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喝酒是破戒,那麼抽菸呢?|阿姜給尊者

阿姜給尊者

Ajahn Krit Nimmalo

法談摘錄

2021年5月4日

編譯|靜慮林



「酒」肯定是構成破第五條戒之物,
因為在第五條戒中提及「surā meraya」,
而酒即是「surā 」(酒精類),
若去飲用,肯定是破第五條戒的。

但香菸屬於較後才出現的成癮之物,
有些地方界定為並不在第五條戒的範疇。

然而,
一些高僧大德指出,
它會令人上癮,
既然會上癮,
就應該納入第五條戒內。

從整個社會環境來看,
那些不吸菸的人往往會反感,
不喜歡那些吸菸的人靠自己很近,
因為可能會危害其健康。

大家是否聽過吸「二手煙」?
雖然自己不吸菸,
卻因吸入他人吐出的煙霧,
而導致自己的肺部受到損害。

因此,不必說到是否破第五條戒,
僅僅想到其他與我們共同生活的的人,
如果我們靠近他人吸菸,
就等同在傷害他人的健康。

因此,我們吸菸了,
他人會很煩躁,
那就不應該吸菸。

如果想舒心一些,
假設我們還戒不了菸,
那就去找遠離人群的地方,
不讓煙霧干擾到任何人。
意識到了嗎?
別讓他人受苦。

這也是為何當今時代有法律規範,
禁止在這個地方、那個地方吸菸,
比如:禁止在學校,在公交車上,
或是在公共場所吸菸。

如果要吸菸的話,
必須安排專屬吸菸的區域,
這樣就不會干擾到別人。
誰喜歡吸菸,但還戒不了的,
那就在有限的區域吸菸,
這反映出社會對吸菸的反感。

若誰能夠克制自己,
能戒菸,就去戒,
因為自己會獲得利益,
自身的健康也會好轉,
對身邊的人也會有好的影響,
我們也不需要花錢去買菸。

有關上癮,因未得吸菸而心煩,
這是顯而易見的過患。
因此,何時沒有吸菸而心生煩躁,
説明我們已經從吸菸中獲得過患了。

因此,
他人買煙、買上癮之物,
無論是酒或煙,作為送禮,
那是一種趨勢,
稱之為「奉承、討好」,
因為他喜歡,所以就去迎合他。

如果我們必須與某人見面,
必須送禮,
與其讓他對喜好之物更加上癮,
我們可以換另一種方式,
比如:送其他令他印象更深刻的禮物。

至少我們不去鼓勵他、
不去慫恿他喝酒、吸菸,
讓他自己去買。
從我們這裡切斷,也就是——
我們不成為鼓勵、支持他的人。

因此,如果我們送禮,
讓那份禮物不鼓吹他生起更多的不善法,
比如:送色情片作禮物,顯然不可以,
應找一些能令他善法增長的禮物。


靜慮林聲明:

雖竭力而為,受限於語言能力及修行水平的不足,此譯文仍可能未盡呈現尊者教誨之本義。若在編譯過程中有任何謬誤或不足,皆歸咎於我們的責任與過失。


完整視頻開示