過去了,縫完衣之後,世尊便會去遊行說法了。”

釋迦人難提耶聽到世尊將會離去的消息,於是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大德,我聽到世尊將會離去的消息,大德,有各種不同的安住,我應安住在哪些安住之中呢?”

“難提耶,十分好,十分好!難提耶,你能前往如來這裏善問問題!

“難提耶,要做一個有信而不是沒有信的人,做一個具有戒行而不是戒行不好的人,做一個精進而不是懈怠的人,做一個保持念而不是失念的人,做一個有定而不是沒有定的人,做一個具有智慧而不是劣慧的人。

“難提耶,當你確立這六法後,內心可保持五種念。

“難提耶,你可憶念如來:‘世尊是一位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人師.佛.世尊。’難提耶,你內心應保持憶念如來。

“難提耶,再者,你可憶念法:‘法是由世尊開示出來的,是現生體證的,不會過時的,公開給所有人的,導向覺悟的,智者能在其中親身體驗的。’難提耶,你內心應保持憶念法。

“難提耶,再者,你可憶念善知識:‘我有得著,我有善得!有善知識悲憫我、幫助我、教化我、教導我。’難提耶,你內心應保持憶念善知識。

“難提耶,再者,你可憶念自己的施:‘我有得著,我有善得!我是一位居家的人,在吝嗇的人眾之中內心清除了吝嗇的污垢,不受吝嗇的束縛,慷慨,大方,樂於施捨,不拒人所求,樂於和人分享。’難提耶,你內心應保持憶念自己的施。

“難提耶,再者,你可憶念天:‘有一種意生身的天神,這種天神超越要吃食物的天神,他們不見有修行工作需要做,不需要提昇自己1。’難提耶,就正如徹底解脫的比丘不見有修行工作需要做,不需要提昇自己,同樣地,有一種意生身的天神,這種天神超越要吃食物的天神,他們不見有修行工作需要做,不需要提昇自己。難提耶,你內心應保持憶念天。

“難提耶,具有這十一法的聖弟子能捨棄惡不善法,不會執取惡不善法。就正如一個倒轉了的水壺,只會把水倒出來,不能把水倒進去;又正如乾草木焚燒過後不會回復原樣。同樣地,具有這十一法的聖弟子能捨棄惡不善法,不會執取惡不善法。”

十五.須菩提

這時候,須菩提尊者和一位比丘一起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然後坐在一邊。世尊對須菩提尊者說:“須菩提,這位比丘是什麼名稱呢?”

“大德,這位比丘名叫敬信,是一位優婆夷的兒子,他有敬信而出家過沒有家庭的生活。”

“須菩提,敬信比丘出家過沒有家庭的生活,他怎樣取得名符其實的敬信呢?”

“世尊,現在是時候了,善逝,現在是時候了,請世尊宣說這個義理,讓我能知道這位比丘怎樣取得名符其實的敬信。”

“須菩提,既然這樣,你留心聽,善作意,我現在說了。”

須菩提尊者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世尊說:“須菩提,一位比丘具有戒行,安住在波羅提木叉律儀之中,在戒的學處之中修學:修習戒律儀,在戒律儀這片牧養德行的牧地而行,即使細小的過錯也不會忽視。因為這樣,他能取得名符其實的敬信。

“須菩提,再者,一位比丘多聞法義、受持法義、博學法義。法義的開首、中間、結尾都是善美的,意義善美、文句善美,宣示圓滿、清淨的梵行。他多聞這樣的法義,受持這樣的法義,讀誦、思維、以正見洞察這樣的法義。因為這樣,他能取得名符其實的敬信。

“須菩提,再者,一位比丘是別人的善知識、善同伴、善密友。因為這樣,他能取得名符其實的敬信。

“須菩提,再者,一位比丘易受教,具有易教之法,有耐性,善巧受持教法。因為這樣,他能取得名符其實的敬信。

“須菩提,再者,一位比丘為同修做任何辛勞的工作都善巧、不懈地做,學習那些工作方法,令自己具有做的能力、知的能力。因為這樣,他能取得名符其實的敬信。

“須菩提,再者,一位比丘有求法的意欲,喜歡受持法義,對法和律有濃厚的歡悅。因為這樣,他能取得名符其實的敬信。

“須菩提,再者,一位比丘為捨棄不善法和修習善法而持續作出精進,在善法之中堅定、堅決、不放棄。因為這樣,他能取得名符其實的敬信。

“須菩提,再者,一位比丘很容易便能得到初、二、三、四禪的增上心,當下體會當中的快樂。因為這樣,他能取得名符其實的敬信。

“須菩提,再者,一位比丘能憶起過去無數生的事情:不論一生、兩生、三生、百生、千生、百千生,不論無數的成劫、無數的壞劫、無數的成壞劫──在那一生之中是什麼姓名,什麼種族,什麼種姓,吃什麼食物,體會什麼苦與樂,壽命有多長,死後又投生到另一生;而在另一生之中又是什麼姓名,什麼種族,什麼種姓,吃什麼食物,體會什麼苦與樂,壽命有多長,死後又再投生到另一生。他能憶起過去無數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細節。因為這樣,他能取得名符其實的敬信。

“須菩提,再者,一位比丘能施展清淨及超於常人的天眼,看見眾生怎樣死後再次投生;知道不同的業使眾生在上等或下等、高種姓或低種姓、善趣或惡趣的地方投生──這些眾生由於具有身不善行、口不善行、意不善行,責難聖者,懷有邪見,做出由邪見所驅動的業,因此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惡趣、地獄之中;那些眾生由於具有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稱讚聖者,懷有正見,做出由正見所驅動的業,因此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因為這樣,他能取得名符其實的敬信。

“須菩提,再者,一位比丘能清除各種漏,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無漏、心解脫、慧解脫。因為這樣,他能取得名符其實的敬信。”

世尊說了這番話後,須菩提尊者對他說:“大德,世尊說怎樣取得名符其實的敬信。這些質素都可在這位比丘身上找得到。

“大德,這位比丘具有戒行,安住在波羅提木叉律儀之中,在戒的學處之中修學:修習戒律儀,在戒律儀這片牧養德行的牧地而行,即使細小的過錯也不會忽視。

“大德,這位比丘多聞法義、受持法義、博學法義。法義的開首、中間、結尾都是善美的,意義善美、文句善美,宣示圓滿、清淨的梵行。他多聞這樣的法義,受持這樣的法義,讀誦、思維、以正見洞察這樣的法義。

“大德,這位比丘是別人的善知識、善同伴、善密友。

“大德,這位比丘易受教,具有易教之法,有耐性,善巧受持教法。

“大德,這位比丘為同修做任何辛勞的工作都善巧、不懈地做,學習那些工作方法,令自己具有做的能力、知的能力。

“大德,這位比丘有求法的意欲,喜歡受持法義,對法和律有濃厚的歡悅。

“大德,這位比丘為捨棄不善法和修習善法而持續作出精進,在善法之中堅定、堅決、不放棄。

“大德,這位比丘很容易便能得到初、二、三、四禪的增上心,當下體會當中的快樂。

“大德,這位比丘能憶起過去無數生的事情:不論一生、兩生、三生、百生、千生、百千生,不論無數的成劫、無數的壞劫、無數的成壞劫──在那一生之中是什麼姓名,什麼種族,什麼種姓,吃什麼食物,體會什麼苦與樂,壽命有多長,死後又投生到另一生;而在另一生之中又是什麼姓名,什麼種族,什麼種姓,吃什麼食物,體會什麼苦與樂,壽命有多長,死後又再投生到另一生。他能憶起過去無數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細節。

“大德,這位比丘能施展清淨及超於常人的天眼,看見眾生怎樣死後再次投生;知道不同的業使眾生在上等或下等、高種姓或低種姓、善趣或惡趣的地方投生──這些眾生由於具有身不善行、口不善行、意不善行,責難聖者,懷有邪見,做出由邪見所驅動的業,因此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惡趣、地獄之中;那些眾生由於具有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稱讚聖者,懷有正見,做出由正見所驅動的業,因此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

“大德,這位比丘能清除各種漏,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無漏、心解脫、慧解脫。

“大德,世尊說怎樣取得名符其實的敬信。這些質素都可在這位比丘身上找得到。”

“須菩提,十分好,十分好!你跟這位敬信比丘一起生活!須菩提,下次你想探望如來的時候,和敬信比丘一起前來探望如來吧。”

十六.慈心

“比丘們,修習慈心解脫──多修習,慣常地修習,透徹地修習;著手修習,令它增長,令它圓滿──可得到十一種利益。是哪十一種呢?

“睡時安寧;醒時安寧;不做惡夢;受人愛敬;受非人愛敬;受天神保護;不會遭遇火燒、毒害和刀傷;易於入定;面貌安祥;在臨終時內心不會昏亂;若未能達至最高的解脫,死後也能投生於梵天。

“比丘們,修習慈心解脫──多修習,慣常地修習,透徹地修習;著手修習,令它增長,令它圓滿──可得到這十一種利益。”

十七.達沙摩

有一次,阿難尊者住在毗舍離的畢樓婆村。

這時候,一位居住在八城的達沙摩居士在波吒釐子的地方處理一些事務,他前往雞園精舍,去到一位比丘那裏,對那位比丘說:“大德,阿難尊者現在住在哪裏呢?我想探望阿難尊者。”

“居士,阿難尊者現在住在毗舍離的畢樓婆村。”

於是,達沙摩居士在波吒釐子的地方處理完事務後,便前往毗舍離的畢樓婆村,去到阿難尊者那裏,對他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阿難尊者說:“阿難大德,世尊.阿羅漢.等正覺知法、見法,究竟他有沒有正宣說一法,能令比丘保持不放逸、勤奮、專心一意,得到之前沒有得到的心解脫,盡除之前沒有盡除的漏,隨順之前沒有隨順的無上安穩呢?”

“居士,世尊.阿羅漢.等正覺知法、見法,他是有正宣說一法,能令比丘保持不放逸、勤奮、專心一意,得到之前沒有得到的心解脫,盡除之前沒有盡除的漏,隨順之前沒有隨順的無上安穩的。”

“阿難大德,是哪一法呢?”

“居士,一位比丘內心離開了五欲、離開了不善法,有覺、有觀,有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他進入了初禪。他這樣觀察:‘初禪是無比的行,初禪是無比的意識,但我知道任何無比的行、無比的意識都是無常法、息滅法。’他確立了這種觀察後,便能把漏盡除;如果不能把漏盡除,也能以這種法欲、法喜來斷除五下分結,在上界化生,在那裏入滅,不會從那世間回來。居士,世尊.阿羅漢.等正覺知法、見法,他正宣說這一法,能令比丘保持不放逸、勤奮、專心一意,得到之前沒有得到的心解脫,盡除之前沒有盡除的漏,隨順之前沒有隨順的無上安穩。

“居士,再者,一位比丘平息了覺和觀,內裏平伏、內心安住一境,沒有覺、沒有觀,有由定所生起的喜和樂;他進入了二禪。他這樣觀察:‘二禪是無比的行,二禪是無比的意識,但我知道任何無比的行、無比的意識都是無常法、息滅法。’他確立了這種觀察後,便能把漏盡除;如果不能把漏盡除,也能以這種法欲、法喜來斷除五下分結,在上界化生,在那裏入滅,不會從那世間回來。居士,世尊.阿羅漢.等正覺知法、見法,他正宣說這一法,能令比丘保持不放逸、勤奮、專心一意,得到之前沒有得到的心解脫,盡除之前沒有盡除的漏,隨順之前沒有隨順的無上安穩。

“居士,再者,一位比丘保持捨心,對喜沒有貪著,有念和覺知,通過身體來體會樂──聖者說:‘這人有捨,有念,安住在樂之中。’──他進入了三禪。他這樣觀察:‘三禪是無比的行,三禪是無比的意識,但我知道任何無比的行、無比的意識都是無常法、息滅法。’他確立了這種觀察後,便能把漏盡除;如果不能把漏盡除,也能以這種法欲、法喜來斷除五下分結,在上界化生,在那裏入滅,不會從那世間回來。居士,世尊.阿羅漢.等正覺知法、見法,他正宣說這一法,能令比丘保持不放逸、勤奮、專心一意,得到之前沒有得到的心解脫,盡除之前沒有盡除的漏,隨順之前沒有隨順的無上安穩。

“居士,再者,一位比丘捨棄苦和樂,喜和惱在之前已經消失,沒有苦、沒有樂,有捨、念、清淨;他進入了四禪。他這樣觀察:‘四禪是無比的行,四禪是無比的意識,但我知道任何無比的行、無比的意識都是無常法、息滅法。’他確立了這種觀察後,便能把漏盡除;如果不能把漏盡除,也能以這種法欲、法喜來斷除五下分結,在上界化生,在那裏入滅,不會從那世間回來。居士,世尊.阿羅漢.等正覺知法、見法,他正宣說這一法,能令比丘保持不放逸、勤奮、專心一意,得到之前沒有得到的心解脫,盡除之前沒有盡除的漏,隨順之前沒有隨順的無上安穩。

“居士,再者,一位比丘內心帶著慈心,向一個方向擴散開去,向四方擴散開去;向上方、下方、四角擴散開去;向每個地方、所有地方、整個世間擴散開去。他的內心帶著慈心,心胸寬闊、廣大、不可限量,內心沒有怨恨、沒有瞋恚。他這樣觀察:‘慈心解脫是無比的行,慈心解脫是無比的意識,但我知道任何無比的行、無比的意識都是無常法、息滅法。’他確立了這種觀察後,便能把漏盡除;如果不能把漏盡除,也能以這種法欲、法喜來斷除五下分結,在上界化生,在那裏入滅,不會從那世間回來。居士,世尊.阿羅漢.等正覺知法、見法,他正宣說這一法,能令比丘保持不放逸、勤奮、專心一意,得到之前沒有得到的心解脫,盡除之前沒有盡除的漏,隨順之前沒有隨順的無上安穩。

“居士,再者,一位比丘內心帶著悲心,向一個方向擴散開去,向四方擴散開去;向上方、下方、四角擴散開去;向每個地方、所有地方、整個世間擴散開去。他的內心帶著悲心,心胸寬闊、廣大、不可限量,內心沒有怨恨、沒有瞋恚。他這樣觀察:‘悲心解脫是無比的行,悲心解脫是無比的意識,但我知道任何無比的行、無比的意識都是無常法、息滅法。’他確立了這種觀察後,便能把漏盡除;如果不能把漏盡除,也能以這種法欲、法喜來斷除五下分結,在上界化生,在那裏入滅,不會從那世間回來。居士,世尊.阿羅漢.等正覺知法、見法,他正宣說這一法,能令比丘保持不放逸、勤奮、專心一意,得到之前沒有得到的心解脫,盡除之前沒有盡除的漏,隨順之前沒有隨順的無上安穩。

“居士,再者,一位比丘內心帶著喜心,向一個方向擴散開去,向四方擴散開去;向上方、下方、四角擴散開去;向每個地方、所有地方、整個世間擴散開去。他的內心帶著喜心,心胸寬闊、廣大、不可限量,內心沒有怨恨、沒有瞋恚。他這樣觀察:‘喜心解脫是無比的行,喜心解脫是無比的意識,但我知道任何無比的行、無比的意識都是無常法、息滅法。’他確立了這種觀察後,便能把漏盡除;如果不能把漏盡除,也能以這種法欲、法喜來斷除五下分結,在上界化生,在那裏入滅,不會從那世間回來。居士,世尊.阿羅漢.等正覺知法、見法,他正宣說這一法,能令比丘保持不放逸、勤奮、專心一意,得到之前沒有得到的心解脫,盡除之前沒有盡除的漏,隨順之前沒有隨順的無上安穩。

“居士,再者,一位比丘內心帶著捨心,向一個方向擴散開去,向四方擴散開去;向上方、下方、四角擴散開去;向每個地方、所有地方、整個世間擴散開去。他的內心帶著捨心,心胸寬闊、廣大、不可限量,內心沒有怨恨、沒有瞋恚。他這樣觀察:‘捨心解脫是無比的行,捨心解脫是無比的意識,但我知道任何無比的行、無比的意識都是無常法、息滅法。’他確立了這種觀察後,便能把漏盡除;如果不能把漏盡除,也能以這種法欲、法喜來斷除五下分結,在上界化生,在那裏入滅,不會從那世間回來。居士,世尊.阿羅漢.等正覺知法、見法,他正宣說這一法,能令比丘保持不放逸、勤奮、專心一意,得到之前沒有得到的心解脫,盡除之前沒有盡除的漏,隨順之前沒有隨順的無上安穩。

“居士,再者,一位比丘內心想著無邊的虛空,超越了所有色想,滅除了有對想,不在各種不同的想之中作意,他進入了空無邊處。他這樣觀察:‘空無邊處是無比的行,空無邊處是無比的意識,但我知道任何無比的行、無比的意識都是無常法、息滅法。’他確立了這種觀察後,便能把漏盡除;如果不能把漏盡除,也能以這種法欲、法喜來斷除五下分結,在上界化生,在那裏入滅,不會從那世間回來。居士,世尊.阿羅漢.等正覺知法、見法,他正宣說這一法,能令比丘保持不放逸、勤奮、專心一意,得到之前沒有得到的心解脫,盡除之前沒有盡除的漏,隨順之前沒有隨順的無上安穩。

“居士,再者,一位比丘內心想著無邊的心識,超越了所有的空無邊處,他進入了識無邊處。他這樣觀察:‘識無邊處是無比的行,識無邊處是無比的意識,但我知道任何無比的行、無比的意識都是無常法、息滅法。’他確立了這種觀察後,便能把漏盡除;如果不能把漏盡除,也能以這種法欲、法喜來斷除五下分結,在上界化生,在那裏入滅,不會從那世間回來。居士,世尊.阿羅漢.等正覺知法、見法,他正宣說這一法,能令比丘保持不放逸、勤奮、專心一意,得到之前沒有得到的心解脫,盡除之前沒有盡除的漏,隨順之前沒有隨順的無上安穩。

“居士,再者,一位比丘內心想著‘沒有任何東西’,超越了所有的識無邊處,他進入了無所有處。他這樣觀察:‘無所有處是無比的行,無所有處是無比的意識,但我知道任何無比的行、無比的意識都是無常法、息滅法。’他確立了這種觀察後,便能把漏盡除;如果不能把漏盡除,也能以這種法欲、法喜來斷除五下分結,在上界化生,在那裏入滅,不會從那世間回來。居士,世尊.阿羅漢.等正覺知法、見法,他正宣說這一法,能令比丘保持不放逸、勤奮、專心一意,得到之前沒有得到的心解脫,盡除之前沒有盡除的漏,隨順之前沒有隨順的無上安穩。”

阿難尊者說了這番話後,達沙摩居士對他說:“阿難大德,就正如有人找尋一個寶藏的入口,但忽然間得到十一個入口。同樣地,我找尋一道甘露門,但忽然間得聞十一道甘露門。

“阿難大德,又正如一間有十一道門的房屋,當起火的時候,屋主能從任何一道門安全地逃生。同樣地,我將能從任何一道甘露門安全地出離。

“阿難大德,一些外道老師常尋求別人的供養,我何不供養阿難尊者呢!”

於是,達沙摩居士聚集了在波吒釐子的地方和毗舍離的僧團後,親手將美味的硬食物和軟食物遞送給比丘僧團,使比丘得到滿足,使比丘掩缽示意吃飽,再向每一位比丘供養一套衣服,向阿難尊者供養三衣,還為阿難尊者建造一座價值五百錢的寺院。

十八.牧牛人

“比丘們,牧牛人具有十一法,便沒有能力照顧牛群,沒有能力令牛群肥大。是哪十一法呢?

“不知牛的色身,不善解牛的相,不替牛清除蟲卵,不替牛治療傷口,不作煙燻,不知牛群渡河的地方,不知牛群飲水的地方,不知牛群的路徑,不善放牧,擠乾牛乳不剩餘,不看重是牛群之父、是牛群領導的壯公牛。比丘們,牧牛人具有這十一法,便沒有能力照顧牛群,沒有能力令牛群肥大。

“比丘們,同樣地,一位比丘具有十一法,便沒有能力在法和律之中得到進步、增長、圓滿。是哪十一法呢?

“不知色身,不善解相,不清除蟲卵,不治療傷口,不作煙燻,不知渡河的地方,不知飲水的地方,不知路徑,不善放牧,擠乾牛乳不剩餘,不看重有經驗、出家時間長、是僧團之父、是僧團領導的長老比丘。

“比丘們,什麼是不知色身呢?一位比丘不如實知:所有色身都是由四大組成、由四大衍生出來的。這就是不知色身了。

“比丘們,什麼是不善解相呢?一位比丘不如實知:業帶來愚人的相,業帶來智者的相。這就是不善解相了。

“比丘們,什麼是不清除蟲卵呢?一位比丘容忍貪欲覺,不斷除、不驅除、不除掉它,讓它繼續存在下去;容忍瞋恚覺,不斷除、不驅除、不除掉它,讓它繼續存在下去;容忍惱害覺,不斷除、不驅除、不除掉它,讓它繼續存在下去;容忍惡不善法,不斷除、不驅除、不除掉它,讓它繼續存在下去。比丘們,這就是不清除蟲卵了。

“比丘們,什麼是不治療傷口呢?一位比丘在眼看到色之後,執取形,執取相。因為他不約束眼根,貪著、苦惱這些惡不善法便會漏入內心。他不約束眼根,不守護眼根,不修習眼根律儀……不修習耳根律儀……不修習鼻根律儀……不修習舌根律儀……不修習身根律儀。一位比丘在意想到法之後,執取形,執取相。因為他不約束意根,貪著、苦惱這些惡不善法便會漏入內心。他不約束意根,不守護意根,不修習意根律儀。比丘們,這就是不治療傷口了。

“比丘們,什麼是不作煙燻呢?一位比丘聽聞法義、明白法義,但不向他人宣說。比丘們,這就是不作煙燻了。

“比丘們,什麼是不知渡河的地方呢?一位比丘不前往多聞的比丘、熟誦阿含的比丘、持法的比丘、持律的比丘、持論母的比丘那裏問義理,因此那些尊者不能為他開示、不能為他說法、不能為他驅除各種有關法的疑惑。比丘們,這就是不知渡河的地方了。

“比丘們,什麼是不知飲水的地方呢?一位比丘在聽見如來所宣說的法和律的時候,沒有求義之心,沒有求法之心,對法沒有歡喜心。比丘們,這就是不知飲水的地方了。

“比丘們,什麼是不知路徑呢?一位比丘不如實知八正道。比丘們,這就是不知路徑了。

“比丘們,什麼是不善放牧呢?一位比丘不如實知四念處。比丘們,這就是不善放牧了。

“比丘們,什麼是擠乾牛乳不剩餘呢?有敬信的居士供養衣服、食物、住處、醫藥用品來,一位比丘沒有節制地取用。比丘們,這就是擠乾牛乳不剩餘了。

“比丘們,什麼是不看重有經驗、出家時間長、是僧團之父、是僧團領導的長老比丘呢?一位比丘無論在公開或隱蔽的場合,都不以慈心作身業來對待有經驗、出家時間長、是僧團之父、是僧團領導的長老比丘;無論在公開或隱蔽的場合,都不以慈心作口業來對待有經驗、出家時間長、是僧團之父、是僧團領導的長老比丘;無論在公開或隱蔽的場合,都不以慈心作意業來對待有經驗、出家時間長、是僧團之父、是僧團領導的長老比丘。比丘們,這就是不看重有經驗、出家時間長、是僧團之父、是僧團領導的長老比丘了。比丘們,一位比丘具有這十一法,便沒有能力在法和律之中得到進步、增長、圓滿。

“比丘們,牧牛人具有十一法,便有能力照顧牛群,有能力令牛群肥大。是哪十一法呢?

“知牛的色身,善解牛的相,替牛清除蟲卵,替牛治療傷口,常作煙燻,知牛群渡河的地方,知牛群飲水的地方,知牛群的路徑,善於放牧,擠牛乳時留剩餘,看重是牛群之父、是牛群領導的壯公牛。比丘們,牧牛人具有這十一法,便有能力照顧牛群,有能力令牛群肥大。

“比丘們,同樣地,一位比丘具有十一法,便有能力在法和律之中得到進步、增長、圓滿。是哪十一法呢?

“知色身,善解相,清除蟲卵,治療傷口,常作煙燻,知渡河的地方,知飲水的地方,知路徑,善於放牧,擠牛乳時留剩餘,看重有經驗、出家時間長、是僧團之父、是僧團領導的長老比丘。

“比丘們,什麼是知色身呢?一位比丘如實知:所有色身都是由四大組成、由四大衍生出來的。這就是知色身了。

“比丘們,什麼是善解相呢?一位比丘如實知:業帶來愚人的相,業帶來智者的相。這就是善解相了。

“比丘們,什麼是清除蟲卵呢?一位比丘不會容忍貪欲覺,他會把貪欲覺斷除、驅除、除掉,令它不存在;不會容忍瞋恚覺,他會把瞋恚覺斷除、驅除、除掉,令它不存在;不會容忍惱害覺,他會把惱害覺斷除、驅除、除掉,令它不存在;不會容忍惡不善法,他會把惡不善法斷除、驅除、除掉,令它不存在。

“比丘們,什麼是治療傷口呢?一位比丘在眼看到色之後,不執取形,不執取相。他知道如果不約束眼根的話,貪著、苦惱這些惡不善法便會漏入內心,因此他約束眼根,守護眼根,修習眼根律儀……修習耳根律儀……修習鼻根律儀……修習舌根律儀……修習身根律儀。一位比丘在意想到法之後,不執取形,不執取相。他知道如果不約束意根的話,貪著、苦惱這些惡不善法便會漏入內心,因此他約束意根,守護意根,修習意根律儀。比丘們,這就是治療傷口了。

“比丘們,什麼是常作煙燻呢?一位比丘聽聞法義、明白法義,向他人詳細宣說。比丘們,這就是常作煙燻了。

“比丘們,什麼是知渡河的地方呢?一位比丘時常前往多聞的比丘、熟誦阿含的比丘、持法的比丘、持律的比丘、持論母的比丘那裏問義理,因此那些尊者能為他開示、能為他說法、能為他驅除各種有關法的疑惑。比丘們,這就是知渡河的地方了。

“比丘們,什麼是知飲水的地方呢?一位比丘在聽見如來所宣說的法和律的時候,有求義之心,有求法之心,對法有歡喜心。比丘們,這就是知飲水的地方了。

“比丘們,什麼是知路徑呢?一位比丘如實知八正道。比丘們,這就是知路徑了。

“比丘們,什麼是善於放牧呢?一位比丘如實知四念處。比丘們,這就是善於放牧了。

“比丘們,什麼是擠牛乳時留剩餘呢?有敬信的居士供養衣服、食物、住處、醫藥用品來,一位比丘有節制地取用。比丘們,這就是擠牛乳時留剩餘了。

“比丘們,什麼是看重有經驗、出家時間長、是僧團之父、是僧團領導的長老比丘呢?一位比丘無論在公開或隱蔽的場合,都以慈心作身業來對待有經驗、出家時間長、是僧團之父、是僧團領導的長老比丘;無論在公開或隱蔽的場合,都以慈心作口業來對待有經驗、出家時間長、是僧團之父、是僧團領導的長老比丘;無論在公開或隱蔽的場合,都以慈心作意業來對待有經驗、出家時間長、是僧團之父、是僧團領導的長老比丘。比丘們,這就是看重有經驗、出家時間長、是僧團之父、是僧團領導的長老比丘了。比丘們,一位比丘具有這十一法,便有能力在法和律之中得到進步、增長、圓滿。”

十九.定之一

這時候,一些比丘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大德,一位取得定的比丘,能否做到對地沒有地想,對水沒有水想,對火沒有火想,對風沒有風想,對空無邊處沒有空無邊處想,對識無邊處沒有識無邊處想,對無所有處沒有無所有處想,對非想非非想處沒有非想非非想處想,對此世沒有此世想,對他世沒有他世想,對各種見、聞、覺、知、證、尋、意行沒有想,而他是有想的呢?”

“比丘們,一位取得定的比丘,是能夠做到對地沒有地想,對水沒有水想,對火沒有火想,對風沒有風想,對空無邊處沒有空無邊處想,對識無邊處沒有識無邊處想,對無所有處沒有無所有處想,對非想非非想處沒有非想非非想處想,對此世沒有此世想,對他世沒有他世想,對各種見、聞、覺、知、證、尋、意行沒有想,而他是有想的。”

“大德,一位取得定的比丘,怎樣才能做到對地沒有地想,對水沒有水想,對火沒有火想,對風沒有風想,對空無邊處沒有空無邊處想,對識無邊處沒有識無邊處想,對無所有處沒有無所有處想,對非想非非想處沒有非想非非想處想,對此世沒有此世想,對他世沒有他世想,對各種見、聞、覺、知、證、尋、意行沒有想,而他是有想的呢?”

“比丘們,他這樣想:‘平息所有行、放捨所有依、盡除渴愛、無欲、息滅、湼槃是這樣寂靜,是這樣高尚!’於是,這位取得定的比丘,能夠做到對地沒有地想,對水沒有水想,對火沒有火想,對風沒有風想,對空無邊處沒有空無邊處想,對識無邊處沒有識無邊處想,對無所有處沒有無所有處想,對非想非非想處沒有非想非非想處想,對此世沒有此世想,對他世沒有他世想,對各種見、聞、覺、知、證、尋、意行沒有想,而他是有想的。”

二十.定之二

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一位取得定的比丘,能否做到對地沒有地想,對水沒有水想,對火沒有火想,對風沒有風想,對空無邊處沒有空無邊處想,對識無邊處沒有識無邊處想,對無所有處沒有無所有處想,對非想非非想處沒有非想非非想處想,對此世沒有此世想,對他世沒有他世想,對各種見、聞、覺、知、證、尋、意行沒有想,而他是有想的呢?”

“大德,世尊是法的根本、法的領導、法的依處。大德,最好由世尊來說這個義理,我們聽了之後,受持世尊的說話。”

“比丘們,既然這樣,留心聽,善作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是的。”

世尊說:“比丘們,一位取得定的比丘,是能夠做到對地沒有地想,對水沒有水想,對火沒有火想,對風沒有風想,對空無邊處沒有空無邊處想,對識無邊處沒有識無邊處想,對無所有處沒有無所有處想,對非想非非想處沒有非想非非想處想,對此世沒有此世想,對他世沒有他世想,對各種見、聞、覺、知、證、尋、意行沒有想,而他是有想的。”

“大德,一位取得定的比丘,怎樣才能做到對地沒有地想,對水沒有水想,對火沒有火想,對風沒有風想,對空無邊處沒有空無邊處想,對識無邊處沒有識無邊處想,對無所有處沒有無所有處想,對非想非非想處沒有非想非非想處想,對此世沒有此世想,對他世沒有他世想,對各種見、聞、覺、知、證、尋、意行沒有想,而他是有想的呢?”

“比丘們,他這樣想:‘平息所有行、放捨所有依、盡除渴愛、無欲、息滅、湼槃是這樣寂靜,是這樣高尚!’於是,這位取得定的比丘,能夠做到對地沒有地想,對水沒有水想,對火沒有火想,對風沒有風想,對空無邊處沒有空無邊處想,對識無邊處沒有識無邊處想,對無所有處沒有無所有處想,對非想非非想處沒有非想非非想處想,對此世沒有此世想,對他世沒有他世想,對各種見、聞、覺、知、證、尋、意行沒有想,而他是有想的。”

二十一.定之三

這時候,一些比丘前往舍利弗尊者那裏,和舍利弗尊者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坐在一邊,然後對舍利弗尊者說:“舍利弗賢友,一位取得定的比丘,能否做到對地沒有地想……(除了“世尊跟比丘的對答”改作“舍利弗尊者跟比丘的對答”之外,其餘部分跟十九經相同)……而他是有想的。”

二十二.定之四

舍利弗尊者對比丘說:“賢友們,一位取得定的比丘,能否做到對地沒有地想,對水沒有水想,對火沒有火想,對風沒有風想,對空無邊處沒有空無邊處想,對識無邊處沒有識無邊處想,對無所有處沒有無所有處想,對非想非非想處沒有非想非非想處想,對此世沒有此世想,對他世沒有他世想,對各種見、聞、覺、知、證、尋、意行沒有想,而他是有想的呢?”

“賢友,我們從遠處到來舍利弗尊者跟前,就是為了聽你說這個道理。”

“賢友們,留心聽,善作意,我現在說了。”

比丘回答舍利弗尊者:“賢友,是的。”

舍利弗尊者說:“賢友們,一位取得定的比丘,是能夠做到對地沒有地想……(除了“世尊跟比丘的對答”改作“舍利弗尊者跟比丘的對答”之外,其餘部分跟二十經相同)……而他是有想的。”

第二隨念品完

二十三

“比丘們,牧牛人具有十一法,便沒有能力照顧牛群,沒有能力令牛群肥大。是哪十一法呢?

“不知牛的色身,不善解牛的相,不替牛清除蟲卵,不替牛治療傷口,不作煙燻,不知牛群渡河的地方,不知牛群飲水的地方,不知牛群的路徑,不善放牧,擠乾牛乳不剩餘,不看重是牛群之父、是牛群領導的壯公牛。比丘們,牧牛人具有這十一法,便沒有能力照顧牛群,沒有能力令牛群肥大。

“比丘們,同樣地,一位比丘具有十一法,便沒有能力保持眼無常隨觀……便沒有能力保持眼苦隨觀……便沒有能力保持眼無我隨觀……便沒有能力保持眼壞滅隨觀……便沒有能力保持眼衰敗隨觀……便沒有能力保持眼無欲隨觀……便沒有能力保持眼息滅隨觀……便沒有能力保持眼放捨隨觀……

……耳……

……鼻……

……舌……

……身……

……意……

……色……

……聲……

……香……

……味……

……觸……

……法……

……眼識……

……耳識……

……鼻識……

……舌識……

……身識……

……意識……

……眼觸……

……耳觸……

……鼻觸……

……舌觸……

……身觸……

……意觸……

……眼觸所生的受……

……耳觸所生的受……

……鼻觸所生的受……

……舌觸所生的受……

……身觸所生的受……

……意觸所生的受……

……色想……

……聲想……

……香想……

……味想……

……觸想……

……法想……

……色思……

……聲思……

……香思……

……味思……

……觸思……

……法思……

……色愛……

……聲愛……

……香愛……

……味愛……

……觸愛……

……法愛……

…..色覺……

……聲覺……

……香覺……

……味覺……

……觸覺……

……法覺……

……色觀……

……聲觀……

……香觀……

……味觀……

……觸觀……

……便沒有能力保持法觀無常隨觀……便沒有能力保持法觀苦隨觀……便沒有能力保持法觀無我隨觀……便沒有能力保持法觀壞滅隨觀……便沒有能力保持法觀衰敗隨觀……便沒有能力保持法觀無欲隨觀……便沒有能力保持法觀息滅隨觀……便沒有能力保持法觀放捨隨觀。是哪十一法呢……(其餘部分跟十八經前半部相同)……

“比丘們,牧牛人具有十一法,便有能力照顧牛群,有能力令牛群肥大。是哪十一法呢?

“知牛的色身,善解牛的相,替牛清除蟲卵,替牛治療傷口,常作煙燻,知牛群渡河的地方,知牛群飲水的地方,知牛群的路徑,善於放牧,擠牛乳時留剩餘,看重是牛群之父、是牛群領導的壯公牛。比丘們,牧牛人具有這十一法,便有能力照顧牛群,有能力令牛群肥大。

“比丘們,同樣地,一位比丘具有十一法,便有能力保持眼無常隨觀……便有能力保持眼苦隨觀……便有能力保持眼無我隨觀……便有能力保持眼壞滅隨觀……便有能力保持眼衰敗隨觀……便有能力保持眼無欲隨觀……便有能力保持眼息滅隨觀……便有能力保持眼放捨隨觀……

……耳……

……鼻……

……舌……

……身……

……意…..

…….色……

……聲……

……香……

……味……

……觸……

……法……

……眼識……

……耳識……

……鼻識……

……舌識……

……身識……

……意識……

……眼觸……

……耳觸……

……鼻觸……

……舌觸……

……身觸……

……意觸……

……眼觸所生的受……

……耳觸所生的受……

……鼻觸所生的受……

……舌觸所生的受……

……身觸所生的受……

……意觸所生的受……

……色想……

……聲想……

……香想……

……味想……

……觸想……

……法想……

……色思……

……聲思……

……香思……

……味思……

……觸思……

……法思……

……色愛……

……聲愛……

……香愛……

……味愛……

……觸愛…….

…..法愛……

……色覺……

……聲覺……

……香覺……

……味覺……

……觸覺……

……法覺……

……色觀……

……聲觀……

……香觀……

……味觀……

……觸觀……

……便有能力保持法觀無常隨觀……便有能力保持法觀苦隨觀……便有能力保持法觀無我隨觀……便有能力保持法觀壞滅隨觀……便有能力保持法觀衰敗隨觀……便有能力保持法觀無欲隨觀……便有能力保持法觀息滅隨觀……便有能力保持法觀放捨隨觀。是哪十一法呢……(其餘部分跟十八經後半部相同)……

二十四

“比丘們,若要深知貪欲,應修十一法。是哪十一法呢?

“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慈心解脫、悲心解脫、喜心解脫、捨心解脫、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

“比丘們,若要深知貪欲,應修這十一法。”

二十五

……若要遍知貪欲……(除了“深知貪欲”改作“遍知貪欲”以至“捨棄貪欲”之外,其餘部分跟二十四經相同。再加上“貪欲”改作“瞋恚”以至“放逸”,其後再將所有經文一同收編在二十五經之中而成為一經)……

……若要遍除貪欲……

……若要斷除貪欲……

……若要盡除貪欲……

……若要破除貪欲……

……若要不染貪欲……

……若要息滅貪欲……

……若要放捨貪欲……

……若要捨棄貪欲……

……瞋恚……

……愚癡……

……忿怒……

……敵意……

……怨恨……

……仇恨……

……嫉妒……

……吝嗇……

……虛偽……

……奸詐……

……固執……

……執拗……

……我慢……

……自大……

……散漫……

……放逸……

“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慈心解脫、悲心解脫、喜心解脫、捨心解脫、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

“比丘們,若要捨棄放逸,應修這十一法。”

世尊說了以上的話後,比丘對世尊的說話心感高興,滿懷歡喜。

第三品完

增支部完

Footnotes

  1. 這應是投生至淨居天之中的無行般湼槃的三果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