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法談|「五力」須具足且平衡

阿姜巴山

2019年3月14日|第十一屆泰國四念處禪修課程

聽錄整理|法音錄



非常用心了,感覺到了嗎?類似於在努力地等著某些東西。就是這樣去及時地知道,不斷地去及時知道自己心的行為反應。

心開始一動不動的了,感覺到了嗎?去及時地知道。

杜雲(化名),你的心在哪裡?心往外送,要及時地知道。

大家說修行難嗎?(學員回答理論不難,但實踐很難)哎,一點都不給教的人面子。理論不難,說來也對,因為事實上修行的核心原則是不難的。

因為修行只分兩種,一種是毗婆舍那的修行,一種是奢摩他的修行。我們要牢牢地抓住其中的關鍵。關鍵就是什麼樣的修行的目標是什麼,應該怎麼去用功。我們一定要懂得正確地去區分這兩種修行,否則有的人在修習奢摩他,卻誤以為自己在修習毗婆舍那。

奢摩他的修行的目標是怎麼做可以讓心好起來,怎麼讓不安靜、不寧靜的心寧靜下來,如何對治一顆痛苦不堪的心,讓它快樂起來,如何對治一顆充滿煩惱習氣的心,讓煩惱習氣儘快從心裡消失。

奢摩他的重點在於一定要做一些什麼,那麼做了之後,心就會好起來。毗婆舍那則不同,毗婆舍那的目標是讓心聰明起來。讓心變得聰明起來的方法,就是讓它多多地去看到事實。一旦它多多地看到了事實,最後願意接受事實,心的品質就會發生轉變。

因此,大家一定要抓住其中的關鍵,「讓心好起來」與「讓心聰明起來」,這兩者是不同的。比如心特別貪的時候,我們想讓它好起來,就去憶念死亡,常常憶念死亡,我們內心的貪心就會慢慢減少。或者是在心散亂的時候,我們念誦「佛陀」,讓心與所念誦的「佛陀」在一起,最後與之融為一體。這就是透過奢摩他的方式去對治、去糾正心的狀態。

有時候同樣也有用奢摩他的必要。因為有時候在某些片段,心過於散亂,觀什麼都觀不了,我們就需要透過奢摩他的方式讓心稍微安靜下來,來到大概可以觀的程度,這才可能讓我們的修行繼續向前邁進。或者某些人在生命的某些片段特別苦,碰到了自己內心特別執著抓取的事情,如果在那段時間去開發智慧,做不到,那就需要去對治。

一定要先去解決世間的問題。大家觀察到了嗎?當我們心裡有特別擔心的事情時,我們的修行很難,感覺到了嗎?那我們就先要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當我們的問題有所緩解了,再回來觀自己,修行就會容易一些。而不是說無論發生了什麼,都只是一味地在那裡修行。

在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時,有時候我們能很好地解決,這很好,但有時候有些問題是解決不了的。問題解決不了,怎麼辦?那就只能解決自己心裡的問題。如果特別苦,就需要去幫忙,用思維、分析也行。去思維一切都是無常的,有一天它們都會過去。去教育自己的心,讓它願意接受那些生起的事實。或者反覆地提醒自己:自己所遭遇的一切,在業報面前全都是公平、公正的。

如果我們的心願意接受事實,我們心底裡的苦就會減輕。待心慢慢地平復、恢復到平常的狀態,我們就開始反思自己的心力在哪一方面有欠缺。

心力源於哪些因素?它源於信仰、精進、覺性(念)、定、慧。它們中的每一個部分都非常重要。要想能夠修行,心必須要有力量。它們中的每一個部分都必須要有力量,而且相互之間必須平衡。

當我們心裡有特別強的信仰的時候,我們的心是有力量的,能感覺到嗎?因為仰賴於那份信仰心,所以很多人會去修建一些宏偉的寺廟、大型的佛塔,或是一些大型的佛教工程。一旦有了那份信仰心,就會忍耐著堅持做到底。

我們可以自我檢測最近一段時間我們對佛法僧三寶是否有信仰心。信仰心也是無常的。真正的信仰心的生起,是源於我們越來越多地看到修行的成果。如果信仰心非常強,但卻缺乏智慧,就會演變成迷信。

我們做任何事情都一定要理智,要有理有據,一定要知道做什麼是為了什麼,這麼做背後真正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因此,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必須要有智慧,也就是一定要有憑有據。

大家在信仰這一方面是比較好的。信仰能幫上很多忙。比如佛陀有三種類型:智慧型的佛陀,精進型的佛陀,信仰型的佛陀。精進型的佛陀是怎麼做的?精進型的佛陀的鬥志是很昂揚的,遇到什麼都直接去面對,屬於實幹型。

但是一個信仰型的人一旦遇到真正的明眼善知識,他會有一個優點:一旦他有了信仰,明眼的善知識比如隆波或者自己的師父指導他如何用功,他就會真的按照他們的指導去落實。如果能夠這樣,我們的進步就會非常快。這是屬於信仰型的人的優點。

一個智慧型的人就會不停地去收集資料、尋找憑據,分析指導老師為什麼那麼教導。如果是透過智慧在探究,最後就會對自己要怎麼做、要做什麼更加清楚、明白。

但是有些人的智慧非常多,卻沒有信仰,這兩者不平衡。智慧過多卻沒什麼信仰,就會導致人過於自信。這類人如果沒能及時地知道自己的煩惱習氣,他的我慢就會非常大。反之,如果信仰過多卻沒有智慧,就會變成迷信。

看到了嗎?每一個部分都有非常大的作用,但如果其中某一個部分特別突出,整體已經不平衡了,也會有缺點。因此我們一定要去自我審視:我們是否具備信仰與智慧,它們之間是否平衡。一定要懂得自我省察。要想能夠自我省察,必須要有覺性,而且必須要有智慧,也就是必須要有經典裡所稱的「正知」。

特別精進也會讓心有力量。但如果特別精進卻沒有休息,會發生什麼?最後就會非常疲憊、鬱悶。因此我們要懂得去審視:我們是不是一直在非常精進地做固定形式的修行,我們的心是否過於沉迷於修行,我們固定形式的修行是不是過多。

我們可以自我評估一下:在信仰與智慧之間,我們的哪一部分更多?誰覺得自己的信仰更多?誰覺得自己的智慧更多?(學員舉手)有好幾個人對自己的評估是正確的。

除了信仰與智慧之外,還有另外一個部分會讓我們的心有力量,也就是勤奮地去修行,不會輕易地扔下修行,還有一個部分就是禪定。

我們來自我評估一下我們的精進力是多還是少。誰覺得自己的精進力很多?請舉手!讓老師看一看,別馬上放下手。同樣的,好幾個人對自己的評估也是正確的。

但是觀察到了嗎?如果我們的精進特別足,我們沒有獲得休息,我們的心就會有一些鬱悶、苦悶,而且有些疲憊不堪,不太有快樂。能看得出來嗎?那怎麼辦?我們就需要讓心快樂,讓心得到休息,而且要修習禪定。

禪定並不是必須要來到安止定的程度,並不必須!比如我們去閱讀自己喜歡的書,那本書不太會鼓動我們的煩惱習氣,我們讀了之後心比較放鬆,比較舒服,因為這等於是我們給自己的心換了一下氛圍和環境。

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我們在禪修期間會安排一些比如疊荷花、串花環,或者是一些與法並沒有直接關係的活動。我們做了這些之後心會覺得舒坦、滋潤、放鬆、快樂,比如昨天疊完荷花之後,我們的心有一些滋潤感,感覺到了嗎?今天早上我們把自己串好的花插在金色的門口供佛時,我們的心非常輕鬆,有快樂。

這也是必要的,它會讓我們的心平衡。心的平衡並不是必須要通過疊荷花或串花串的方式,我們要自己去拿捏哪些方式可以讓我們的心獲得休息。如果一直處在重複的氛圍與環境裡,心會很容易厭倦,很容易苦悶。

身體一動不動地保持同一個姿勢時,它會苦。我們透過什麼方式來解除身體的苦?透過變換姿勢,對嗎?如何改變心的姿勢呢?透過改變所緣,改變環境。如果不是一成不變的心情、環境與氛圍,心就會覺得比較清新、新鮮。

感覺到了嗎?來到這裡的前兩三天,我們的心是非常精神的。那之後,這種感覺就開始逐步下降,感覺到了嗎?為什麼?因為我們所接觸到的環境與氛圍已經開始變得一成不變了。每一天的課程安排都是早上行腳,行完腳後聽阿姜巴山開示,聽阿姜給尊者開示……無論是哪位老師來開示,最後都只是聽到同一個人在講(翻譯始終是同一個人)。感覺到了嗎?昨天換了一位帥呆了的老師之後,我們就特別有勁。這就是換一下氛圍之後,心就會變得滋潤起來的寫照。

因此,如果在中國的時候,我們一整天都一直待在自己的家裡,待在正方形的小房間裡閉關用功,會出現什麼樣的狀況?會非常厭煩、厭倦,時間越久就越苦悶。苦悶是什麼?是瞋心,對嗎?這樣禪定是不會生起的。

我們就是這樣不斷地去自我體會,自我觀察。精進很好,但是有貪心就不好了。有貪心是什麼狀況?就是不停地修行,一直修行,一天要修好幾個小時,誰來了都不理會,隨他去。

我們需要自我評估,但是大部分人的精進是不夠的,在這一點上,大家對自己的評估是正確的。剛才評估自己精進比較多而舉手的那些人,對自己的評估也同樣正確。

斯辰(化名),你的精進裡夾雜著貪心,一定要及時地知道。心太苦悶了,感覺到了嗎?聽到今天的法,心開始有些滋潤了,感覺到了嗎?唐明(化名),你的常態就是太疲憊了。有精進力很好,但是如果沒有休息,心就會疲憊。當心疲憊的時候,身體也會疲憊不堪,心力就會下降。我們就是需要這樣去評估自己,大概明白老師想傳達什麼意思嗎?

如果我們休息得很多,禪定修得很多,一直在尋找讓心滋潤的方法,最後我們就會變得懶惰,我們開始一味地在追求心的快樂與滋潤感了。因此,精進與禪定一定都要很強,而且它們相互之間必須平衡。

覺性也必須強大,但是也不至於強大到看什麼全都呈現顆粒或點狀的,這說明覺性的力度過於強大了。真正好的覺性是它常常地生起。常常地生起與生起的力度非常強,這兩者是不同的。

它們中的每一個部分都必須平衡,而且每一個部分都要非常強大。因此,我們就要懂得自我評估,比如教室裡的大部分人的信仰很多,但是智慧並不太夠,懶惰非常多,精進極少。有的人精進特別多,多到沒有休息,所以心不滋潤。

在這個教室裡,覺性生起得特別頻繁的人是很少的,為什麼?因為我們的常態就是不太願意與「臨時的家」在一起,我們習慣於將「臨時的家」拋到九霄雲外。對嗎?老師是在説明大家評估自己的弱點。我們要懂得自我評估,發現自己的弱項,然後自我調整,讓它們慢慢地越來越平衡。

心力並不僅僅局限於從禪定中獲得。透過禪定所獲得的心力,與透過信仰、精進、覺性、禪定、智慧的平衡所獲得的心力,這兩者是不同的。五根、五力所聚集起來的力量,也就是我們所有的美德、所有好的品質所聚集起來的力量,它是最終斬斷煩惱習氣的那股真正的力量。

因此,有些人修習禪定的能力並不是很強,但是當他的五根、五力、所有的美德和善法的力量強大到一定程度,而且相互之間是平衡的,它們聚集起來就可以斬斷煩惱的根。

其中任何一個部分薄弱都是不行的。觀察到了嗎?許多人在禪定這一塊的力量其實並不是很好,但是在某些片段,我們卻感覺到似乎有某一種力量在,這就是我們所有的美德和善法聚集起來的那股力量。但是這股力量不會一直處在相同的水準,它有時會非常強大,有時又會慢慢退失。

我們就是不斷地去用功修行,不斷地去累積,直到最後每一股力量都越來越強大,而且相互之間很平衡。但並不是每一天都去觀察、檢測,否則我們就會變得散亂。所以,我們修行一段時間之後可以去做一些評估與檢測,看看它們之間是否平衡。

不平衡是什麼樣的狀況?雖然我們一直處在精進用功的狀態,但是我們的心卻特別乾澀、乏力。不平衡是什麼樣的狀況?只是一味地在修習奢摩他,根本沒有開發智慧,心會變得懶惰。不平衡是什麼樣的狀況?修行之後有的只是我很牛,別人真是扶不起的阿鬥;教法的老師水準真是太差了;看到別人拿花去供佛,看不起別人,覺得佛陀都已經不在了,還把花拿去供佛,供什麼供?自己愚蠢!智慧太超前了,卻沒有信仰,你再怎麼修,它們最後都不會圓滿的。因此,每一個部分都必須具備,而且必須平衡。

信仰過多會是什麼樣的?看到老師做什麼,就完全照搬,這樣才會覺得很好。至於為什麼那麼做,不知道。老師向右轉,心想這樣應該很好,所有人就都向右轉。這就是信仰太多,卻沒有智慧,大概明白嗎?其中舉的一些小例子,可以讓大家對這個部分有越來越多的理解。又或者心想:老師有18種加持過的聖物,那我也要有18種。有那些東西是為了什麼也不知道,但是管他呢,先有了再說,應該會很好吧。大概明白嗎?

很多時候我們並不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見到別人做什麼,我們就很喜歡去指手劃腳。「你真是蠢啊!你為什麼要這麼做?」很喜歡對別人說三道四。為什麼要去對別人的事情橫插一腳呢?他又沒有讓誰受苦,他這麼做了之後有快樂,你為什麼要去多事呢?

看法、見解非常多,智慧衝到前面去了,然後看不起別人。那怎麼辦呢?我們就是不斷地去培養覺性、提升覺性,最後它們就會慢慢地越來越平衡。心平衡之後,接下來做什麼?比如現在我們觀察自己的心,我們現在的心是寧靜的,是舒坦的,是滋潤的。這樣修行就會很容易。

今天沒有帶大家實修,老師一上臺來也不知道為什麼,說來說去最後就說到這些內容了,大家的心也許需要這樣的法。所以,在禪修課程上才會做一些安排,換一些不同的老師,讓我們的心換一下氛圍,換一下心境,等於是讓我們的心變換一下姿勢。

大家已經緊了好幾天了,所以今天做完晚課之後就會放你們的羊,為什麼?因為有的人的精進力特別強,每一堂課都非常用心地聽,下課之後也非常精進地用功實修,所以他的心是極其乾涸的。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是這樣的狀態。

這樣的安排有一個好處,因為老師是禪修課程的一個主要的整體把握者,所以老師可以根據大家的狀況隨時對課程安排做出一些適當的調整。

在禪修期間是有人來幫助我們的,但是回家之後,我們一定要懂得去自我觀察。如果哪些事情讓我們的心特別擔心與牽掛,屬於世間層面的部分,我們應該去面對的,就要去面對,應該去解決的,就要去解決。

如果我們解決不了那些問題,最後就來解決我們自己的心。每一天去發展覺性,去修行,然後不時地去自我省察與評估:我們具備那些美好的特質與美德嗎?它們相互之間平衡嗎?這是必備的,如果任何一個部分有欠缺,我們都不會取得道與果。

但是,這其中最重要的是智慧。智慧就是從一開始就要知道我們做什麼是為了什麼。有智慧地了解到哪些是有意義的,哪些是有利益的,哪些是適合我們的,而且知道哪些是有利益且適合我們的之後,就別把它們白白地扔掉,要反覆地去落實。

我們要有智慧,要懂得如理正思維,將自己的修行狀態與高僧大德、指導老師們所開示的法作對照,檢視自己是不是真的按照他們的開示與教導在實踐,是不是真的走在他們所指的那條道路上,然後有智慧地知道我們要不斷地去看身心的三法印。因此,在修行的每一個階段,智慧都非常重要。

智慧很多,卻沒有信仰,事實上這類人是智慧不多的,因為他不懂得如理正思維。

時間差不多了,已經過了一個小時又十分鐘了。老師覺得大家對修行的核心可能已經有所了解了,已經知道覺性生起的近因是什麼,禪定生起的近因是什麼,智慧生起的近因是什麼,今天老師又就剛才那一方面的內容給大家作了一些分享,因為感覺大家也許需要這方面的法,接下來的時間大家就自己去落實、去用功、去實踐。

很好,大家的心很清涼。接下來去吃飯。應該去做什麼,值得去做什麼,就去做。

【完】


法音錄聲明:

文章轉錄自微信公眾號「禪窗」法布施的音視頻。為便於閱讀且符合書面表達,我們對其進行了後期編輯校對,內容未經課程老師及譯者審校,準確性未得到確認,若存在任何錯誤或偏差,完全歸責於整理者,望讀者知悉與明辨,並請不吝指正。本文嚴禁用於任何商業用途,嚴禁擅自節選或改編,轉載請註明出處。


音頻來源:禪窗

 

視頻來源:Dham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