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法談|正確開發智慧的結果——阿姜巴山

阿姜巴山

2016年6月20日丨貴港南山寺

編譯|禪窗



禮各位法師!各位同修,大家好!

大家感覺如何?已經過去一天了,聽得懂嗎?

事實上,修行並沒有什麼難的。學法就是學習我們自己,也就是學習自己的身和心,除此之外的其他學識,並不是必須具備的。

有一天,當我們真正徹見了自己名色(身心)的實相,心就會慢慢鬆開「執取」。到最後,甚至可以徹底扔下心本身,從而抵達苦的止息。

在起步階段,訓練是為了照見第一種實相——此身此心不是「我」。

在起步階段就需要有覺性,能夠覺知自己,沒有忘了自己——想要學習「自己」,就一定先要有「自己」可供學習。當我們陷入迷失而忘記身與心的時候,有身彷彿沒有身一般,有心也彷彿沒有心一樣,那一刻是無法學法的。當我們打壓與改造自己,打壓身和打壓心的時候,也沒有實相可供學習,因為已經被改造過了。

每一位修行者在起步階段都需要訓練覺性,要能夠覺知自己,行、住、坐、卧、吃、喝、拉、撒、說,都要能夠不斷地覺知自己。是誰在行、住、坐、臥、吃、喝、拉、撒、說?是這個身體。誰是想者、演繹者、造作者?是這個心。因此我們要有覺性,不斷地覺知自己,不要打壓自己,如其本來的觀身與觀心工作。

原則就是:身是什麼樣,就如其本來地觀照它;心是什麼樣,也如其本來地觀照它。在修習毗缽舍那的過程中,在學習實相的過程中,沒有「身體必須是怎樣的,心必須是怎樣的」,也沒有「禁止身體是怎樣的,禁止心是怎樣的」,身心是什麼樣的都行。

心造作善時,知道心在造作善法;造作善法之後心喜歡,要及時知道心喜歡;心造作不善時,要及時知道心在造作不善;造作不善後心不喜歡,要及時知道心不喜歡;心造作快樂,要知道心造作起快樂來,心喜歡那個快樂,要知道心喜歡那個快樂;心有苦,要知道這一刻的心有苦,心有苦後心不喜歡,要知道此刻的心對苦沒有保持中立。倘若修行來到這個程度,心就會因覺性而保持中立。

隨著修行的深入,越來越多地照見諸種境界或狀態的三法印,心就會慢慢聰明起來——在三法印面前,所有的境界或狀態全是平等的。一個凡夫所能抵達的最高智慧,即是照見一切境界或狀態全是平等的。屆時,心便會對所有的造作保持中立。

當修行來到那個程度,假如福報與波羅蜜具足,各方面的美德具足,持戒相當好,禪定也相當好,心有力量,智慧也開發至足夠的程度,道與果的生起流程就會啟動。即便心從來不曾進入過禪定,此時也會自行進入禪定——聖道與聖果生起時,不會生起在世人的心所處的狀態(界心),而是會生起在禪定裡,從初禪到八禪,也就是第八定。

因此,不斷開發智慧至某日,當量夠了,心就會自行進入禪定。一旦契入禪定,就會看見境界或狀態的生滅,有人看見兩個刹那,有人看見三個刹那,每個人是不同的。但是心並未去界定或注解那些境界或狀態究竟是什麼,只會自動自發地從三法印的角度去界定它們,因為曾經訓練過了。當看到境界或狀態生滅、生滅,有時是兩次,有時是三次,心中會生起一種領悟:所有的一切都生了就滅。

在此之前,修習毗缽舍那時所生起的智慧,稱為「毗缽舍那的智慧」。

在修習毗缽舍那時,就會看到——樂生了就滅、苦生了就滅、好生了就滅、壞生了就滅,生起在六根門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生了就滅。而在聖道生起時,並未去界定究竟是什麼生了就滅,只是看到某些事物生起,某些事物滅去,然後頓悟:所有的一切都是生了就滅的。

根器極利者,僅僅看到境界或狀態生滅兩次,就會徹底領悟。根器較鈍者,則會看見境界或狀態生滅三次,才會徹底領悟。一旦領悟了,就會放下所有的造作,心會逆流而上抵達法元素,也就是知元素。當心逆流而上抵達知元素,包裹住心的「漏煩惱」就會消融,原先被漏煩惱裹住的心會鬆脫出來,與涅槃融為一體——品嘗涅槃的快樂,有時候是兩個刹那,有時候三個刹那,因人而異。

那些根器極利的行者,看到境界或狀態生滅兩次以後頓悟,而後接觸涅槃三個刹那。那些根器相對較鈍的行者看到境界或狀態生滅三次之後頓悟,而後接觸涅槃兩個刹那。在那以後,漏煩惱又會再次包裹住心,可是心卻已經徹底轉化了,「我」再也不會回來。

凡夫都有一個誤解,以為此身此心是「我」。一旦體證初果,初階的聖者會有正確的見解——此身此心都不是「我」。在五蘊之中沒有「我」,色非「我」,受非「我」,想蘊非「我」,行蘊非「我」,生滅在眼、耳、鼻、舌、身、心的六識也不是「我」,並沒有「我」在哪裡,惟有五蘊不斷地隨順因緣而運作變化。當一個凡夫轉變成為聖者,就會有新的父母——佛陀好比是父親,佛法是母親,所有的聖者們好比是我們的兄弟姐妹。

佛陀開示說:初果須陀洹聖者是戒行圓滿之人,但禪定只有一丁點,智慧也只有一丁點。戒行圓滿是因為他對於破戒的行為會生起羞愧心,對於破戒後會造成的苦果具有畏懼心,因而非常樂意於持守戒律。

初果須陀洹聖者的禪定只有一丁點,此處所指的禪定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進入禪定」中的止禪,即便一個凡夫的禪定可以來到第七定與第八定,在佛教之中依然不能稱他是有禪定的人。此處所指的禪定僅僅存在於佛教之中——觀禪。

初果須陀洹聖者的智慧只有一丁點,僅僅明白:「我」不存在——擁有了正確的見地而已。心的學習還不夠,依然還習慣於執取此身此心。就像是借了別人某樣東西,雖然知道那不是自己的,某日必須物歸原主,但還是戀戀不捨,不想歸還。

初果須陀洹聖者是一位已經看見了路的人——知道路在哪裡。仿佛是在黑夜中迷失於茫茫大海的人,已經知道燈塔在哪裡,陸地在哪裡,然後繼續以同樣的原則修行,即「有覺性,以安住且中立的心,照見身、心的實相」,倘若因緣俱足,法就會有次第的提升至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最後徹底止息苦,證悟成為阿羅漢。

初果須陀洹聖者的再次出生,無論如何也不會超過七世,感覺生命駛入了溫馨的港灣,有了依靠,在內心深處始終會有安全感。無論今生面臨多麼苦與多麼難的事,內心都會堅定——未來一定比現在更好。

這些品德也是來自大家正在學的:沒有戒,訓練持戒;沒有覺性,訓練生起覺性;沒有禪定,訓練具備禪定。有了覺性和正確的禪定,就按照佛陀的教導去開發智慧;開發智慧一段時間,如果心累了,就回來一段時間、一段時間的修習休息型的禪定。

什麼時候能夠觀心,就觀心,觀不了心,則觀身,既無法觀心也無法觀身,便修習奢摩他,就是一直迴圈往復,直至某日瓜熟蒂落。每個人學習修行原則並且明白了正確修行的基本方法之後,就根據各自的秉性分頭去用功,每個人都是不同的。

一旦我們真正領會了修行的核心原則,某天去某處碰到了其他修行 者,或是聽到了其他老師的教導,就會清楚其所教導的法屬於哪個層次,其所教導的是奢摩他還是毗缽舍那。我們會心如明鏡: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什麼是、什麼不是。如此不再盲目的參加各種各樣的禪修。

其實,看臉就知道了。看弟子的臉,就知道其老師是否見法開悟。法,是以心傳心的。老師的心裡若沒有法,怎會有法可傳?有的只是記憶,靠的是背誦,即便語言一致,心卻有著天壤之別。因此,並不建議大家稀裡糊塗的到處參學,去這裡學學,到那裡看看,一年去好幾個地方、好幾座道場、好幾類禪修班,根本不是聰明之舉。我們依靠現在的智慧還無法區分:什麼是正確的,什麼不是。當然,老師也並沒有說:老師是(正確的)。

我們要以佛陀的教導來對照:修行以後,戒是否越來越純凈?是否有真正的覺性生起?有禪定嗎,心安住了嗎?是否正確地按照佛陀的教導去開發智慧——以三法印的角度去看待世間了嗎?心對所有的一切越來越多的保持中立了嗎?心越來越多地放下了嗎?心越來越自由了嗎?我們要去對照和權衡。

佛陀教導說:心是無常的。假如我們修行以後,認為心是恆常的,那就錯了。知者的心同樣是生滅的。如果知者的心一直在覺知自己,沒有生滅,這也是錯的。佛陀教導道:修行以後會看見世間的苦,世間的毫無意義。如果修行之後,有的只是快樂,整日整夜整月整年的快樂,那麼肯定錯了。要以自己的修行與佛陀的教導相對照。佛陀曾經開示:一位好的老師是梵行生活的全部。另一次佛陀又開示道:如理正思惟,也就是不會愚癡地相信,懂得聰明地與佛陀的教導相對照,是梵行生活的全部。

當今時代,我們並不知道到底誰是真正的善知識。在佛陀的時代,有佛陀為我們確認——這位是已經證悟的阿羅漢,可以跟隨他學習。而現今,誰能夠百分之百的確認說誰是誰不是呢?因此,我們並不能真正確認誰是善知識而誰不是,所以一定要更多仰賴於如理正思維。用功修行,某天自己就會知道。

今天到此應該足夠了。

大家對於固定形式的修行非常感興趣。事實上,修行包括固定形式的和日常生活中的修行。每天都要有固定形式的修行,有時候十五分鐘、有時二十分鐘,摒棄一切外緣:工作、家庭、朋友以及各種通訊工具。在沒有干擾的情況下,以十五分鐘或二十分鐘的時間,一心用功。如果時間空閒,不需要工作,可以拿出更多的時間進行固定形式的修行,也許一個小時或兩個小時,這取決於自身的因緣。

在固定形式的修行中,一般情況下,我們會做些什麼呢?開始的時候,可以先禮佛、念經:先讓心輕鬆自在,憶念佛,憶念法,憶念僧,憶念我們的老師。禮佛念經之後,心會具有一定程度的寧靜與一定程度的清涼。

如果今天工作特別忙,心比較散亂,不太適合開發智慧,而適於讓心休息,我們就修習奢摩他。如果不是特別散亂,有一定程度的寧靜,就訓練讓心安住——修行任何一種禪法,觀「心跑掉」。比如念誦,觀「心跑掉」;或是經行,以身體作為參照物,然後觀心逃離身體;觀呼吸也可以,繼而觀心的跑掉。

有些人訓練至安住之後,如果前生曾經開發過智慧或聽聞過法,蘊就會分離。有些人沒有分離,他們就要訓練去分離蘊。

輕鬆自在地覺知自己,而後觀察,比如坐著,輕鬆自在地覺知,當心安住成為知者、觀者,就會有一種感覺——身體是被心覺知、被心觀察的對象,身體是一堆物質,身不是心。身是被覺知的對象,身不是「我」。

輕鬆自在地坐著,如果不換姿勢,時間一久,就會四處酸痛,如果心是舒適的,安住成為知者、觀者,就會感覺到生起的感受不是身體,並不是物質,而是滲透進入身體的某種感覺。進而看見感受不是身體,不屬於物質,它是被覺知與被觀察的對象,感受也不是心。對於那些觀感受的人,如果心是安住的,就會看到感受時多時少,不停地變化,它不是「我」,無法被掌控,感受也在不斷生滅,感受不是「我」。

如果我們不變換姿勢,繼續坐著,隨著身體的感受越來越強,心就會開始不舒服,煩躁不安。我們看到心裡的不舒服、煩躁不安或者說行蘊,也是被覺知與被覺察的對象,是造作出來的,它們不是「我」。心裡的煩躁不安時強時弱,不停地生滅變化,我們不喜歡煩躁不安,想要它消失但卻做不到,這就是以「無我」的角度在觀察,即,無法掌控。

因此我們能做什麼?禮佛和念經,修習奢摩他來讓心休憩,訓練心安住。如果蘊已經分離,就去觀「蘊」所呈現的三法印。「蘊」若尚未分離,就訓練先去分離蘊。每一天都這樣不斷地用功,具體情況取決於每一天的條件和因緣。

其他時間則是在日常生活之中發展覺性。並不是每個人每一天都能在固定形式中修行幾個小時的。在其餘時間,身為居士的我們要去工作,以及承擔各種責任和義務,這些同樣也是修行的時間,屬於在日常生活之中發展覺性的時間。我們只是普通人,六根跟六塵接觸之後,心會造作苦、樂、好、壞,都要及時的知道。

修行只有這些而已——在日常生活之中發展覺性,以及每天固定形式的練習。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之中不放棄發展覺性,那麼在固定形式的練習時,心會非常有力量,固定形式的練習就會非常有品質。如果每一天有固定形式的修行,心會有力量,會更容易在日常生活中發展覺性。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老師已經傾囊而授了,現在只剩下實踐。

每個人在修行的過程中都會碰到比較個人化的具體問題,老師聽說今天需要和十個人互動。好,第一個,請!

學員1:老師,我是來自福建的環保工作者,在十一年做公益的過程中,面對環境的污染,感到非常焦慮和急躁。去年開始修行,接觸三寶,感覺自己的心有點放鬆了,臉也鬆開一點,節奏也放慢了。這兩天聽老師的課,真的感受深刻,原本想提的問題,老師剛才已經回答了。謝謝。

老師:那就不用問了。事實上,一個真正修行人的問題是不多的。

學員2:巴山老師好!有點緊張,想問一個問題,就是能夠覺察到一些微小的和強烈的情緒。在工作與生活中,尤其在和家人相處時,有時候會被很大的情緒給帶走,情緒一來就感覺,我是應該生氣還是不要生氣呢?一生氣了可能就會表現出來,說話很大聲,想罵人。如果不生氣,自己壓得很難受,因為確實很生氣。想問是應該把情緒疏發出去還是壓住?謝謝。

老師:修行的原則是不打壓,不壓制。煩惱習氣生起,要有覺性的及時知道。心不喜歡,也要知道。

當我們不去壓制心的時候,心的造作有時候完全出乎意料,煩惱習氣會超出常態的強烈。事實上,修行並不是為了今天就變好,而是為了看見實相。我們要讓實相自然地呈現,就需要有戒作為圍欄。如果沒有戒作為圍欄,在沒有壓制的情況下,心很容易被一些煩惱習氣染污而造作惡業。因此要有戒做為圍欄,但是不要壓制自己的心。

如果在單位或家庭場合,生氣的情緒有時候非常強烈,強烈到無法掌控,即將就要破戒了,此時需要自助——需要壓制就先壓制,或者暫時回避,但是一定要知道,這並不是修習毗缽舍那的原則。

一定要知道——做什麼是為了什麼。比如:不去打壓是因為需要學習實相。但是當煩惱習氣非常強烈,下一步就要打人、殺人了,這時就需要壓制。我們一定要有好幾把刀,而不是一味地以鋒利的小刀清除煩惱習氣。比如:想把一棵大樹雕成一尊佛像,需要好幾種工具,對嗎?要先用大斧頭把樹砍倒,然後用小工具把皮剝掉,再用其它工具雕出輪廓,最後用更精巧的工具精雕細琢,對嗎?

我們以戒對抗粗重的煩惱習氣,以禪定來戰勝中等的煩惱習氣,以智慧戰勝微細的煩惱習氣。而不是一直開發智慧,一旦忍受不了則動手打人,這個不行。明白了嗎?

學員2:然後替一位師兄問一下:居士可以吃肉嗎?還是應該吃素?

老師:我們並沒有吃肉,我們吃的是食物。請記住:一個人抵達純凈無染是因為智慧,而不是因為食物。

學員2:謝謝老師。

學員3:很開心,今天開心得我都說不出話了。

老師:說不出來就不用說。

學員3:要,一定要說,這個機會很難得。

老師:只需要看到感覺就夠了。

學員3:哦,但是我非常高興,本來有很多很多問題,現在只問兩個。第一個,我是首次來聽老師講課,非常幸運,收穫很大,但我覺得自己一來到這裡面對老師的時候,就會感覺很困,是什麼原因?

老師:非常簡單,接觸所緣之後,心是什麼樣子的,要及時知道。比如:迷迷糊糊、昏昏沉沉,心不喜歡,要及時的知道。懷疑了,也要及時的知道。

學員3:就是總在打瞌睡。

老師:昏沉,沒關係,昏沉不是煩惱習氣,而是因為身體困乏,困了,就去睡,餓了就吃。簡單得要命。但並不是說——懶惰了就去睡,嘴饞了就去吃,那是不同的。

學員3:我知道,我平時沒那麼懶惰。就是走到禪堂面對老師時,心裡感到很興奮,也很喜歡聽老師講課,但是一面對老師,聽著聽著就像要睡著了。好吧,這個問題我明白了,謝謝老師。

還有個問題,就是我聽了老師的課,想到去修行,其實我從修行中得到很大的啟發,我去了一期動中禪後,感覺到自己的改變,各方面都有收獲,但是覺得平時做什麼事情的時候都有一點壓抑自己。今天聽了老師的課,我想到一定不要再壓抑自己了,但我不知道能不能做到這點。

老師:做不到的。如果能做到,心就是「我」了。

學員3:就像某件事,我不喜歡做,但還是接受了去做,過後就感到有一點煩躁,心不定,就是這種原因。

翻譯:你說什麼?

學員3:就是說,比如有一件事,人家要我做,我很煩躁不喜歡做,但還是接受去做了,然後就感覺到自己的煩躁,心裡定不下來,老是跟著思維飄啊飄,定不下來。

翻譯:所以你要問什麼?

學員3:我如何把心定下來?

老師:以保持中立的心去如實觀。

學員3:去觀心嗎?

老師:心不喜歡的那個生起的境界,要及時知道。

學員3:謝謝老師,感恩。

學員4:謝謝老師。我想請老師指導一下修行。

老師:修行進步了。心力越來越強,覺性和智慧也越來越多,已經越來越長大成人了。有的人八十歲了,心依然是孩子,是一個沒能明白世間的心。你的心慢慢長大了,覺性與智慧也慢慢增長,越來越理解世間。很好,繼續用功,隨喜功德。

學員5:巴山老師好!這兩天內心充滿喜悅,覺得自己離老師那麼近是很有福報的。我最大的問題是太過於緊盯我的女兒,她會令我擔心,我對她盯得太緊。我會跳到那個境界裡,想問老師,如何讓心安住?如何開始修心?謝謝。

老師:有職責去照顧自己的孩子,就要去照顧。

學員5:但是我的女兒已經成人了,她20歲了,可能我的確是太……

老師:很多人的女兒已經40歲了,母親依然還會牽掛,(老師轉向一位老學員)對嗎?要及時知道:無論何時,心有牽掛、有擔心,那一刻的心裡就有苦。我們有義務把子女撫養長大,提供學習機會和教育,孩子有自己的路要走,不會按照我們的設想去走。我們連自己的心都無法掌控或強迫,怎麼可能去掌控或強迫孩子的心呢?

學員5:感恩老師!謝謝。

學員6:感恩老師!第一次跟老師互動,有點緊張。我有兩個問題:我之前修的禪法比較緊盯和專注,現在是用念誦的方式,念「阿彌陀佛」,請老師看一下我在念誦方面的狀態如何。一般採用出聲的方式,還有一個是不出聲的,在心裡默念,請老師指導。

老師:這兩種狀況中,你的心都不正常。心裡默念的那種,打壓力度更強。

學員6:我之前太打壓了,畢竟修了幾年,不能輕鬆地念誦,有時候念誦時間長了,還會有點頭痛。

老師:緊盯的力度太強,所以會頭痛。念誦的時候,不要想著自己在修行。平常你會念誦什麼?

學員6:念誦「阿彌陀佛」。

老師:可以換一下,玩兒一樣地換個試試,不用念「阿彌陀佛」。

學員6:念什麼?

老師:老師帥。

學員、老師(笑)

老師:看見了嗎?你現在無法緊盯了。(笑)念其它內容也可以,老師只是讓你體會一下,不需要太認真。

學員6:我換一個吧,念「紅茶」,先念出聲,「紅茶、紅茶……」

老師:這個好太多了。

學員6:現在默念紅茶。

老師:也比你剛才默念時好多了,心會舒服些,你感覺得到嗎?

學員6:是不是因為「阿彌陀佛」字數比「紅茶」多?

老師:事實上,念誦的內容是長是短,每個人的喜好與秉性是不同的。對於非常容易煩躁不安或習慣於緊盯的人,如果念誦內容較短,就容易緊盯,每念一次就緊盯一次,如果念誦特別短的內容,並不太好。而如果內容較長,則不知道要在哪裡下手緊盯,就可以輕鬆舒服地念,邊念邊迷,並沒有刻意緊盯某個詞。

學員6:老師,我能不能換個咒念,它稍長一點。

老師:比念誦「阿彌陀佛」要好些。

學員6:那我就換這種,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

老師:重點在於:一定要知道做什麼是為了什麼,而不在於究竟要念誦什麼。我們關注的只是:用哪個方法之後,覺性能夠常常生起。用哪個方法以後,迷失的時刻,能夠更快地知道。用了哪個方法,不太會緊盯,我們就用那個方法。

學員6:哦,這個輕鬆自在。其實我念「阿彌陀佛」的時候,也能看到心跑掉,但是我覺得有點緊盯。所以想問老師,該以什麼樣輕鬆自在的心來念?這個力度掌握不好。

老師:事實上,緊盯也是跑掉——跑去緊盯,迷失去緊盯,緊盯但是沒有看見,那也是迷失,迷失去做了。

學員6:那…第二個問題…

老師:你現在的心剛剛好,感覺到了嗎?你能覺知自己但沒有打壓,要記住這個。

學員6:我想請老師直截了當指出我目前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老師:每個人都有許多弱點。不斷地修行,就會越來越多看到自己的不足,每個人全都有。在泰國也有很多弟子喜歡問這樣的問題——我有哪些需要觀?老師想說的是,如果我們自己還沒看到,無論老師怎麼為我們指出來,我們依然看不見。

學員6:那我是不是先解決念誦的問題,讓自己比較輕鬆自在?

老師:就是這樣去訓練,加上日常生活中發展覺性,慢慢就會整體的好起來。

學員6:謝謝老師,感恩老師。

老師:您現在是變成了比丘,還是沙彌?

學員7:還是沙彌。

老師:您的修行怎麼樣?

學員7:我覺得曾經見過一次安住的心,但是不知道對不對?

老師:整體來講,您的修行有了非常大的進步。

學員7:還有什麼要注意的?

老師:沒有,就是慢慢用功。已經進步非常大了。

學員7:撒度!撒度!撒度!再問一個問題:一個沒有法的人,和一個有法的人,對「Sati」的闡述和理解是否一致?

老師:從原則來講,如果我們參加這樣的學習,每個人都能夠知道:覺性生起的近因是什麼?覺性是什麼?誰都能夠說。如果去教別人,也能教,所教的是自己真正理解的那個層面。比如,我們知道持戒應該如何持;覺性源於什麼;如何以覺性呵護心,心才會有戒。

我們理解到哪個層面,就能為別人解釋到哪個層面。倘若講到修行方法,一個已經會修行的人也會講,但是講到自己還未抵達的更高境界則會淡而無味,無法抵達聽者的心。比如:我們還未抵達「心不是我,我不存在」的境界,內心深處依然執著的誤認為「我存在」,那麼我們講到「心不是我,我不存在」的時候,是沒有任何感覺的,因為內心深處依然執著的認為「我存在」,聽法者的心是不會被導向「我不存在」的。

如果想教別人,是可以分享,和別人分享修行的基礎,而那些超過自己領悟的境界,別急著去分享,讓他們去聽隆波帕默尊者的法談。比如一個人能把老師講法的內容背得滾瓜爛熟,一字不漏,但如果他不會修行,心沒有成為知者、覺醒者、喜悅者,那麼他自己的心都是睡著的,聽他講法的人要想醒來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學員8:老師,您好!這兩天聽了開示我收穫很大,想問老師,比如昨天說到要有一個快樂的所緣,老師說是「紅茶」,我想起今早的米湯很好喝,我就是「米湯、米湯」,訓練的時間應該不是很長,但感覺可以很快速地覺知,心像閃電一樣,一下子到這裡,一下子到身上,一下子到皮膚,快速地到處跑,我不知道這是由於覺性的生起還是因為我過於敏感?

老師:你的心真的有看見。

學員8:還有這兩天在走路中,我也嘗試用老師教的方法在生活中提起覺性,在走的時候,有時心跑到眼睛,有時跑到耳根,我都有提醒。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帶有強迫的成分,還是自己真能夠理解並運用「覺性」?

老師:有時候是真的看見,但是你別追求一直看見。什麼時候想要一直看見,就會變成緊盯。

學員8:老師說得非常對。還有就是我有時候喜歡盤腿坐著,坐在這裡就是自然去覺知——這個狀態如何?並沒有固定的所緣,只是非常輕鬆自在地坐在這裡覺知自己的身心。

老師:可以。

學員8:還有,剛剛在聽老師講課,我也在覺知——感覺自己的心一下子跑去聽老師的聲音,一下子跑到呼吸。但有時候覺得——感覺聲音和感覺呼吸是同時的,究竟是心快速地跑去跑回,還是可以同時感覺兩者?

老師:它們發生在不同的時刻,但是發生的速度極快而且接近,所以感覺好像是同時的。

學員8:哦,那應該是來去來去這樣。

老師:從究竟真理的層面上,真正的境界並不是「來去」,而是——在這裡生起,然後在這裡生起,接著在這裡生起,然後又在這裡生起。速度極快且緊湊,所以會誤以為心跑來跑去。

學員8:老師對我以後的修行有什麼建議?

老師:已經會修行了。如果什麼感覺生起,就自然、平常、普通地覺知,

不難的。

學員8:好!感恩老師!

學員9:老師好,想請老師指導一下我的修行。

老師:修行有非常大的進步,感覺到了嗎?你的心跟以前不同了。很好。

學員9:但我還是覺得平時很散亂。

老師:心沒有保持中立。

學員9:針對這個散亂,有沒有其他辦法,是不是平時太懈怠了,還是什麼原因?有沒有什麼可以改進的辦法?

老師:如果想幫忙,在平常要儘量為心找個臨時的家,可以一整天不斷透過念誦來幫忙。

但你現在的心是不正確的,這樣呵護和壓制心,一旦從壓制中鬆脫出來,就會非常散亂。要及時的知道,當下的你在打壓,感覺到緊繃了嗎?一旦從被打壓的狀態中鬆脫出來,你會非常散亂。如果平時不希望處於這樣的狀態,不想太過散亂,就為心找個臨時的家,比如一整天念誦,行、住、坐、卧都念誦。輕鬆自在地玩一樣地念誦,但要一整天念誦,吃飯念誦,上廁所念誦,洗澡也念誦。

學員9:還有就是,今年初的時候生了一場病,出現一些奇怪的症狀,我很害怕,如果再出現這個症狀,不知道該怎樣面對?

老師:要活在當下。

學員9:好,謝謝老師。

老師:看到了嗎?事情還沒有發生就已經苦了。

學員9:謝謝老師。

學員10:老師好!我是修淨土念佛的,第一次聽到南傳佛教的內容,想問——這兩者有沒有衝突?

老師:涅槃是無生無滅的。哪個地方有生,那個地方就還有滅。哪個地方有生,那個地方就還有老、有病、有死。

事實上,以前祖師大德們的理解與證悟是同樣的,也是正確的。而非常多的求法之人,並不是每個人都勇猛無畏。有些人需要有所依靠,需要構建某些世界,讓心暫時有個依靠,從而繼續堅定地前行。

如果只是一味念誦,並沒有開發智慧,有一天就會投生到相應的世界,至於那個地方是不是有佛,沒人知道。這取決於念誦達到何種程度的禪定,如果在念誦的時候,心與所緣密切粘合,能進入禪定,且在臨終之前禪定不退失,死後就會投生到梵天界,梵天界同樣有聖者存在。菩薩在梵天界也有,在天界也有,我們跟哪一位有因緣,死後也許會與他在一起。

但是請記住:哪個地方有生,那個地方就必然還有滅。哪個地方還有名與色,那個地方必然還有苦。涅槃是完全超越這個的。

學員10:請老師指點我該如何修行?

老師:可以念經——念經後,心跑掉,及時知道;念經後,緊盯,也要及時知道。

學員10:要念什麼經呢?

老師:什麼都可以,你喜歡的就行!

學員10:好,謝謝。

老師:在佛陀時代,法並沒有大乘與小乘、南傳與北傳之分,有的只是哪些法可以導向苦的止息。

學員11:老師好!剛才老師開示說,凡夫品嚐到那個境界兩次就可以領悟。在日常生活中,我經常看到驚恐像閃電一樣刹那進來就消失,發生得比較頻繁,我想問這算看見了無常嗎?驚恐屬於煩惱習氣嗎?

老師:這也是看見生滅,看到驚恐的生滅,屬於看到「無常」,也就是看到境界或狀態的生滅。而聖道生起的程式是在禪定中發生的,當一切因緣具足,心會自行契入禪定,看到境界或狀態生滅,但並沒有界定它是驚恐或是什麼。

學員11:我沒有界定,我常常看見它發生,也懷疑過,很小的時候就有過這種現象,以前沒有修行的時候,不知道要去覺知。以前發生這種狀況時,我會生起瞋心,現在反而有點歡喜,以為是看見了三法印。

老師:沒關係,高興,及時知道「高興」。

學員11:還有個問題:老師說,開心是禪定的近因。在固定模式裡,我嘗試了很多種禪法都沒有開心,就以經行來做每天的功課。經行時,可能因為太散亂,我喜歡讓心回來輕輕地抓住所緣,然後以第六感去覺知身體的移動,以看身體的移動作為參照來覺知自己的心,有時候也能及時看到心跑掉,而有時候會迷失很久,有時候跑去想了,就會一下閃過迷失的全過程。想問老師我這樣用心正確嗎?

老師:基本可以。

學員11:還有個問題:在我沒有修這個法之前,我在念很長的楞嚴咒時,會清楚的看到念頭像外來的東西一樣進來一下就滅掉。當時也不記得什麼,現在想起來是因為太迷失了,是不是可以持這個長咒來覺知?

老師:同樣可以,無論哪篇經咒都行,只要是了然於心的,不用去想的。

學員11:因為當時看見過一次念頭的生滅,所以就想能不能繼續念這個咒?

老師:一定要去嘗試。

學員11:我覺得太長了,心不太喜歡。

老師:如果不喜歡,就別用。

學員11:但是又懷念那次的生滅。

老師:哎,生滅生起的頻率高得要命。忘掉那個曾經看過的境界。活在當下。

學員11:最後一個問題:我在睡覺觀呼吸的時候,曾經觀著觀著突然看見我的一條腿,其他東西全部消失了,是不是我上輩子已經修到這一步了?

老師:哎,誰知道呢?

學員11:那算是看見什麼了嗎?

老師:心有禪定的時候,也可能會出現這種狀況,是奢摩他的特徵。

學員11:請問老師對我往後的修行有什麼建議?

老師:已經會覺知自己了,要慢慢不斷用功。別害怕煩惱習氣,你的常態是害怕煩惱習氣,不想讓心造作煩惱習氣,你習慣性的打壓。

學員12:2011年,我開始接觸動中禪,10月份第一次參加禪七,當時心很散亂,但也有幾次輕安,回去後自己用功到行、住、坐、卧、吃,包括眨眼都能覺知,有一次看到念頭撞到胸口後滅掉。能夠做到從早上起來,無論看書,睡覺,說話,動,全知道,思考的時候都能知道,仿彿思考跟我是有距離的。但是以前沒有學習過四念處的理論,在那以後,有一個月沒有修行,這種感覺就慢慢退失了。我想也許曾經明白過什麼叫「名色分別智」,從那以後,2012年按照自己的方法修行,卻再也找不到那種感覺。也參加過禪修,胸口緊繃的感覺一直存在,甚至會持續好幾天。有人建議我念誦,依然沒有改善。去年接觸隆波帕默尊者的法,聽了很多法談,慢慢知道自己的問題。所以就來參加禪修,想請教老師幾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我之前是在觀身還是在觀心?

老師:在這之前,不是觀而是緊盯和打壓。因此這個問題可以放下了,因為不是覺知自己,之前的心並沒有真的準備好——學習身心、開發智慧,太過於刻意緊盯和專注了。

學員12:第二個問題,我覺得自己屬於貪型,應該修身念處,不知道對不對?

老師:你觀身也可以,因為你平常並不是想得很多的人,可以觀身。觀身體行、住、坐、臥,或者動、停,這個可以觀。但並不是選擇了觀身就無法觀心了。無論何時,覺性生起,覺知到感覺,就去覺知,無需討厭,我們並不刻意選擇。你可以以身體作為學習的主體,以身體作為家。

學員12:我是不是應該繼續修動中禪的手部動作?

老師:事實上,無論是做手部動作,還是觀腹部升降,或者觀行、住、坐、臥等等各種善巧,適用於不同的人。每個人要自己體會,應該如何拿捏。

學習了原則——讓心與某個事物打成一片,然後觀心離開那個事物,就會獲得禪定。可以自行觀察,使用某個方法之後,覺性常常生起,說明該方法適合自己。如果用了某個方法,覺性生起並不頻繁,心憋悶或緊盯,沒有快樂,說明這個方法不適合自己。

有一個慣例:如果某人以前用了某個方法之後產生緊盯,比如做手部動作後緊盯,如果現在依然選擇做手部動作,就很容易回到以前緊盯專注的舊路上去。如果以前使用的方法很容易造成緊盯與專注,心並不正確,老師就會建議不要再使用那個方法。老師會建議嘗試一個從未使用過的新方法。待到心正確了,如果再回到以前的方法,也會做對。

大家一定要記住:沒有哪個禪法是最好的,沒有所謂的觀呼吸是最好的,觀腹部升降是最好的,做手部動作是最好的,或者觀心是最好的。有的只是對於某個具體的人而言,最適合他的禪法。

只有這點問題對吧?

學員12:還想問老師,對於我以後的修行,重點在哪裡?有什麼要囑咐嗎?

老師:你習慣於緊盯,所以很容易緊盯。你平常做什麼職業?

學員12:寫稿子,各種文檔處理。

老師:你在寫的時候,如果對寫的內容感興趣,同樣會有禪定,但那是心往外送的禪定。做了之後,同樣會時不時的寧靜。如果心喜歡這個工作,就會有快樂,就會擁有休息型的禪定。

但你不可能一直不停地寫東西,如果起身離開辦公室,就去覺知身體:起身去上廁所,看身體走,看身體排泄。吃飯時,看身體吃。就這樣觀,觀身體不是「我」。

學員13:老師好!我覺得老師非常有智慧,講的法和我的心很契合,聽了之後很歡喜。想請老師指導一下,不知道現在是修身念處,受念處,還是心念處?

老師:原則是能觀心就觀心,觀不了心就觀身。

學員13:我之前參加過動中禪、馬哈希,葛印卡內觀,還是分不清楚哪個比較適合我?

老師:原則如果穩固與牢靠,我們就能區分什麼適合自己,什麼不適合。我們去體會:比如做手部動作,僅僅只是一個善巧方便,做手部動作並不是修行原則,僅是針對具體某人的善巧與方便。

如果做了之後,看到身體動,心是觀者。有覺性在覺知自己,說明適合自己,做的時候沒有打壓。隆波甘恬長老曾說:十四個動作是後來才出現的,核心在於覺性,而不是十四個動作。

學員13:不知道我現在的狀況如何?

老師:您的修行基本可以。一個瞬間、一個瞬間的有自然的禪定。

學員13:有一次我在說話的時候,突然看到自己的整個狀態:自己的說話、心裡的情緒,整個狀態都知道。有點像看電影,但又不是,就像看到另一個人,只是在說話,像個機器人,但是並沒有一個我分出來在看這個狀態。而且這個人在做的一切動作、一切情緒中,並沒有一個我,只是一個過程。我想知道那個狀態對不對?

老師:「分離出來成為觀者」並不是有個什麼徹底抽身出來。只是一種感覺而已,感覺某一部分知道在發生什麼,有某一部分知道境界或狀態,知道蘊在工作。除非是修習禪定的人,知者、觀者非常強大,知者就像是從上面往下面看,但並不是我們這些坐在禪堂裡的人。

學員13:剛剛老師提到心生滅兩次或三次,達到這樣的境界就是明白了身心的實相嗎?是不是證初果?

老師:心生滅兩三次,僅僅只是聖道生起的一部分。老師剛才沒有講出全部,如果講出全部,我們會想得太多。

學員13:那以後還是直接觀照身心,按現在的路繼續走嗎?老師還有什麼要指點的嗎?

老師:您的修行,原則是正確的。您可以觀察一點:當面對同樣的出家道友,與您見到居士的時候,「我」是不同的,不停地在變。

學員13:我不太明白。

老師:意思是,您的行為舉止會隨著碰到不同的人而發生變化。假設見到寺廟的大和尚,您的心就會超乎尋常的恭敬和柔軟;或者跟您同樣出家年紀差不多的人在一起時,行為舉止就會更加輕鬆自在;若是碰到居士而不是出家人,您就會非常謹慎和收攝,更像是出家人。就這樣不斷地觀心的變化,沒有任何指責和批判,不去對治,去看它們做,看它們不停地變化。

學員13:對,我一直知道心的狀態。

老師:您當下也是假冒的。

學員13:我感覺見到熟人時,心是一下子放開的。

老師:現在也是假的,當下正在努力地讓它舒服,努力地讓它不做,但依然是在做。不用問了,就去看這個,這個適合您。

學員13:好,謝謝老師。心念處跟受念處,是不是同時觀兩個。

老師:讓您觀的是觀心,看心的所作所為。您不需要想得太多,只要看到——碰到一個人是一個樣子,碰到另一個人是另一個樣子,這樣去觀。很好玩的。沒有任何批判。

學員13:是的,我有時候會看到,以前還覺得奇怪。原來心就是這樣的,碰到不同的人就是不同的樣子。我就順著它,它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

老師:對,就是看它變化,看它「做」,但不進去幫忙。

學員13:謝謝老師,還有就是我感覺今年的狀態很不好,有時候打坐看書昏沉很嚴重,以前從沒出現過如此嚴重的狀況,好像被催眠了,那種昏沉的力量很強大,不知道出了什麼問題。我嘗試用內觀或禪修來改變,發現不管用,不知道是不是有外力在影響我,還是怎麼回事?

老師:修行的某些時段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如果修行之後感覺很好,就繼續用功。如果出現不正常的昏沉或迷糊,也要繼續用功。以保持中立的心,按照原先做的一切去做,一段時間後,癥狀會消失。修行並不是為了得到好的境界,比如一直覺知、覺醒、喜悅的狀態。

學員13:好,謝謝老師。有時候睡覺時感覺醒了,卻還在做夢,不能動,感覺夢很真實卻不能動彈,感覺有某種未知的力量。我有點恐懼,就掙扎著動,掙扎好一會才能動。

老師:就是這樣,身體睡著,心已經醒了。一旦醒了,就會看見心在想,就好像在做夢。

學員13:但我沒辦法動彈,就會恐懼,要掙扎好幾次才能動。

老師:您已經看到了「無法指揮」。我們誤以為心一直可以指揮身體,但是出現這種狀況就會知道心不是真的可以指揮身體。心不是「我」,身也不是「我」。

學員13:謝謝老師。

老師:張同學(學員9),心不要害怕曾經發生的事。如果害怕曾經發生的事,心就會像這樣收縮,不好的能量就會趁虛而入。真正覺知、覺醒、喜悅的心,不是這樣壓制的。你的問題在於,害怕心往外送之後會收到不好的能量。因為害怕,心就不正常,無法自由地外出。你坐著無事的時候,心就會收縮,這樣收縮時,心會沒有力量,因為被壓制了。因此要做回普通人,及時知道心的害怕。當下稍好一點。如果一直這樣收縮心,並不好。

好,結束了,隨喜每一位的功德,願每一位在法上進步。

【完】


禪窗聲明:

由於受到語言以及個人修證水平所限,跨越語種後很難如實還原隆波帕默尊者的本意。譯作若有任何不精準之處,完全歸責於我們,歡迎大家不吝指正。


電子書下載:

 

音頻來源:禪窗

 

視頻來源:Dham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