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松
Ajahn Napatpol Kunatanasate
2019年3月13日|第十一屆泰國四念處禪修課程
聽錄、整理|法音錄
下午是最吉祥的時間。誰睡過午覺?真好!因為身體需要休息。有時候像今天這樣一大早就去寺廟聽隆波講法,身體也需要休息一下。
請允許老師先做個自我介紹,這是老師第一次在台上正式和大家互動。其他指導老師全都是大人,他們中的很多人已經修行好幾十年了,而老師是幾乎什麼都不懂的人。因此,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大家一定要仔細去審視老師說的那些東西是不是適合自己。老師說的不對也有可能,誰知道呢?因此,最重要的就是:我們一定要自己去看那些東西是否適合自己,用了之後是否能提升自己的覺性、禪定和智慧。
跟你們說什麼好呢?如果要說修行,老師真的開始認真修行,大概修了兩年才得到法。事實上,就跟在座的各位一樣,老師也是想在生命中找到一些什麼好的寶物。
老師小時候就跟別人一樣生活,有時候也會很快樂地去跟同伴玩,有時候會找一些禮物來慰勞自己。但是像老師這個年齡段的人,一般對聽法沒有興趣。事實上,老師的爸爸認識隆波已經幾十年了,從小他就強迫老師聽隆波的法,但是老師根本沒有興趣。爸爸就教訓道:「你怎麼不聽?那麼好的東西,不聽?!」
老師的車上放著隆波的CD,但是老師卻戴著耳機聽音樂。真的就是這樣。要說蠢,也真的很蠢,但是像老師這個年齡段的人,就是這樣的。如果誰強迫我們去做什麼,我們對它沒有什麼興趣,就看不到裡面的價值。
有一次老師去外府,因為聽音樂已經聽到非常厭煩了,老師就把耳機取下來,試著聽一聽隆波的CD,然後無緣無故地,心突然之間亮堂了起來。老師就問爸爸:「爸,這是什麼?這是不是就是隆波所教的,從念頭的世界裡跳脫出來?」
那之後老師才開始對法有了一些興趣,但依然還是跟以前的朋友一起到處去玩,依然不願意進寺廟。那時候老師差不多已經29歲了,實際上也就是兩年以前,說起來好像過了很長時間了。
後來老師剛好有機會跟隆波出家,老師就想為生命找一些什麼好的寶貝。因為在泰國,一般的男人如果想成為社會中的一個好人,想成為家庭裡的主心骨,往往會選擇出家。
老師也覺得能夠跟隆波出家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但是跟隆波出家,就要把自己以前的所有東西徹底推翻。因為老師覺得自己修行以後已經知道一些東西了,已經了解到心醒過來是什麼狀態了,有時候也會看到心從念頭的世界裡跳脫出來的狀況。但事實上,在學法修行這一塊,老師需要學的東西還非常多,就像隆波所開示的,我們以為自己是對的,但並非一直都是對的。
老師認為自己已經修行了一段時間了,如果去出家,應該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一出家之後,老師修行的勁頭非常足,一直在打坐、經行,心想隆波應該會表揚一下自己,說自己的修行很好。結果跟著隆波出家的第一個星期,隆波就說:「你知道嗎?你黏著於緊盯了。」老師心裡就想:啊?我幾乎拼了半條命了,為什麼還依然在緊盯呢?
但是有一點老師跟別人不一樣,一旦高僧大德提醒了自己,老師很快就把自己以前的東西徹底扔掉了。雖然老師以為自己已經修了一段時間,已經修得很好了,但是在高僧大德的指導下,老師才知道其實那並不重要。
為什麼大家一動不動的呢?也能夠理解,大家午飯吃得太飽了。老師在講的時候,大家的感覺是很平淡的,老師講起來也覺得非常乏味。
用於修行的真正正確的心並不是一顆昏沉的心。適合開發智慧的心是一顆平常的心,是一顆普通人的心。什麼時候如果我們覺得自己已經不是普通人了,就說明一定有某些東西已經不對了。老師也不覺得自己與別人相比有什麼特別的地方,老師也還有煩惱習氣,因此,沒有誰比誰更特別。
老師嘆口氣,讓自己放鬆一下。
很多人喜歡問老師一個問題:為什麼你才修那麼短時間就得到法了?為什麼有些人修了幾十年,修了一輩子也沒得到?事實上,究竟誰是老修行,修行了十年、二十年、幾十年,誰只是剛剛修行的新手,這些都並不重要。法,它是中性的,取決於我們的心是否明白。因此,很難說因為這個人修行很久了,所以他對法更有領悟。
因為我們在輪迴裡已經出生過多生多世了,我們都不知道自己究竟累積了一些什麼。有的人也許累積得很好了,有的人也許累積得還不夠。所有那些都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在於我們是否準備好了繼續上路。最重要的是當下這一刻我們的覺性多到什麼程度,我們是否有正確的禪定,我們開發智慧到什麼程度了。
如果我們有正確的禪定,有在開發智慧,就說明我們依然在這條路上。至於一個人究竟什麼時候會結果,那並不重要。我們要去看自己究竟了解自己、認識自己到什麼程度了,有哪些煩惱習氣我們還沒能及時地知道,有哪些不好的個性或脾氣、秉性,我們還沒能去斷除。那是需要我們一直去審視和捫心自問的。
跟你們說什麼好呢?誰聽隆波的法已經很久了?有超過兩年以上的嗎?很多。誰聽隆波的法還不到一年?同樣也很多。事實上,我們很難區分先學法的人和後學法的人究竟誰的修行更好。
學法的時候,我們要讓自己擁有一顆空杯的心,時時刻刻準備好接受新鮮的事物。一顆隨時準備好求法的心,也是隨時準備好接納法的心,如果這樣,法就會很容易進入我們的心。
我們學法的時候,就等於是在用自己的心交換老師的心。我們對老師是懷著一顆恭敬的心,老師那個時候分享給我們的是對我們的生命最有價值的事物,會跟我們的狀態剛好相匹配。
老師就是這樣的個性,也不覺得自己有多強的個人能力。事實上,老師真正修行的時間也就是跟隆波出家的那兩三個月,那期間心就開始慢慢了解到哪些是不對的。不對的,也就是我們始終覺得自己一直要做一些什麼,有時候如果放下,就好像自己沒有在修行了一樣,但是隆波有時反而會表揚我們。
老師曾經跟別人分享過:有一次去托缽,然後老師心裡想著來出家了,足球也沒有看,那些電視劇也沒有看,想來想去,覺得出家太令人討厭了。在托缽的過程中,老師想了二三十件事。托缽回來,在跨過寺廟大門的時候,老師心想:今天死定了,肯定會被隆波大批一頓。結果在見到隆波的時候,隆波誇老師:「今天心很好!」老師反駁道:「我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