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悲心成為負擔,該怎麼辦?|阿姜給尊者

阿姜給尊者

Ajahn Krit Nimmalo

法談摘錄

2018年5月8日B

編譯|靜慮林



☘️學員問:

接觸抑鬱症的人時,
我的心常被影響,
雖然忍不住伸手幫忙,
但自己卻很痛苦,
好像被捲入其中,
這該怎麼辦?

☘️阿姜給尊者答:

這稱之為「與他一起沉淪」。
事實上,去幫助他時,
如果是出自悲心去幫助,
悲心本身是善法。

但如果不謹慎,
它就會翻轉,
變成與他一起陷入苦中。

從這個面向修習悲心——
當他人受苦時,
我們不能無動於衷,
便會去幫助他,
這即是善法。

但僅僅只是幫助他,
而非把對方的苦,
背負在自己身上。

若何時沉浸於苦,
就修習奢摩他。

這表示已經不正確了,
我們執著至這個程度,已經錯了。
那就重新來過,
從頭開始,也就是——
修習奢摩他,
吸氣,讓自己清爽舒暢也可以;
吸氣,讓自身覺知自己。

當那種沉浸的狀態出現時,
把覺知置於鼻端、鼻孔處,
然後吸氣,讓它進入我們的身體,
覺知就會重新回來。

如果心走神,
跑出去感知對方的遭遇,
而又再次生起苦……
若看到心跑掉了,
這樣很好!

當我們因他而苦時,
心已經跑去找外面的所緣了,
那一刻,如果心深陷很多,
就會苦得很久。

有時無須對它做些什麼,
無須對治它,
直接扔掉它,
扔掉剛才的心,
因為它已經壞掉了。

心是生滅、生滅的,
並非只有一顆,它生滅,
這顆心壞了,就滅去了,
新生的心,置於鼻端,
吸氣了覺知自己。

僅是如此,
有時我們就能立即知道——
剛才心不好
而現在心好了。


靜慮林聲明:

雖竭力而為,受限於語言能力及修行水平的不足,此譯文仍可能未盡呈現尊者教誨之本義。若在編譯過程中有任何謬誤或不足,皆歸咎於我們的責任與過失。


完整視頻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